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09-2013年中国广义货币量扩张情况,为什么中国会超发货币
2009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先后超过日本、美国、欧元区,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钞机”。2012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超2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占近一半。均衡人均收入差异后,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高居全球前列。
5年前的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印钞机一直马达轰鸣。流动性泛滥的洪水,不知何时会淹没世界。
2013年1月22日,日本央行推出超量化宽松政策,包括无限制资产购买及上调通胀目标至2%。而美国马不停蹄连推QE(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有无限制购债计划,新一轮货币战争又如箭在弦。
中国去年新增货币供应占全球近半
考察一国的印钞额,国际上一般采用M2指标来度量。M2是指“广义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M2的计算公式是 “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政府债券”。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现金+支票存款),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储蓄存款+政府债券)。
21世纪网数据部统计来自全球主要央行的2008-2012年M2数据得出,截至2012年末,全球货币供应量余额已超过人民币366万亿元。其中,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即27%左右,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后5年时间里新增的货币供应量。期间,每年全球新增的货币量逐渐扩大,2012年这一值达到最高峰,合计人民币26.25万亿元,足以抵上5个俄罗斯截止2012年末的货币供应量。
全球货币的泛滥,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而在这股货币超发洪流中,中国也已成长为流动性“巨人”。
从存量上看,中国货币量已领先全球。根据中国央行数据,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约75.25万亿元人民币)多出不只一个英国全年的供应量(2012年为19.97万亿元人民币)。
回顾2010年,中国的M2余额才刚与欧元区旗鼓相当;2008年,中国的M2余额更是排不上全球前三,落后日本、美国,可见中国货币存量增长之快。
Ⅱ 中国货币超发了吗
中国货币超发非常严重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随着M2的快速增长,一项跨国比较屡屡见诸报端:中国的M2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M2量级最大的国家,是美国的1.5倍。那么,中国M2骤增的主因是什么?
M2规模上涨有很多因素。首先从货币需求上来看,因为中国本身货币需求上升较快,所以它要求有对应的货币供应量。然而货币需求为何会出现上升较快的现象呢?这主要与国家GDP增长速度相关。近年来,中国GDP增长速度较快,经常出现两位数的增长。它的增长也同样要求有一定的货币量去对应。这些都属于实体经济因素。
与此同时,非实体经济因素也存在其中。现在存在大量金融和类金融的经济活动,比如股票交易、期货交易、大宗商品交易,还有各种证券方面的交易等都需要一定的货币量去支撑。虽然这些内容与实体经济不一定存在太大的关联,但是依旧会促进中国货币量的需求。
除此之外,有些领域的价格增长过快也会造成广义货币的增长。比如房地产行业,由于价格上升速度较快,大量货币将运用于房地产的交易买卖活动——这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却属于结构性的价格上升,但是在活动中支配和吸收的货币量,也影响广义货币量的增加。
Ⅲ 中国近10年货币发行量有多少
发行量为1.8亿,在这几年纪念币发行过程中,反复验证纪念币的发行量,超过2亿枚以上的基本上都人为面值藏,反而在1.2亿到1.8亿之间还有一些溢价空间。
建党100年普通流通纪念币,在8月31日到9月4日进行第1批和第2批的预约。9月8日到9月14日为第1批和第2批的核查期,如果前期有弃兑情况并已经进入到黑名单,那这个核查其实通过不了,也就是说后面的兑换是不能兑换的。9月15日到9月21日为第1批预约兑换,11月1日到11月7日为第2批预约兑换。整体来说,整个预约和兑换跨度还是比较长的。
拓展资料
一、货币的职能有:
1、价值尺度:是作为货币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只能,用来代表商品货物的价值;
2、流通手段:被充当了商品以及货物之间交换的一种介质;3、贮藏手段:可以将商品兑换成货币进行储存;
4、支付手段:作为例如纳税、支付工资、偿还债务等单方面的价值形式时的职能;5、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也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二、代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
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代用货币体现了一定的信用关系,是由实物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券。其主要特征有:
①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
②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
③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后来中央银行逐渐垄断了银行券发行。
三、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什么啊:
1、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货币资金。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任何营商单位、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各种具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能力不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按照各项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依次排列的。所以流动性最强的是库存现金,其他依次为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
Ⅳ 央行今天承认增发了43万亿人民币
央行承认增发了43万亿人民币,这相当于给每个中国人发了3万元。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33.54万亿元的GDP规模,是1978年3645.2亿元GDP规模的92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根据论文范文数据,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倍,多出了4.6万亿元,而到了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33.5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0.6万亿元是GDP的1.8倍,比差多出了27.1万亿元.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的比例在进一步加大.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央行加息其实来的太晚了,货币超发已经那么严重,早就应该实施收紧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我们看到包括绿豆、姜、蒜、辣椒在内的农副产品轮番上涨其实都是央行货币超发的结果,多余的钱在市场中乱窜,多年累计起来的过量货币已经给中国经济实体带来了巨大的通胀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CPI同比上涨3.6%涨幅创下23个月新高;当月食品价格更是同比涨幅高达8%,CPI的同比逐步增长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一句经典名言。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而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资源商品化过程加剧,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但过高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带来通胀。通货膨胀与货币超发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得到众多中国学者的认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周其仁近日即在其博客中警示"货币老虎越养越大"。
Ⅳ 中国货币到底超发有多严重能买下整个美国是真的
货币超发是指发行的货币面值总额大于经济价值总量的现象,一般应当等于或小于经济价值总量的70%,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Ⅵ 中国货币 超发了吗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余胜海近日微博称:中国1990年货币总量1.53万亿,2011年85.16万亿,21年翻了59倍。美国货币总量同比增加1.99倍。美国规定货币发行量不超过GDP的70%,中国却超2倍。2008年前40多万亿元,今年6月已突破90万亿元,通胀压力难解,资产泡沫越吹越大,如果还不拧紧货币的阀门,中国的问题将越积越多。
所谓“货币超发”,按照一般理解,是说货币总量高于GDP总量。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M2从1990年的1.5万亿扩张到2011年年底的85万亿的水平,上升了54倍,相对GDP规模从82%上升至180%,既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地区,也高过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以及同样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日韩地区。 货币供应量超速势必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资产泡沫、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一系列家庭、投资者、金融机构、企业等方方面面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30年里,大型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两次,一次是1994年,另一次是1988年,其共同特点就是货币的超量发行、经济过热和农业减产。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必须货币超量发行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Ⅶ 超发的货币去了哪里
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头发越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从理论上讲,如果货币问题和GDP的增长率,那么更多的钱就会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增加,相应的价格也不会有变化,这些钱不是超级头发增长,只是为了一个正常的社会需求。过去10年,中国GDP仅增长了1.47倍,M2增长了2.13倍,相当于超发货币超过66%。
近十年来,我国的货币发行速度相对较快,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外汇资金余额相对较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每年产生巨额的外汇。这些外汇大多是美元和其他国家的货币,不能在中国流通。因此,这些外贸企业赚取的外汇必须转换成人民币在中国正常使用。相应的中国央行必须发行相应的人民币进行套期保值,所以外汇的余额非常大,这也是近十年来中国货币过度发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民币的发行不是由央行直接进入市场,而是通过银行渠道间接进入市场。
Ⅷ 中国超发的货币去哪了
大部份超发的货币都跑到了房地产领域,房价这10年来涨了好几倍,就是货币超发造成的。
再次,超发的货币跑到了基础建设领域,除基建投资之外,多数超发货币流向虚拟经济领域。
最后,超发的货币跑到了农产品市场和股市中,农产品市场前几年大蒜、生姜、香葱、绿豆都轮番上涨,这都是被游资推上去的。
现在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外围资金不敢进来,但是过去股市不错的时候,大量信贷资金流向股市,股价炒上了天,不过涨得迅猛,跌得也很快。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如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会计、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应答时间:2021-10-1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