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藏铁路修了多久
中国人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同时,青藏铁路的建成还刷新了一系列世界铁路的历史纪录。 于2006年7月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正在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冻土试验段开工,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格尔木至望昆段线下主体工程建成,望昆至楚玛尔河段线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楚玛尔河至布强格段线下主体工程完成80%以上;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
B. 修筑铁路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要看工程难度,还有里程啦,一般短的简单的三四年,高铁的话4年到6年,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你家是什么铁路啊,从那里到那里的
C. 一条铁路的建设时间大概是多长时间,当然长度不同,时间也不同,我是想问平均到一公里要多长时间
从勘测到设计,从修筑到通车。平均算的话一公里要1.5天。这么快的速度得益于无数个标段同时开工。
D. 詹天佑修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它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也艰巨。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
詹天佑修的第一条铁路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在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他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有着“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E.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中国第一条小铁路——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沿着护城河修建了一条一里长“展览铁路”德小铁路,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一条铁路。不久,清统治者以:“观者骇怪”为由,勒令把它拆掉。严格地说,这还不能算作实质意义上的铁路。
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1876年,上海怡和洋行英商在未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采取欺骗手段在上海擅筑,擅自修建了淞沪铁路(从吴凇到上海),于1876年7月建成通车,全长15公里,经营了一年多时间,这是中国最早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第一条铁路。后来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全部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开始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真正成功并保存下来加以实际应用的第一条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京张铁路(丰台柳村--张家口)。京张铁路总设计师: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1906年开工建设,1909年建成通车。1923年平绥铁路/京包铁路(北京(北平)--张家口--包头(绥远))建成通车。
F.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到底用了多少年啊!都快搞糊涂了!
用了四年时间
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艰巨。
在修建津榆铁路架滦河铁桥时,英、日、法三国的工程师指挥打桩均告失败。詹天佑采用中国伟统方法配合机器进行打桩,获得成功。
新易铁路是中国工程式师自修铁路的开端。詹天佑只用四个月建成,提前两个月完工,受到慈禧太后和袁世凯的赏识。
望采纳 O(∩_∩)O谢谢
G. 中国第一条铁路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中国第一条铁路还是清朝时期修建的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京张铁路吧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
H. 京张铁路总长度是多少,连接哪些地方,从动工到建成历时多长时间,总工程师是谁,修建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的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长约200多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通车。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建设完成,投入营运的干线铁路。由当时的清政府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
京张铁路在1905年9月4日开工,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车,施工时间比原定缩短了两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来预算(729万两白银)节省了三十五万两白银(也有一说是节约了二十八万两白银)。北京北站由詹天佑先生设计的旧站房
在京张铁路的基础上,通过两次展筑而成京包铁路。中华民国建立后,当时的北洋政府于1921年5月1日又修建了张家口至绥远路段,更名为平绥铁路。1923年延伸到包头,改称为京包铁路。京张铁路成为北京及包头的京包铁路的首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安门车站向北,自北京宣武区手帕口至西直门火车站的一段铁路拆除,西直门站(北京北站)成为京包铁路始发终到客站。现在京包铁路沿线公里标还是以最初起始点北京丰台柳村0公里标开始计算,并未随着改动,实际正线缩短12公里。
由于原京张铁路关沟段一带通过能力较差,1952年起另外建成了来往丰台及沙城(怀来)的丰沙铁路。丰沙线的走向即当年詹天佑认为较好但因造价较高而被迫放弃的路线。
1919年詹天佑病逝后,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青龙桥站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2009年是京张铁路一百周年纪念,有关方面申报京张铁路沿线保留的遗迹为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建设历史
京张铁路“中隔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末有”特别是“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弯多,遍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为最难,即泰西诸书,亦视此等工程至为艰巨”。“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中国自办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之后,外国人讽刺说建造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恐怕还未出世。詹天佑亲率工程队勘测定线,由于清政府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从勘测过的三条路线中选定由西直门经沙河、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至张家口。当年修建京张铁路最困难的一段是南口至八达岭一带的关沟段,不单地势险峻,而且坡度很大。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车前右三)京张铁路修成时合影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把京张铁路全线分为三段:丰台到南口为第一段,南口到康庄为第二段,康庄到张家口为第三段。京张铁路在1905年9月4日开工,12月12日开始铺轨。1906年9月30日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车。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1909年4月2日火车通到下花园。经过四年建设后,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车。施工时间比原定缩短了两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来预算节省了三十五万两白银(也有一说是节约了二十八万两)。总费只有外国承包商过去索取价银的五分之一,可谓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在事实面前,外国人也不能不折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
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有多项创举。青龙桥段铁路穿越军都山,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180丈,坡度极大,在22千米线路区段内用折返方法,设计、修建了着名的青龙桥车站“人”字形铁路轨道。引进国外大马力机车,并使用双机牵引,解决了运输动力问题。开凿1,092米长的八达岭隧道,曾经有诸多外国专家断言:如不使用外国的先进机械以及技术人员,仅凭中国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在詹天佑的策划指挥下,八达岭隧道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的同时,采用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增加工作面;使用强力炸药爆破等措施,依靠人力建成了这条中国筑路历史上的第一条长大隧道。
另外京张铁路的比较重大的工程还有200米长的钢架结构的怀来大桥,这是京张铁路上最长的一座桥;下花园到鸡鸣驿矿区岔道一段虽不长,工程极难。右临羊河,左傍石山,山上要开一条六丈深的通道,山下要垫高七华里长的河床。詹天佑即以山上开道之石来垫山下河床。为防山洪冲击路基,又用水泥砖加以保护。詹天佑制定统一的铁路工程标准及行车规章制度,为中国铁路建设及管理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编辑本段]京张铁路的故事
京张铁路全长约200千米,于1909年建成,是詹天佑主持并建成的联结北京和张家口的一条铁路,是完全由中国自己筹资、勘测、设计、施工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完成并投入营运的干线铁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
在接手京张铁路工程之前,詹天佑已经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工作了近二十个年头。其间,他参与了李鸿章计划修筑的天津至通州铁路(即那条引起激烈争议的津通铁路)的测量设计;参与了天津到山海关铁路的修筑;参与修建了至今犹存的滦河大铁桥。
准确地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不是京张铁路。1901年,慈禧结束逃亡返回北京,途中第一次坐火车。火车给她留下良好的印象,她提出,两年后要坐火车到西陵祭陵。于是清廷紧急筹措修建京汉铁路高碑店站到梁各庄皇陵的支线。时任关内外铁路总办的“留美幼童”梁如浩主持此事,推荐了詹天佑。詹天佑指挥工程迅速竣工,崭露头角。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修筑的铁路,虽然只有37公里,而且具有讽刺意味:是为皇家个人祭祖修筑的铁路。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京张铁路有显而易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价值。修路的消息传出,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与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皇俄国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独立修筑,双方可都不参与。在英、俄看来,落后的中国完全无此能力,他们等待着中国人陷入僵局时向他们求救。
1906年5月3日,詹天佑写信给在美国读书时的“家长”诺索布夫人,信中说:“我现为七个孩子的父亲———三女四男!我现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本路长约125英里,将凿隧道三处,其中最长的为四分之三英里。本路为第一条全部由中国工程师负责兴建之铁路,企望吾人能顺利完成!”
詹天佑勘测了三条路线。第二条绕道过远不可取。第三条就是今天的丰沙线,因从北京城南向西修筑,经过大量坟地,阻碍太多。由于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决定采用第一条路线,即从西直门经沙河、经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到张家口,全长360华里。
京城近旁修筑铁路,常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铁路要经过一个前任道员家的坟地,他是皇室的亲戚,在朝野均有势力。此人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可是北面、南面、西面都是权贵的墓地,要大改道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费。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但为保持“风水”,答应另修一条河,派官员拈香设祭,路成后,再立碑纪念。工程人员忿忿不平,但詹天佑表示,只要铁路能修过去,其他小事都可容忍。
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12月12日开始铺轨。在铁路兴建之初,一列工程车的一个车钩链子折断,发生车厢出轨事件。詹天佑想到一个办法:将美国人詹尼发明的自动挂钩加在每节车厢,使之结合成一个牢固整体,确保爬坡时的安全。1906年9月30日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车,第二段工程同时开始。全线的难关就在关沟,这一带迭峦重嶂,悬崖峭壁,工程之难在当时为全国所没有,世界所罕见;坡度极大,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近60米。首先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居庸关隧道400米长;最长的八达岭隧道长1092米。不仅要有精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要有新式的开山机、通风机和抽水机,当时在中国全都没有,只有靠工人的双手。八达岭隧道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但隧道实在太长,后加上在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如此就有六个工作面同时进行。詹天佑运用“折反线”原理,修筑“人”字形路线降低爬坡度,并利用两头拉车交叉行进。
1906年10月24日,詹天佑在写给诺索布夫人的信中说:“诚然,我很幸运被任命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征求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筑中国自己的铁路。好像我成为中国最佳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也为全体中国工程师和所有中国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们将来不会再被人们信赖!”“在我受命此工作前,记事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但我全力以赴,至今已修成一段。特附上剪报一份,使你知道当年在纽黑文在你监护下的一位中国幼童,现在已完成和将来继续要完成的任务。他早期的教育完全受惠于你!”……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1906年12月11日,在工程最紧张的日子里,詹天佑给诺索布的儿子、他少年时的朋友威利的信中写道:目前,中国正处于极不安定的情形下,她正在进行代价很高的试验,也力求革新。但是将来怎样,是无人可以预卜。我现在这条铁路,要求我只许用中国人来修筑。如果我有权。就乐于介绍给你一个工作,可惜,我现在奉命不得雇用外国员工。
京张铁路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首先遇到的是怀来大桥,这是京张路上最长的一座桥,由七根30.48米长的钢梁架设而成。由詹天佑指挥大桥顺利建成。
京张铁路原计划六年完成,在詹天佑的努力下,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工程不但没有超支,还节余白银三十五万两(也有一说是节约二十八万两白银)。
1912年9月6日,孙中山从北京乘坐火车来到张家口考察。在视察张家口火车站时,孙中山发表演说,高度褒扬了詹天佑创造的这一为民族增光的惊世之作。
I. 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怎么建成的
1884年,法国侵略者侵略中国,中法战争爆发了。福建水师,担任着海战方面第一线的战斗。中法海战一触即发,各兵舰的管带纷纷请求迎战,海疆事宜大臣张佩伦不采纳。法国正式通知开战,中国兵舰虚弱暴露无遗。
詹天佑早已看透福建水师的兵舰,虚有其表,不堪一战。詹天佑告诉管带说:“我舰奉令不准先开火,但决不能不准备还击。”当法将孤拔派5艘法舰向它围攻,扬武轮当即予以还击。
激战进行了近6个小时。最后,法国兵舰暗放鱼雷,打中扬武轮的船底,大舱进水,船身倾斜。管带张成乘小船先走,詹天佑镇静如常,他从水中救起多人后,才离开沉舰游上岸。
中法交战后,两广总督张之洞将詹天佑调到广州测绘海图。詹天佑在很多地方都遇到外国传教士在鬼鬼祟祟地偷测我国的海岸图。1年之后“沿海险要图”完成,他被调到水陆师学堂担任洋文教师。这一年他与谭伯的四女儿结婚。
水上生活,使他感到厌倦。正在这时候,忽然接到老同学邝孙谋的信,问他愿不愿意北上担任中国铁路公司的工程师,他本来是学工程的,现在有机会干本行,他决定辞职北上,于是打点行装来到天津。
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是1887年建立的“官督商办”公司之一,由伍廷芳、唐景星分任公司的总理和经理,他们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100万两,收买了唐胥路。在修路时,英、德两国工程师发生了争执。
英籍工程师金达偶然看到中国留美学生邝孙谋,要他出来和鲍尔对抗,邝孙谋推荐了詹天佑,他认为必须有一个十分懂技术的工程师才能胜任。
詹天佑进入铁路公司后不久,就看出金达和鲍尔之间的矛盾。他不愿留在天津,卷进纠纷,他和工人在工地一起工作,他在80天内指挥完成了塘沽到天津间的铺轨工程,1888年9月5日,唐山天津线全路通车。
李鸿章依靠汇丰银行借款,打算将唐津铁路延长,金达怕詹天佑出人头地,就自己带人测勘天津至通州的线路。詹天佑留在天津做室内工作,一面埋头研究,一面帮助青年人钻研技术。
1890年,清朝政府决定先修关内外线,詹天佑被调到工地工作,督修石门段的工程。他按着科学的测量来办事,发现蓝图有错误,立即指出来,要求设计人员修改。
工程进展到滦河大桥时,金达看滦河铁桥工程有油水可赚,就聘请英国人来包工,但工程上一再失败,后来德国工程师用空气打桩法也失败了,金达眼看交工期限将到,才授意找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研究了滦河河床的地质土壤情况,让懂水性的人潜入滦河深处,用中国传统的方法,配合机器打桩,他虚心接受工人们的意见,吃住在工地上,终于顺利奠定了桥基,完成了滦河铁路全部工程。
这一成功,不仅使那些平素自命不凡的外国工程师感到惊奇,同时使詹天佑和他的助手们坚定了信心。这一年,他收到了英国土木工程研究会送来的荣誉会员证书。这说明中国已经有力量来做自己铁路上的工程师。
1903年,那拉氏要赴西陵祭祖。袁世凯献媚修筑一条由高碑店直达西陵的新易铁路,路长39千米,限6个月完工。詹天佑被指定为总工程师。这条路没借外资,没聘外国人,是中国人自力修筑的第一条路,而且不到4个月就完成了。
后来袁世凯又提出拨用关内外铁路的余利兴建京张铁路的计划。1905年4月,清政府委派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总工。詹天佑一接到任务,就带学生和他的工程队来北京开始测线。
京张铁路的初勘,由詹天佑带领学生张鸿浩、徐士远从丰台京奉路柳村的10号桥测量起,经西直门向张家口。他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技术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不应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复测中,詹天佑又亲自率领工程人员,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制图。他为寻找一条好的线路,多方搜集资料,常常骑着毛驴在小路上奔波。白天翻山越岭,晚上还要伏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1905年8月初,第一分段动工。外国工程师嘲笑说:“中国会修关沟段铁路的工程师还没诞生呢。”詹天佑说:“我们会修铁路的工程师没有诞生倒不重要,我们有很多要学习工程的人,这些人互相帮助,互相依靠,就什么都可以做到。”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信心。一开始修建京张铁路,确实困难重重。这条铁路全长200多千米,“中隔高山峻岭……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
詹天佑面对困难,挺身而出,承担起负责建筑京张铁路的重任。他和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勘测,最后为京张铁路选定了经过南口——居庸关——八达岭的路线。
1905年12月12日,开始从丰台车站铺轨,詹天佑在工程队人员的欢呼声中亲手在路轨上钉下第一颗道钉。
这一天,京张铁路工程队的工程列车中有一节车钩链子折断,造成脱轨事故,费很大力气才恢复,影响到部分列车的行驶。詹天佑想,不仅要有坚固的路基和标准化的轨距,还要使列车的车厢之间能紧紧地联在一起,这样爬高滑低才会安全。
京张铁路钉道工程开始以后,困难无数,首先是大量的材料在运输上的困难,既少机械又缺轻轨,一切都靠人力,人又没很好地组织起来。广安门外遇到白云观,绕路耗时费工,沿途的皇亲贵族墓地不让通过……
京张铁路第一段工程完工后,紧接着就开始修南口至岔道城的第二段工程,这是最艰巨的一段工程,也是全部工程成败的关键。开凿隧道,要有丰富的经验、精密的测量,还要有开山机、抽水机和通风机等等机器设备。
八达岭、居庸关两个隧道开通后,又面临一个难题:如何使列车爬上关沟的最高峰——八达岭?如果沿山直上,坡度太大,行车也危险。
詹天佑设计成依着山腰作“人”字形的线路,车到这里,改用2—8—8—2大马力机车,先推列车前进,到交叉点再上拉,加上每节车厢之间改为自动挂钩,也就不易脱落,十几节车厢结合成一整体,缓慢爬上八达岭的岭巅。
京张铁路于1909年7月4日完成全线铺轨工程,到9月24日就全线通车。这条原计划需6年才能修完的铁路,只用4年时间就提前完工了,而且工程费用还结余28万余两银子。总计费用只有外国人承包商索价的1/5。而且工程质量之高,连参观了京张铁路的欧美工程师都称赞不已。
詹天佑于1919年4月24日与世长辞。1922年,中华工程师学会和京绥铁路工人在京绥铁路的青龙桥车站上,为中国铁路最早的、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建立全身铜像,纪念他在中国铁路建设中的不朽功绩。
J. 我国的第一条铁路是哪一年开始修建的
1865年。
第一条铁路是1865年,英国资本家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的一条铁路。
第二条铁路出现在1875年的上海。英国人在引诱等方法都失败之后,索性用欺骗手段于1875年底,将钢轨和机车运进了上海。
第三条铁路是1881年由中国人在开平煤矿修建的,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今河北省丰南区),长9.7公里,现为北京至沈阳铁路的一段。
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
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艰巨。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
在较短时间内,用最低的费用,顺利地完成了全线兴建任务。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独立自主修建的高质量一级干线铁路,从此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修建中国铁路的局面。
在选线、设计方面,詹天佑不是单纯采取提高线路标准,增大工程量的办法,而是着眼于顺从自然,工、机配合的先进的选线设计基本原则(见铁路选线),一方面顺从展线定坡,另一方面借重机车,以补不足,使京张铁路成为在当时情况下经济合理的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