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知道,哪里生产的出口芦笋的量是最多的吗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大家对于吃喝越来越讲究,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吃好。不仅吃的开心,还要有营养,其中芦笋就是深受大家欢迎的一道食材。芦笋口感清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所以非常受欢迎,那么你知道哪里生产的出口芦笋量是最多的吗?让小编给你科普下。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生产的出口芦笋量是最多的,并且国外对于芦笋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越来越高,中国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的芦笋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一,相信未来芦笋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所以如果有人想要种植芦笋,小编觉得可以试试,不过一定要找好合作人,懂得技术才能避免损失。
Ⅱ 芦笋节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
不是少数民族,是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和地方政府举办的。
芦笋节的举行地山东省曹县,2003年12月8日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
芦笋节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和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政府、曹县人民政府主办。
曹县是我国优质芦笋主产地和加工出口基地。目前,芦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8万吨,占全国芦笋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其优质芦笋已获得国家绿色认证。
Ⅲ 芦笋的产地有哪些地方
芦笋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至今欧洲、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带仍有野生种,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17世纪传入美洲,18世纪传入日本,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世界各国都有栽培,以美国最多。中国栽培芦笋从清代开始,仅100余年历史,在沿海地区各大城市郊区零星栽培,当地鲜销。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台湾省的芦笋外销量逐年增多,到80年代台湾省的蔬菜出口量占总物资出口量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芦笋的出口量在蔬菜中首屈一指。1980年台湾省的出口量为7.64万吨芦笋罐头,冰冻蔬菜仅为6.15万吨。台湾省芦笋罐头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70%以上。80年代后,台湾省由于芦笋品质不佳,种植芦笋经济效益有所轻视。因而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到1987年芦笋罐头出口量仅为1.21万吨,以年23.1%的速度递减。由此,国际市场芦笋紧俏。从1984年开始,这种形势促使中国福建、河南、陕西、安徽、四川、天津等地市大规模地发展芦笋生产。到90年代初,全国栽培面积达6.6万公顷以上,年产罐头超过8万吨,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产品之一。其中山东省是芦笋生产的主要基地,年出口芦笋罐头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3,在全国芦笋生产和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芦笋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和中国香港。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资料,世界芦笋罐头的产量为20万吨,进出口贸易量各9万吨左右。中国和西班牙为主要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80%~90%。主要进口国为德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美国和日本等国由于芦笋罐头生产的经济效益低而逐渐减少生产。未来世界上芦笋贸易的称雄者中国与西班牙。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国内市场的开发,芦笋生产的大发展是肯定的。至目前,芦笋仍是中国主要创汇蔬菜,但在国内市场上仍属销量较少的稀特蔬菜。现在中国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有“芦笋之乡”之称。每年春季都会举行隆重的芦笋节。
Ⅳ 芦笋的植物文化
中国栽培芦笋从清代开始,仅100余年历史,在沿海地区各大城市郊区零星栽培,当地鲜销。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台湾省的芦笋外销量逐年增多,到80年代台湾省的蔬菜出口量占总物资出口量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芦笋的出口量在蔬菜中首屈一指。1980年台湾省的出口量为7.64万吨芦笋罐头,冰冻蔬菜仅为6.15万吨。台湾省芦笋罐头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70%以上。80年代后,台湾省由于芦笋品质不佳,种植芦笋经济效益有所轻视。因而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到1987年芦笋罐头出口量仅为1.21万吨,以年23.1%的速度递减。由此,国际市场芦笋紧俏。从1984年开始,这种形势促使中国福建、河南、陕西、安徽、四川、天津等地市大规模地发展芦笋生产。到90年代初,全国栽培面积达6.6万公顷以上,年产罐头超过8万吨,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产品之一。
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资料,世界芦笋罐头的产量为20万吨,进出口贸易量各9万吨左右。中国和西班牙为主要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80%~90%。主要进口国为德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美国和日本等国由于生产的经济效益低而逐渐减少生产。未来世界上芦笋贸易的称雄者中国与西班牙。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国内市场的开发,芦笋生产的大发展是肯定的。芦笋是中国主要创汇蔬菜,但在国内市场上仍属销量较少的稀特蔬菜。
目前中国是芦笋的最大生产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美国是芦笋的最大进口国,紧随其后的是欧盟和日本。
芦笋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至今欧洲、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带仍有野生种,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17世纪传入美洲,18世纪传入日本,20世纪初传入中国。
中国山东省曹县有“中国芦笋之乡”之称。每年春季都会举行隆重的芦笋节。
曹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属有机沙质土壤,光照雨水充足,气温适宜,培育和发展优质芦笋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生产的芦笋个大均匀,色泽白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压血脂、排毒利尿、健肾、增强免疫力之功效,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其他蔬菜和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十大蔬菜之首”,在国内外市场俏销不衰。
为使芦笋生产走上规模化经营之路,该县在加强对笋农进行科技培训的同时,通过与芦笋科研机构联合,把高新技术引入芦笋产业,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打造芦笋产业核心竞争力。如今,芦笋加工已成为曹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拥有加工企业20余家,年芦笋加工能力16万吨,年新增产值1.6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县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芦笋罐头、芦笋酒、芦笋茶、芦笋饮料、芦笋调料、芦笋药品、芦笋保健品等产品,出口欧洲、美洲、澳洲、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Ⅳ 芦笋是什么季节的蔬菜
芦笋是春季的蔬菜,有“春季的蔬菜皇后”之称。
芦笋在春季地温回升到5度以上时,开始萌动生长。春雨雷响,便是芦笋破土声。鲜嫩的芦笋颜色十分讨喜,绿油油中带着些许紫黄色,让人感觉到蓬勃的生机。
Ⅵ 芦笋的产地在哪里
芦笋,又名石刁柏,系百合科,天门冬属的多年生草本作物,以柔嫩的幼茎作为蔬菜食用。
【发展历史】芦笋引入我国至今仅100多年历史,浙江省于1974年开始试种,宁波于80年代开始种植,到1986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亩左右,产量约5000吨。1989年后由于灾害性气候,茎枯病、锈病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全市芦笋面积缩减到1200亩左右,产量约2000吨。
宁波芦笋的主要产地在北仑的梅山,镇海的城关,鄞县的瞻岐、横溪、奉化的萧王庙、裘村镇等地,近年宁海、慈溪等地也有种植,其中以北仑梅山的栽培面积最大,曾达2000余亩,为浙江省的主要芦笋基地之一。
【产品价值】芦笋质地细腻,柔软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是一种食疗兼用的高级营养保健蔬菜,据分析,每100克鲜芦笋含蛋白质1.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5克,纤维1.0克,钙10毫克,镁18毫克,铁1.6毫克,钠37毫克,钾160毫克,维生素A17毫克,维生素B0.11毫克,维生素D0.22毫克,维生素C20毫克。国外资料报道芦笋有防癌作用。因此,芦笋成了近年来风靡全球的食疗蔬菜。
芦笋在国际市场求量很大,每年需芦笋罐头8-10万吨,出口芦笋罐头,每吨可创汇1700美元左右。出口1吨速冻芦笋右换汇2200美元,创汇率比蘑菇罐头高50%以上,芦笋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鲜芦笋一般亩产500千克左右,高产达1000多千克,平均亩收入1300-1500元左右。
【适生条件】芦笋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既耐寒又耐热,种子发芽的最低气温为13℃,最适气温为25-30℃,当土温度超过10℃左右,嫩茎开始抽生出土,25-30℃嫩茎抽生最快温度超过35℃幼茎生长停止。
芦笋幼苗不耐旱也不耐涝,成株比较耐旱,但若过于干旱,生长缓慢,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故以土壤湿润为宜。
芦笋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而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培为宜。
【丰产技术】近年来生产上推广用营养钵育苗,小苗当年定植,合理密植,第二年留母茎并采笋的栽培技术,亩产量一般达500-600千克,高产达1000-1500千克,比不留母茎栽培,产量高出一倍以上,其具体栽培技术以下:
3月中、下旬在塑料拱棚苗床内用营养钵播种,每亩苗床播种量0.8-1千克,可供30-35亩大田用苗,苗龄80天左右,苗高20-25厘米时定植,定植前施足基肥,将茎肥翻入土中整细耙平,5月下旬到6月上旬定植,行距160-180厘米、苗水,保持土壤湿润,缓苗后每隔10-15天施一次肥,8、9月份植株高达1米以上时重施秋发肥,使茎枝充分生长,多制造养分,积累养分,为夺取翌年高产打好基础。5、6月份的梅雨季节和8、9月份的台风暴雨季节,笋田易遭水淹,应注意防治。
翌年3月下旬、4月中旬,每株选留2-3根生长健壮的嫩茎,任其生长成茎枝,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养分供嫩茎生长,采取白芦笋的,在出芦笋前1-2周应培土,使幼苗不见光,成为白色柔嫩的产品。白芦笋应在早晨黎明时采取,采下的芦笋应装入避光容器内,并立即送加工厂加工,以防老化 。
Ⅶ 我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
山东省曹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芦笋之乡’,曹县芦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绿色芦笋生产基地。
2003年,曹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曹县还积极引导笋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培育有机芦笋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打破了国际绿色壁垒,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曹县县委、县政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芦笋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7)中国芦笋之乡恩阳哪个省扩展阅读:
芦笋的生长环境
1、温度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米时,仍可安全越冬,产量虽低,但质量较好。
芦笋种子的发芽始温为5℃,适温为25~30℃,高于30℃,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下降。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
休眠期极耐低温。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
30℃嫩芽伸长最快;35~37℃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芦笋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15~20℃。温度过高,光合强度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加强,光合生产率降低。
芦笋每年萌生新茎2~3次或更多。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茎供食用,其生长依靠根中前一年贮藏的养分供应。嫩茎的生长与产量的形成,与前一年成茎数和枝叶的繁茂程度成正相关。
随植株年龄增长,发生的嫩茎数和产量逐年增多。随着根状茎不断发枝,株丛发育趋向衰败,地上茎日益细小,嫩茎产量和质量也逐渐下降。一般定植后的4~10年为盛产期。
2、土壤
芦笋适于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
芦笋能耐轻度盐碱,但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植株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吸收根萎缩,茎叶细弱,逐渐枯死。芦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凡pH为5.5~7.8之间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为适宜。
3、水分
芦笋蒸腾量小,根系发达,比较耐旱。但在采笋期过于干旱,必然导致嫩茎细弱,生长芽回缩,严重减产。芦笋极不耐涝,积水会导致根腐而死亡。故栽植地块应高燥,雨季注意排水。
Ⅷ 芦笋的种植与管理,适合在中国的哪些地方种植
回答Ⅸ 曹县出名了!你对这个地方了解多少
曹县是菏泽市最大的县,有着美丽的风景,地处在八县交界地带。曹县在古代被称为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这里不光景色宜人,而且有很多名人都出生在这里。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县城,人才辈出,渐渐被大家熟知。
曹县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从这里走出了商朝宰相、战国军事家吴起、汉朝农学家氾胜之等很多知名人士。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曹县的自然风景美不胜收,更是旅游胜地。
结语曹县不光有美丽的景色、自然风光的魅力,而且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情缘,记载了许多古人的丰功伟绩。这个地方值得游客的欣赏,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收获满满,既让自己疲惫的身心得以释放,同时又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来曹县游玩的人会充实的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