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高考冒名顶替多少人

中国高考冒名顶替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09-18 01:40:46

Ⅰ 高考到底重不重要,为何会出现冒名顶替现象

现在谈到高考,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要说。有人说:“怀着一颗正常的心,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场考试。那些没有参加高考的人将会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有些人还说:“我们在前半生花了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学习,在寒冷的窗户下努力学习了十多年,而不仅仅是为了这次成为第一。”

随着社会和国家对高考的重视,这些漏洞将被填补。今后,这种非法现象应该得到控制,因为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需要检索学生高中档案的所有记录。随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高考将越来越公平公正。此外,尽管冒充学生以取得学生身份和参加高考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恶性和危害程度低于冒充学生进入大学,但应依法惩处。因为像后者一样,这种做法的本质是权力和金钱对教育的干预。如果不依法惩处,将严重损害我国高考制度的公平性。

Ⅱ 山东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涉及多少高校

近日,有媒体统计检索发现,2018年-2019年,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冒名顶替者获得学历时间为2002年至2009年。

清查结果已通知涉事学生,未收到异议反馈。学校不掌握被冒名顶替者的联系方式,没有与其取得联系。涉事14所高校中,不乏知名高校,如中国海洋大学,有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此外,人数最多的是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有135人被公示并注销学历信息。

针对前述事件,6月19日上午,山东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山东省教育厅目前已经关注到相关情况,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正在查询总体清查数据。另据该厅相关部门负责人称,“省里准备开发布会。如确定(发布会时间),及时通报。”

(2)中国高考冒名顶替多少人扩展阅读

山东省排查前述冒名顶替者的工作或开始于2018年

2018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反馈数据清查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处函〔2018〕14 号)。

该通知称,决定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上的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反馈数据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学信网官网显示,学信网是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学信网依托中心建立的集高校招生、学籍学历、毕业生就业和全国高校学生资助信息一体化的大型数据仓库,开通“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全国高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平台、内地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等平台,开通学历查询系统、在线验证系统、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和录取检查系统、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全国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学历认证网上办公系统等20余个信息系统。

Ⅲ 冒名顶替三类情况

冒名顶替,冒用别人的姓名,代替他去干事或窃取其权利、地位。
以高考为例,高考的冒名顶替一般有三种情况:
1、冒用应届辍学学生的学籍,自己考试,自己的成绩,考上大学,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就是往届生的高考录取比例低,考大学比较难,所以,他们往往想办法冒用或者借用更准确,他们会借用应届生的学籍,遇到学习好的,往往是学校,老师帮忙办理学籍,借用的是辍学不念的应届生学籍,这样的学生只需要一个高中毕业证,而学籍不需要了,也对他们没什么影响。很多年轻的朋友不太理解这个模式,在以前,小学毕业就辍学的大有人在,高中辍学的,哪也考不上的,很多学校都是非常普遍的。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求学进取的精神。
2、完全冒用身份,冒用成绩,冒用别人所有信息,完全变成一个人,这是违法犯罪腐败窝案问题,而且绝对是一条龙违法犯罪,这种情况才是真正的冒名顶替,是必须严厉查处的行为。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样的冒名顶替。
3、学习好没考好,选择复读重考,而这次高考成绩或卖或送,给人冒名顶替。这也是一种情况,通常近水楼台先得月,学校老师使用比较多,因为是考生复读,自愿放弃成绩,所以,对考生伤害不大,但是背后涉及到一系列的造假问题,也是需要严厉打击的。
中国高考依旧是中国最公正的考试之一。属于历史问题,回归历史,特定历史时期的冒名顶替,分清性质,适当处理。属于法律问题,回归法律,完全是钱权交易的腐败行为,违法行为,必须依法打击和惩治,还教育的公平,这才是真正需要打击的。属于道德问题,回归道德。出卖学籍,或者考试不理想而复读,出卖成绩。等等,是某种程度的道德问题。

Ⅳ 山东两年查出242人冒名顶替上大学,你怎么看

根据媒体报道,近两年的时间内,山东省各高校排查出共计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进入大学就读,并且取得相应的学历资质。

事件警醒:


竟然会出现如此庞大的数字,这让大多数的人都惊呆了,从刚开始的一两粒,再到现在242例,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光一个山东省就能够排查出来200多人,那么其他省份乃至说全国范围之内呢?是否还有更多的人存在冒名顶替的行为,其将后果可想而知。
还记得送孩子去上学的时候,录取通知书压根就没带,都同样能够进入大学,这就是当今信息进步的证明!

同样对于冒名顶替者,必须要从重处罚,因为他改写了别人的一生,实在不可原谅。


Ⅳ 自称两年高考被顶替的山东女子苟晶,官方调查结果如何

截止今天,即2020年7月3日,根据调查情况,邱小慧、邱印林、邱印水等15人被依规依纪依法给予相应处理。邱小慧被给予开除处分,邱印林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公安机关已对二人涉嫌犯罪问题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一,回顾苟晶事件。

关延平介绍,今年山东省高考报名已经采用人脸识别,不再要求考生在签到表按手印。在考试环节严格考生报名信息核查,在报名后实现了身份证号、姓名、照片信息与公安部人口数据库接口的实时比对认证,保障考生报名的真实性。

入场上的管控:实现考生入场身份认证,建设了先进智能的身份认证云平台,实现了全省统一考生入场身份认证系统,对入场考生实行人脸比对核验。

考试后的试卷管控:在试卷印制、流转、保管、施考、回收等各环节严把保密关。严格执行考点封闭区入口和考场入口“两次安检制度”,严把入场关。

监考员管控:遴选优秀监考员,强化现场监考、流动监考和电子监考有机协同机制,严把监考关。考试期间,组织700多名高校检查员到山东省所有高考考点驻点检查,严把检查。

Ⅵ 山东女子苟晶自曝被顶替上大学两次,是否还有没被发现的

有,冠县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上大学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

被顶替者陈春秀,女,汉族,1984年3月生,2004年6月毕业于聊城市冠县武训高中,后长期在外务工,现为冠县某私立幼儿园教师。

顶替者陈艳萍,女,汉族,1986年5月生,2004年6月毕业于聊城一中,后冒用陈春秀之名在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2007年7月毕业,同年12月通过村助理员公开招聘到冠县烟庄街道(原烟庄乡)工作。

(6)中国高考冒名顶替多少人扩展阅读

现已初步查明,上述冒名顶替问题发生于1999年至2006年之间,主要有被冒名顶替者完全不知情被冒名顶替、被冒名顶替者主动放弃入学资格被冒名顶替、被冒名顶替者知情并与顶替者之间存在交易行为等情形。下一步,工作专班将组织省市县专门力量,对上述问题逐人逐件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对工作中发现及群众举报的其他类似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查实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对济宁市任城区苟晶反映的被冒名顶替问题,工作专班正与济宁市一起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对涉及的被冒名顶替者的合理诉求,工作专班将督促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维护其合法权益。

对涉及的被冒名顶替者的合理诉求,工作专班将督促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维护其合法权益。

Ⅶ 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其中不乏985大学,这绝不是偶然,应该怎么办

两年内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身份,某985大学查出两人

山东省查出242人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共涉及14所高校。至于是否有漏网之鱼,相关部门在继续核实当中。

其中,14所高校包括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管理学院等。要知道,中国海洋大学是985工程大学,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很不错的大学。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在985大学都存在冒名顶替事件,那么在其他大学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仅仅在山东省就查出242人冒名顶替,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彻查,那么又会发现多少人呢?大学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是改变平凡人命运的地方。

如果大学都不干净,那么,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干净的地方吗?无数高三学子拼命学习,就只是为了得到上大学的机会。到头来却被人顶替,两个人的命运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顶替者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被顶替者沦落为“垫脚石”。

对于冒名顶替者,必须从头查到脚。

教育需要公平,高考需要公平。冒名顶替的背后,就是一个见不得光的“产业链”。有钱人,有权人,动动嘴皮子就能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大学。难道穷人就翻不了身吗?人人都说,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但是如果有人随随便便就可以顶替他人,这叫公平吗?恐怕是对有钱人公平吧!

山东省敢于调查,值得其他省份学习。小编真心地希望,全国都可以开始彻查类似事件,给高考生一个公平决斗的机会。本来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已经很难了,本来他们想要依靠高考改变命运,本来他们可以过上更幸福的人生,但是,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残忍地剥夺了他们唯一的机会。让人才流落在“民间”,让坏人享受不劳而获,国家真的应该好好的整治一下了。

Ⅷ 新闻中那种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是怎么做的

以山东冠县这起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这起案件为例,媒体报道的多起类似案件都表明,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首先要获取被冒名者的录取通知书等个人材料,再获取他人的学籍信息,然后再修改自己的户籍信息,使之与被冒名者相符。

唯有如此,冒名者才能持被冒名者的录取通知书等材料到高校报到,并完成大学学业。而这一系列操作,涉及冒名者所在高中、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户籍管理部门、高校招生与学生管理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

在这样一个几乎公开透明的场景下,要想截取被冒名者的录取通知书并非易事,至少需要考生所在高中的有关工作人员的配合,还需要编造谎言或者采取其他方法,阻碍被冒名者不去招办或所报考院校查询是否被录取,并且不选择复读。

之后,冒名者还需要获取被冒名者的学籍档案,到户籍管理部门更改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才能办理冒名入学。

也就是说,要想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并不留任何破绽,需要上述有关部门的默契配合,有关人员甚至需要直接参与到操作流程中。这显然不是冒名者一己之力可以搞定的事情,必定有多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或者充当帮凶。

(8)中国高考冒名顶替多少人扩展阅读:

受教育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作为人们改变命运最便捷、最廉价的途径,上大学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行为,无异于劫取了他人的人生,改变了他人的前途和命运。每一个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黑色链条,对这个链条上的每个作恶者都不能放过。

冒名顶替行为既严重戕害高考公平,又掐断了当事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可谓罪莫大焉,必须严惩!

Ⅸ 山东女子连续两年高考被顶替,顶替者系班主任女儿,她为何22年后才发声

"借着这个风口,我也想要一个答案。"

以上为山东女子苟晶为何时隔22年才发声的原因。22年前苟晶两次被人冒名顶替,原本应该在北京上大学的她,却仅仅在湖北上了一个专科。苟晶的学习成绩很好,完全是重点的水平,就因为被人冒名顶替而改变了人生轨迹,家中父亲也因此郁郁而终。

二、是谁操纵了苟晶的命运,山东242人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何时才能获得公道

"是谁操纵了我的命运?"苟晶的父亲至死都不知道真相,因为女儿的事情22年始终为她担心。经过调查,山东共有242名大学生被人冒名顶替。是谁有这样的权利,有这样的势力改变这些无权无势大学生的命运。若不是农家女陈春秀事件,他们是不是永远没有权利得知真相。教育公平不是一句空话,三年高考的辛苦成果凭什么被别人轻轻松松拿去。身为人民教师,却利用职权伤害自己的学生,这样的人真的配为人师表,为人父母吗。苟晶的事情必须得到一个说法,当初的加害人必须向苟晶道歉。一份忏悔信就想让自己心安理得,做梦呢吧。

Ⅹ 国家已开始调查高考顶替事件了吗

对,国家确实已经着手对这个事情进行调查了,而且力度还挺大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高考冒名顶替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mz意大利文是什么意思 浏览:768
印度西塔是什么地方 浏览:103
中国人寿保险怎么缴费 浏览:732
印尼币1亿相当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737
印度巴帝电信airtel怎么用 浏览:474
英国酒店什么时候开始营业 浏览:459
印尼为什么会有新型冠状病毒 浏览:628
沙特和伊朗哪个发展好 浏览:203
印度多吉美索多少钱一盒 浏览:356
为什么伊朗和意大利韩国那么严重 浏览:615
美国对伊朗发射什么 浏览:270
为什么二战后印度那么强大 浏览:529
意大利的熊猫怎么样 浏览:84
我不会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16
北京粤运中国多少金牌 浏览:979
印度为什么突然加大检测 浏览:749
意大利女排28号叫什么名字 浏览:502
越南青柠怎么做 浏览:541
中国和英国签了多少大单 浏览:379
中国的海洋岛在哪里 浏览: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