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城山在哪里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千米,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千米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真龙门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1)中国的青神庙在哪里扩展阅读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
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母岩为侏罗纪紫色砂岩、泥岩和砾岩的坡积物。
‘贰’ 我国有哪些着名的神庙
中国最古老的寺庙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世界着名伽蓝,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东汉永平七(公元64年)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7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叁’ 山西被忽略的城市,藏着一座神庙,内有连三戏台堪称“国内唯一”
已经来过山西三次虽然每次来的时间不长,可是 历史 悠久的山西依然让我惊喜满满,尤其是作为古迹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行走在其中往往可以看到众多特色的古迹。
这些特色的古迹中, 历史 悠久的寺庙可谓是数不胜数,比如地处山西运城市郊的盐池神庙就是其中最特色的一座寺庙之一。
那么盐池神庙为什么让我觉得特色呢?一方面因为它是中国河东盐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它是以崇拜自然神为主的神殿,并且还是中国唯一的池神庙,再则在古时候历朝历代的不少帝王都曾经来过这里。
通过以上的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运城盐池神庙的重要性,听起来这个景点地位很高,可是如今的四线城市运城似乎并没有大力地推广和发展这里的 旅游 资源,因此直到如今当你来到盐池神庙的时候,不会看到人山人海的状态,反倒是多了几分原生态。
翻开盐池神庙的 历史 ,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始建于唐大历十二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 历史 。可惜的是经历了时间的流逝,如今盐池神庙的古建筑并没有太多,不过保存下来的古迹依然让盐池神庙成为了全国文保单位。
现存的盐池神庙规模庞大,按照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而建,中轴线上建造了三座大殿、奏衍楼、海光楼、望湖亭等,东西两侧也建造了相应的配殿。
从景区门口进入之后首先看到的是盐池神庙的第一个建筑--乾门,这个建筑的最大看点在于门券上的“鹤境云衢”四字,据说是清代咸丰帝六弟奕忻所写。
从乾门进入之后,接着会看到西侧的一个殿堂--玉树青霞道院,这是一座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道院,如今看到的建筑带着浓浓的山西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看点并不算太多打个卡就可以。
在玉树青霞道院的东侧就是盐池神庙的最大看点之一--三大殿,这是一座始建于唐代大历十二年的建筑群,不过如今保存下来的建筑为明代嘉靖时期的遗存,整个建筑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顶建筑。
主殿分别由灵庆公神祠、雨师太阳神祠、条山风洞神祠组成,殿堂内部供奉着池神、太阳神、风神,虽然雕像并不古老,但是运用了青铜为原材料铸造看起来多了几分古朴气息。
这样的三大殿横轴排列,并列尊位,彰显了盐池生产与太阳、风的自然关系,可以说这样的建筑模式在中国的庙堂建造中可谓是独一无二。
当然盐池神庙中独一无二的并不仅仅只有三大殿,在三大殿前面的始建于元代的奏衍楼凭借着“连三戏台”的形制,同样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建筑体。
奏衍楼原来为池神庙的乐楼,历代均有增修的记录,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改成了“奏衍楼”。古时候盐池神庙每年都会举办庙会,庙会期间都会请戏班表演,以示酬神祈福。
当时表演的场地就是如今看到的“奏衍楼”,如今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脊梁上的题字了解到奏衍楼的建造年代。
奏衍楼南侧还可以看到两个院落,分别是原来的中门和海光楼,现存的中门仅仅为遗址,不过内部立有数十座古代的碑文,碑文分别记录着文人学士游记题词以及历代修缮池神庙的文字,这些碑刻成为了研究河东盐池文化重要的遗存。
中门遗址南侧还可以看到盐池神庙最南端的建筑--海光楼,这是一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山门,如今看到的是2003年在原址上复建的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重檐歇山顶建筑,修旧如旧的复原方式,让这个建筑看起来非常古朴。
站在海光楼前面可以一览整个河东盐池的全貌,从这里去一览中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池盐产地,去感受河东盐池文化的魅力。那么你曾经来过运城盐池神庙旅行吗?对于这里有什么印象可以留言分享。(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肆’ 中国三大悬空寺庙是那几个
中国五大悬空寺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它集美学、力学、宗教内涵于一身,是人文景观之汇粹,更被誉为世界一绝。
其中;山西浑源县恒山悬空寺、山西广灵县悬空寺、云南昆明西山悬空寺、浙江建德悬空寺、河北井陉县苍岩山福庆寺等五大悬空寺较为着名。
山西浑源县恒山悬空寺
山西恒山悬空寺,在浑源县城南6公里处,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自古以来,此处地型胜似龙门、雄比剑割的绝塞天险,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北的交通的要道,悬空寺建在半山峭壁间,好似古刹在云中悬挂着。自古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
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太和十五年(西元491年),至今有1500多年历史。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
前人以:“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 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来概括介绍悬空寺。
始建初期,位于最高的三教殿,距地面有90米高,因历年来河床淤积,现今,仅剩下58米高,在北岳悬崖峭壁上,自南而北,背西向东,建在面宽仅20米、进深不足10米,如此极限的空间内。整个寺院建筑,全在陡峭断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顺山崖凹进的地势,比肩筑殿。
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按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因崖凿窟暗托,为实质受力的“暗柱”,那些悬挂的”明柱”,看似支柱,实为假像。而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鬼斧神工,堪称一绝。
寺内凿崖为基,筑起两座三层檐歇山顶殿阁,其上又筑两层重檐楼阁,院内南北危楼高下对峙,中隔断崖,有飞架栈道相通,巧夺天工。
在仅152.5平米的面积中,建有殿宇楼阁达40间,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迂回曲折。殿楼分散中有联络,分布对称中有变化,曲折迂回,虚实相生。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参差有致,均顺崖壁凹凸之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充分达到了艺术效果。
悬空寺不仅外貌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具特色,其屋檐形式丰富多彩,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等三种型式。结桅结构有斗拱结构、抬梁结构、平顶结构等。而屋顶有戗脊、贫脊、正脊、垂脊四种类型。
总体外观,层叠错落,变化微妙,形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传统建筑的风格。
寺内现存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等佛菩萨像有八十余种,是具有高艺术价值的珍品。古人题镌刻于崖壁间,诗兴雅意,尽在其中。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西元735年,诗仙李白出游后,在崖壁上写下“壮观”二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赞之为“天下巨观”。更在游记中写下:“伊阙双峙,五夷九曲不及比拟也”形容悬空寺的险峻。
寺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公输就是鲁班,春秋战国时代人,是建筑工匠的祖师爷。),来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简直是鲁班那样巧夺天工的匠师所为。远望悬空寺,像一幅镶嵌在万仞峭壁间,玲珑剔透的浮雕,集险、奇、巧、惊、于一体,独特风格。
为中国最为着名的一座崖屋建筑群。也是悬空寺之最。
山西广灵县悬空寺
山西广灵县城南有座壶山,上有大士庵和水神庙的合称“小悬空寺”。寺庙建于山巅。创建于北魏时期,现存为明代时期遗物。
小悬空寺为平面八角形的建筑,有山门、正殿、东西殿、钟楼等。殿堂的雕刻手法细腻,钟楼结构玲珑,前有掖门穿过,周围设有回廊围护。
寺内东南隅,矗立一座高约二十米,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上雕有斗拱、门窗、塔刹、脊饰,结构规整,形体秀丽,比例优美适度。
寺内一口古井,直通山下泉源。丰水源泉环山涌出,壶河水至此与丰水汇合,形成广百余亩的巨潭,夏秋之际碧光潋艳,当月色绞洁明亮照映泉源中时,与殿堂楼阁交相辉映,颇有江南水乡风光姿色。
云南昆明西山的悬空寺
云南昆明西山悬空寺,又名三清阁,位于昆明西南郊西山罗汉岩上。此寺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两代扩建,形成目前的规模。是为一组九层、十二殿、一石坊的建筑群。原为梁王避暑夏宫。后改为“凌虚阁”、“玉皇阁”,明代改为“海崖寺”,又称“罗汉寺”,后又改今称。
有辟一公路直达三清阁下,沿石级而上,殿阁中为儒释道混合的塑像。在险峻的峭壁上,有云华洞、孝牛泉、石室等胜景,有空中楼阁之感。俯视脚下滇池烟波,气势极其壮观。
从三清阁穿过刻有“别有洞天”四字的狭窄石道,沿石级而上,可到石林、云海、等石室平台,眼界豁然开阔。继续南行,在危崖壁立的岩间,开辟一条傍山开窗隧道,可抵慈云洞。洞内雕刻观音菩萨坐像,石洞中在原始岩石上雕刻而成其门楹、香炉、藻井及各种装饰等。
再沿隧道登石阶而上,刻有“龙门”二字的石坊。入内为“达天阁”石室。整段石室岩洞工程,开凿于清干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年),直至咸丰三年(西元1853年)完成。
百丈的悬崖峭壁上,有岩石壁联写道:“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登高身临其境,海天一色,气象万千,可称“滇中第一胜境”。
浙江建德悬空寺
浙江建德大慈岩,座落于浙江建德县城27公里处,濒临千岛湖,山形诡怪富有奇趣。山巅古刹大慈寺,建于元大德初年。主体建筑为地藏王菩萨殿,建筑于垂直二百米高的绝崖石壁上,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悬崖,之间有长廊相接,石栏连续,因地势架构布局,与山峰合为一体。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致相映成趣。有“江南悬空寺”的美称。
整个建筑群,地藏王大殿、清音阁、天香悬廊、天栈云渡、等建筑,均以“悬空”取胜,或凌空构架于悬崖峭壁之上,或依山崖地势而筑,凭栏俯视,长达880米的长谷溪流,蜿蜒曲折,蔚为壮观。有“足下悬崖恐欲崩”之感,果真“悬空”之极。
大慈岩以“天然立佛”闻名于世。大佛属于山岩自然造型,总高达147米,头部高41.3米,肩宽60米,巨大的形象非常逼真,是此别具一格,称之“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巍峨宏伟。是为“全国最大天然立佛”,被赞誉为“中华一绝”。
整个建德大慈岩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以及全国第一天然立佛”三个胜景而名闻遐迩。
河北井陉县苍岩山福庆寺
福庆寺,位于河北井陉县东北苍岩山下,建于隋朝,相传福庆寺为隋文帝女妙阳公主修道之所。另一说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在此出家为尼。可以推定,此寺建于隋朝。
福庆寺,门悬有“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的金字对联,来描写寺悬空的实景。门前山上尚有十六个景点,景色优美,步步引人入胜。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惟苍岩”的盛名。
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之一的“桥楼殿”,坐落在一座长15米、宽9米的,单孔孤券形石桥上,石桥飞跨对峙在两崖之间,气势一如长虹,有凌空欲飞之势,此型建筑故归属悬空寺类。
两山崖峭壁对峙,南北飞架一座三孔石桥,依势而建筑桥楼殿。有石道蜿蜒前行,拾磴道三百六十余级而上,可达桥楼殿。桥楼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是一座九脊重檐楼阁式建筑。
两峭壁间仰望青天,隙仅一线,叹为观止。古人有诗云:“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来行形容此一奇景。
琉璃瓦顶黄绿相间、金碧辉煌。殿顶平缓,翼角高翘弧线柔和优美,具清代早期建筑特点。正脊两吻间有仙人骑龙、狮子驮塔、飞马、等等饰件。并以苏式彩画装饰,上檐及下檐的椽、标、枋。整体桥楼殿造形庄重而肃穆。
‘伍’ 中国四大海神庙是哪些
中国四大海神庙是指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
海神虽有四位,独立的海神庙却只有东海神庙和南海神庙两座。西海和北海渺茫荒僻,难以到达,只得从权变通,分别在河渎庙和济渎庙行望祭之礼。
一、东海神庙位于莱州城西北18里,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开始,在前代海水祠基础上,大修海庙,并立碑,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当年曾在莱州掖县落难,被敌兵追杀,单身躲进海水祠,安然脱险,登极后即派大将郑子明来掖县,重修东海神庙。东海神庙占地四十余亩,三进院落,中为大殿,前为庙门,后为寝殿。建筑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大殿顶部为黄琉璃瓦,中饰绿心,蓝绿紫色剪边,红墙,檐灰色斗拱,绘以仙鹤图案,檐角飞翘,古朴清雅,雄伟壮观。檐下两巨匾横悬,上匾蓝底金字题写万派朝宗四个字,浑厚有力,相传为清代干隆皇帝御笔亲书,下匾金底黑字题写海天浴日四个字,苍劲挺拔,相传为明代嘉靖时宰相严嵩所书。大殿四壁彩绘海神龙王出宫入跸图,所绘诸神形态各异,造型威武,栩栩如生。相传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画。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胶东,为防止敌人在庙里按据点将其拆毁。庙里所藏有价值的历代碑刻有二百多座,在文革中被全部损毁,仅存遗址。
二、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是古代劳动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也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它创建于隋朝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陆’ 中国最大的海神庙在哪里
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几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局面。594年,隋文帝下诏立祠祭祀四海,在广州外港黄木湾建南海神庙,此后历代帝王都派员到庙立碑致祭,后世存有各种御碑、古碑30多通,有南方“碑林”之称。
广州黄埔庙头村的南海神庙是中国最大的海神庙,是古代海上交通的重要遗址,是当时国家重视海外贸易的体现。中外商船出海前按例到庙拜祭,祈求航海一帆风顺,贸易兴隆。庙前有“海不扬波”石牌坊。神庙所在的古扶胥镇有繁华的外贸集市。
以此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达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因此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后世形成了庙会,十分热闹,期间有数万人来赶庙会。
‘柒’ 中国有多少神庙
18座。
一般指帝王的宗庙,也指佛寺等。神庙是古代埃及的一种典型石造建筑物,其格局几乎固定不变,是由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四部分组成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典范,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首都为北京市。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共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中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捌’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何地这一发现的意义如何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是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遗址是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5000年前,这里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并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对中国上古时代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玖’ 中国里面有很多庙,如观音庙、二郎神庙等等。请问什么庙最多
关帝庙最多!!!
据统计,历史上有16位皇帝23次为他御旨加封,爵位由侯而王,由王而帝,乃至关圣大帝,可谓荣宠非凡,独步千古,于是就完成了他“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由人而神的改造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上至高居庙堂的帝王将相,下至终生劳作的庶民百姓,从舞文弄墨的文人学子、挥枪弄剑的草莽义士,到勾栏瓦肆中的说书艺人、梨园演场中的戏子优伶,乃至远避尘世的僧尼道姑,几乎都陆陆续续汇入了美化、圣化和神化关公的潮流。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关公崇拜浪潮中,从关公身上发掘出来的和被追加到关公身上的美德与美誉,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真实的关公,几乎达到了无人可及而又无以复加的地步,关公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于是,生活于三国时代的关公,在宋元明清之际,便渐渐地超凡脱俗、青云直上,由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人间英雄,变成了万民礼拜的神圣偶像。在成千上万的历史人物中,名声越来越大、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大帝,进而上升为“神”的,恐仅有关羽一人。
“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这是中国历史晚期社会各界普遍祭拜孔子和关公的真实反映。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宋元明清社会中,对“武圣”关公崇拜的虔诚和普及,超过了被人们盛赞为“千古一圣”的孔子。有人假设,如按每县设一座孔庙,清代全国的孔庙也不过三千余座;而每村建一座武庙的话,那么清代全国的关公庙宇竟达三十余万座——关公庙数竟是孔子庙数的一百倍!无怪乎早在明代,王世贞就惊呼:“故前将军汉寿亭侯关公祠庙遍天下”;而清人赵翼,则更加惊叹道:“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不震其(关公)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
所以,要说中国什么庙最多,关羽庙当之无愧,关羽的祠庙遍布神州大地,几乎每一部府志、县志等地方志书都有“关帝庙”、“关公庙”的记载。清代中叶,仅京城之内,拜祀关公的庙宇,便多达116座。
台湾岛面积不算太大,但全岛却有大大小小的关公庙至少有二百座(或说有四百多、或说有一千多座);全岛人口不足四千万人,却拥有关公崇拜者八百多万人之多。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3万余座,仅日本和马来西亚就有关帝庙1000多座。
‘拾’ 我国四大地区中种神庙最多的两个地区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黑龙江省上即都位于北方地区,我国领土的最西端位于西北地区,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南方地区.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