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准备成立的亚洲发展银行总部在中国的哪个城市
准备成立的是亚投行,不是亚洲发展银行
北京西城区副区长孙硕昨日透露,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今年将落户西城区金融街,亚投行总部的选址已确定在全国政协礼堂附近。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亚投行是2014年北京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21个成员国正式推出的,并计划于2015年底前投入运作。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中国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为最大股东。各意向创始成员同意将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截至2015年10月27日,共有54个国家正式签署《亚投行协定》,科威特、菲律宾、南非三国尚未签署《亚投行协定》。 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年底之前,经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后,《亚投行协定》即告生效,亚投行正式成立。2015年11月12日,新西兰议会完成立法程序,正式批准新西兰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成为创始成员国。
2015年12月3日亚投行已有12个国家批准章程,到本月中旬印度和俄罗斯将完成批准手续。届时14家银行所持股份超出50%,达到亚投行法定开业要求 。正式开业仪式预计明年1月中旬举行。
❷ 亚投行的资金来源
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中国出资500亿,余下的由其它成员国分配。此前科威特驻华大使祖维赫(Mohammad Saleh Althuwaikh)就表示,科威特出资额不会少,同时暗示希望在董事会中有一定话语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
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截止到2020年7月,亚投行有103个成员国。
亚投行的治理结构分理事会、董事会、管理层三层。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每个成员在亚投行有正副理事各一名。董事会有12名董事,其中域内9名,域外3名。管理层由行长和5位副行长组成。
❸ 亚投行是哪几个中国银行出资
亚投行与中国银行并无直接业务往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
(1)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2)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
(3)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❹ 亚投行还剩几个国家
亚投行现有57个成员国,仍有30个国家正申请加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签约仪式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标志着这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将进入新阶段。
印度是唯一一个在人民大会堂参与签字的大型经济体。其他参与国还包括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阿曼、科威特、卡塔尔以及除印度尼西亚之外的东盟所有成员国。
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中国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为最大股东。
各意向创始成员同意将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2015年试运营的一期实缴资本金为初始认缴目标的10%,即5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资25亿美元。
❺ 亚投行还剩几个国家
亚投行还剩57个国家。首发阵容已经确定,国人比较关注的是中国的出资到底是多少。亚投行的资本金规模为1000亿美元,初始启动资金是500亿美元。这些资金当中,亚洲国家的出资占75%,域外国家占25%。而亚洲国家的这75%份额当中,各国根据GDP规模的比例来确定相应的出资额。
亚投行的含义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❻ 亚投行与亚洲其他区域性经济组织相比有何不同
有媒体将亚投行称作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兄弟组织,同为政府间组织,同为多边开发机构,看起来着实有些相像。那么,亚投行和“兄长”们有何不同?
成立于1945年的世界银行其实并不是一家机构,而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集团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开发协会(IDA)及三个其他机构,即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这五个机构分别侧重于不同的发展领域,但都运用其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力实现其共同的最终目标,即减轻贫困。
世界银行原本的使命是帮助遭受二战破坏的会员国实现重建和复兴,之后则逐渐转变为协助会员国克服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近年来世界银行的“名声”却不太好,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世界银行被少数西方国家所控制,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而且其提供优惠贷款也往往附带一些条件。
亚洲开发银行创建于1966年,宗旨是通过发展援助帮助亚太地区发展中成员消除贫困,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亚行对发展中成员的援助主要采取四种形式:贷款、股本投资、技术援助、联合融资相担保。日本是亚投行的主导,其背后更有美国的影子。近年来,亚洲开发银行的发展不见新意,贷款发放标准不一,很多亚洲国家在这个体系下难以融到所需要的发展资金。
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致力于减贫不同,亚投行则专注于投资基础设施,为亚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亚洲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亚洲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重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亚洲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亚洲的大市场,将会继续释放亚洲的经济发展潜力。而一些跨国家的互联互通大型基建项目,比如“泛亚公路”“泛亚铁路”等,也只有在多边开发机构的统筹协调和资金投入下才有可能实现。
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到2020年,亚洲各国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合计约需8万亿美元,包括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在内的任何机构显然都没有能力拿出这么大笔资金完成这一任务。此时成立亚投行无疑是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新的选择。
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亚投行的注册资本金由成员国分期缴纳,一期实缴资本金为初始认缴目标的10%,即5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资25亿美元。其他创始成员国共同筹集一期资本金的其余25亿美元。
❼ 亚投行中国占百分之几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中国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
《协定》确定亚投行的法定股本为1000亿美元,分为100万股,每股的票面价值为10万美元。初始法定股本分为实缴股本和待缴股本。实缴股本的票面总价值为200亿美元,待缴股本的票面总价值为800亿美元。
《协定》称,域内外成员出资比例为75:25。经理事会超级多数同意后,亚投行可增加法定股本及下调域内成员出资比例,但域内成员出资比例不得低于70%。域内外成员认缴股本在75:25范围内以GDP(按照60%市场汇率法和40%购买力平价法加权平均计算)为基本依据进行分配。
《协定》称,目前总认缴股本为981.514亿美元,原因是个别国家未能足额认缴按照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分配的法定股本。中方认缴额为297.804亿美元(占比30.34%),实缴59.561亿美元。
对于投票权,《协定》明确,亚投行的总投票权由股份投票权、基本投票权以及创始成员享有的创始成员投票权组成。每个成员的股份投票权等于其持有的亚投行股份数,基本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12%,由全体成员(包括创始成员和今后加入的普通成员)平均分配,每个创始成员同时拥有600票创始成员投票权,基本投票权和创始成员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比重约为15%。
《协定》称,按现有各创始成员的认缴股本计算,中国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但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中方和其他创始成员的股份和投票权比例均将被逐步稀释。
❽ 亚投行是干什么的
通过对基础设施和其他生产部门的投资,促进亚洲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财富创造和基础设施连接。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发展机构密切合作,促进区域合作与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
职能;
1、促进在发展领域,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其他生产领域的公共和私人资本投资。
2、利用可支配资金为本地区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包括最有效支持本地区,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项目和计划,特别关注本地区欠发达成员的需要。
3、鼓励私人资本参与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项目、企业和活动的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其他生产领域,并在私人资本融资条件不合理时补充私人投资。
4、加强这些职能的其他活动和服务。
(8)亚投行中国出资多少扩展阅读;
截至2016年6月,亚投行约有60名员工(不包括顾问和通过第三方外包机构聘用的员工)。2016年底,亚投行计划招聘100名员工。未来三到五年,计划招收300-400名员工,即400-500名员工。
根据协议,亚投行的业务分为一般业务和特别业务。
1、普通业务是指亚投行普通资本提供的融资业务(包括法定资本、授权募集资金、贷款或保证收回资金等);
2、特别业务,是指亚投行接受的专项基金,为服务自身目的而开展的业务。两个企业可以同时为同一项目,或计划的不同部分提供财务支持,但应在财务报表中分别列示。
作为中国提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投行的主要业务是协助亚太地区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全面投入运营后,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担保等一系列支持方式,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重振交通、能源、电信等各行业投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亚投行
❾ 投奔亚投行,欧洲"列强"在想啥
3月16日,英国宣布已经申请加入亚投行。作为老牌帝国,英国虽已不复当年,但其影响力仍然不可低估。而且,伦敦金融城迄今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因此,英国加入亚投行引起国际舆论高度关注。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3月17日,欧洲主要的三个大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也发布消息称,将申请加入亚投行。
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洲最主要的大国,也是欧盟和欧元区的主导者。他们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无疑意味着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2014年10月24日,亚洲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20个国家包括: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老挝、马来西亚、蒙古国、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卡塔尔、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从这个名单不难看出,除印度是区域性大国之外,其余均为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国家。
按照最初的计划,亚投行的资本规模将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这些资金将分期认缴,一期实缴资本金为初始认缴目标的10%,即5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资25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将拥有一半股权。按照国际惯例,这种国际金融合作机构中的股权分配同时也就意味着话语权分配。因此,虽然中国再三声明不会谋求绝对控制权,但外界仍然普遍认为,中国将是亚投行的主导者。
之后,印尼、约旦、马尔代夫、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塔吉克斯坦斯坦斯坦六国先后加入,亚投行成员国增至27国。如果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顺利加入,亚投行的成员国就将增至31国。
目前,外界普遍担心,英法德意四个欧洲大国的加入,将稀释中国在亚投行的股权,对中国的主导权构成挑战。但中国目前为止的表态仍然是“外交辞令”式的,对英法德意的申请表示欢迎。
只有美国对此极度不满。在英国申请加入亚投行的3月16日,美国政府就发表了措辞严厉的批评,英国对此则以这是英国的国家利益予以回应。素来被视为英国的《人民日报》的《金融时报》甚至发表评论称,美国与其对抗亚投行,还不如加入亚投行。而且,这个评论还认为,不仅美国应该加入,美国还应该鼓励他的其它盟友一起加入,这样,就可以“在中国采取任何不利行动时帮助美国一同加以反对”。这番巧妙言辞与之前英国财政大臣的话多么相似,他说:加入亚投行才能更好地监督亚投行。
对美国而言,英国是其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的重要支持者。2004年,在进攻伊拉克的问题上,中国、俄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均表示反对采取军事行动,只有英国不仅在道义上支持,并且派军队参加了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因此,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英国的选择具有风向标意义。连英国都可以加入,和美国经常闹矛盾的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什么不能加入呢?更进一步可以设想的是,欧洲四大主要国家都加入了,欧洲其它国家当然也可以申请加入。
欧洲做出这种选择不难理解。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自顾不暇,无力帮助欧洲,甚至还经常在一些问题上给欧洲“使绊子”,欧洲对此当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尤其是在欧债危机问题上,美国始终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而中国则不失时机地在欧洲扩大投资,甚至连欧洲足球也得到了来自中国的投资。在意大利、希腊的债务危机处理上,中国也多次施以援手。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主要经济体哀鸿遍野,中国经济则一枝独秀。因此,无论是中国的市场还是中国的投资,对急于走出危机影响的欧洲来说都是更为有益的帮助。
另一方面,对于美元的国际金融霸权地位,欧洲和中国的不满同样由来已久。经过长时间博弈,欧洲才形成了统一货币欧元,但英国仅加入欧盟却不加入欧元区,在一些事关欧洲未来的重大议题上经常掣肘,动辄以退出欧盟相威胁,德法不胜其烦。当然,一个统一的欧洲将挑战美国霸权,而一个内部意见纷争、无法形成统一意志的的欧洲则符合美国维持其霸权的需要。因此,在欧债危机爆发初期,不少评论者认为,英国加入欧盟是美国的“木马计”,也就是美国给欧盟安插的“钉子”。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均受到重创,但相比之下,美国尚可坐享霸权红利,欧洲则四处起火,欧元也岌岌可危。在这个意义上,挑战美元霸权地位是中国与欧洲的共同目标,也是双方能够合作的基础之一。
在亚投行计划提出之前,国际金融秩序主要由世界银行(W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导。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国家多次提出对这两个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以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在其中的话语权。但这个议题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始终未能见诸行动。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制造业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可避免会对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形成挑战。既然改革原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设想无法得到响应,另起炉灶是自然而然的反应。
因此,丝路基金、金砖银行和亚投行被外界普遍视为中国打造自己主导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几个主要动作。不过,相比丝路基金与金砖银行,亚投行的作用和意义显然更为重大,因此得到的关注也更多。而很容易被拿来与亚投行相对比的,则是日本主导的亚开行。而且,亚开行的资金总规模高达1650亿美元,超过了亚投行的1000亿美元。但亚投行的优势在于,中国能够输出的主要是“铁公基”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更适合亚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而且,按照中国一贯的主张,中国的对外投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也为亚洲国家所欢迎。
不过,要说中国就此已突破美国主导下的国际金融霸权秩序,仍然为时过早。就在亚洲范围内,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这三个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至今仍未申请加入亚投行。英法德意虽然已经申请加入,但是否能与中国戮力同心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好在中国已经迈出了这一步,无论未来前景如何,至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如果英法德意的加入申请被批准,未来如何在亚投行的框架下与这些老牌国际性大国既斗争又合作,最终达到合作共赢,还要考验中国的外交与金融智慧。
但如果就此认为,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欧洲已经倒向中国这一边,则未免过于乐观。对英法德意来说,加入亚投行需要付出的成本并不高,究竟会带来何种利益目前尚未确定,不妨先加入进来看看。而且,随着大国的加入,原有的规则有可能面临挑战。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亚投行真如中国政府反复声明的那样,没有政治意图,只是单纯的商业行为,欧洲的基础设施老化,也和亚洲发展中国家一样,有升级换代的必要,而这正是中国的特长所在。因此,即使没有亚投行的合作框架,中国和欧洲也可能会在这些方面形成合作。就中国而言,不必过分夸大亚投行的政治意义,而应扎扎实实推进相关的工作,先做成几个样板项目,或许更有说服力
❿ 亚投行创始国分别注入多少资金
亚投行是由中国倡导、专为亚洲量身打造的多边基础设施开发性机构,总部将设在北京,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就出资比例而言,各意向创始成员将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据了解,在亚投行注册资本1000亿美元中,初步分配是中国出500亿,占一半份额,25%给区域内其它成员国,25%给英国等非亚洲成员国;随着参与成员国增多,下一阶段中国持股比例还会逐步稀释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