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规模
中心现有职工400 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35人,含高级职称专业人员有84人;博士、硕士共27人;3人入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7人。5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卫生部各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1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学科带头人和省卫生系统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心共设33个科室:其中职能科室8个,业务科室25个。为发挥专业优势,中心开设预防接种和结核病治疗两个门诊部。
中心设有卫生部定点的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实验室、脊髓灰质炎监测实验室、化妆品卫生安全性检测实验室和农业部认定的卫生杀虫剂毒理学试验实验室,是商务部2004年首批确定的食品安全定点检测机构,有省科技厅批准的省重点公共实验室中心啮齿类动物实验室、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室。是福建医科大学的教学基地,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学点,是福建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基地。
由于国家对公共卫生日益重视,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新建了卫生检测大楼,改造装修了旧实验大楼,现在中心实验室面积达到了1万平方米。中心于1996年正式通过计量认证。2005年11月,正式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的资格认证。2006年,又在全国省级疾控机构率先通过卫生部和国家认可委对BSL-3实验室的认证。
近年来我中心更新、增添了许多实验室精密检测设备,现仅万元以上的设备就有280台件,总值2800万元。装备了气相-质谱联用仪、液相-质谱联用仪、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戴安ICS-2000离子色谱仪 、120万倍透射电镜、80万倍扫描电镜、每分钟 8.5万转超速离心机、高级应急检验车等仪器设施。现已掌握 40类592 项检测技术,基本达到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规定的省级疾控机构检测能力要求。
中心编辑发行《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海峡预防医学杂志》和《福建卫生报》。《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海峡预防医学杂志》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奖。《福建卫生报》多次获得全国卫生优秀报刊称号。
福建省先后消灭了鼠疫、天花、脊髓灰质炎和血吸虫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计划免疫、重点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方面卓有成效。近年来,果断处置了在福建发生的人禽流感事件,得到人民群众的热情赞扬和各级领导的首肯。
中心大力开展预防医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286项次科研成果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奖项。每年平均发表学术论文 150 多篇,中心专家主编出版了《中国人兽共患病学》、《中国弓形虫病》、《新发现的传染病》、《再度肆虐人类的传染病》等论着。中心已与 WHO、UNDP、UNICEF、世界银行、美国CDC、日本长崎大学等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
中心以邓小平理论指引着全体职工闯滩历险,不断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已深深地扎根在省疾控人的心中。全体职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团结一心,敢拼敢战;救灾防病,义务献血,扶贫助学,他们无私奉献,踊跃捐赠,仁义之举深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赢得了众多荣誉。2004 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并先后获得中央组织部“全国抗击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和省总工会授予的“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中心流行病第一党支部还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⑵ 中国疾控中心什么时候成立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于2002年1月23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中心主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环境与职业健康、营养健康、老龄健康、妇幼健康、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等工作;组织制定国家公共卫生技术方案和指南,承担公共卫生相关卫生标准综合管理工作;开展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国民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价;参与国家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和应对,组织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处理相关技术规范;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公众健康关键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开展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
人员编制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院士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专职):曾毅、高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专职):侯云德、洪涛、徐建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名单不全):徐建国、高福
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名单不全):洪涛、王大燕、王华庆、张永振、周脉耕、赵文华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名单不全):曾毅、侯云德、洪涛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名单不全):高福
科研部门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下属科研部门11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3个,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
世界卫生组织参比实验室(5个):WHO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WHO西太区麻疹风疹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脊灰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乙脑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轮状病毒参比实验室
国家研究中心(2个):国家朊病毒检测中心、中国微生物菌毒种/医学病毒保藏管理中心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卫生部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心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卫生部微量元素与营养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
中心级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学污染物与健康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应急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
下属科研部门(11个):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科研成就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发表论文14892篇,其中中文11502篇,英文文章3390篇,年度发表数量增长25余倍。中心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5项。承担了科技部("973"项目、"863"计划、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重大专项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及地方科委等部门众多科研项目,每年执行国际合作项目100余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
⑶ 全球有多少家病毒研究所
全球有19家病毒研究所,如下:
一、美国国内有13家P4实验室
根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统计,美国目前共有13所正在运行、扩建或规划中的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以下简称P4实验室),它们分布在佐治亚州、得克萨斯州等多个地方,其中一些是高校所属,另外一些归美国疾控中心(CDC)、军队、国土安全部、州政府等所有或管理。
成立于1969年的美国陆军传染病研究所是美国境内四个拥有已经建成的P4实验室的单位之一。而这个实验室研究的病毒都是高致命性的,例如埃博拉、黑死病、鼠疫等等。虽然这是美国陆军下属的研究所,也是军方的P4生物实验室,但是因为很多项目跟民间息息相关,而且项目的经费来源有不少也是从政府划拨,所以在业务上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CDC)对这个实验室有指导权。
2019年7月到8月,这个美国陆军P4生物实验室内部报告了两次泄漏,导致美国疾控中心在迅速实施现场检查和评估后,第一时间停止了该实验室的高级研究项目。
另外,乌克兰国家网站近日发表一篇深度调查报告,详细描述了美国在乌克兰设立的生物病毒及细菌的实验室。据悉,美国在世界各地有400多个细菌实验室,其中乌克兰至少有15个。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承认,在乌克兰有五角大楼资助的生物实验室。
美国国会下属监察机构政府问责局2009年的一份报告曾称,在此前10年里,美国的P3实验室发生了400起事故。
另有数据显示,1978年至1999年,全世界大约有1200人受到来自P4实验室病毒的感染,其中22人病危。
二、其他国家P4实验室
1、澳大利亚P4
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实验室位于维多利亚州的吉朗,是世界上着名的动物生物学研究机构,能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基础性研究和其他复杂的生物学研究。维多利亚州北墨尔本的维多利亚传染病研究所下属的国家高安全性实验室主要开展病毒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重点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结核分支杆菌。除一个标准的BSL-4实验室外,还有两个BSL-3实验室。
2、加拿大P4
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学实验室位于曼尼托巴省温尼伯的加拿大人畜健康科学中心,包括一个BSL-4和多个BSL-3、BSL-2实验室。其BSL-4实验室于1982年开始设计建设,历经18年,于2000年3月投入运行。研究方向有埃博拉病毒、马耳堡病毒和拉萨热病毒等。
3、法国P4
法国里昂的让·梅里厄实验室是欧洲第一个BSL-4实验室,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它于1999年3月竣工并投入运行。该实验室采用“盒子中的盒子”设计,外观新颖。主要从事烈性病毒的检测、诊断、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研究的主要有埃博拉病毒、拉萨热病毒、马耳堡病毒、登革热病毒和出血病毒等。
4、德国P4
位于汉堡的热带医学研究所有一个BSL-4实验室。此外,柏林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也正在新建一个BSL-4实验室。作为维护公共卫生的最重要机构之一,RKI在预防和打击传染病以及卫生系统长期公共卫生趋势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科学家对各种病原体的分子性质和传播模式进行研究,不仅包括细菌和病毒,还包括像BSE(疯牛病)病原体的真菌,寄生虫和朊病毒。
5、日本P4
国家传染病研究所1981年在东京都的武藏村山市建立了BSL-4设施,但是一直作为BSL-3实验室运作。鉴于埃博拉疫情的需要,该设施于2016年申请作为BSL-4实验室运行。另外,长崎大学计划在2020年左右建成一座规模较大的BSL-4实验室。
6、南非P4
南非国立病毒研究所(NIV)成立于1976年,后来在其基础上改建而成国立传染病研究所(NICD),并于2002年4月在约翰内斯堡建成一个BSL-4级的实验室。这里主要研究HIV病毒的行为以及病毒与宿主的关系,同时还从事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病毒、马耳堡病毒、裂谷热病毒、拉萨热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研究。
⑷ 14地排查核酸检测机构:238家整改,15家暂停或取消资质,多人被捕
7月5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提请批准逮捕的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张某某、童某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上述三人被逮捕,是因为北京市卫健委于5月28日组织专家对阳性病例既往阴性检测结果的样本溯源检查,通过视频检查和查看PCR仪上的扩增记录发现,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溯源记录不完整,记录规则不清晰,不能提供原始标本流转单和扩增板原始纸质记录,部分时间点扩增文件记录与实验室自述检测数量不符,违规对多管样本进行混管检测,以上情况严重违反质量安全规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导致对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发现和管控不及时,造成疫情进一步传播风险。
事实上最近以来,全国都在大范围开展核酸检测机构专项排查,不少不合格的机构逐步被“挖掘”出来。
逾两百家被责令整改
最新发布核酸检测机构专项排查结果的省份是辽宁省。
7月4日,辽宁卫健委官网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强化核酸检测质量监管,辽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医疗救治组部署,于5月至6月对全省核酸检测机构进行排查整顿,经排查,有23家核酸检测机构被责令整改,17家核酸检测机构暂停服务(包括3家责令暂停和14家自行停止)。
而在辽宁公布之前,青海、安徽、四川、广东、湖南、陕西、贵州、吉林、天津、内蒙古、甘肃、北京、河南这些地方也公布了当地核酸检测机构专项排查情况。
从上述这些地方公布的情况来看,责令整改的核酸检测机构 数量最多的是湖南省 ,数量达到103家,其中涉及第三方实验室的有5家,疾控的有14家,剩下的都是医疗机构,数量达到84家。
仅次于湖南之后的是四川,责令整改的核酸检测机构数量也达到47家,辽宁以23家排在第三位置,第四是陕西,后者责令整改的核酸检测机构数量也达到19家。
从各地公布的责令整改名单中, 屡次有疾控机构、医院上榜 ,如湖南省方面,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赫然在列,也囊括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省儿童医院这样的部省直三甲医院。
再如陕西方面,也有两家属于疾控机构上榜,分别是西安市的周至县疾控中心以及未央区疾控中心,同时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也包括在内。
而这次辽宁公布的责令整改名单中,也有两家疾控机构也在其中,分别是振兴区疾控中心(浪头医院)、振安区疾控中心,剩下的皆是医院。
在各地公布责令整改的 第三方实验室名单中,不乏有A股上市公司身影 ,如凯普生物(300639.SZ)间接控股子公司西安凯普医学检验实验室出现在陕西的整改名单中,再如兰卫医学(301060.SZ)全资子公司长沙兰卫医学检验实验室也出现在湖南的整改名单中。
15家被暂停或取消资质
除了一大批被责令整改的核酸检测机构外,还出现了一些被直接暂停或取消核酸检测资质、甚至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数量达到15家。具体看, 北京和湖南最多 ,均达到4家,具体牵涉到的主要是第三方实验室。
具体以北京为例,北京普康瑞仁医学检验所被取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这三家核酸检测机构则直接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今日公布的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3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近日,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以及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相关的犯罪嫌疑人也已相继“落网”。
核酸检测是落实“四早”、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关键措施。
6月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链条监管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要严格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管理;规范样本采集、保存和转运管理;强化核酸检测机构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应急状态下核酸检测机构监管;提升核酸检测资源利用效能;严格落实核酸检测机构退出机制。
这次全国大范围开展的核酸检测机构专项排查行动,无疑进一步规范了整个核酸检测产业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检测质量。
目前,有一些地方卫健委表态称,仍会继续加强对核酸检测行业的监管力度。
如四川卫健委明确表示,将持续督促指导各地对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管,接受 社会 各界广泛监督,确保提供优质高效的核酸检测服务。
陕西方面也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督促指导各地对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管,接受 社会 各界广泛监督,确保提供优质高效的核酸检测服务。
⑸ 疾控中心一般有哪些部门
疾控中心一般有疾控科、计划免疫科、体检科、监测科、慢病及地病科、性病与艾滋病科等。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院士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有下属科研部门11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3个,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
疾控中心的特点:
疾控中心的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
中心主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环境与职业健康、营养健康、老龄健康、妇幼健康、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等工作;组织制定国家公共卫生技术方案和指南,承担公共卫生相关卫生标准综合管理工作;开展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国民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价。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⑹ 生物实验室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
江浙地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应用现状调研分析
暖通空调杂志
03-14
写在前面
近年来,随着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经费的大量投入,实验室建设项目数量激增。然而,相对应的现状是:长期以来,建筑业的发展一直以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为主,肩负着科技创新重任的实验室建筑的建设与发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室建筑作为特殊建筑,其量大面广,通常在民用和工业领域中同时存在,且实验室不同细分行业的技术及市场发展不均衡。及时总结我国科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成就、经验以及存在问题,迫在眉睫。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原建设部科技信息情报所)《暖通空调》杂志社和同济大学共同发起并立项了实验室建设课题研究,得到了业内顶级专家团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研究成果将陆续通过图书/期刊/微信等多种方式和大家分享,今日主题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应用现状调研分析,全文将经同行评议后在《暖通空调》杂志刊出,敬请关注。
摘要
介绍了调研样本的基本信息。从设备品牌、类型、使用效果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包括防护口罩、生物安全柜、压力蒸汽灭菌器、通风空调系统)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我国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基本已实现国产化,使用效果基本满意。在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呼吸道疾病实验室数量占比最高,为34%;其次为特殊实验(包括基因扩增实验室、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为31%。
关键词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防护口罩 生物安全柜 压力蒸汽灭菌器 通风空调系统
作者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胡竹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谢景欣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 静 刘学民 刘承军 陶柏成
同济大学 刘 东 王沈瑜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吕 京
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是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实验活动的常用实验室,适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其广泛分布在医疗卫生、生物医药、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农牧渔业等行业,加强其建设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研究背景及调研基本信息为了解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设备的应用现状,总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江苏省和浙江省部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关键设备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及关键设备设施、实验室投资与成果产出,调研问卷内容涉及实验室名称、操作的病原体、实验室压力;防护口罩、一次性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的品牌、类型及价格;生物安全柜、压力蒸汽灭菌器、通风空调系统等关键设备的品牌、类型、价格、检测、维护、使用效果等。调研表的内容多达280多项,本文仅对实验室基本情况、防护口罩、生物安全柜、压力灭菌器、负压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设备5个方面进行分析。
本研究共收到211个有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调研表,在调研样本中,医疗机构实验室数量最多,共126个,分别分布在88家医疗机构,其中5个为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121个为常压实验室;疾控机构实验室数量次之,共64个,分别分布在14家疾控机构,其中19个为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45个为常压实验室;其他(包括企业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数量最少,共21个,其中8个为负压实验室,13个为常压实验室。关于负压实验室数量占该领域全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比例,其他机构最高(38%),疾控机构次之(30%),医疗机构最少(4%)。调研样本的分布及占比分析分别见表1和图1。
表1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调研样本的分布
图1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调研样本的占比分析
根据调研资料统计,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类型、压力及操作的病原体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呼吸道疾病实验室数量占比最高,为34%;特殊实验(包括基因扩增(PCR)实验室、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数量占比次之,为31%。
表2 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类型、压力
2关键设备使用现状调研数据分析
2.1 防护口罩
在调研样本中,疾控机构实验室共64个,分布在14家疾控单位;医疗机构实验室共124个,分布在88家医疗单位;其他机构(包括生物医药、医学检验、药业、食品检验检测等行业的10个单位)的实验室共21个。防护口罩调研数据分析如下。
1)关于口罩品牌国产化方面,疾控系统中的14家单位均配置防护口罩,除3个单位选用国产品牌,1个单位选用进口品牌A,其他10家单位均选择了进口品牌B的口罩,进口品牌占比为79%,国产品牌占比为21%;医疗机构中的75家选用国产品牌,13家选用进口品牌,进口品牌占比为15%,国产品牌占比为85%;其他机构中,7家选用国产品牌,1家选用进口品牌,2家选用了进口和国产两种品牌,进口品牌占比为10%,国产品牌占比为70%,既有国产品牌又有进口品牌的单位占比为20%。不同机构选用进口与国产口罩占比见图2。
2)关于口罩类型方面,疾控机构所有单位均选用N95类型;医疗机构,40家选用N95类型,其余48家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
3)使用效果方面,大多为较满意或者基本满意,也有个别单位提出问题:口罩与面部贴合性较差;有闷感;对防护效果有疑问。
图2 不同机构选用进口与国产口罩占比
2.2 生物安全柜
1)国产品牌设备使用数量占比方面,疾控机构的调研样本总计64台,其中进口品牌设备40台(占比62.5%),国产品牌设备24台(占比37.5%);医疗机构的调研样本总计165台,其中进口品牌设备19台(11.5%),国产品牌设备146台(占比88.5%);其他机构的调研样本总计22台,其中进口品牌设备4台(占比18.2%),国产品牌设备18台(占比81.8%)。疾控机构的国产品牌占比最低,其他机构次之,医疗机构最高。
2)生物安全柜类型方面,A2的比例最高,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比例分别为59.5%和67%,B2次之,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比例分别为35.1%和25%,A1和B1较少。
3)排风形式方面,独立排风形式占比较高,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比例分别为81%和87%,合并排风形式占比较少,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比例分别为19%和13%。
4)使用效果和存在问题方面,使用效果为基本满意,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进口品牌设备,存在配件不宜获取以及配件价格昂贵方面的问题,还出现了某进口品牌设备玻璃门拉不动的现象;对于某国产品牌设备,出现了台面和侧壁生锈现象;共性的问题有:紫外线灯具易损坏及高效过滤器更换方面的问题。
各机构生物安全柜进口与国产品牌数量见图3。
图3 各机构生物安全柜进口与国产数量
2.3 压力蒸汽灭菌器
1)总体来看,在调研样本中,13家单位采用了48台进口品牌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数量占比为37.8%),64家单位采用了79台国产品牌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数量占比为62.2%)。进口品牌的数量占比远低于国产品牌,说明国产品牌技术在该领域已相当成熟,且用户认可度非常高。
2)从应用领域来看,在疾控机构中,5家单位采用了33台进口品牌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数量占比为60.0%),4家单位采用了22台国产品牌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数量占比为40.0%);在医疗机构中,6家单位采用了12台进口品牌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数量占比为22.6%),52家单位采用了41台国产品牌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数量占比为73.4%);在其他机构中,2家单位采用了3台进口品牌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数量占比为15.8%),8家单位采用了16台国产品牌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数量占比为84.2%)。疾控机构的国产设备占比最低,医疗机构次之,其他机构最高。
3)压力灭菌器类型方面,疾控机构全部为立式;医疗机构中,采用手提式、双扉式、立式灭菌器的数量分别为4台(6%)、2台(3%)、61台(91%);其他机构中,采用双扉式、立式灭菌器的数量分别为6台(32%)、13台(68%)。综上,压力灭菌器的类型以立式为主,双扉式次之,手提式最少。
4)使用效果和存在问题方面,对于进口产品而言,维修、维保不方便,主要是缺乏专业维保工程师;对于国产某品牌,维修、维保不方便,主要是服务意识差。
各机构压力灭菌器进口与国产品牌数量见图4。
图4 各机构压力灭菌器进口与国产品牌数量
图5显示了不同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防护设备的国产化情况,从图可以看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程度较高, 国产设备占比基本超过70%,而且从调研结果可看出,使用效果基本满意。
图5 不同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防护设备的国产化比例
2.4 负压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设备
在调研样本中,共26个实验室(18个单位)采用了负压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其中疾控机构11个实验室(6家单位),医疗机构6个实验室(4家单位),其他机构9个实验室(8家单位)。
2.4.1 排风高效过滤器
1)在排风高效过滤器品牌方面,有1个单位采用了1台进口的排风高效过滤器,17家单位采用了25台国产的排风高效过滤器。国产化设备的数量占比高达96%。
2)在排风高效过滤器类型方面,箱式BI/BO高效空气过滤装置、风口式高效空气过滤装置、室内柜式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数量和占比分别为:12台(24%),36台(72%),2台(4%)。风口式占比最高,箱式BI/BO过滤器占比次之,室内柜式过滤器占比最少。
3)在排风形式方面,独立排风和合并排风的数量和占比分别为17台(81%),4台(19%)。
4)维修维保内容方面,主要为:更换新风耗材,清洗或更换过滤网、更换活性炭等。
2.4.2 空调机组
1)在空调机组品牌方面,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空调机组的数量和占比分别为:1台(4%),24台(96%)。其中19台空调机组采用了空气净化技术,占比为76%。17家实验室采用了全新风空调系统,占比为68%。空调机组备用方面,4台机组采用每台备用方式, 9台机组采用多台机组共用1台备用机组,其他未注明。送(排)风机备用方面,有2台送(排)风机采用每台备用方式,8台送(排)风机采用多台共用1台备用风机,其他机组备用情况未注明。
2)使用中存在问题和维保维修方面,主要为:缺氟、漏水、压缩机故障、风机故障、设备启停,影响房间压力问题;机组变频器、皮带接触器更换配件、加氟、更换皮带、更换过滤网等。
3结论1)关于我国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口罩选用,在品牌方面,疾控机构国产品牌占比(21%)最低,其他机构国产品牌占比(70%)次之,医疗机构国产品牌占比(85%)最高;使用效果方面,大多为较满意或者基本满意;口罩类型方面,选用N95类型,医疗机构的口罩类型呈现出多样性,除N95之外,还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2)关于我国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选用,在品牌方面,疾控机构的国产品牌占比(37.5%)最低,其他机构国产品牌占比(81.8%)次之,医疗机构国产品牌占比(88.5%)最高;类型方面,A2的比例最高,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比例分别为59.5%和67%,B2次之,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比例分别为35.1%和25%,A1和B1较少;排风形式方面,独立排风形式占比较高,合并排风形式占比较少。3)关于我国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压力灭菌器选用,在品牌方面,进口品牌的数量占比(37.8%)远低于国产品牌占比(62.2%),国产品牌技术在该领域已相当成熟,并且用户认可度较高;疾控机构的国产品牌设备占比(40.0%)最低,医疗机构国产品牌设备占比(73.4%)次之,其他机构国产品牌设备占比(84.2%)最高;在类型方面,以立式为主,双扉式次之,手提式最少。4)在调研的负压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中,关于排风高效过滤器,在品牌方面,国产品牌设备的数量占比高达96%;在过滤器形式方面,风口式占比(72%)最高,箱式BI/BO过滤器占比(24%)次之,室内柜式过滤器占比(4%)最少;在排风形式方面,以独立排风为主,合并排风较少。关于空调机组,在品牌方面,国产品牌设备的数量占比高达96%;在空气净化技术方面,76%空调机组采用了空气净化技术;在空调系统形式方面,68%实验室采用了全新风空调系统。4致谢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调研工作得到了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戎彧老师和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顾华老师的大力支持,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赵侠老师在调研内容的设计以及文章撰写思路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刘晓宇,李思思,赵赤鸿,等. 全国22省(市)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现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5-8
[2] 谢景欣. 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要点[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0):1231-1232
[3] 陈宇轩, 赵卫, 刘延,等,广州地区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4):2647-2648
一直以来,《暖通空调》杂志社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实验室领域的科研及专题活动,得到了业界知名供应商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感谢以下单位:
上海埃松气流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易安华美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昌特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沃柏斯实验室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沪试实验室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金燕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康斐尔过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柏安诺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拓展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泰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知识
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内,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风险评估选择适宜类型的口罩。比如,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明确: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外隔离衣、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酌情可加护目镜。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双层乳胶手套、面屏、护目镜、工作服外防护服、双层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必要时双层口罩(外医用防护口罩,内N95)。
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中指出: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提取、生化分析,以及临床样本的灭活等操作,应当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同时采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灭活材料的操作: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后进行的核酸检测、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应当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分子克隆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其他操作,可以在生物一级实验室进行。
⑺ 中国生化实验室有多少
中国生化实验室有95家。
2020年,CNAS认可各类认证机构、实验室及检验机构数量为12381家,同比增长8.5%。其中检测实验室9440家、校准实验室1416家、医学实验室453家、生物安全实验室95家、标准物质生产者24家、能力验证提供者92家、实验动物机构8家、科研实验室3家。
⑻ 山东济南防疫中心电话24小时电话
济南防疫中心电话24小时电话:0531-66601733。
目前济南市疾控中心市民咨询热线为81278816,当前济南疫情防控进入胶着对垒的关键时刻,济南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流调溯源力度,深入细致排查梳理风险隐患,动态划定“三区”,迅速切断疫情传播链条。
科研部门: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下属科研部门11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3个,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
世界卫生组织参比实验室(5个):WHO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WHO西太区麻疹风疹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脊灰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乙脑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轮状病毒参比实验室。
国家研究中心(2个):国家朊病毒检测中心、中国微生物菌毒种/医学病毒保藏管理中心。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卫生部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心。
⑼ 中国疾疫控制中心联系电话多少
泰安市防疫中心24小时电话0538-8489822。
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
健康码变了颜色有可能是和那些病历或者是接触者有过时空上的交集,需要按照要求进行上报并且要做核酸检测,如果经过检测观察没有问题,他们就会把颜色调整过来。
科研部门:
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下属科研部门11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3个,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
世界卫生组织参比实验室(5个):WHO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WHO西太区麻疹风疹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脊灰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乙脑参比实验室、WHO西太区轮状病毒参比实验室。
国家研究中心(2个):国家朊病毒检测中心、中国微生物菌毒种/医学病毒保藏管理中心。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卫生部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心。
⑽ p3实验室中国几个
目前我国已知的有44个p3实验室,分布在全国各地。
疫情突发的这几年,生物实验室也逐渐在吸引着全球人类的目光。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必需场所,根据危险度等级,包括传染病原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国际上将生物实验室按照生物安全水平分为P1,P2,P3和P4四个等级。四个等级的实验室其实也可以按照安全等级进行划分,其严格等级从低到高。
建设实验室要达到什么要求?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具备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因素和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