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有多少人家拥有奔驰车所在的百分比大概有多少
根据数据可以进行推算
2007年奔驰在华销售28500辆 同比增长37%
2008年在华销售38700辆 同比增长31%
10年内按照大约34%的增长计算 总共卖出190000辆左右
10年前的销售量非常小 且大多已经报废 忽略不计
刨去公务用车10000辆 以18000辆计 中国人口越13亿 户数越3.8亿户
180000/380000000=0.047/% 就是万分之4.7
Ⅱ 中国每年大概卖出多少汽车
中国每年汽车销售大于1850万辆。
同比增长0.84%和2.45%,平均每天销售5.07万辆。
Ⅲ 中国百分之多少的人有奔驰车
根据数据可以进行推算
2007年奔驰在华销售28500辆同比增长37%
2008年在华销售38700辆同比增长31%
10年内按照大约34%的增长计算总共卖出190000
辆左右
10年前的销售量非常小且大多已经报废 忽略不计
刨去公务用车10000辆 以18000辆计 中国人口越1
3亿户数越3.8亿户
180000/380000000=0.047/%就是万分之4.7
Ⅳ 目前汽车行业的前景怎么样
汽车行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前景: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发展汽车行业是必要的。
一方面这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良好的话好处多多啊:解决就业问题;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带动汽车产业链的全面发展;GDP增长等等。但是具体说到这个行业到底怎么发展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从产业链来讲,要早出好的汽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很高的投入,同时还有要大批高端人才的出现。
第一步,原材料。包括钢铁、镁、铝、合金、塑料、有机材料,这些就牵涉到了各种各样的基础产业,这些做好了才有后面的东西。
第二步,零部件、电子配件、其他配件的制造。这些东西都是很难的。有一个现象可以用来参考,就是现在的进口车国产的问题。拿奔驰、宝马、奥迪来说,奔驰现在国产的C和E价位跟进口相比并没有下落多少,原因是因为国产率不够高,就是说国产的C级和E级的车当中来自国内的部分并不多,因为国内生产的零部件质量够不上德国总部的要求,仍然只能进口,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相对较低,但是根据政府的规定,一旦进口零部件的价值总额超过了整车价值的60%(印象中是这个数),那进口的零部件按照整车进口的关税率进行课税,那最后生产出来的国产车的价格跟进口车相比必然不会有大的变化。再看宝马和奥迪,A4、A6、3系是比较早进行国产化的进口豪华车型,国产率也是相对较高的,但是这些车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小毛小病出现的比较多,这三个品牌综合起来看,很容易得出结论:国产零配件的质量还跟不上。最后再看看很多国外的品牌,大凡技术含量较高、企业旗下较为高端的产品都没有国产这个说法,奔驰、宝马、奥迪的S级、7系、A8、各类越野车、跑车,包括沃尔沃的S80等等,根本不可能国产。宁可在自己国家生产然后运出来,承受出口国家的各种昂贵的税收、费用也在所不惜,这些都是会啃掉公司利润的项目,这么大的集团的管理层会不懂这个?为什么?要保证品质和招牌!反观这些成功的汽车企业,他们在国内制造销售的汽车都经久耐用、品质一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有高品质的供应商。
第三,零部件都有了,就是汽车制造企业自己怎么造车了。他们发展靠什么?卖车!卖得越多,企业发展的越好,资金越充足,回过头来能造出更好的车。怎么样车能卖得好?无非就是三点:1,便宜;2,性能好;3,功能齐全好用;4,外观漂亮。三点都能做到也不是没有,但肯定有个限度,你要用QQ的价钱买一辆长得像雷克萨斯、跑起来堪比宝马而且跟S600一样舒服当然是天方夜谭了。厂商的选择必然是这个几个因素的最佳平衡点。怎么样能便宜?成本控制,包括生产制造成本(生产流程控制,步骤多了成本增加,步骤少了质量不行;生产人员工资,多了嫌贵,少了人不干;……),管理费用(怎样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怎样的工资是最合适的……),销售费用(怎样花最少的钱、用最少的时间、雇用最少的销售人员能完成最多的销售业绩……你不能在马路上立个广告牌就有人上门来买车吧?人凭什么啊,他那钱又不是偷来抢来的,即使是偷来抢来的也得花时间和精力啊,对不对?)。怎么样造车能让车跑得快呢?这就是很大的技术问题了,我这皮毛也不班门弄斧了,想想为什么宝马的Z4(3.0的排量)比奔驰SLK350(3.5的排量)跑得快呢?你明白吗?我反正是不明白。功能怎样又多又好用又实用?怎样的车开着能舒服?这个我还真不太懂,但你开开富康,在开开奔驰你就全体会到了,至于怎么做出来,得问两个厂家技术专家。怎样的看着好看,让你能够跟亲朋又要炫耀一番?这是美学问题,而且见仁见智,我是一窍不通,不过大概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奥拓比奥迪好看吧?漂亮的外观是要优秀的设计师设计滴!怎样的车能好用?除了功能之外,估计也没有一个人愿意隔三差五地去维修店和咖啡吧?其他还有油耗、品牌、厂家宣传等因素,这些都是小问题,但很多时候也起到了很多作用。
上面这些东西,除了市场因素之外,政府也得掺和一下,这我就不说了,反正现在是没起到什么好的作用,我觉得。
限行问题:
限行政策,从出发点看是为了减少道路拥堵,改善空气质量,但政府应该不会傻到说通过这种手段来抑制汽车行业的发展,它是多大的税收来源啊,国家要建设,官员要腐败,税收少了怎么行?!现在GDP增长放缓,汽车交易起码五位数,天价汽车一辆能够几艘游艇,100辆奔驰不就是一亿的GDP吗?奔驰每年在中国卖多少辆?况且奔驰100万以上的车多了去了,还有别的品牌呢?所以限行不是要抑制汽车市场。事实上抑制了没有?有人觉得有,因为不能物尽其用,干脆不买,打车!不过我觉得没有。上面那种想法是没钱买车,或者只有钱买一辆车的人的想法。如果你有足够的财力买两辆车呢?比起微不足道的停车费,你会不会再买辆车呢?现在贫富分化在加大,买不起车的人即使不限行,没准也一辈子不会买车,买的汽车的人必然是有点财力的人,他们会想:不如买辆二手车吧!对吧,那更有钱的就更不在话下了:老子有辆奔驰,反正现在没法天天看了,不如再买辆宝马耍耍吧,反正也有的是钱!—反之亦然!所以即便限行,过不了多久街上的车估计还会很快的多起来,最后又堵上了。
其次,政府采购呢?那帮鬼天天奥迪A6开着,酒席跑着,你还怕他们哪天没车开?国家总有办法为这些人解决“困难”!
这两个因素多半能抵消政策的抑制作用。
还有一点别忘了,限行的只是北京而已,其他地方会不会限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政府才知道。
其实真正想看中国的汽车市场究竟会怎样发展,这是个很难的问题,因素太多了。如果真的有一条线索的话,不妨从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来分析。无论东西什么样,无论价钱如何,只要需求旺盛,超过供给,市场争相发展是必然的。即使这个市场是非法的,也遵循这种定律。要不你想,为什么毒品交易屡禁不止?更何况汽车产业的发展利大于弊?需求受哪些因素影响,分别怎样影响,供给受哪些因素影响,分别怎样影响,考虑得越全面越深入,就越接近事情的真相,但这个真相只能接近,很难触及。
★如果你是想收集论文资料,希望我的观点对你有所帮助,但仍然需要很多资料。如果纯粹是思考并讨论,欢迎共同切磋探讨。★
另外补充一点,现在多数观点认为,真正能抑制或减缓汽车产业发展的并不是汽车本身,而是其他的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比如地铁。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你买辆汽车纯粹是为了代步,突然有一天你所在的城市地铁能够在任何时候把你送到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你会买汽车吗?我肯定不会,我没拿闲钱,我也不愿意恐买一辆车放在那里,只为了计提折旧,交无休无止的停车费,还有各种各样的税费。但真正到了那种情况,受到伤害的只有脆弱的国产汽车行业,仍然能够存活的就是那些已经列入奢侈品品牌的汽车和拥有它们的企业。
最后说几句。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产业,真的有这份热情,那就义无反顾地去,这是中国很需要振兴的一个方面,纵观全世界,凡是拥有大的汽车集团的国家,都是强国,美国、德国、日本,现在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这三个国家也恰恰构成了世界三大经济体或者是经济体的中心,而其中最强大的德国,宝马、大众两个集团现在在中国的业务做得怎么样大家都看得见,奔驰更加是这个国家的象征。日本丰田从集团业绩上讲,已经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另外他们还有本田和尼桑。美国三大集团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虽然现在处于亏损的状况,但是美国政府不会轻易让他们垮掉,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通用是丰田之前全球汽车业的霸主,多年位居全球500强行业第一。现在中国的汽车产业只是刚刚起步,跟他们比起来,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力量。当很多行家预测,今后中国的汽车企业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包括大到企业也企业之间的并购,带来品牌与品牌的整合,然后还有生产线的整合。所以前途还是大大的,但是民族工业这条路还很长,也很远,可能还很艰难。不知道我在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中日德美四分天下的格局。
Ⅳ 1980年奥迪奔驰宝马产量
奥迪8在1980年间卖出了近17点5万辆。奔驰1981年至1991年产量74060辆 ,宝马产量产量接近20000辆,宝马官方发布了1980款宝马M535i复刻版官图,据悉该款车型原始版本由宝马MotorsportGmbH的合作在1979年推出了M535i作为该系列的旗舰车型。
奔驰汽车的发展历程
奔驰德国汽车品牌,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这种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此后汽车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的交通工具。
奔驰海陆空全方位的三叉星,德国是世界现代汽车的发祥地,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就是1885年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设计制造的,奔驰汽车的标志是简化了的形似汽车方向盘的一个环形圈围着一颗三叉星,奔驰的三角星分别代表了陆地海洋和天空。
Ⅵ 奔驰市值多少
2020年的奔驰公司市值较2019年上升了四个百分点,市值估计为235亿美元。奔驰汽车公司目前拥有12个系列,百余种车型,年产量达到了近百万辆。
奔驰公司资产超过500亿美元,每年的净利润达12亿美元,雇员约40万人,奔驰公司年产汽车近百万辆,其中轿车只限量生产五十五万辆,这是为了保证高质量和“物以稀为贵”。
(6)奔驰每年在中国卖多少辆车扩展阅读:
奔驰汽车公司的总部设在斯图加特,在总部内设有庞大周全的接待设施。“奔驰”已走过了百年的长路,从汽车的诞生直到今天,“奔驰”以它无限生命力,创造了汽车史上无数个第一。
从1926年至今,公司不追求汽车产量的扩大,而只追求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高级别汽车产品。在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中,奔驰公司产量最小,不到100万辆,但它的利润和销售额却名列前五名。
奔驰的最低级别汽车售价也有1.5万美元以上,而豪华汽车则在10万美元以上,中间车型也在4万美元左右。在香港市场,一辆奔驰500sl汽车,售价高达165万港币。
Ⅶ 奥迪,宝马和奔驰都分别是多少年开始国产的
1999年第一辆国产奥迪A6在一汽-大众下线。
宝马于2004年3月宣布中国生产
第一辆国产奔驰于2005年年底在北京奔驰-戴克亦庄工厂下线
附录
一汽-大众的奥迪
1988年
奥迪公司授予中国一汽生产许可证,中国一汽开始生产奥迪100,并于当年组装499辆汽车。
1990年
中国一汽安装奥迪轿车组装线,日生产能力达50辆。
一汽向亚运会捐赠奥迪轿车。
1991年
奥迪首次向中国出口500辆SKD奥迪100型轿车。
1995年
中国一汽和德国大众及奥迪三方在北京共同草签了有关奥迪轿车纳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合同。
1996年
一汽-大众生产出第一辆专门为中国开发的奥迪200V6。
一汽结束生产奥迪100。
1997年
奥迪200 1.8升涡轮增压型轿车在一汽-大众投产。
1998年
奥迪在中国成功售出10多万辆轿车。
奥迪进入中国十年。
1999年
第一辆国产奥迪A6在一汽-大众下线。
2000年
国产奥迪A6正式上市。
第一个奥迪标准经销商展厅(hangar)正式建成。
在中国建立了32家授权经销商以及16个奥迪标准展厅。
全年奥迪A6销售达到16,080辆。
2001年
奥迪A6 2001技术升级版上市。
全年奥迪A6销售达到28,000辆。
奥迪A6授权标准经销商达到48家。
2002
多达23项配备升级的新奥迪A6上市。
全年奥迪A6销售达到34,962辆。
奥迪A6在全国的三位一体经销商总数达到57家,单项服务经销商总数达到16家。
2003
国产奥迪A4在一汽-大众下线
国产奥迪A6销量突破10万辆。
国产奥迪A4赞助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中国之行。
国产奥迪A6推出04年型。
奥迪A6(04年型)赞助博鳌论坛。
国产奥迪品牌产品全年销量达61,281辆。
2004
国产奥迪A4推出新车型。
国产奥迪A6推出奥迪A6 2 .5 TDI柴油轿车。
奥迪A6(04年型)赞助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
一汽-大众赞助DTM(德国房车大师赛)上海表演赛。
国产奥迪全线促销。
国产奥迪品牌产品全年销售62,018辆。国产奥迪A6总销量突破20万辆。
2005
国产奥迪启动“春辉行动”。
4月8日,国产全新奥迪A6L静态投放。
6月 ,全新奥迪A6L 2.4和A6L3.0上市。
6月到7月, 国产全新奥迪A6L分别在北京、广州、长沙、成都进行动态投放。
9月23日 , 全新奥迪A6L 2.0T FSI、3.0quattro(全时四驱)和4.2 quattro上市。
国产奥迪品牌特约经销商数量达到115家。
10月25日 全新奥迪A4上市。
12月份奥迪对终端用户销量(简称AAK)为9,996辆,同比增长45%,创下了单月销量历史最好成绩。2005年国产奥迪汽车的
AAK总销量达到55,944辆,超额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2006
1月,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成立。
3月,一汽-大众奥迪品牌荣获“中国汽车品牌顾客综合满意度排名”第一(该评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中国质量协会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
上半年,奥迪在中国市场(含香港地区)取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增长率,创纪录地达到94.2%的销量增长率,共售出38,838辆汽车(去年的销量为19,996辆),中国大陆地区的销量达到38,459辆(不包括香港),同比增长97%。
国产奥迪品牌特约经销商数量达到121家,遍布全国85个城市。
7月,奥迪家族第一款SUV——奥迪Q7开始在中国销售。
Ⅷ 2019年BBA在华销量出炉,车市寒冬,为何豪车反而卖得更好
德系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和奥迪(BBA)是国内豪华汽车市场上的三座大山,一直以来,BBA之间的较量都是消费者非常关心的话题。近日,2019年BBA在华销量也都相继出炉了,下面就来看一看它们在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
在我看来,这些豪华品牌之所以能够在2019年逆势增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们的价格都在不断下探。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豪华品牌价格大跳水就逐渐成为行业内的一种正常趋势,就拿BBA来说,宝马5系的入门车型已经从42.69万降至37万左右;奥迪A4L从28.68万元降到了23万左右;奔驰A级入门级车型从21.18万元的指导价降至15.68万元。那些曾经可望不可及的豪车,现在都越卖越便宜,买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此外,在车市寒冬的背后,其实是整个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从2019年开始,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在放慢,影响最大的是平民及中产阶层,这一部分人群的收入水平明显缩水,购买力也就降低了。而中高产阶层有着一定的资产积累,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加上现在豪车又越来越便宜,所以这部分人群对豪车的购买欲望进一步被激发,这也是豪车卖得更好的一个原因。
总的来说,在车市整体销量下滑的情况下,汽车行业也正在经历一轮新的洗牌,一线豪华品牌BBA本来在产品力和品牌力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再通过降价手段,自然也就能够实现销量的增长。与此同时,一些自主品牌和二线合资品牌本身的竞争优势就不是很突出,加上平民阶层的消费能力下降,所以成为了行业升级的牺牲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中国每天大概卖出多少汽车
2011年,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增长0.84%和2.45%,平均每天销售5.07万辆。(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
Ⅹ 中国有多少人有奔驰车
全球汽车保有量达到8亿辆 中国有望今年入前三 从15日在上海举行的“2005嘉定汽车论坛”上获悉:全球汽车保有量达到8亿辆。按全球人均计算,每8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汽车。 汽车是一种物化的文化,也是现代化水平的反映。在发达国家,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国每百人拥有汽车55辆, 德国为54辆,平均两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介绍,在美国,每六个企业中就有一个企业依赖于汽车的生产、发送、服务或使用,汽车工业扩大了钢铁和橡胶的产量,还推动了石化、玻璃、纺织以及其他工业技术进步。德国则有超过500万人从事与汽车相关的职业,创造的价值占国家工业总收入的1/6,汽车工业纳税占全国总税收的1/4。 在亚洲、非洲,汽车尚未像欧洲等发达地区普及,南非每百人中拥有12辆汽车,而中国仅为0.8辆。“这个差距与亚非国家人口基数较大、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有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亚非国家的汽车保有量正呈急剧上升趋势。”张小虞说。 以中国为例,中国汽车工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以来,势头迅猛。中国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跨越,且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还将以每年百万辆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突破了500万辆,位居世界第四,成了当今世界汽车销售增长最快的地区。有专家预计,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570万辆,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三个汽车大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