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央行报告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中位数141万元
这个数据可能不靠谱!大家看我简单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1、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大概60%,城市人口8.4亿,大概2.6亿户家庭,如果户均289万资产的话,那么中国城市家庭资产总量差不多是750万亿!如果折成美元的话,大概是107万亿美元,然而国际上多个研究机构评估结果是美国的家庭财富总量大概106万亿美元,世界第一,中国家庭财富总量大概是64万亿美元世界第二!换成人民币大概是450万亿左右,但是这450万亿不仅属于2.6亿户城市家庭,还有1.7亿户农村家庭,真正平均一下的话,城市农村一起算,平均水平大概是104.7万元!个人认为这个数据更靠谱。
所以,央行这个报告结果并不靠谱!
2、为何央行这个报告不靠谱,因为是抽样调查得来的,报告披露,一共调查了3万户,3万户什么概念?总户数2.6亿户,3万户才占比才万分之一点二而已!样本数量实在太低了,根本反映不了那么大的总量数据!
3、现在很多大城市家庭的确总资产量是非常吓人的,比如北京上海一套普通的房子,价值就过千万,如果算均值,加上4户零资产的,平均一下也是户均200万。
4、现在各种名义的调查很多,但是靠谱的数据真不是太多。
央行报告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中位数141万元。
先撇开这个数字的真实性与否,关键这个数据是怎么调查来的,看他的报告中,我觉得这个数据有几个方面不切实际。
1:中小城市一套房不超过百万,甚至六十七万左右,而百分之七十是贷款,甚至有部分包括首付也是借来的,所以,如何调查准确数据呢?
2:央行的调查是通过样本家庭得出的答案,这些样本家庭的选择是否合理,他并没有说这样的样本家庭是如何来的,区域差距较大,贫富差距也较大,样本家庭的选择不合理,得出的调查也就不科学。
3:只能说是一个模糊的参考数据,大约10%的家庭占据了总资产的百分之47.5左右,这个结果和某知名大学统计的结果完全不一致,前几年,某知名大学通过取样调查,发现10%的家族基本上占据了整个资产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基尼系数,貌似中国是最高的,通过对比,我们只能说这是模糊的参考数据,大概方向没错,很显然是被平均的,其实在城市里,大部分是不富裕的,房产其实并不完全属于自己,大多数是贷款买房,而且是70%的贷款,甚至更高。
《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为56.5%,负债集中化现象明显,负债最高20%家庭承担总样本家庭债务的61.4%;家庭负债结构相对单一,负债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引用该报告的抽样数据,既然负债率这么高, 家庭负债率达到56.5, 即便得出家庭净资产平均289万的,这样的统计数据到底有何指导意义,
没有说明抽样的数据来源,所以,调查的结果只是一个参考,不要太当真。
综述: 社会 财富分配的极端化让这样的 统计 数据完全没有任何价值。搞一个家庭净资产数,想说明大部分是很富裕的吗?个人认为统计应该分得更细化一点,通过数据反映一个 社会 的真实现状。
比如:金字塔式的统计,一目了然,多么清楚。
另外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就这样的报告,任何一个人也可以编一个大致数据,调查报告的最后一段话,是常识性的,没什么可说的,大多数人生活非常苦逼的,否则不会那么多网友对数据发牢骚了。
其实,统计不统计,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大家看看就行,别那么较真。
只能说我们被平均了,农民能有这么多钱就不这么苦了,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没这么多钱,可能是领导们都认为平民百姓有房子住还有这么多存款国泰民安,其实城里的房贷,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压力山大,农村的粮食不值钱,老人每人一个月一百元,这些钱不够吃菜的,还面临拆迁,给的钱换新楼还得自己拿很多,如果有这么多钱就不愁了!很多人现在是负债!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如果调查了不实事求是,所有的发言权或许不被大众认可,而央行报告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万元,网友直呼又一次被平均。
如果按照公里数141万元计算,一个家庭有5口人,平均每一个人净资产为28.2万元,似乎看起来并不多,但总感觉哪里不对!
央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于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
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为56.5%;家庭负债结构相对单一,负债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资产分布分化明显,家庭总资产随户主年龄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户主年龄为56~64岁的家庭户均总资产最高,18~25岁的户均总资产最低;户主为企业管理人员和个体经营者的家庭总资产明显高于均值,其余家庭总资产均低于平均水平。
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无风险金融资产。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负债率较高,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部分低资产家庭资不抵债,违约风险高;中青年群体负债压力大,债务风险较高。
老年群体投资银行理财、资管、信托等金融产品较多,风险较大;刚需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突出。
我国2019年底,全国城镇常住人口是83137万人,如果算3口人一家的话,那么全国城镇家庭数量大概就是2.77亿户。
就算是家庭资产600万以上的家庭494万户全部都在城市里面,那么全国600万资产的家庭也就是大概占到城市家庭总数的1.783%。
这样来推算的话,全国家庭资产在300万元的家庭大概也就是1000万户的样子。
综合来看:市场对于央行报告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中位数141万元相对比较认可。
但是广大网友与读者并不买单,因为大部分家庭资产属于房产,占据了70%,而大部分房产均属于首付加贷款的形式,从某种角度来看房产应该属于债务而不是资产。
对于资产和收入,大家吐槽的多,在于自己拉了后腿,显示中国贫富分化严重加剧,这一点基尼系数位于高位也可以得到佐证。
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0万元,中位数与均值差距越大,说明贫富分化越加厉害,居民家庭资产分布越是不均等,也就是富的更富穷人依然贫穷,主要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收入与私营企业职工收入差距在增加,资本市场每一个IPO就会制造一批的亿万千万百万富翁,可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投资亏损普遍依然不改,股市成为一边造富一边造穷的场所,这是需要彻底改正的,可是只要股市依然秉承支持实体经济的定位不改变,股市就很难惠及到千万投资者,
造成家庭资产分布不均等,另一个原因是各地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居民收入相差数倍,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人均收入高达6-7万元,可有的地方不足两万元。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中心位置拥有一套100平米房子,很有可能价值600-800万元,可是有的地方拥有一套房子价值只有30-50万元,相差十多倍。央行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为461.0万元,分别高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197.5万元、253.4万元和296.0万元。
从央行调查数据看,居民主要资产就是房产,有房产,家庭资产就是大大增加,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
拥有多套房产,一些是房改既得利益者,在住房分配制度下,有些人获得了住房,房改制度房子是很便宜的,有的地方就是象征性的给几千元钱,有了房改房,居住没有问题,有了多余的钱,就可以加杠杆购买住房,有了新住房,旧房子可以出租,又可以加杠杆买房,所以有的家庭就会有几套房子,家庭资产快速增加。
很多年前,国企改制,涉及到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造就了很多超级富豪,也因为权力失控,造就了很多的灰色收入,现在某些职业,灰色收入依然普遍,这些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形成巨大的 社会 不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表了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3万多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的,从样本量来看还是比较充分的 可以说算是近期最完整详实的一个调查结果。
我们来看一下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
从家庭资产看,这3万多户城镇居民户均家庭总资产为317.9万元,其中有70%的资产在房产上,也就是说房产的价值平均为220万元,住房拥有率达到了96%,基本做到居者有其屋,城镇居民中金融资产占比仅为20.4%,相当于户均65万元,这个数字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家庭负债看,城镇居民中有负债的家庭也比较高,占比达到了56.5%,其中最主要的负债是房贷,占了家庭总负债的75.9%。
从负债占家庭资产的比例看,城镇居民的家庭资产负债率仅为9.1%,这个数据超乎我的想象,这样看起来我国家庭的负债率并不是很高,可能和调查的样本有关系。
(上图可以看,出最富裕的10%的家庭占了全部家庭资产的47.5%,最贫困的40%的家庭只占了全部家庭资产的8.8%,所以城镇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也非常大。)
如果刨除9.1%的家庭负债率,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平均值,大约为289万元,如果换算成美元的话,大约为40万美元,家庭金融资产大约为9万美元,按照这个数值看,我国城镇居民的资产状况还是不错的。
上述调查主要来自于全国3万余个家庭,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但是如果分区域看的话,差距应该是比较大的,北京和上海的户均家庭资产比较高,都超过了800万元,主要就是由于房产价值比较高。
城镇居民的住房拥有率为96%,这个数据也是非常高的,但是从实际的情况看,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差异也比较大,比如北京的房子,基本都在500万元以上,而一些乡镇和小中小城市,房子的价值仅有50万元左右,房产占家庭资产的比例为70%左右,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这说明老百姓把自己终生的积蓄都压到了房产上,一旦房产崩盘,老百姓的财富将大幅度缩水,所以房产的价值可以说是一个虚价值。
最近人民银行公布的全国居民存款为87.8万亿元相比较差距有点大,按这个数据计算全国户均存款为16.9万元,本次调查家庭金融资产为65万元,这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城乡之间家庭金融资产差距比较大,另一个就是城镇居民可能有大量的资金,并不是放在银行存款里。
总之,这次调查数据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但是由于这种调查没有 历史 数据进行参考,所以不好得出过多的结论,我们期待着人民银行今后多做一些此类的调查,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全国居民的家庭资产情况。
这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用数据来衡量大多数人的财富可以看出我们的经济状况。虽然可能被平均,但是数据是真实的。这些年的高速发展, 社会 的总财富在不断增加,老百姓手里也越来越有钱,这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这只是纸面的数字,家庭净资产的背后,大部分是房产。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就是说大部分的资产是不动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就算资产再高,它也不能当饭吃。虽然买房用来投资的不少,但是以后受到的限制也越多。
3高房价的背后,还有大量的负债。有的房子掏空了好几代,大量的财富被吸收到了固定资产上,能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占不了多少!我们不是要看有多少资产,而是要看有多少存款,有多少可支配收入,这是衡量生活 健康 的标准。
看到这样的问答无语。百分之八十以上家庭都在均值以下吧,这数据谁统计的!很多家庭都拖了后腿!
央行的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为289万,中值为147万,这个理解有点困难,只能说,第一,和“被平均”有关,第二,和家庭主要资产是房产有关。
如果说,按照人均收入来看,19年我国人均GDP为一万美元即折合人民币7万元,每月平均为6000元,而事实上,每月人均收入是否达到6000元?应该说,东南沿海多数平均水平可以达到,而放在全国来看,则多数达不到而是被“北上广深”和大型 科技 互联网以及众多国企和金融企业高管等收入“被平均”了——放在我们这个小四线城市,房价1.5万,就算120平方也就是180万了!又有什么意义?
那么,从央行发布的全国平均家庭净资产来看,道理也是一样的,应该或者说肯定包含了“房产”在内。而如果仅仅从“包含房产”来看“全国平均家庭净资产”这个值——不论平均值还是中值,都不太靠谱,因为多数人的“房产”资产包含了“房产”和“房贷”,而如果去除房贷的“债务”后,则未必达到央行的报告值。
而如果假设不包含“房贷”负债来看“家庭净资产”,那么,央行报告结论“可能成立”,毕竟,目前全国的平均房价大约6000多,而假设“平均家庭拥有一套自住房”,而按照100平来计算,则净值为60万,加上北上广深的“拉高均值”的权重影响,那么可以说央行报告“可能成立”。
而从央行的报告来看,我国家庭主要的资产分布在房产上:
对比家庭负债率大约在65%和家庭主要资产77%在房产上,那么这个结论的意义也就没有多大——房产价格本身是一个动态并且高估的,未来“缩水”的概率从中长期来看,是比较大的,并且这个央行报告的均值或者中值,本身并不能带来全国家庭平均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或者现金流,甚至不能改变“全国家庭”的平均负债率。也就是没有意义的事。
昨日《中国金融杂志》上发布了一篇: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于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从当前掌握的资料看,这是国内关于城镇居民资产负债情况最为完整、详实的调查之一。
按照央行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的家庭总资产分布极不均匀,此次抽样的人数共分为六个组,资产最低的20%,家庭资产均值为41.4万元,这20%的人总的资产合计数占所有被调查人员全部家庭资产的比重仅为2.6%,与之相反的是,被调查人员中最高的10%的家庭,家庭资产均值为1511.5万元,是最低的30倍以上,而且最高的10%群体,其家庭总资产之和占所有被调查家庭的47.5%,将近一半,可谓是两级分化。
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所有家庭的资产之和除以总的家庭数量),中位数为163.0万元(最中间的家庭资产,即一半家庭资产在163万元以上,一半的家庭资产在163万元以下)。资产均值与中位数之间相差154.9万元,可见贫富差距两级分化极其严重。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表格的第一反映是被平均,因为即使最低的户均41.4万元,很多人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这个数,一方面确实是被平均,另一方面,因为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说总资产是包括负债在内的,比如你买了一套房子总价200万元,其中首付60万元,贷款140万元,那么你的总资产就是200万元,而不是首付款60万元(60万元是净资产或者称之为所有者权益)。
相信考虑到负债的情况下,如果你是在城市里有套房子的话,即使是三四线城市,很多人的总资产也都可以破百万吧。此次的调研数据也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户均253.0万元,占家庭总资产的八成,而实物资产中74.2%为住房资产,户均住房资产187.8万元,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这个比例高于美国的比例达到了接近30个百分点,所以说国人还是热衷于买房。
对我而言,如果是平均数317.9万元,我感觉还是太过于遥远了,如果是中位数163万元,最少还可以看得到努力的机会,大家呢各自的家庭总资产是多少呢?
Ⅱ 有人说现在很多家庭有百八十万,百万存款真的很普遍吗
现金有100万肯定没有多少家庭有,5%左右的家庭会有吧。中国人的钱70%以上的钱都花在房地产行业,10%左右部分在医疗教育行业,10%左右花在其它行业里(包括吃喝玩),储蓄理财估计只占10%左右吧。
说资产有100万肯定有很多家庭有的,毕竟现在的房价随便在个三四线城市有套房产差不多就值个100万左右。
国人现在的20出头到50岁的人基本都是负债的,试问有多少年青人在银行里没有贷款,而且90%基本都是用于房贷的,少部分用于其它创业什么。储蓄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可能,毕竟每个月大几千块的房贷给他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一个月所挣的钱除了房贷,日常吃喝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现在国家开始出台一些政策,为的是防止钱再流入房产,房价虚高存在经济泡沫存在金融风险,对实体产业经济十分不利。
存款百万在中国至少是top1%。
之前发过一个帖子说30岁年薪百万是凤毛麟角,被喷得体无完肤。全是我朋友、我同学、我领导,都年薪百万了。你这个问题就是场景重现。下次遇到说这话的人,你就先问他家有没有,没有就闭嘴。神烦这种夸大国情的人。
平心而论,现在的100万不比从前,在北京存款百万还挺普遍的。我这个小区,房子1500万一套。别说买,租金都得1万5起步,一年18万。算你恩格尔系数50%。年消费在40万以上的家庭,没有百万存款实在难以维系。北面小区一套房子1800万。南面2200万。同理可得。
北京人均工资近万,还要去掉被平均的北漂们。独一代、独二代家庭,被4个钱袋子供养着。存上100万是很多人的心理门槛。我不止一个朋友是卡上有了100万才结婚的。
这样一说,我们是不是冲出亚洲,赶超英美了。
但是!不要以偏概全啊! 财富圈简直比次元壁还要难破。 中产家庭(有车有房无贷款,年收入30万以上)百万存款普遍。中产以下的家庭呢。
姑且认为80%叫普遍吧。放在全中国,百万存款绝不普遍。谁的朋友圈没有几个为了20万手术费就轻松筹、水滴筹的?
2016年,我国居民人均存款2万元。
2020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9年全世界有1960万“百万富豪”(美元),其中有大概172万人来自中国。按14亿人口估算,占0.12%。
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存款超过50万的人不足1%,遑论百万。
所以如果你净资产达到670万,就是中国的千分之一。如果是100万,至少是1%。谁敢管这叫普遍???
现在的家庭拥有百八十万存款的看起来很难的,实际上真的也是大有人在 。
2019年末,我国住户存款规模是82.1296万亿元;截止2020年10月份最新数据是91.1389万亿元。
2019年末,我国人口数量是140005万人,截至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也就14亿500万人。每人拥有存款的平均值是每人6.5万元。
按照2010年国家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家庭规模是3.1人,这样算起来每个家庭有20万元存款就能达到平均线。可是,我们国家毕竟还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毕竟城镇家庭的收入要比农村高1.5倍左右。2019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021元。 农村家庭拥有100万存款的概率,要比城镇家庭低得多 。
另外,什么是住户存款呢? 主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门支配的存款。其他方式吸收的存款,主要有我们的保证金存款以及个人委托业务在银行的沉淀资金。也就是说,像股市投资和持有的理财产品、住房公积金余额等不少财富并没有包含在内,居民的金融资产应该还要高一些。
话又说回来,金融资产占比始终在家庭财富中占有很少的比例。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我国是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农村资产差距还是相差很大的),家庭金融资产占比约为20.4%,这样算起来城市家庭平均金融资产大约是64.85万元。看起来能拿出百八十万存款的家庭数量不少呢。
按照调查报告的数据,80%~90%的家庭总资产平均值为493.3万元,相信这一组家庭拿出金融资产80~100万元来没有太大问题。也就是说,大约20%的城镇家庭能够拥有80~100万存款。这样看起来数量可就不少了。
2019年全国城镇人口数量是84843万人,按照平均每户三人计算(城镇户人口规模小于农村户)。城镇家庭大约有28281万户,其中的20%就高达5,656万户,这样的数量真的不少了。
另外,虽然说我们家庭规模只有三人左右,但实际上我们还有家族模式。父母岳、父母、年轻人夫妇,虽然是三户家庭,但实际上是同气连枝的。另外,还有其他亲戚关系的家庭。说实话,一个家庭要想拿出百八十万,也不是特别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 社会 确实变富裕了。不过还是希望国家能够有效调整政策,让低收入的人群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再快一些,能够让大家共同富裕。
Ⅲ 任泽平:中国居民资产户均134万元,这一数据的来源是什么
中国居民平均资产约为134.4万元,这意味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中国居民的财富也有了很大的增加。这得益于中国居民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这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因此,整个社会的财富也相应增加,平均每个居民有一百万美元。可能个别居民被平均了,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134.4万元的财产。
但如果从两位数的概念来看,我国居民的素质水平其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不能用平均数据来看大多数人的资产,因为平均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失真。如果真的要比较居民的资产水平,至少需要拿出中位数的数据,同时也需要更加关注大多数人。因为平均数据本身就有很大的误差,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平均数据,这个数据不利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我们的配送成本。
Ⅳ 投资专家直言中国家庭平均资产百万很正常,网友:我被开除了!你怎么看
经济学家陈浩的一番言论被爆了热搜:“在中国,谁家没有50万呢?中国人没那么穷,家庭平均资产300万很正常……”这番大胆的言论,显然是捅到了马蜂窝。不管是50万的存款,还是300万的平均家庭资产,显然并不是所有普通人所能接受的,普通家庭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钱?
账不是这样算的!人生在世怎么可能跟貔貅似的,只赚钱,不花钱呢?很多时候,大多数人的家庭,往往都是入不敷出,赚的钱没多少,花起钱来,哪哪都不够。对于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一百块钱放在钱包里面,什么时候都是一百块钱,可要是换成了零钱,不知不觉就没了。
在林浩的原说是,是涉及到一些对于炒股人士的讨论的,如若说第一个谁家没有50万存款的话术,是有明确的指向这些人,可随机而来的家庭平均300万的财产,就有些反智了,因为直接表示“中国人”,这显然已经超出炒股人群的限定了。
那么家庭平均300万财产,这个数据只能算作是引用,因为网络上真的有许多类似数据,有的数据比这个还要夸张,所以说“锅”不在林浩的身上,只能说是财富分化而导致的必然结果,但林浩既然转述了这个观点,并以此为荣,没有任何的否定语言,可见还是认同这个观点的,那么自身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Ⅳ 中国平均家庭资产是多少
近几年来,我国家庭户均资产规模增长迅速,家庭户均总产规模从2011年的9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50.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
家庭户均净资产规模从2011年的90.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42.9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
家庭户均可投资资产规模从2011年的28.9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50.7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8%。
预计2018年中国城市家庭户均总资产规模为161.7万元,户均净资产规模为154.2万元,户均可投资资产规模为55.7万元。
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69.2%,这比美国的两倍还多。"这反映出我国的家庭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弱。这和百姓对拥有房产的传统意识有关,同时也说明了大家的收入还不算高,没有更多的钱去配置流动性强的金融资产,还有就是中国百姓理财意识还不够。中国百姓的负债水平也远低于美国,说明金融服务还有待提高。
Ⅵ 专家称中国家庭平均资产300万很正常,国人资产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我们国人的资产情况可能并没有这么好,甚至很多人本身没有任何储蓄,有些人的资产也是在负资产的状态之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我们以互联网上所看到的东西为依准的话,我们的家庭平均资产确实可以达到300万以上的程度。但因为互联网本身有着一定的迷惑性,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并不真实,所以多数普通家庭的情况可能并没有这么好,甚至很多普通家庭的资产都不足5万元钱。
以我个人来看,这些经济学家不能以他们的感觉来评估我们的真实情况。因为经济学家本身的生活条件比较好,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所有人的情况都跟他们一样,这种观点属于典型的何不食肉糜,同时也没有任何借鉴意义。
Ⅶ “中国家庭平均资产300万很正常”上热搜,国人的贫富差距有多大
中国家庭平均的资产300万是很正常的登上了热搜,国人的贫富差距非常的大。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有很多人都将会面临着一天三顿吃不饱饭,但有的人每天可以大鱼大肉,可以吃山珍海味的东西,这样进行对比,就能够感受到国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和地区也会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些地区里面的有钱人会更多一些,因为生长的地段比较好,面对政策方面的帮持也会使人员变得越来越富裕。但是对于贵州四川等地由于外出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日子就会过得比较艰难。而大山深处的人群在想要改变命运时,就不得不选择通过高考去改变个人命运,走出大山。
对于有钱人的钱来的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很多人都只看到贼吃肉却没看到贼挨打,很多有钱人在经济富裕的时候选择创业。从而通过创业能够赚到第1桶金,在赚了钱以后还会继续大量的投资,从而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有钱。
Ⅷ 中国家庭平均资产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公布了215年最新调研的一组数据:今年我国家庭平均资产为92万元。
数据一经发布,立即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感叹自己“拖了后腿”,并对这一数据表示了质疑。
对此,12月2日,该中心家庭金融研究部首席研究员李凤博士表示,实际上92万的平均数并不代表全国家庭资产的中等水平,更好的指标是中位数,而此次调查的中位数仅为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