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床是哪里传入中国的

床是哪里传入中国的

发布时间:2022-09-19 20:36:23

⑴ 韩国日本人为什么不睡床中国的床是自己发明的吗什么时候有的.

因为中国人最初也是没有床和椅子的。

床和椅子应该是从西域传来的,最初的椅子就叫胡床。

《广雅》云:“栖,谓之床。”装,载也,栖也,皆为人坐卧之用。故古代供跪坐之物,如同日本今之坐蒲团,曰床,汉代自胡人传人,为垂足之坐;如今之行军椅曰胡床,唐代自印度传人,为倚背垂足之坐,如椅子亦曰绳床。床固同床,然此床非彼床,内容迥殊,以之划分时代,盖为此也。(摘自黄现璠着 《古书解读初探》)

⑵ 床到底是谁发明的啊

床是神农氏发明的。

关于中国床的发明的传说,出自《广博物志》: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中国最早的床的实物是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彩漆木床。该床长218厘米,宽139厘米,六足,足高19厘米,床面为活抽屉板,四面装配围栏,前后各留一缺口以便上下。床身通体髹漆、彩绘花纹,工艺精湛,装饰华丽,说明床当时已经普及。

发展历史

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统形制,出现了高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四面床”的说法,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须使用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辽、金、元时期,三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及用材都较前代更好。

到了明代,这种床榻已盛行,其结构更加合理,装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如罗汉床,它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形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⑶ 床是谁发明的

关于床的发明,又能追溯到上古时期,据说是由尝百草的神农发明的。

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在地上铺上干草和兽皮,就直接睡在上面,但地上的昆虫时不时地爬了上来,人们不堪其扰。

后来,就有人发明了编制技术,人们将有味道的草编制城草席,覆盖在干草兽皮上,大大缓解了蚊虫叮咬。再后来人们发现,如果将睡觉的地方加高,效果会更好,于是最早的床便应运而生。

(3)床是哪里传入中国的扩展阅读:

《诗·豳风·七月》中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见,在西周时,不仅贵族,农夫也寝于床上。这说明床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了。

而在《说文》中则描述:“床,安身之坐者。”床被定义为人所坐卧的用具,表明床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清楚的,词语的表述也是清楚的。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床这个概念的内涵相对稳定,其外延在不断扩大,如笔床、琴床、茶床等,同时还出现了“胡床”的概念。

“胡床”在历史上是西北少数民族用的坐具,传到中原后被汉民族所接纳,在汉语中称作“胡床”,最早见之于《后汉书》:“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床

南北朝时期
在南北朝之前所谓的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床
床由胡族传入,叫胡床 胡人真正改变了汉人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汉朝就有床那纯属是瞎掰.

⑸ 床是谁发明的

床的最早记录见于《广博物志》中,有记载写道:“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篑,吕望作榻。

⑹ 床是谁发明出来的

在古代,床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一种简易的坐具。《说文》中有“床,安身之坐也”。 据《礼记》记载:曾子因床上簟子不符合制度,临死时要求将其换下才死去。可见在当时。床已经受到古人的重视。 床在古代有一种孤独萧索的意境。李商隐《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表达了一种意乡之情。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更是表达了这种苦闷的思绪。 古希腊着名哲学家柏拉图曾经用床寓意他的思想:“第一种是自然中本有的,我想无妨说是神制造的,因为没有旁人制造它;第二种是木匠制造的;第三种是画家制造的。” 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简陋,睡觉只是铺垫植物枝或兽皮等,掌握了编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席子出现以后,床就随之出现。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淋”,说明商代已有床。但从实物来看,最早的床是在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发现的,上刻绘着精致的花纹,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高仅19厘米。 女史箴图 春秋以来,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晋代着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 唐代出现桌椅后,人们生活饮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动。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专供睡卧的用品。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弹簧床。19世纪后期,金属床开始出现。 床,还有一个解释是后院水井的围栏。《辞海》上有,但未注明出处。也只有这种解释,李白的《静夜思》紧扣月和井来想,才易理解。 被子是床上用品的一种,是面积足以覆盖人体、长方形的布料,一般用作睡眠时保持温暖。被子通常由被套或者被单包着棉絮而成,用棉做的被子叫做棉被。除棉被外,也可以用羊毛、蚕丝,或者丙烯酸纤维等人造纤维制造。 而冬天盖的保暖性能较好的被子则叫做冬被。现代的电子暖被则内藏发热器,让用者保持温暖。 原始时代,人们用石头或草捆等将头部垫高去睡觉,大概是“因丘陵掘穴而处”时比较原始的枕头。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相当讲究。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我国前人对枕头颇有研究。北宋着名史学家司马光,用一个小圆木作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从枕上滑落,便立即惊醒,醒之后发奋继续读书,他把这个枕头取名为“警枕”。为了强身健体,在睡眠时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药枕”。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民间有多种多样的枕头,大都以“清火”、“去热”为目的。现代,枕头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医疗保健,如“磁疗枕”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的疗效。美国和香港流行一种“颈椎枕”,睡这种枕头能使颈、肩和颅底的肌肉完全放松,消除一天的疲劳。目前,日本还研制出一种“健身枕”,像振荡器那样不断释放能量,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又可以催眠,更好地发挥它作为睡眠工具的作用。目前已经有青岛的枕头企业推出量体定枕业务,5分钟为顾客提供“量头定枕”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由于每个人的颈弧、高度等不同,因此量身订制不同弧度的健康枕头,也许是建立新枕边健康关系的最佳选择. 2005年以后又出现了将音乐和枕头相结合的新型产品,这种枕头最早不是出现在商场上而是出现在战场之上。2005年10月,首批特殊的军用物资——音乐枕头,被发送到丹麦驻伊拉克和科索沃的维和士兵手中。这些音乐枕头将有助于缓解士兵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得他们在执勤之余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音乐枕头的外形与普通枕头并无二致,不过内容要丰富得多:内部安装有扬声器、MP3播放器,MP3的硬盘里储存有各类轻音乐以及诸如流水声、鸟鸣声等天籁之音,尽可能地为维和士兵在战火未息的动荡之地创造片刻宁静。丹麦皇家军事学院心理学系主任亨里克称,首批10套音乐枕头已交付部队试用。“我们希望,这些枕头能帮助处于高度心理紧张状态的士兵们得到放松。”这款名为“音乐治疗”(MusicCure)的音乐枕头由丹麦作曲家、双簧管演奏家尼尔斯·耶杰研制,用于治疗心理病人。它的显着疗效已经在丹麦各大医院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印证。 平遥六合泰枕头 挤身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蕴育着深厚的晋商文化,同时也涌现出众多的民间瑰宝:高深莫测的票号宅院,精细雅致的推光漆器,细腻浓香的平遥牛肉,清爽可口的百种小吃。。。。。还有那造型独特,舒适养生,令人叫绝的民间奇葩—平遥特产,六合泰枕头。 六合泰枕头,有好几种叫法,初叫六孔枕、因枕上也孔,也叫孔夫子枕。因外侧形像古钱币,也叫钱币枕。 出现于清代逐步进入鼎盛时期的票号当中,枕头上有六个孔,且各孔相通。六孔象征天、地、东、南、西、北,寓意着当时票号界追求的最高境界:--融会贯通,汇通天下。(枕头与票号相结合,无疑说明六合泰枕头与票号息息相关,是当时身份的象征。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 1864年,清慈禧太后西行至平遥,宿枕六合枕后,感觉新奇舒适,即赐名为:“泰”,从此,六合泰枕头传了下来。 六合泰枕头外形独特,软硬适中,高低可调,且孔孔相通,耳朵,脸部,后脑不会被压,保持了最好的通透性,使人不会产生压抑的感觉,睡眠中翻身时,太阳穴及颈部穴位都会受到贴身的按摩,有效促进头部血液流动,所以,当人枕着睡眠时,会感到舒适通畅,心静气定,具有养颜美容,从而快速入睡。醒来时精神饱满,神情气爽! 如今,六合泰枕头在传统做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枕头形状由原来的六孔枕,延伸出了十孔枕,十二孔枕,十八孔枕,三十六孔枕,婴儿枕,元宝枕,绣花枕等,多种形状,枕头尺寸,由标准人体工程学,增加了加高,超高等尺寸,并可按客户要求订制各种枕头,以满足不同体形的顾客需求。 枕芯填充物也由原来单一的荞麦壳发展成为多种具有保健理疗作用的中草药成份。清新明目的菊花枕,健胃形脾的蚕沙枕,。。决明子,茶叶枕等,还有功效各异的中草药药包。 枕头面料也由原来的高级丝绒面料,加入了最新的绿色环保的高级彩棉面料。 如今的六合泰枕头,既是实实在在改善睡眠质量的枕头,也是可以把玩的民俗艺术品,既是可以赠送亲朋好友的保健用品,又是具有独特文件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平遥六合泰枕头已经成为平遥晋商文化旅游品当中不可替代的特色产品之一。 随着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六合泰枕头必将发出更加闪亮的光芒,让更多的人与平遥人共享!

⑺ 在中国历史上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一、古代床与榻的区别

今天我们常说的床榻,在古代是两种用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很多人将这句话中的卧榻理解为床,其实这是不对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区别的。

床的起源是土台,榻的起源则是席子。古代最初没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卧都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席居制”。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

床是古人晚上睡觉时用的寝具,早在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半坡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床的雏形——土台,类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时期,床的形制被逐渐确立下来。

宋代真正的卧具称“四面床”,大多四面无围子。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四面有围栏的床。

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变成了封闭式的,像一间小屋子。

不过现代很少见过架子床了,都成为文物啦!

⑻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是什么床呢

这首诗理解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说,皎洁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是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在此情此景之下,诗人不禁抬起头来,看那窗外空中悬挂着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以上就是这首诗大概的解释了,不过在这其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床”字的翻译。


所以这样说的话,李白《静夜思》中的“床”,所指的并非是睡床,而是“井床”,也就是井边上的围栏。如此一来,全诗的解释就通了。

当然了,也许你会说:这首诗的翻译在网上一搜就能知道,根本没必要斟字酌句地去解释。

但我想说的是,古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网上虽然有注释,但这些东西应该掌握在我们的脑子里,而不是在网络上。

该掌握的文学常识应该都要掌握,就拿这个诗中的这个“床”字来说吧,简单来看就是我们平时睡的床,但其实不然,它还有其他不同的注释,比如这里的解释——井边上的围栏!

阅读全文

与床是哪里传入中国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为什么会发洪水 浏览:674
你会怎么做综艺中国 浏览:291
如何强起来的中国 浏览:277
印度鹅粪叫什么 浏览:115
印尼燕盏是什么 浏览:726
中国银行软件贷款需要多久 浏览:253
伊朗是怎么对应美国金融制裁的 浏览:203
外贸出口到印尼需要注意什么 浏览:946
越南战争纪录片哪里有看 浏览:688
印度人如何榨椰子油 浏览:915
大厂英国宫到地铁6号线怎么坐车 浏览:45
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伊朗军事基地 浏览:302
gua是什么意思印尼语 浏览:152
哪里可以看印尼电影 浏览:801
伊朗的石油有多少钱 浏览:105
印尼ice是在哪里 浏览:442
印度最贵的鱼叫忘什么鱼 浏览:327
意大利有什么文化建筑 浏览:751
如何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 浏览:695
彩叶印度榕怎么养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