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BIM技术包含哪些内容
一、技术。
可视化技术应该是目前BIM技术最为人熟知的技术尤,尤其行动设备渐成主流后,BIM模型浏览器的行动化应该是目前最常看到的新发展。
还有BIM协同作业技术也是对业界冲击很大的BIM技术,主要就是因为当今建模软件工具在参数设变引擎技术方面的突破,让组件碰撞与组件逻辑系结关系的机制能在信息技术层次帮了产业界很大的忙。
二、工具。
BIM软件应该是BIM这个技术造成大热门的主要因素,但也因为他造成了很多的误解,虽然每一家软件工具在最近几年都为了追求BIM在产业界心目中的理想功能而挖空心思,但是看来短期内,要填实大部分业界的期待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何况ICT技术与流行浪潮也不断涌进。
眼前应该以抓住需求的优先次序的正确方向,才能赢得此回合的胜利。基本上目前国内建模软件工具市场态势与美国的情况较为接近,所以相关信息若紧迫钉住美国,应尚可推估国内概况。
三、规范。
BIM导入营建业,许多工程承包商与商务模式都将改变,直接冲击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与相关的规范,如何让业界能无缝衔接与导入,让BIM与传统能逐步转移是需要产官学界集思广益,想出一个最适当的方式。
BIM在导入工程实作时,需要订定的标准甚多,但较为迫切的部分,如信息换标准、BIM项目计划执行标准、各软件工具所属之建模作业标准等,英美先进各国都已陆续建置,其数据相当值得参考。
四、永续节能减碳与绿色建筑经营的观念。
已是当今世界主流思想,BIM技术正好弥补了智能绿建筑在空间信息整合与有效掌控的需求,因此近年来的Green BIM已渐成研发议题,相关解决方案,如BIPV的应用方面,以及能源分析与感知器具的信息搜集管理等文献数据特多。
BIM技术有以下特点:
1、可视化(Visualization)。
对于BIM来说,可视化是其中的一个固有特性,BIM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就是建筑物的实际形状,加上构件的属性信息和规则信息。可视化主要包括,设计可视化、施工可视化、设备可操作性可视化、机电管线碰撞检查可视化。
2、协调性(Coordination)。
“协调”一直是建筑业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无不在做着协调及相关配合工作。基于BIM进行工程管理,可以有助于工程各参与方进行组织协调工作。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并提供协调数据。
Ⅱ bim包括哪些软件
答:Revit系列软件、Bentley系列软件、图软的ArchiCAD系列软件、天宝的Tekla系列软件、达索的CATIA系列软件、广联达的MagiCAD系列软件和Rhino系列软件。
Ⅲ bim的视图类别有哪些
bim的视图类别有楼层平面和天花板平面。
模型图元是构成BIM模型最基本的图元,也是模型的物质基础,它分主体图元和构件图元,主体图元可以在模型中承纳其它模型图元对象的模型图元,代表着建筑物中建造在主体结构中的构件。如:柱、梁、楼板、墙体、屋顶、天花板、楼梯等。
构件图元是除主体图元之外的所有图元。一般在模型中不能够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主体图元才可以存在。如:门、窗、上下水管道、家具等。
视图图元的背后
视图图元是模型图元的图形表达,它向用户提供了直接观察建筑信息模型与模型互动的手段。视图图元决定了对模型的观察方式以及不同图元的表现方法。
视图图元主要包括:楼层平面视图、天花板视图、立面视图、剖视图、三维视图、图纸、明细表、报告等。视图图元与其它任何图元是相互影响的,会及时根据其它图元进行更新,是”活“的。
Ⅳ 国内做BIM一般用什么软件
现在BIM软件很多,特色不一,但是由于概念上的误区,导致很多人不清楚,我们千万不要被市场促销手段忽悠了。有号称自己是BIM的其实一点都不BIM,也有从来不说自己是BIM的彻底的BIM软件,也有连什么是BIM都不清楚,但是却是最大的BIM服务供应商。培训BIM的人多半也并不清楚概念,被培训的人就更加不清楚了,因此我在群里面才会遇到那么多被忽悠了的人。按照功能,我把BIM软件分为三类:1,基于绘图的BIM。Drawing-basedBIM。这类软件是以最大推理力度的厂商Autodesk出品的Revit等软件为代表,其实这个软件也是她收购的。现在大家说自己懂BIM,多半也只是会用rv画图而已。我只能把这种BIM应用等同于增加了Z向量的CAD。2,基于专业的BIM。Speciality-basedBIM。这方面的软件非常多,但是各专业不同。建筑有ArchiCAD(这才是第一款BIM软件,80年代推出的),国产的天正建筑,结构设计方面有中国建科院的PKPM(虽然以结构设计作为核心,但她可能是世界上产品线最全的BIM软件体系。虽然她自带的图形引擎易用性不够好,但是我仍然把她当作一个不折不扣的BIM软件体系),声学、光线、能耗、暖通水电弱电监控等等也都有各自的专业软件。另外,在预算造价软件方面,算量成为一个亮点,自成体系的PKPM是老大,而上市了的广联达、鲁班软件也在搞BIM。其中鲁班的BIM专注施工阶段,而且成功案例比较多,可以接触下Autodesk也有几款适合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设计的专业软件,多半是基于Revit绘图平台的。在专业BIM里面,如果没有自己的绘图平台(图形引擎),就只好采用第三方的平台,其中Autodesk的CAD和Revit最为普遍。有些厂商自己搞过图形引擎,但毕竟做这个图形引擎毕竟也是一个专业,肯定做不过专业厂商,于是出于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而放弃自有引擎,转而采用第三方引擎。这个道理就跟Autodesk只擅长图形引擎而不擅长专业软件一样,她不得不通过不断的收购来获得专业领域的能力和产品。3,基于管理的BIM。Management-basedBIM。这个属于设施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领域,我最擅长的专业,而且这个专业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上,是一个带头专业,可惜在国内发展极少。这方面的软件,国内尚无,国外有很多,美国的Archibus是行业翘楚,我们之前聊过所谓2D的BIM就是以Archibus为代表的案例。当然,基于管理的BIM并不排斥3D,只是当完全不需要3D的时候,干嘛花钱去搞个3D?设施管理方面的发展缓慢,导致了全行业对BIM的理解误区很多。在CAD时代,设计院的图纸文档管理都没有做好,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也很乱,甲方做建成之后的运营维护管理只是招募一家物业公司(物业管理是设施管理的一小部分)而已,再次改造装修时由装饰公司重新画CAD图,于是,传统的CAD文件传递都没有做好,何谈全生命周期的BIM?另外,国内所谓建筑项目管理门户系统也有很多供应商,国外软件的以Buzzsaw(也是Autodesk的产品)为典型代表。这个可以比较牵强的放进来,如果我们把BIM的B(building)放大到P(project)。关于管理话题的BIM,我会写一些东西给大家共享。我的感受是:正是因为缺乏管理,才导致国内BIM虽热而应用不力。这个分类是对BIM的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中国本土化而总结出来的。毕竟,BIM的思想在中国推广也很多年了,软件也早就有了,但是,这两年为何突然热了起来?建设部和Autodesk的大力推广应该是一大因素。但是,被忽悠起来的热情,是不可靠的。我听到无数的买了Revit软件的设计院抱怨:花钱买了,不知道怎么用——不是不会操作软件(这个东西是可以培训起来的,技巧性的,很快),而是纯粹只做出图或者碰撞检测,ROI太低,除非接到巨大型建筑项目,这种项目又有多少呢?中国的情况和国外大不相同。这BIM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无论是理论模型还是产品,她带有的管理的比重想当高。在上述分类中,1里面是技术技巧,2里面带有一般比例的管理(或者说是非绘图的数据),3里面则有9成是管理。而国内的用户,以设计院为主,只是在1里面玩软件,的确是很难得到收益的。
Ⅳ bim的3d 4d 5d 6d是指什么
1.设计可视化-3D
3D化后的建筑模型拥有价值非凡的直观性。专业软件如Revit可表现的建筑细节之丰富是看惯了平面图的工程师们无法想象的,为工作带来的便利也是不可低估的。
2.能耗分析、生命周期模拟-5D
BIM标准还可以与能耗软件做数据交换,从而对建筑的能耗系统进行分析。举例而言,它可以执行负荷模拟、系统模拟、设备模拟、经济模拟。这种方式比传统的能耗分析要高效、快捷得多,工程人员不需要专业背景也可以用Energy Plus或类似软件进行能耗成本的计算。大部分专业软件的数据可以相互导入,因此对建筑的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人流等因素进行物理模拟也是可行的。
3.可持续设计-3D
传统的2D设计往往只着眼于建筑空间结构,但是有了BIM技术的支持,设计师可以在前期就把温度、通风、光照、人流预测等数据导入进行模拟并得出最优解,无需后期再去验证,调整——这是平面软件不可能做到的。项目交付速度提高了,建筑也更绿色了,特别是当下建筑业的能源浪费比例极大,可持续设计非常重要。
4.整体进度规划-4D
过去,施工进度通常是由技术人员或管理层敲定的,容易出现下级人员信息断层的情况。如今,想要获得更高效的施工方案,在设计阶段就应当有专业的施工人员介入。因为出色的BIM设计模型需要最前线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调整,才能极大地缩短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时间,并帮助各类各级人员对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案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解。常用软件有Timeliner等。
5.成本预算、工程量估算-5D
Revit等软件中包含了所有可计算的建筑信息:结构分析、MEP系统建模、能耗分析、规范管理等。计算造价的信息量往往是巨大的,过去的手工计算不仅周期长,而且精度低。用BIM技术取而代之的话,但是时间成本就使施工方、监理、预算员和客户等多方受益。工程量估算同理,自动化算量省时省力,对工期的预测更加准确。也可以在设计阶段就把成本计算出来,以便更好地迎合甲方的要求和利益。
6.建筑保修、设施管理、竣工信息-6D
最后就是BIM系统能够包含的多方信息了,厂家价格信息、竣工模型、维护信息、施工阶段安装深化图,一个都不能少。如Autodesk的FMDesktop就专为建立机电设施管理系统服务。
Ⅵ 什么是 BIM,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bim是什么,一个老师对bim的定义
bim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BIM技术。BIM的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在国内比较通用的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
一个老师对bim的定义
BIM是什么、不说英文了,中文叫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在工作过程当中基本就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叫信息模型的建立、第二部分叫模型信息的提取。提取信息做什么,第一叫生产,第二叫管理!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先有信息模型,然后应用模型进行生产和管理的方法叫BIM!
老师对学生解释什么是bim
说BIM是信息数字化集成的三维模型,其中涵盖了建筑物大量的数据信息,供我们提取使用,他说不好理解,信息数字化太抽象了!有通俗的说法吗?yd119.cn/article/917
说BIM是虚拟建造,把实际的建筑物放到PC上虚拟建造一遍,通过建造的过程发现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问题,施工协同问题,项目管理问题等,在项目实施前预知、预判、预沟通、预协调、预解决的能力和方法。他说好像明白点了,但不能够完全理解!我说你以后会慢慢理解的,BIM技术不是一句话能说的清楚的,需要软件工具+项目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BIM价值的。
接着又说BIM分为模型和信息两部分组成,模型有6大特性,可视性、模拟行、优化性、协调性、可出图性、可统计工程性。信息有3大特性,完整性、一致性、关联性,通过应用这些特性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叫BIM。
说BIM是虚拟建造,把实际的建筑物放到PC上虚拟建造一遍,通过建造的过程发现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问题,施工协同问题,项目管理问题等,在项目实施前预知、预判、预沟通、预协调、预解决的能力和方法。他说好像明白点了,但不能够完全理解!我说你以后会慢慢理解的,BIM技术不是一句话能说的清楚的,需要软件工具+项目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BIM价值的。
接着又说BIM分为模型和信息两部分组成,模型有6大特性,可视性、模拟行、优化性、协调性、可出图性、可统计工程性。信息有3大特性,完整性、一致性、关联性,通过应用这些特性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叫BIM。
Ⅶ BIM是什么和广联达什么关系
BIM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资讯模型一词由Autodesk所创的。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当初这个概念是由Jerry Laiserin把Autodesk、奔特力系统软件公司、Graphisoft所提供的技术向公众推广。与广联达没有关系。
政策背景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快推进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寿命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建立、维护基于BIM技术的标准化部品部件库,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运行维护等阶段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试点推进BIM报建审批和施工图BIM审图模式,推进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融通联动,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提高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
Ⅷ bim标准具体应包括哪些内容
对于BIM技术的应用都是有一标准体系的,所谓标准体系都涵盖三大部分内容。
一是BIM标准框架,即为有效地利用BIM技术,更好地进行信息共享,BIM标准框架应包括3方面:分类编码、数据交换、信息交付。
二是BIM基础标准,适BIM标准体系主要利用3个基础标准:建筑信息组织标准、BIM信息交付手册标准以及数据模型表示标准。
三是BIM标准分类,按照标准框架,并在基础标准上,形成3大类标准:分类编码标准、数据模型标准、过程交付标准。
国家BIM标准体系:201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建标 [ 2012 ] 5号文件,将五本BIM标准列为国家标准制定项目。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最高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第二层为基础数据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
第三层为执行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制造业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Ⅸ bim软件中,用于浏览模型为主的是
各种软件平台,autodesk navisworks、鲁班工厂、广联达5D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