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十大元帅有几个是湖北的
湖北的元帅有林彪
林彪(1907年---1971年),湖北黄冈人参加南昌起义,先后任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八路军115师师长,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大大鼓舞了全国人们的抗战斗志。
1945年9月下旬,接中央电令开赴东北战场。经过三年坚苦卓绝的斗争,根据地由弱到强,兵力从出关时的10多万发展到100余万,最终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
随后率百万大军入关,取得平津战役大捷。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5月兼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并任华中局第一书记,6月,率四野主力渡江南下,一路势如破竹。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林彪在民族解放战争的功勋卓越而获得元帅军衔,成为着名的十大元帅之一。
(1)中国有几大元帅哪里人扩展阅读:
十大元帅中其他元帅分别来自以下几个省份:
1、四川省
四川的元帅有4位,分别是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朱德是四川省南充人,刘伯承是四川省开县人(今属重庆),陈毅是四川省资阳人,聂荣臻是四川江津人。
2、湖南省
湖南的元帅共有3位,分别是: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贺龙是湖南桑植县人,罗荣桓湖南衡阳人。
3、山西省
山西的元帅有徐向前,徐向前,山西五台人。早年参加北伐,先后任红军团一级党代表、师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华北军区副司令。
4、广东
广东的元帅有叶剑英,叶剑英是广东梅县人,参加广州起义,后任苏维埃军委总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建国后广州市长、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广东省政府主席、国防部长。
Ⅱ 中国十大元帅的籍贯分别是哪
十大元帅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一、中国十大元帅的籍贯:
1、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2、彭德怀,原名彭得华,湖南湘潭人。
3、林彪,原名林育蓉,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塆)。
4、刘伯承,1892年生,四川开县(现重庆开州区赵家镇)人.
5、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
6、陈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
7、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
8、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
9、聂荣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市(现重庆江津区)人。
10、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
二、评选过程:
195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军委提出的授衔名单。因此,彭德怀要罗荣桓、宋任穷等代为起草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呈请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函稿。9月3日,罗荣桓等将起草的函稿呈周恩来并刘少奇审查修改,并提出由国务院秘书处转送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罗荣桓等在该函稿中明确提到:“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1位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在决定实行军衔制时,中共中央决定,已到地方工作的部队干部原则上不参加授予现役军衔,考虑到历史情况和现实需要有的人可以授予预备役军衔。陈毅和邓小平,除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与军事工作直接有关外,主要还是从事政府和党务工作。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在军队中都没有其他职务。按照这一原则,既可以给他们授军衔也可以不授。
1955年9月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会议的议题之一是有关授予元帅军衔问题。1955年9月11日晚,中共中央书记处再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授予元帅军衔问题。因周恩来在北戴河,1955年9月9日和11日的这两次书记处会议,他都没有参加。1955年9月11日周恩来打电话给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谈了自己的意见,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周恩来说:“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原也有元帅军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根据材料,笔者判断:1955年9月11日晚的这次会议,即举行授衔、授勋仪式前的半个月,中央才最后敲定授予朱德等10人元帅军衔。大致可以判定,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央决定邓小平不授元帅军衔。同时,对是否授予陈毅元帅军衔也出现了不同意见。因此,才有了周恩来1955年9月11日主张陈毅还是授衔的电话。也就是说到9月中旬10个元帅才最后确定下来。
9月16日,国务院第十八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授予解放军有功人员勋章的第一批名单等问题时,主持会议的陈云解释说:有些同志曾长期在解放军中服役,转业了,没有授予军衔。授元帅的同志定为10位,也不是可以授予的都授。如邓小平同志,在革命战争中对建军和指挥作战都是有功的,也是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考虑可以授予,但他的工作主要是做中央秘书长,搞个元帅不好,他自己也认为还是不授予好。毛主席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可授大元帅衔,但经中央和毛主席本人考虑,还是不授了,将来需要,什么时候授都可以。同一天,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函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授予朱德等10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周恩来的建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同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发布授衔命令。9月27日,在中南海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典礼,朱德等10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刘伯承、林彪因有病未出席授衔、授勋典礼。
Ⅲ 中国有几大元帅
中国有十大元帅。
1955年9月27日,由国家主席毛泽东主持的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简历
朱德,四川仪陇人,生于1886年,1922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加入中共。他是八一南昌起义领导者之一,在井冈山任红四军军长。先后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彭德怀,湖南宁乡人,1928年加入中共,同年7月发动平江起义,此后曾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他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林彪,湖北黄冈人,1925年加入中共,1930年接任红四军军长,次年又任红一军团军团长,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时指挥了平型关战役,任东北野战军(四野)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战役。
刘伯承,四川开县人,1926年加入中共后历任红军参谋长、一二九师师长、中原野战军(二野)司令员。
贺龙,湖南桑植人,生于1896年,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共。他历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一二O师师长、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陈毅,生于1901年,四川乐至人。1923年加入中共,南昌起义后与朱、毛组建红四军。后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代军长、华东野战军(三野)司令员兼政委。
罗荣桓,湖南衡山人,生于1902年。1927年加入中共。历任红四军政委、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四野政委。
徐向前,1901年生于山西五台。1927年加入中共后历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一二九师副师长、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等。
聂荣臻,1899年生,四川江津人。1923年加入中共,曾任黄埔军校教官、红一军团政委、一一五师师长兼政委、华北军区司令员。
叶剑英,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1897年生,1927年加入中共,曾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解放军总部参谋长等职。
Ⅳ 中国十大元帅有哪些人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及叶剑英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通称开国元帅、十大元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5年授予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贡献良多的十位中国共产党军事领导人的最高军衔,依序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及叶剑英十人。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颁发命令状,授予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
每位元帅授勋均为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4)中国有几大元帅哪里人扩展阅读:
评定原因
第一,这十位元帅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加者。
第二,这十位元帅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
第三,这十位元帅分别领导和指挥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的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
第四,这十位元帅在授衔时的级别很高。
Ⅳ 开国十大元帅是谁 都是哪里人
开国十大元帅名单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是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十大将军:
粟裕,湖南省会同县人。
徐海东,湖北省黄陂县人(今武汉市黄陂区)。
黄克诚,湖南省永兴县人。
陈赓,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湖南省湘乡县人。
肖劲光,湖南省长沙人。
张云逸,海南省文昌县人。
罗瑞卿,四川省南充县人。
王树声,湖北省麻城县人。
许光达,湖南省长沙市人。
1955年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系列:
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196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198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恢复军衔制。恢复后的军衔制取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将以及大尉、准尉军衔。
同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认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予的军官军衔的决定》对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被授予军官军衔的人员,其军衔予以确认;犯叛国罪或者其他反革命罪的,犯其他刑事罪被依法判处死刑、无期徒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被开除军籍的以及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不予确认的除外。
;Ⅵ 中国十大元帅分别是谁
中国十大元帅分别是: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罗荣桓、陈毅、贺龙、刘伯承、林彪、彭德怀、朱德。
1、叶剑英:
朱德,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接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