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的傻子都分布在哪里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29
⑵ 为什么有人说每个村都有一个“二傻子”
你说得很对,椐我长期观察了解,的确如此。若大一个中国,什么样的人都有,包括残疾人。其中傻子也不少,分布在各地,只不过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基本上每个地方都不缺傻子。只有一个还算少的,有的还不止一个,还更多,但傻也有不同程度的傻,也有先天生来就傻,有的则是后天因某些原因造成的傻。傻子也是人,但非常可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我们要多给予关心、同情与帮助,切莫嫌弃他们,让他们也同样度过美好的人生。
在农村中差不多,都有个傻子,也是各种原因,和什么事物造成的?
我知道,我们村有,后面村也有,我们村有个小伙子,年龄二十多了,都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不知什么原因,疯了,整天穿的破破烂烂,游荡在整个村子,要是没有人看着他,准会破坏人家的东西,谁也拿他没有办法?因为他是个疯子,他父母很多时侯,把他锁在屋里,不让跑出去,
我家后面,还有个半傻的,也知道干活,和打工,就是好说无边的话,说起话来,总是离谱,越是这样的人,人越逗他,问他牛有多大,他会就说牛长的比电线杆还高,比山还要大,因为他天天在我们太和县城,帮回民杀牛,问他一天能挣多少钱?他会说能挣,五,六千,因为他每天骑个破电动车,去城里,也是属于精神上问题,我每天上班,又时加班,顾不了回复和点评的好朋友,请大家原谅,
傻子不光是农村有城里也有,傻子都是天生的不要取笑他她。是人都有各种不同的脾气,你说他傻他还说你傻,所以说十指都有长短。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我有个侄子就是其中之一,他不知人家说好说丑。有时别人跟他开玩笑当时不作声,过一会突然大声骂人家,别人还被他骂蒙了。明显人家跟他开开小玩笑,他竟然还破口大骂人家,他的意思好像别人取笑他。为什么他当时不作声,因为这种人脑子一时不会转弯,他越想越好像是笑他,所以他就会骂你。我这个侄子平常喜欢喝酒,有次人家做喜事请他喝酒,八个人座在桌都会相互敬酒,别人敬他多喝点酒开始没作声。过一会他就大声骂人家,说人家是故意戏弄他,他还说你把我当傻子吗!座在旁边的人都发笑,然后他连一桌人全部骂,他说个个都在欺负他。最后把櫈子一扔走人!其实我这个侄子人很好,请他做什么事随喊随到,他今年35岁没有媳妇,但很会做力气也很大。不过人有点很傻,大家应该尊重傻子不要与他见识!
⑶ 中国智商最高的省份是哪里
中国智商最高的省份是江苏。
1、江苏
江苏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鱼米之乡才子之乡,江苏省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发达程度最高,人均智商最高,从江苏高考可见一斑,江苏高考质量秒杀全国,苏北自古帝王乡苏南自古繁华地。
5、浙江
浙江人的头脑就是好用,虽然浙江人长得不咋地,智商绝对高,浙商天下文明,看看马云那尖嘴猴腮样,老有钱了。而且浙江出的院士也是名列前茅,还贡献了钱老这样伟大的人物,所以不排第五真心委屈。
⑷ “无傻不成村”难道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个傻子吗
无傻不成村,难道每一个村子都会有一个傻子吗?当然不是无傻不成村,这只是说明一个普遍的现象而已,并不能说明每一个村子都必定会有一个傻子。加上这句话的含义,如今已经有所变化,不再是以前的那幅含义,我们并不能从字面的意识当中去理解这五个字。只能说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不是一个决定性的现象。因此,无傻不成村体现的是大部分村子当中还会存在傻子,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村子都必定会标配一个傻子。有的村子可能存在几个傻子,有的村子看到一个傻子都没有。
当然,这种现象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因为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受教育少的人们势必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因此无傻不成村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少。
⑸ 智商在120的人全世界有多少中国有多少
人群的智力商分布。
在现代典型的智力测验中,设定主体人口的平均智商为100,则根据一定的统计原理,一半人口的智商,介于90-110之间,其中智商在90-100和100-110的人各占25%。智商在110-120的占14.5%,智商在120-130的人占7%,130-140的人占3%,其余0.5%人智商在140分以上,另有25%的人IQ在100分以下。 男人的智商高还是女人的智商高?
研究显示,男性智商平均高于女性5%,不过男人智商的离差大,女人智商的离差小。所以,聪明人和傻子多分布在男人中。
其实真正的智商是代表当一个人在遇到完全新的事物的时候发现并掌握运用其规律的时间效费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直接体现就是在没人教(但包含非刻意性提示)情况下玩一个自己有兴趣的以前没玩过相类似的而且对操作不过度繁琐的电脑游戏的上手时间长短和游戏的各种元素掌握运用程度,所以很多IQ测试都是拿带有各种规律的图形或符号来考察智商的 。
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最近,英国一位研究人种智商的学者得出了一个令亚洲人感到既惊讶又高兴的结论。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他们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智商,平均值为105,明显高于欧洲人和其他的人种。 智商是200分制,90~110分者属正常智力范围,120~140分者为聪明人,140分以上者称天才。分数越低表示智力越差,70分以下者为智力低下,其中50~70分者属愚笨,25~50分者为痴呆,0~25分者为白痴。智力既有遗传基础,又受环境的影响。父母智力高,子女智力往往偏高;父母智力平常,子女智力一般;父母智力有缺陷,子女智力发育可能不完全。
据说:美国人的平均智商为101左右;日本人的平均智商为102~103左右;中国人的平均智商为110以上;犹太人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民族,平均智商为115,而国际上认定智商130以上为天才。150的智商算很高很高了!
⑹ 想来想去才发现,南方盛产的傻子比北方多……
哈哈,偏见了,南方出的才子佳人更多,我是北方人,OK
⑺ 为什么在农村,经常能看见傻子,基本上每个村子都有
第一个原因,农村相对来说比较闭塞,有很多人选择近亲结婚。近亲结婚会加大隐性基因疾病的发病率疾病,例如癫痫,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禁止近亲结婚。但是对于消息比较闭塞的农村来说,他们不了解近亲结婚带来的危害,所以近亲结婚生出来的孩子有很大的可能是智商有欠缺的人。所以希望在结婚登记时,拒绝这些近亲结婚的人。
都说傻人有傻福,但是傻人在农村就很受欺负。希望看到这篇回答的你能够主动爱惜身边这样的傻人,并且及时制止那些伤害这些傻人的行为。傻人的智商和孩子差不多,所以我们要对待这些傻人,像对待孩子一样去爱护,去呵护,去照顾他们!谢谢大家!
⑻ 中国的傻子
古代的十个着名傻子故事如下:
1、买椟还珠
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有个楚国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为珍珠作了个匣子,用香料把匣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2、杞人忧天
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3、南辕北辙
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战国策·魏策四》
译文: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4、画蛇添足
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此酒。
——《战国策·齐策二》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5、郑人买履
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呢?”
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6、揠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十分疲惫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
7、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正在耕田。田边有棵大树桩,一只兔子飞奔过来,不小心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这个农民从此便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而他的这种行为却被当作笑话在宋国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