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的时间及事件
与朝鲜的经济文化交流
隋朝文帝、炀帝都与朝鲜半岛的高丽发生过战争。唐初,朝鲜半岛上,高丽、百济、新罗鼎立,三国都同唐朝往来。唐太宗晚年亦攻打高丽。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灭百济,总章元年(668年)灭高丽。以后,唐退出朝鲜半岛,新罗于上元二年(675年)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统一后,与唐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
新罗与唐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来唐商人很多,北起登州、莱州(今山东掖具),南至楚州、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楚州有新罗会馆,山东半岛的赤山、登州、莱州有新罗坊、新罗所,专门接待新罗客商。当时来往于中朝日本的船只多达数十艘。新罗商人运至唐朝牛黄、人参、海豹皮、朝霞r、金、银等物,占唐朝进口物产的首位,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他们贩回丝绸、瓷器、茶叶、书籍等。
新罗派遣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以新罗最多。开成五年(840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共一百五人”。不少新罗学生还参加唐朝进士科考试,从长庆元年(821年)至唐末,中举的新罗学生有58人。中举后,有的留在唐朝做官。如崔致远13岁到唐,19岁中进士,在唐任溧水县尉、侍御史。30岁归国,有汉文诗赋集《桂苑笔耕录》20卷,《四六集》1 卷。他回国后,热情介绍唐文化。
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广而巨大。贞观十三年(639年)至天宝八载(749年),新罗相继设立了医学、天文、漏刻博士,以研究唐朝医学、天文、历法。8世纪中叶,新罗仿唐制改革了行政组织,中央设执事省,相当于唐之尚书省,地方设州、郡、县、乡,与唐相似。上元二年(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历法。贞元四年(788年)也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吏,以《左传》、《礼记》、《孝经》为主考科目,仿唐设“读书出身科”。还据唐制改订礼仪和刑律。儒家典籍、诸子书、唐人诗文在新罗广泛流传。朝鲜原来没有文字,7世纪中叶,新罗学者薛聪创造“吏读”法,用汉字作音符来标注朝鲜语的助词,帮助阅读汉文,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大和二年(828年),新罗使者带回茶种,朝鲜开始种茶。唐末五代,雕板印刷术传入新罗。唐玄宗认为“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可见在唐朝影响下,新罗文化相当发达。
朝鲜文化对唐朝也有一定影响,高丽乐受到唐人欢迎,为太宗“十部乐”之一。
② 中国古代支援朝鲜半岛,一共有哪几次
从历代王朝到1949年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曾五次向朝鲜方向用兵,帮助朝鲜对抗外来的侵略者。而无独有偶,这五次引发了中国对朝鲜用兵的战争,每一次都来源于日本;或直接由日本人发动、或由占领着日本的外国军事力量从日本向朝鲜半岛投射。这五次战争也是朝鲜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每一次朝鲜都只有依靠中国才有力量去击退远超过自己的外来军事力量,只有中国的军事胜利才能保全朝鲜的独立,而中国的军事失败,会直接导致朝鲜亡国。
一、第一次中国出兵朝鲜是在公元663年、中国唐朝出兵援助朝鲜半岛上唐朝的盟国新罗对抗日本、百济和高句丽,这是历史上中国第一次在朝鲜半岛上用兵协助半岛上的中国盟国对抗外来和本地的敌对势力。唐朝第一次出兵朝鲜半岛的成功,使朝鲜半岛上形成了对大陆中国有利的地缘格局,然后通过源源不断的文化和贸易往来,使中国和朝鲜半岛上的历代王朝形成了长期友好共处的局面和中国本土的沦丧。
二、第二次中国向朝鲜方向派兵,并和朝鲜一道共同向日本进攻,是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元代;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一反农业性华夏民族缺乏对外扩张的惯性,在东亚范围内进行全面的帝国扩张战争。在完成了将朝鲜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后,公元1274年和1281年,元代中国与朝鲜联军,分两路从中国南方和朝鲜对日本本土发动进攻。由于日本地缘战略环境中的海洋因素超出了当时元代中国的力量极限,因此联军两度对日登陆攻击都先后失败,而在经朝鲜半岛对日攻击的过程中,朝鲜半岛再次证明了它对中国军事上的极端重要。
三、第三次中国向朝鲜半岛派兵援助,是公元1592年和1592年中国明朝先后两阶段向朝鲜派兵,援助明朝的属国朝鲜抵抗日本军事政权的大陆扩张,在这次战争中,日本已经充分显示出它将随时向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大陆进行扩张,而扩张的必经之地是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趋势。
当时日本的事实上最高统治者丰臣秀吉在完成了统一日本后,希望通过征服朝鲜半岛,开始向大陆中国扩张,因此发动了对附属当时中国明朝之朝鲜的战争。而朝鲜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当时的明朝统治者尽管缺乏对外用兵的传统,但同样必须出兵朝鲜解除朝鲜半岛上日本的威胁,明朝和朝鲜以胜利地驱逐了丰臣秀吉而结束了这场战争,中国明朝援助朝鲜的史实,被随后朝鲜的历代统治者奉为中国的恩泽,从而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相互依存。
四、第四次中国出兵援助朝鲜是在完全不同的亚洲现代史背景下展开的;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一方面国力大升,另一方面始终未放弃自丰臣秀吉时期就已经建立的自朝鲜半岛向东亚大陆扩张的国策,因此在19世纪后期不断加大向朝鲜扩张的势头,而最终导致与在朝鲜半岛有直接战略利益的清王朝的冲突。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直接起源于朝鲜半岛,而这一次中国向朝鲜半岛出兵遭遇了军事失败,此次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不仅导致了随后的朝鲜亡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直接导致中国长时期的衰败几近亡国,朝鲜半岛上中国的战争失败足以颠覆中国大陆上的内部秩序,至此已经有了明确的历史印证。中国人民需要在甲午战争后浴血奋战半个世纪之久,最后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新恢复了自己因甲午战争失败而一落千丈的国运。
五、第五次中国出兵朝鲜,就是每一个中国人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为之自豪的抗美援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百废待兴,而当朝鲜半岛上战争爆发、取代日本成为亚洲区域首要军事力量的美国直接军事介入,并且已经公开了对新中国的敌视态度时,新中国就面临着一个最重大的战略选择:是否出兵朝鲜?
③ 中国对朝鲜什么时候开始援助的,以及每年的援助金额
中国对朝鲜的援助自从抗美援朝开始,至今仍未断绝。其中包括粮食、药品、资金、技术、国际支持等等不同的形式。其中中国给与援助最少的时候是在1992年至1996年之间,这其中包括的原因是中国跟韩国建交,中朝关系正常化,第一次朝核危机等等。其中1961年7月11日,《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北京签订。同年9月10日起生效。《条约》决定双方根据国际主义原则,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一方受到武装进攻,另一方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双方不参加反对对方的同盟、集团、行动或措施;发展经济、文化、科技合作,给予经济、技术援助等。 将援助朝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了。
④ 朝鲜和韩国与中国历代王朝的关系
古朝鲜
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辽宁省至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有高句丽、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
檀君朝鲜
相传前2333年,檀君王俭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此传说记载于《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着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着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某些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卫氏朝鲜
燕国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
三国时代
请参见:三国时代
由于汉朝解体,无力北顾,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中国南朝各代,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
关于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学者认为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弁韩(今庆尚南道)地区的伽倻等政权是当时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借由日本牵制两国。日本则企图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占领弁韩,设置日本府进行统治。
512年,百济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让任那四县以补偿被高句丽占领的北部领土。当时的大和朝廷因无力继续统治朝鲜南部地区,不得不答应百济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而在朝鲜和韩国方面,很多学者否认当时在朝鲜半岛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们认为在日本列岛上存在着许多被百济,伽倻和新罗统治的小国,在半岛各国相互争雄之时也曾竞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岛各属国的力量。
日朝韩三国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没有一个可以为各方接受的结论,某一年的微软网络全书即因为此一问题而招致部分韩国学者的抗议。同样的三国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读也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朝鲜学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是旧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伪造的。
统一新罗时代
请参见: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和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于公元660年和唐朝联合灭百济,于668年和唐朝联合灭高句丽,于676年驱逐唐军最终统一朝鲜,定都庆州,采取唐朝的国家制度。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后三国时期。
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此时代被某些朝鲜学者称为南北国时代。
高丽王朝
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称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成为元朝属国,达鲁花赤驻开城监督国政。
李氏朝鲜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复原东北元朝属地,高丽国王仍然依附蒙古残馀势力,拒绝归还,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城。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
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
1618年明朝和清兵作战,朝鲜出兵援助,1637年清兵占领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为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 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克扣军饷,因而发生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立即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城,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1894年日本和驻朝鲜的清军展开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军失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结束中朝宗藩关系,承认朝鲜独立。至此,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在日本的统治之下。1895年日本暗杀有反日倾向的闵妃。
1897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高宗宣布独立,成立大韩帝国,自称皇帝,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从此朝鲜改为韩国。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统治时期
日韩合并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将皇室封为日本贵族,暗杀高宗,强迫朝鲜人改用日语,企图消灭朝鲜民族文化。
]3·1独立活动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顺宽等青年学子在今日汉城钟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3·1独立宣言”,但被日本警察暴力镇压,柳顺宽等学子被杀。史称“3·1独立活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上海沦陷后迁往重庆,成立独立战斗队对日宣战。
现代
[编辑]朝鲜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双方爆发朝鲜战争,中国和美国分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为界,中朝联军同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目前美国仍有部分军队驻扎在韩
鲜卑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和朝鲜没关系。
好:12
不好:0
原创:2
非原创:0
醉╃清风 2007-12-15 00:43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韩国/朝鲜以前就是一个国家,是中国的附属国!和过去的吐蕃、满洲、台湾、三翻一样。就是同一个大家族语言的不同而已。
公元1世纪后,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古国。公元7世纪中期新罗统一了朝鲜。公元918年,朝鲜国王王建定国号为“高丽”,建都于松岳。1392年,高丽三军都制使李成桂废除了高丽第三十四代王,自称国王,并改国号为朝鲜。
1910年8月,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南半部(1948年底苏军撤出,1949年6月美军撤出),朝鲜从此处于分裂状态。1946年2月8日,朝鲜北半部成立临时人民委员会。1947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成立,1948年8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进行选举,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与朝中方面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1958年,朝鲜宣布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70年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91年9月17日同韩国一道加入联合国。
朝鲜的分裂,是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共同介入,两大世界阵营的对抗结果。中国的抗美援朝,应该是苏联和中国共同利益驱使下,为了维持朝鲜的分裂的一种做法。于是在南韩压倒性优势的状况下,中国主动派兵增援北朝鲜,后来的和平协议,维持了38线的约定,中政府没有坚持攻占南韩,这个举动也表示了中国也不希望北朝鲜胜利,朝鲜分裂对于中苏来说,是一件好事。
韩国先建国,正式出兵却是北朝鲜在先。另外,重要的一点,中国抗美援朝军队,对抗的不只是美军,主要是韩国军队。就是说当年的抗美援朝实质,是当时中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干涉他国内政。
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后,韩半岛分为韩国/朝鲜两个国家!分别投靠美国和前苏联!
朝鲜的投靠的苏联解体了,朝鲜也衰败了 !韩国在建国后抓住机遇发展起来了
⑤ 中国帮朝鲜打了几年战
近代中国帮朝鲜打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其实按现代武器的打击程度来说,朝鲜已经不具备战略缓冲区的资格了,实力太弱,起不到大门的作用,只是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吞并,扔给别人又太便宜别人了,本着不能资敌的心理,就是恶心也要恶心别人,所以朝鲜又不能丢,就让他半死不活最好,这样才翻不起大浪,像现在的朝鲜,我个人觉得应该不要帮得太过,让美国整一下,让他再惨一点,雪中送炭才更有效果嘛。
⑥ 朝鲜半岛(古代时期)第一次统一在什么时候被哪个国家统一了
是在668年,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征服了百济后,灭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
新罗从百济夺取到被高句丽霸占的汉江流域后,开始与唐朝结盟共同对付百济和高句丽。公元660年唐联合新罗灭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平壤不下而返。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平壤,并由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在朝鲜半岛西南部设置熊津都护府,至此之后高句丽政权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朝鲜半岛仅剩下新罗和唐朝势力。
这是半岛的第一次统一,虽说不太光鲜。。。。。
若是只算朝鲜人自己统一、不借助外力的话,则是在936年。918年,高句丽人王建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
⑦ 朝鲜的三国时代大约经历了多少年大神们帮帮忙
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新罗(前57年-935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三国时代和之前存在的小国家和民族国家包括伽倻(42年-562年)、东秽濊、沃沮、扶余、于山国、耽罗等国。
⑧ 朝鲜最早成中国的附属国是在哪年呢,又是哪年脱离了这样的关系呢
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灭商,纣王的叔叔箕子逃到朝鲜,击败当地诸韩土着的各部落首领,当上了朝鲜国王,这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不过这个王朝是汉族建立的不是朝鲜族建立的。 前194年,中国西汉时期,燕国贵族卫满反汉,东逃到朝鲜,推翻箕子第40代孙,建立卫氏朝鲜。 前108年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设立了乐浪(平壤)、带方、真蕃、临屯四郡,史称汉四郡(听说郡首都是当地的土着而根本不是来自长安-洛阳的汉族流官),统治着朝鲜半岛中北部。南部的诸韩民族仍然处于部落时代。汉字开始传入朝鲜半岛,自此中国文言文长期是朝鲜唯一的书写文字。 勿吉人(靺鞨族的祖先)是挹娄人的后代,以强悍着称,向西驱逐扶余,扶余只得苟延残喘。扶余金蛙王(其王宫据说就是现在的君安证券吉林营业部)喜欢义子邹蒙,而不喜欢太子大索,大索联合其他六个王子合伙谋杀邹蒙,邹蒙逃到今吉林集安,建立高句丽王国(后来迁都平壤)。邹蒙的儿子是琉璃,琉璃的儿子大武神王继承高句丽王位,击败扶余王大索,灭掉扶余。 邹蒙建立高句丽后不久占有了真蕃、临屯,前82年,汉昭帝刘弗陵废弃真蕃、临屯两郡。 同时朝鲜半岛南端出现三个小国——马韩、辰韩、弁韩,史称三韩(朝鲜族的祖先)。HAN在古朝鲜语中是“大”的意思,当时三韩还没有汉字,后来汉字传入朝鲜,朝鲜全HAN写作“韩”字。 这时朝鲜从来都是地方政权,而不是什么国家。
汉朝之后中国进入了几百年的三国演义和南北朝内战,无暇顾及边陲。于是各地诸侯纷纷割地自立为王。这时期高句丽(于起源于公元前37年中国的东北-668年)趁着中原分裂内战不止,高句丽不断在东北扩张并向朝鲜半岛伸延。与高句丽同时期诞生并存在朝鲜半岛的还有半岛中部的百济(前18年-660年)和南部的新罗(前57年-935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
隋朝重新统一以后,高句丽害怕成为下一个被打的目标,于是反守为攻不断骚扰辽西,隋皇一气之下三次挥兵攻打高句丽但都败兵未果。 唐高宗三年(公元668)唐朝大军毁灭并全盘接收了高句丽。 新罗向来与中原和好。公元660年,新罗和唐朝联合灭百济。676年,新罗新罗趁着唐朝在西域应战突厥,策反唐朝在半岛上的守关大将叛逆反唐,驱逐唐军最终统一朝鲜,定都庆州,采取唐朝的国家制度。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后三国时期。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
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称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改向辽国称臣,1127年再度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成为蒙元属国,达鲁花赤驻开城监督国政。
1368年明朝推翻蒙元,1387年朱元璋当然要收复原东北蒙元属地,高丽国王仍然依附蒙古残馀势力,拒绝归还,竟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彻底臣服明朝并祈求朱元璋同意将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城。 1591年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史称:壬辰倭乱。
1618年明朝和后金(清)作战,作为明朝的盟友,朝鲜出兵援助。1637年清兵占领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满清的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