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粮食最缺乏的地区以及世界上粮食最缺乏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粮食供应充足。世界缺粮国主要在非洲。
1、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却粮食供应充足。中国的粮食安全过去十几年从未有过问题,供应没有出现过太大缺口。现有的粮食缺口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质量改善而形成的“非口粮”缺口,如动物饲料、工业用粮,甚至浪费等等。
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名单,40个粮食短缺国中有26个非洲国家(安哥拉、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几内亚、肯尼亚、利比里亚、尼日尔爾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
10个亚洲国家(阿富汗、印尼、伊拉克、朝鲜、黎巴嫩、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东帝汶),3个拉丁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古巴、海地)和俄罗斯(指车臣共和国)。
(1)中国哪里粮食最少扩展阅读:
世界上一些地区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
1、地理因素。如人口与土地的比例严重失衡,无法满足粮食供应,导致很多国家常年粮食短缺,比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2、自然灾害。反常的炎热和干旱无雨的天气使全球很多粮食生产国不同程度的减产。印度和巴基斯坦史无前例的洪水造成了上百万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而尼泊尔约有4.5万人受干旱和水灾影响,急需外部粮食援助。
反常的天气也对苏丹及东非一些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当地农民本就贫困不堪的生活雪上加霜。
3、政局不稳和持续的战乱。伊拉克、阿富汗、苏丹等国受到地区冲突和安全局势恶化的影响,当地不少居民正在等待国际粮食援助。
B. 中国粮食最少的城市
粮食产量最少的地方就是最不适宜种植粮食的地方,比如黑龙江的漠河,我觉得那里应该算是最少的了,还有就是根本就不吃粮食的地方,比如内蒙古沙漠的一些城市和青藏高原上部分城市
C. 中国什么地方粮食缺少
最集中的是城市,几个大城市每天要消耗大量的成品粮。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
产量少的省份依次是广西、贵州、
D. 1950年中国粮食最低总产量哪儿省
四川。
E. 我国粮食分布图
1、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稻谷生产为主,同冬作(小麦、油菜、蚕豆、豌豆)进行复种轮作,实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95%。
2、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生产为主,在其偏南的冬麦区主要和夏作(玉米、谷子、大豆、绿肥)轮作,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 150%,在其偏北的春麦区主要同糜子、谷子、马铃薯、玉米、豌豆等轮作,以一年一熟为主,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15%。
3、东北3省大部分地区以玉米、大豆、高粱、谷子为主和小麦轮作,基本上实行一年一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低于100%。
4、西部青藏高寒山区以青稞、豌豆、春麦为主,实行轮歇轮作,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95%。
5、除少数纯牧区县外,中国各县均有粮食栽培,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粮食组合又各具特色。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审旗一线以东及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5%和96%;西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不足全国的5%,粮食产量仅及全国的4%。
(5)中国哪里粮食最少扩展阅读:
1、中国是世界种稻最早、 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各种粮食作物中平均单产最高,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29%、总产量的42.4%。全国90%以上的稻谷集中于淮河、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
2、按自然条件和稻谷栽培制度及品种类型又分为:华南双季稻籼稻区、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云贵高原稻谷区、四川盆地丘陵稻谷区。
3、小麦。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的26.7%和23%,广布全国,以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流域最多,可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小麦80%以上。全国有14省、市、区种植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占全国春小麦面积的 85%以上。
4、冬小麦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冬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冬小麦的 70%左右,大都和玉米、甘薯、高粱、谷子、大豆等轮作,多实行二年三熟,部分一年一熟或一年二熟。
5、折多山以东、淮河秦岭以南属南方冬麦区,大部地区实行麦稻两熟制或麦稻稻、麦豆稻、稻麦肥等三熟制。但长江以南、湖南以东各省区小麦种植很少,如江西、广东和广西。
6、玉米。玉米在粮食作物构成中仅次于稻、麦,而居杂粮之首,1990年玉米播种面积2140.1万公顷,产量9681.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69%。
7、主要集中栽培区是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经辽南、冀北、晋东南、陕南、鄂北、豫西、四川盆地四周及黔、桂西部至滇西南,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80%左右,其中东北多于西南。
8、高粱、谷子、大豆。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辽、吉、黑 3省和华北各省区高粱面积和产量约分别占全国的78%和86%,是洼涝盐碱地区的主要作物。
9、薯类作物。以甘薯为主,约占薯类面积的80%,次为马铃薯和少量木薯。1990年全国薯类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总计的8%和6.1%。甘薯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以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和四川盆地最多。
10、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以夏秋薯为主,华南沿海以秋冬薯为主,内蒙古东部及东北三省以春薯为主。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各地。木薯集中分布在南岭以南的两广、滇南。
11、商品粮产区中国生产水平较高的余粮区,主要分布在:
①中国南方各大江河湖泊冲积平原、三角洲和湖盆平原,如江淮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苏苏北平原等地区。
②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③安徽皖北平原,内蒙古后套,宁夏引黄灌区和河西走廊地区。
F. 中国哪个省份最缺粮
现代物流大发展,通过物流调解不存在哪个省严重缺粮的问题。如果参考历史记录,贫瘠的西北、西南各省、地狭人稠的福建省,历史上都需要调粮救济。
G. 中国四大粮仓
中国四大粮仓定义为中国的四大平原——生产粮食(大米)。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面积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面辽阔坦荡,包括三江平原、松辽平原、松辽分水岭、辽河平原,沿河多沼泽。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海滨,北达燕山,南抵淮河。面积30万平方公里,它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又称黄淮海平原。平均海拔100米以下,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主要包括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含江苏北部、安徽北部)。
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巫山向东至海滨,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该平原的地势比华北平原还低,平均海拔50米以下,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主要包括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部。
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米左右,这里河网纵横,孤丘散布。
(7)中国哪里粮食最少扩展阅读:
榆树市,隶属长春市辖区,为长春市的外飞地,地处吉林省中北部,位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市围成的“品”字形经济区域中心,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都从榆树市穿过,松嫩平原腹地特有的黑钙土质赋予了它“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
榆树农业资源富足,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处于世界着名的黄金玉米带上,盛产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素有“粮豆之乡”、“松辽平原第一仓”的美誉。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8亿斤,被评为全国十大产粮标兵县市。
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市生猪发展到310万头、黄牛103万头、禽3600万只、奶牛2万头。粮食产量长期处于前列,自2004年起,连续四年粮食产量全国县市第一,2008年创历史新高达到282万吨,榆树市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200,吉林省的1/10,长春市的1/3,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H. 全国不生产粮食大米,有多少地方
不生产粮食或生产粮食少的地区的多是气候或土壤的原因。海拔超过三千米、极度缺水的沙漠、海滩等。
不生产大米主要是缺水的地区。比如黄河以北至长城缺水地区。
I. 中国九大粮食产地都是什么地方
中国九大粮食产地分别是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成都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
成为粮食产地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所示:
1、粮食生产条件较好,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较大,余粮较多;
2、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多,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且投资少而见效快的地区;
3、粮食生产集中连片,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基本类似,便于统一规划、建设和布局生产;
4、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粮食生产用地与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生产用地矛盾不大,交通运输方便。
(9)中国哪里粮食最少扩展阅读:
建设粮食产地的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培育农业生产力为重点,着力实行科教兴农,推行名牌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建设目标
将商品粮基地建设成为能稳定提供商品粮的骨干县、先进农业技术的示范县、现代化农业的带头县。
3、建设内容
坚持良种繁育、农业技术推广、小型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四项内容的建设,且要在建设质量上下工夫。同时增加人力资源培训、农产品质量检测、市场信息、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4、建设布局
实现普通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型品种转化,实现基地建设由东中部向中西部转移,实现基地粮食生产的结构调整。
5、巩固发展
以巩固和完善老基地为主,发展与农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己建基地进行完善配套,走技术改造的路子。
6、组织管理
完善和制定商品粮基地建设管理方法,从项目的申报审批、组织管理、实施与监督、效益考核、竣工验收等方面明确有关单位的责任、权利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