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国养鱼最多的省是那个省
我觉得是长江流域。
他们有理想的自然环境。
❷ 中国那里鱼最多
说起鱼,并不希奇,但是,你知道中国淡水鱼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吗?在湖州,这里集中了中国1/10的淡水鱼,有“中国鱼都”之誉;说起养鱼,也不希奇,中国哪里都养鱼,但是,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家鱼是由哪里人最早家养的吗?是湖州人;另外,你知道北京的中南海、颐和园、北海的鱼是谁在帮助养的吗?也是湖州人,说起吃鱼,更不希奇,但是,你吃过由500多道菜组成的“百鱼宴”吗?它也出自湖州名厨之手。于不希奇处见希奇,这就是湖州人的本事。
据考证,中国的淡水养鱼,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了。在这部历史中,湖州占据了十分重要的篇幅。
有专门研究渔文化的人说,中国养鱼的祖师节有两个,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杨俊成。他们都不是湖州人,范蠡是河南人,杨俊成是江苏南京人,但他们都在湖州长期生活并养鱼,成就了“祖师爷”的地位。越灭吴后,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现在的蠡山漾养鱼,后又在南浔范庄掘池塘养鱼,创造了外河拦簖的养鱼法,并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淡水养鱼专着《养鱼经》。这部《养鱼经》已经失传,但曾被北魏贾思勰录入《齐民要术》之中。杨俊成是三国时人,据湖州民间传说,就是他最早人工养殖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据可靠史 料,唐代初,湖州已经开始大量养殖四大家鱼。这些史证与传说统统集中于湖州,绝不会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湖州对中国淡水鱼养殖史的贡献,集中体现在菱湖一镇。这个南浔区所辖的小镇,养鱼历史已有2000多年,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构成了我国淡水养鱼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桑基鱼塘”,指的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蚕粪和蚕蛹喂鱼,塘泥为桑地农田提供肥料。这种传统的养鱼法的希奇之处在于,几千年过去了,仍然不过时,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认定,菱湖桑基鱼塘是中国惟一保留完整的生态复合型农业模式,值得发展中国家推广;同时,菱湖还被选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桑基鱼塘教学基地。据笔者了解,1982年,中国水产养殖总公司拨款2万元组成浙江湖州市菱湖渔业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培训、选派技工支持北方淡水商品鱼养殖;1983年首次派出菱湖养鱼技工532名,分赴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据反映,菱湖养鱼技工走到哪里,哪里的低产鱼塘就实现高产。据统计,上世纪末,除西藏、台湾外,菱湖有1万养鱼户在全国各地承包12.32万亩水面养鱼。此外,还有20人次先后到l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导淡水鱼养殖。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一份给总统的研究报告中曾说:当前的淡水养殖,“产量中的大部分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的池塘养殖”。今天的菱湖,拥有10万亩鱼塘,6万亩桑地,是我国惟一的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近年来,菱湖淡水养殖已走出四大家鱼模式,发展了河蟹、青虾、沼虾、甲鱼、鲈鱼、黄鳝、河鳗等30余种名优特新水产品,其中许多已创出了品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菱湖的养鱼是一个典型例子。
菱湖养鱼的另一个希奇事情是:渔民被国家派进了北京,在中南海等一些重要的水面为中央机关养鱼。进京的渔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沈菊生。这位已经77岁的养鱼能手1955年就进了北京,在颐和园、中南海、北海等水面养鱼。1980年老沈退休后,儿子沈利成接了班,在中南海、紫竹院、龙潭湖等地继续养鱼。据说,中南海每次拉网捕鱼,都少不了沈利成。
吃鱼之精细,更让人对湖州刮目相看:湖州人吃鱼很“刁”,自古就已分清了淡水鱼美味档次,形成“白鱼为上,鲈其次,鳜再次”的民谚。就拿鲜活来说,一般人只要鱼是活的就满足了,但湖州人要求高,他们还讲究鱼被捉的时间:被捉时间长了,鱼受到了惊吓,这叫“失魂鱼”,尽管活着,但不新鲜。因此,湖州人吃鱼,都是将鲜鱼养在河港中,现捞现杀。南宋奸臣贾似道喜食湖州活鱼,地方官就命渔民发明了“活水船”,确保鱼运到临安后仍新鲜如常。藉流动的活水运鱼,这是古代湖州人的一大创造。湖州人不仅讲究新鲜,而且还选季节挑品种,把简单的吃鱼弄得极其复杂。不过,因为讲究,所以鲜美。鲜美到什么程度?把许多大文人都迷住了。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了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朝苏东坡也写过“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看起来好像是写景,其实,字里行间都已露出馋相;在苏东坡的另一首诗里,干脆把斯文全部丢开:“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流”。湖州的“鱼美食”很多,1979年,他们又制作了“百鱼宴”,用二三十种淡水鱼加上各种虾和大闸蟹,做出了五百多道菜,让人随吃随新。1993年,“百鱼宴”在全国第三届烹饪技术大赛上获得了团体金奖;1995年,“百鱼宴”又在台湾中华美食展上获得特别金奖,在加拿大中华饮食工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称为中华“烹饪一绝”。
在外人看来极普通的鱼,还被湖州人做成了艺术,做成了文化。目前。菱湖镇已打出“中国鱼都”名片。开始筹建全国性的垂钓园区、鱼类文化馆、鱼牌楼、鱼雕塑、诗碑广场等,并与美食街相结合。在700多米长的鱼文化一条街上,观鱼类、猜鱼谜、品百鱼宴。鱼文化,正被湖州人越做越精。
湖州人的渔业技能不仅沿着历史长河千年传承,而且一直在发扬光大。近日笔者又了解到,湖州目前还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鱼养殖基地和苗种集散中心,2004年产值近亿元,又戴上了“中国白鱼之乡”的桂冠。人文历几千年传承不断裂并持续丰富,这是湖州人文甲天下最根本的原因。
❸ 四川养鱼最多基地是哪
四川养鱼最多基地是四川绵阳盐亭西部水产现代农业园区。盐亭县西部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以巨龙镇胜利村、梓水村、钟沟村为中心的集中连片核心区标准化精养池塘3000余亩,是四川省最大的淡水鱼集中养殖基地。
梓江鳜鱼是园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总产量2231吨。梓江鳜鱼在盐亭当地俗称“母猪壳”,据说早期渔民在捕捞时发现,鳜鱼挣扎时背鳍、胸鳍全部张开像母猪在保护幼崽一样,故称之为“母猪壳”,后来口口相传,留下了这个俗称。
“母猪壳”肉质肥美、细嫩,富含脂肪及钙、磷、铁和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特别丰富。此外,园区引进推广的水产品优良品种还包括鲈鱼、长丰鲢、黄辣丁、中科3号等,良种覆盖率达95%。
养鱼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 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1990年中国稻田养鱼面积达67多万公顷,平均亩产鱼50千克左右。
❹ 在湖北,有哪些地方养鱼的很多,急求答案,
摘要 湖北养鱼最多的地方在南漳县清河管理区四贤庄
❺ 中国淡水鱼哪个江河最多
我国东北黑龙江及其支流中的鱼类约有90种,其中鲤科鱼类约有50种。黑龙江由于地处温带和亚寒带,多产冷水性鱼类,经济意义较大的常见种类有哲罗鱼、细鳞鱼、乌苏里白鲑、北极茴鱼、 鲟鱼、达氏鳇、狗鱼及洄游性的大麻哈鱼等。此外尚有北方的特有种类亚洲胡瓜鱼、北鳅、黑龙江杜文鱼 、杂色杜文鱼等。 随着地理位置南移,江河中的温带鱼类越来越多,冷水性鱼类则逐渐减少。辽河水系约有鱼类70种,其上游尚有北方种类;黄河水系约有140种,长江水系约有300种,二者的冷水鱼类极少,除常见的青、草、鲢、鳙、鳊、鲂、鳤、赤眼鳟、胭脂鱼等重要经济鱼类外,还有鲥鱼等特有种。 黄河、长江水系的上游和西北高原的一些河流,由于地形的原因,鱼的种类很是特殊,如鲤科的裂腹鱼属有13种,裸裂尻鱼属有8种。本地特有种有花斑裸鲤、新疆重唇角、中华锯倒刺鲃及白甲鱼等。 珠江水系的鱼类资源丰富,共约260余种,除全国广布种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鱼,如波鱼属、大海鲢等,华南地区特有的种属如鲮鱼、傜山鱼、四须盘、直口鲮、唐鱼 、华南鲤等。 我国西南部的高原河流,如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许多地段水流湍急,鱼类资源一般。如鲤科的野鲮属、东坡鲤属、鲮属等,鳅科的平鳍鳅属、沙鳅属、科的外口鮡属等,这些都与印度、缅甸、越南、泰国的种类相同。另外裂腹鱼属、裸裂尻鱼属,巴鳅属都与西北高原的种类相同。
❻ 中国那里的鱼最多
说起鱼,并不希奇,但是,你知道中国淡水鱼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吗?在湖州,这里集中了中国1/10的淡水鱼,有“中国鱼都”之誉;说起养鱼,也不希奇,中国哪里都养鱼,但是,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家鱼是由哪里人最早家养的吗?是湖州人;另外,你知道北京的中南海、颐和园、北海的鱼是谁在帮助养的吗?也是湖州人,说起吃鱼,更不希奇,但是,你吃过由500多道菜组成的“百鱼宴”吗?它也出自湖州名厨之手。于不希奇处见希奇,这就是湖州人的本事。 据考证,中国的淡水养鱼,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了。在这部历史中,湖州占据了十分重要的篇幅。 有专门研究渔文化的人说,中国养鱼的祖师节有两个,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杨俊成。他们都不是湖州人,范蠡是河南人,杨俊成是江苏南京人,但他们都在湖州长期生活并养鱼,成就了“祖师爷”的地位。越灭吴后,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现在的蠡山漾养鱼,后又在南浔范庄掘池塘养鱼,创造了外河拦簖的养鱼法,并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淡水养鱼专着《养鱼经》。这部《养鱼经》已经失传,但曾被北魏贾思勰录入《齐民要术》之中。杨俊成是三国时人,据湖州民间传说,就是他最早人工养殖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据可靠史 料,唐代初,湖州已经开始大量养殖四大家鱼。这些史证与传说统统集中于湖州,绝不会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湖州对中国淡水鱼养殖史的贡献,集中体现在菱湖一镇。这个南浔区所辖的小镇,养鱼历史已有2000多年,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构成了我国淡水养鱼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桑基鱼塘”,指的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蚕粪和蚕蛹喂鱼,塘泥为桑地农田提供肥料。这种传统的养鱼法的希奇之处在于,几千年过去了,仍然不过时,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认定,菱湖桑基鱼塘是中国惟一保留完整的生态复合型农业模式,值得发展中国家推广;同时,菱湖还被选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桑基鱼塘教学基地。据笔者了解,1982年,中国水产养殖总公司拨款2万元组成浙江湖州市菱湖渔业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培训、选派技工支持北方淡水商品鱼养殖;1983年首次派出菱湖养鱼技工532名,分赴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据反映,菱湖养鱼技工走到哪里,哪里的低产鱼塘就实现高产。据统计,上世纪末,除西藏、台湾外,菱湖有1万养鱼户在全国各地承包12.32万亩水面养鱼。此外,还有20人次先后到l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导淡水鱼养殖。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一份给总统的研究报告中曾说:当前的淡水养殖,“产量中的大部分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的池塘养殖”。今天的菱湖,拥有10万亩鱼塘,6万亩桑地,是我国惟一的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近年来,菱湖淡水养殖已走出四大家鱼模式,发展了河蟹、青虾、沼虾、甲鱼、鲈鱼、黄鳝、河鳗等30余种名优特新水产品,其中许多已创出了品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菱湖的养鱼是一个典型例子。 菱湖养鱼的另一个希奇事情是:渔民被国家派进了北京,在中南海等一些重要的水面为中央机关养鱼。进京的渔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沈菊生。这位已经77岁的养鱼能手1955年就进了北京,在颐和园、中南海、北海等水面养鱼。1980年老沈退休后,儿子沈利成接了班,在中南海、紫竹院、龙潭湖等地继续养鱼。据说,中南海每次拉网捕鱼,都少不了沈利成。 吃鱼之精细,更让人对湖州刮目相看:湖州人吃鱼很“刁”,自古就已分清了淡水鱼美味档次,形成“白鱼为上,鲈其次,鳜再次”的民谚。就拿鲜活来说,一般人只要鱼是活的就满足了,但湖州人要求高,他们还讲究鱼被捉的时间:被捉时间长了,鱼受到了惊吓,这叫“失魂鱼”,尽管活着,但不新鲜。因此,湖州人吃鱼,都是将鲜鱼养在河港中,现捞现杀。南宋奸臣贾似道喜食湖州活鱼,地方官就命渔民发明了“活水船”,确保鱼运到临安后仍新鲜如常。藉流动的活水运鱼,这是古代湖州人的一大创造。湖州人不仅讲究新鲜,而且还选季节挑品种,把简单的吃鱼弄得极其复杂。不过,因为讲究,所以鲜美。鲜美到什么程度?把许多大文人都迷住了。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了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朝苏东坡也写过“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看起来好像是写景,其实,字里行间都已露出馋相;在苏东坡的另一首诗里,干脆把斯文全部丢开:“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流”。湖州的“鱼美食”很多,1979年,他们又制作了“百鱼宴”,用二三十种淡水鱼加上各种虾和大闸蟹,做出了五百多道菜,让人随吃随新。1993年,“百鱼宴”在全国第三届烹饪技术大赛上获得了团体金奖;1995年,“百鱼宴”又在台湾中华美食展上获得特别金奖,在加拿大中华饮食工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称为中华“烹饪一绝”。 在外人看来极普通的鱼,还被湖州人做成了艺术,做成了文化。目前。菱湖镇已打出“中国鱼都”名片。开始筹建全国性的垂钓园区、鱼类文化馆、鱼牌楼、鱼雕塑、诗碑广场等,并与美食街相结合。在700多米长的鱼文化一条街上,观鱼类、猜鱼谜、品百鱼宴。鱼文化,正被湖州人越做越精。 湖州人的渔业技能不仅沿着历史长河千年传承,而且一直在发扬光大。近日笔者又了解到,湖州目前还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鱼养殖基地和苗种集散中心,2004年产值近亿元,又戴上了“中国白鱼之乡”的桂冠。人文历几千年传承不断裂并持续丰富,这是湖州人文甲天下最根本的原因。
❼ 全中国哪个地方的v那个甲鱼的小鱼最多合理
是在鄱阳湖。
江西各地的江河湖泊中都有甲鱼的踪迹。其中以全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为最多,品质亦最佳。
十年前,南昌市郊区大吉岭水库建起了人工繁殖甲鱼基地。甲鱼又称中华鳖,甲鱼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产地主要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尤其江西省的鄱阳湖最多。
❽ 全国最大人工养渔塘最多的
说起鱼,并不希奇,但是,你知道中国淡水鱼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吗?在湖州,这里集中了中国1/10的淡水鱼,有“中国鱼都”之誉;说起养鱼,也不希奇,中国哪里都养鱼,但是,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家鱼是由哪里人最早家养的吗?是湖州人;另外,你知道北京的中南海、颐和园、北海的鱼是谁在帮助养的吗?也是湖州人,说起吃鱼,更不希奇,但是,你吃过由500多道菜组成的“百鱼宴”吗?它也出自湖州名厨之手。
于不希奇处见希奇,这就是湖州人的本事。
据考证,中国的淡水养鱼,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了。
在这部历史中,湖州占据了十分重要的篇幅。
有专门研究渔文化的人说,中国养鱼的祖师节有两个,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杨俊成。
他们都不是湖州人,范蠡是河南人,杨俊成是江苏南京人,但他们都在湖州长期生活并养鱼,成就了“祖师爷”的地位。
越灭吴后,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现在的蠡山漾养鱼,后又在南浔范庄掘池塘养鱼,创造了外河拦簖的养鱼法,并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淡水养鱼专着《养鱼经》。
这部《养鱼经》已经失传,但曾被北魏贾思勰录入《齐民要术》之中。
杨俊成是三国时人,据湖州民间传说,就是他最早人工养殖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
据可靠史料,唐代初,湖州已经开始大量养殖四大家鱼。
这些史证与传说统统集中于湖州,绝不会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湖州对中国淡水鱼养殖史的贡献,集中体现在菱湖一镇。
这个南浔区所辖的小镇,养鱼历史已有2000多年,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构成了我国淡水养鱼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桑基鱼塘”,指的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蚕粪和蚕蛹喂鱼,塘泥为桑地农田提供肥料。
这种传统的养鱼法的希奇之处在于,几千年过去了,仍然不过时,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认定,菱湖桑基鱼塘是中国惟一保留完整的生态复合型农业模式,值得发展中国家推广;同时,菱湖还被选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桑基鱼塘教学基地。
据笔者了解,1982年,中国水产养殖总公司拨款2万元组成浙江湖州市菱湖渔业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培训、选派技工支持北方淡水商品鱼养殖;1983年首次派出菱湖养鱼技工532名,分赴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
据反映,菱湖养鱼技工走到哪里,哪里的低产鱼塘就实现高产。
据统计,上世纪末,除西藏、台湾外,菱湖有1万养鱼户在全国各地承包12.32万亩水面养鱼。
此外,还有20人次先后到l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导淡水鱼养殖。
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一份给总统的研究报告中曾说:当前的淡水养殖,“产量中的大部分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的池塘养殖”。
今天的菱湖,拥有10万亩鱼塘,6万亩桑地,是我国惟一的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
近年来,菱湖淡水养殖已走出四大家鱼模式,发展了河蟹、青虾、沼虾、甲鱼、鲈鱼、黄鳝、河鳗等30余种名优特新水产品,其中许多已创出了品牌。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菱湖的养鱼是一个典型例子。
菱湖养鱼的另一个希奇事情是:渔民被国家派进了北京,在中南海等一些重要的水面为中央机关养鱼。
进京的渔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沈菊生。
这位已经77岁的养鱼能手1955年就进了北京,在颐和园、中南海、北海等水面养鱼。
1980年老沈退休后,儿子沈利成接了班,在中南海、紫竹院、龙潭湖等地继续养鱼。
据说,中南海每次拉网捕鱼,都少不了沈利成。
吃鱼之精细,更让人对湖州刮目相看:湖州人吃鱼很“刁”,自古就已分清了淡水鱼美味档次,形成“白鱼为上,鲈其次,鳜再次”的民谚。
就拿鲜活来说,一般人只要鱼是活的就满足了,但湖州人要求高,他们还讲究鱼被捉的时间:被捉时间长了,鱼受到了惊吓,这叫“失魂鱼”,尽管活着,但不新鲜。
因此,湖州人吃鱼,都是将鲜鱼养在河港中,现捞现杀。
南宋奸臣贾似道喜食湖州活鱼,地方官就命渔民发明了“活水船”,确保鱼运到临安后仍新鲜如常。
藉流动的活水运鱼,这是古代湖州人的一大创造。
湖州人不仅讲究新鲜,而且还选季节挑品种,把简单的吃鱼弄得极其复杂。
不过,因为讲究,所以鲜美。
鲜美到什么程度?把许多大文人都迷住了。
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了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朝苏东坡也写过“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看起来好像是写景,其实,字里行间都已露出馋相;在苏东坡的另一首诗里,干脆把斯文全部丢开:“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流”。
湖州的“鱼美食”很多,1979年,他们又制作了“百鱼宴”,用二三十种淡水鱼加上各种虾和大闸蟹,做出了五百多道菜,让人随吃随新。
1993年,“百鱼宴”在全国第三届烹饪技术大赛上获得了团体金奖;1995年,“百鱼宴”又在台湾中华美食展上获得特别金奖,在加拿大中华饮食工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称为中华“烹饪一绝”。
在外人看来极普通的鱼,还被湖州人做成了艺术,做成了文化。
❾ 中国原始森林鱼最多的地方
中国原始森林鱼最多的地方是‘’波密岗乡林芝云杉林‘’。位置在西藏波密县城扎木镇以西22公里处,这里污染小,鱼虾特别多,因为很大部分藏民都不吃鱼。
林芝市波密县岗乡云杉林位于西藏波密县城以西22公里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东北部,帕龙藏布的中下游。帕龙藏布由东北向西南穿行于崇山峻岭和茂密的林海之中,北上的暖温气流在此形成丰沛的降水和温和的气候,成为青藏高原上现代冰川发育的中心区域之一,形成我国少有的海洋性冰川。
保护区内林木生长速度、持续生长期和单位蓄积量远远超过国内外同类林,尤以云杉为突出。区内山高树密,古木参天,珍稀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各类名贵中药材蕴藏丰富。1984年被划为以保护丰产针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00公顷,保护区海拔2700米左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区内森林茂密,以云杉和冷杉为主组成的树干通直、高大的暗针叶林占优势,部分密林下还生长着密集的箭竹,难以通行。这里山水相连,古木遍坡,以名贵树木云杉、华山松为主。
云杉林长势十分整齐,高大巨树拔地而起,有胸围4至5米以上,高达80米左右,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可达3000立方米,约为我国东北林区的3倍;树龄高达300-400年,单株树木的树干木材多达60立方以上,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暗针叶林。
❿ 中国三大淡水鱼基地是哪三个
冶源镇成为全国最大淡水鱼养殖基地,北方内陆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加工基地已在通州,在就是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