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甲肝和戊肝中国有多少人

甲肝和戊肝中国有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10-05 16:30:43

1. 戊肝疫苗的戊型肝炎疾病危害

戊型肝炎病毒导致每年大约2000万人感染。由此而导致每年大约300万人患急性病症,而7万人死亡。这对孕妇来说是特别危险的,孕妇感染戊肝后病死率特别高,尤其是妊娠中晚期感染戊肝的孕妇,病死率可高达20-39% 。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1/3的人口曾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南亚和东亚每年约发生650万例戊肝,导致16万人死亡及2700例胎儿死胎。
我国近年戊肝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在成人急性肝炎中位居首位。 戊肝临床表现和甲肝类似,主要以乏力、厌油、恶心、食欲不振,并伴有肝区疼痛,皮肤、小便发黄等症状为主,但症状比甲肝重,易出现重型黄疸型肝炎,病死率约为甲肝的100倍

2. 戊肝是什么疾病应该怎么预防戊肝呢

春天,当气候恢复的时候,也是细菌和病毒活跃的时期,更是肝炎频繁发作的季节。春天要注意个人卫生,患上肝炎,经过研究发现,大多数肝炎患者都与饮食密不可分。其中甲肝发病率在冬春季节,戊肝发病率在四季。那么甲肝戊肝该如何预防呢?甲肝戊肝的预防具体措施包括以下的方面。
首先,甲肝是通过粪口传播,及早发现并诊断、隔离和治疗。餐饮业患者和护理人员必须在恢复工作之前康复。人们必须了解健康教育知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的或半生的海产品,注意饮食饮水和环境的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其次,戊肝是肝炎病毒导致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通过水、食物和日常生活的接触传播。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具体预防措施。对于确诊或怀疑的患者,应该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尽快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隔离消毒。
最后,接受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疾病的方法。戊肝的预防虽然比较困难,但是还要从生活细节入手,多去了解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饮用水的清洁,尽量不要喝生水,做好个人的卫生。尤其是是学校、托儿所和幼儿园等集体单位需要加强卫生管理,
甲肝和戊肝都是肝炎当中的一种类型。这两种疾病带来的危害性都很大,大家必须尽快采取相关的预防。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从小做起,讲究个人的卫生,如果发现有甲肝和戊肝的早期表现,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能够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对于已经患有甲肝戊肝的患者,调整好心理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 甲肝的简介

肝炎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发病率很高的传染病,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2亿人,这一数量占到了世界总数的1/3。同时,乙肝药品的市场,全球排名依次是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湾,都在亚洲东部。
全球约有3亿人为肝炎患者。我国是肝炎病的高发区,80年代末,上海肝炎大流行,创下了31万多名肝炎患者的纪录。可以说,肝炎已成为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正确了解我国肝病用药市场及其变化趋势,我们对我国肝病用药市场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00万急性肝炎病例,其中甲型肝炎占半数(50%),乙型肝炎占20-25%,丙型肝炎占5-10%,戊型肝炎约占10%,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总流行率为81%,其中农村人群的流行率(84%)高于城市人群(73%),年龄的特异性差别存在于小于15岁的儿童人群中,高达60%的中国大陆省(市、自治区)的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大于80%,被定为高流行区。在年龄小于10岁的人群中,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流行率随年龄增加而提高,甲型肝炎可能主要流行于儿童群组中。中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总流行率为59.17%、感染率为57.6%、携带率为9.8%,农村高于城市,南方多于北方。我国育龄妇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为8%,乙型肝炎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约40%发生母婴传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原双阳性母亲发生母婴传播率高达90%以上。中国也是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相对高发区,丙型肝炎病毒的总流行率为3.2%(0.9~5.0%),戊型肝炎病毒的总流行率为17.2%(7-46%),感染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慢性乙型肝炎约3000万人。慢性肝炎的危害一是能通过血液将乙肝传染给他人,二是会激发肝纤维化。据观察,轻度慢性肝炎约65%有纤维化,中、重度慢性肝炎则100%有纤维化。目前慢性肝炎的治疗药物很多,例如干扰素、阿昔洛韦、拉米夫定等,以及上百种降酶药,然而,临床治疗却不够规范,滥用药物现象比较严重。例如干扰素的应用,最好是经肝穿刺发现有活动性病灶,以及转氨酶高、肝炎病毒在血清中滴度低时用,用时应剂量大、病程短。病人如果有黄疸、肝硬化腹水时,则不能用干扰素。

4. 戊肝会传染吗如何去预防

戊肝具有传染性,会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的粪便中排出的病毒会通过污染的手、水和食物等造成感染,主要以日常生活亲密接触为传播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不要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口杯、餐具、剃须刀、毛巾等,不要有亲密接触;饭前、便后注意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外出旅游要注意卫生饮食。

5. 中国有多少甲肝,乙肝等等丙肝

甲肝很多的· 80%的人曾感染过甲肝 不过这个感染后又持久免疫 而且症状较轻 不缠绵
乙肝携带者中国有1.7个亿 缠绵难愈 主要通过提高自身抵抗能力 发病期以保肝护肝为主
丙肝大约3000万 有继发重症肝炎的可能

6. 患有甲肝和戊肝,是不是很严重

甲肝、戊肝要通过dna检查才能明确。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一般发病迅速,多能自愈,严重时需要治疗。戊肝也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和妊娠的妇女。
两种肝炎最主要的是主易休息。

7. 戊型肝炎治疗

病毒性肝炎按临床分为急性肝炎(无黄疸型和黄疸型)、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淤胆型肝炎。按病原学分为甲、乙、丙、丁、戊等5型。
【诊断要点】
(一)临床诊断:
1�急性肝炎:
(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化验及病原学检测综合判断,并排除其他疾患。①流行病学资料:密切接触史,是指与确诊病毒性肝炎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同吃、同住、同生活或经常接触肝炎病毒污染物(如血液、粪便)或有性接触而未采取防护措施者。注射史指在半年内曾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消毒不严格的药物注射、免疫接种、针刺治疗等;②症状指近期内出现的持续几天以上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便溏、肝区痛等;③体征指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④化验主要指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增高;⑤病原学检测见后。凡化验阳性并且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3项中有2项阳性或化验及体征(或化验及症状)均明显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凡单项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或仅有症状、体征,或仅有流行病学史及②、③、④ 3项中之一项,均为疑似患者。对疑似病例应进行动态观察或结合其他检查(包括肝活体组织检查)做出诊断。若疑似病例的病原学诊断为阳性,且除外其他疾病可以诊断。
(2)急性黄疸型肝炎:凡符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诊断条件,且血清胆红素大于17mol/L,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药物、中毒、酒精、自身免疫等原因引起的黄疸,可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2�慢性肝炎:
(1)慢性迁延性肝炎(简称慢迁肝,CPH):有确诊或可疑急性乙型肝炎病史,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病情较轻,可有肝区痛和乏力,并有轻度肝功能损害或血转氨酶升高,而不够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或经活体组织检查符合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组织学改变者,皆可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
(2)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CAH):包括有或无早期肝硬化。①症状:既往有肝炎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迁延超过半年而目前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便溏等;②体征:肝肿大,质地中等硬以上,可伴有蜘蛛痣、肝病面容、肝掌或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者;③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反复或持续升高伴有浊度试验(麝浊)长期异常;或血浆白蛋白减低;或白/球蛋白比例异常;或丙种球蛋白增高;或血清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增高。有条件时,做免疫学检查,如IgG、IgM、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细胞膜脂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循环免疫复合物,若这些检查结果阳性,则有助于慢活肝诊断;④肝外器官表现:如关节炎、肾炎、脉管炎、皮疹或干燥综合等。
以上4项中③项实验室检查为必须条件,并有其他2项阳性或再有体征阳性,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符合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的组织学改变,皆可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即暴发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后10d以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性脑病Ⅱ度以上症状)而排除其他原因者,患者肝浊音区进行性缩小、黄疸迅速加深,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应重视昏迷前驱症状(行为反常、性格改变、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便做出早期诊断。因此,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如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胀或呃逆)、极度乏力,同时出现昏迷前驱症状者,即应考虑本病,即使黄疸很轻,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肝功能明显异常,又具有上述诸症状者,亦应考虑本病。
(2)亚急性重型肝炎(即亚急性肝坏死):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后10d以上8周以内具备以下指征者:①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症状;②黄疸迅速上升(数日内血清胆红素上升大于170mol/L)肝功能严重损害(血谷丙转氨酶升高,浊度试验阳性,白/球蛋白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③高度乏力及明显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重度腹胀及腹水,可有明显出血现象(对无腹水及明显出血现象者,应注意是否为本型的早期)。凡具有①项者称为昏迷型,不具有①项者为腹水型。
(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病史、体征及严重肝功能损害。
4�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常有明显肝肿大,皮肤瘙痒。肝功能检查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如碱性磷酸酶、γ-转肽酶、胆固醇均明显增高。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排除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包括药原性等)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二)病原学诊断: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有5型,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
1�甲型病毒性肝炎:
(1)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阳性。
(2)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滴度>4倍升高。
(3)急性期粪便免疫电镜找到HAV颗粒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出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
(4)血清或粪便中检出HAV-RNA。具有以上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
2�乙型病毒性肝炎:
(1)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①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②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或HBV-DNA聚合酶阳性,或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③血清抗-HBcIgM阳性;④肝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阳性和(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2)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须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相区别,可参考下列动态指标,具有其中一项即可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①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转;②急性期抗-HBc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IgG阴性或低水平。
(3)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且有现症HBV感染的一种阳性标志,即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4)慢性HBsAg携带者,凡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血症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
3�丙型病毒性肝炎:
(1)排除诊断法:凡不符合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并除外EB病毒、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特异性IgM抗体阴性)及其他已知原因的肝炎(如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流行病学提示为非经口感染者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①血清抗-HCV阳性或抗-HCVIgM阳性;②血清HCV-RNA阳性。
4�丁型病毒性肝炎(HDV):为缺陷病毒,依赖HBsAg才能复制。故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
(1)血清中抗-HDIgM阳性、抗-HD阳性或HDAg阳性。
(2)血清中HDV-RNA阳性。
(3)肝组织内HDAg阳性或HDV-RNA阳性。
5�戊型病毒性肝炎:
(1)排除诊断法:凡不符合甲型、乙型、丙型、巨细胞病毒、EB病毒急性感染及其他已知原因的肝炎,流行病学证明经口感染者,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患者急性期血清抗-HEVIgM阳性或急性期患者粪便中免疫电镜找到HEV颗粒或急性期抗-HEV阴性,恢复期阳转者。血清HEV-RNA阳性。
凡临床诊断为急性、慢性、重型、淤胆型肝炎病例,经病原学或血清特异诊断方法确定为某一型的患者即作为该型肝炎确诊病例。
【治疗】
(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饮酒及用损害肝脏药物,用具及餐具应专用。强调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宜清淡饮食但应保证足够热量,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和维生素B1和维生素C。食量过少或呕吐者,应静滴10%葡萄糖加入维生素C或能量合剂。
(二)保肝药:目前无特效治疗,以退黄降酶为主,常用维生素类、肝太乐、益肝灵、联苯双酯、肝炎灵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酌选1~2种。
1�慢性肝炎:可选用干扰素、胸腺肽、无环鸟苷、聚肌胞、心肝宝、香菇多糖、强力宁、猪苓多糖等。
2�重症型肝炎:
(1)支持疗法:静滴10%~25%葡萄糖溶液1 000~1 500ml/d,足够热量及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1。补液速度不易过快,以免发生脑水肿、肺水肿。酌情静滴人体白蛋白及新鲜血浆。
(2)促进肝细胞再生:①肝细胞生长素40~80mg,2次/d,肌注或静滴;②人胎肝细胞悬液输注,每2~3d输1次,每次输注1个。
(3)改善微循环:①前列腺素E1 200μg加10%葡萄糖水250~500ml,静滴,1次/d。②丹参注射液20ml加葡萄糖液,静滴,1次/d。③山莨菪碱注射液30~100mg加葡萄糖液,2~3次/d,静滴。
(4)肝性脑病:①低蛋白饮食。口服乳果糖浆15ml,3次/d;②食醋30ml加水100ml保留灌肠,2次/d;③支链氨基酸250ml~500ml,1次/d,静滴;④胰高血糖素1mg加普通胰岛素10u加入10%葡萄糖500ml,1次/d,静滴;⑤左旋多巴0.�2~0.�6g加葡萄糖液,1次/d,静滴。
(5)急性肾功能不全。参考危重症抢救节。
(三)中医治疗:
1�湿热熏蒸:面目周身色黄如橘,烦热脘闷,纳呆呕吐,口苦而干,胁痛腹胀,倦怠无力,皮肤瘙痒,尿黄赤,大便干或溏,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濡数。治法:清利湿热。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2�湿邪困脾:胁痛脘闷腹胀,恶心,呕吐,纳差,口淡不欲饮,身重便溏,苔白腻,脉濡或滑。治法:化湿健脾。方药:胃苓汤加减。
3�肝阴亏损:胁痛隐隐,低热,腰酸,口干苦,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数。治法:养阴柔肝。方药:一贯煎加味。
4�热毒炽盛:高热烦躁,黄疸迅速加深,腹胀满,口渴便秘,小便黄赤,甚则神昏谵语,抽搐,或见便血、尿血,舌绛、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方药:千金水牛角散加减(水牛角、黄连、山栀、板蓝根、茵陈、丹皮、生地、石斛)。此外还可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醒脑静针开窍醒神。
(四)针灸治疗:
1�体针:取大椎、至阳。黄疸加肝俞、脾俞、太冲;胁痛加期门;发热加合谷。
2�灸法: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每次选3~4穴,艾条温和灸。
3�贴敷:用砂仁30g、白糖50g、明矾10g、青背鲫鱼1条(连肠杂全用)混合捣烂成膏,分作3份,每次1份,分贴于神阙、至阳,盖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更换1次,一般2~3d见效。适用于黄疸型。
4�穴位注射:取肝俞、中都、日月、期门,每次注入维生素B1或板蓝根注射液1ml,1次/d,10~15次为1疗程。
(五)单验方:糯稻根60g、茵陈60g,清水煎0�5h,取汁加白糖少许,代饮料饮服。
【预防】
急性病毒性肝炎隔离不少于30d。慢性肝炎应动态隔离。对患者用过的食具、用具、注射器要煮沸消毒或过氧乙酸浸泡消毒。饭前便后洗手。病毒携带者、肝炎患者不能从事饮食业。与甲型肝炎接触密切的人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有短期免疫效果;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注射可保护易感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提倡应用,特别是母婴传播者,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30μg,1月及6月分别注射1次(15μg),第1次注射时加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效果更好。
参考资料:《新编全科医师手册》(韩长远主编)

8. 什么是甲肝戊肝

甲肝、戊肝要通过DNA检查才能明确。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一般发病迅速,多能自愈,严重时需要治疗。戊肝也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和妊娠的妇女。
两种肝炎最主要的是主易休息。

阅读全文

与甲肝和戊肝中国有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3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0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