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中国成立时有多少人口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有5亿多人口。这个数据是根据旧中国户籍加总统计出来的,只做参考,但不精确,新中国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1953年6月30日,截止当日24时,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
据调查在地球上,北纬30度线附近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而恰恰中国就在处在这一附近,所以说中国这片土地有利于人类进行繁衍。
中国人口
即中国整体的人口数量,其中中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2020年数据),中国香港2018年总人口:743万。中国澳门2018年总人口:66万7400人。台湾省2018年总人口:约为2358万人。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4742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83218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561236人。
全国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4852人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2021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② 中国历年人口数量是多少
中国历年人口数量如下:
2020年:14.11亿(1,410,929,362)。
2019年:14.08亿(1,407,745,000)。
2018年:14.03亿(1,402,760,000)。
2017年:13.96亿(1,396,215,000)。
2016年:13.88亿(1,387,790,000)。
2015年:13.8亿(1,379,860,000)。
2014年:13.72亿(1,371,860,000)。
2013年:13.63亿(1,363,240,000)。
2012年:13.54亿(1,354,190,000)。
2011年:13.45亿(1,345,035,000)。
2010年:13.38亿(1,337,705,000)。
2009年:13.31亿(1,331,260,000)。
2008年:13.25亿(1,324,655,000)。
中国人口现状
1、人口增速放缓
虽然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从2010年到2020年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与2000-2010年0.57%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2、2018年以来新增出生人数持续快速下降
2018年以来,我国新增出生人数开始出现快速下滑迹象。
③ 求中国50年代有多少人口
50年代初,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6‰上升至23‰。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内地人口达到5.8亿。
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如今,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计算公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大大加快。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人口
④ 中国建国时人口多少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推算出建国初期的人口总量为5.42亿。
1964年总人口达7亿以上,净增1亿人口用时10年。紧接着,1969年总人口超过8亿,1974年超过9亿,平均每5年净增加1亿人口,净增1亿人的时间比前一时期缩短了一半。
所以1964年到1974年这个时间段中国人口增长最快。
(4)53年中国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造成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特别是人均拥有量锐减)等。
其中,“吃饭问题”(人多粮食少)是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首要问题。
⑤ 中国古代各朝代各时期有多少人口呀
我国现存的最古人口统计数字是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王朝创建人夏禹时的人口记录。
根据《帝王世纪》,当时的人口为13553923人。
这一数字以后为历代史书所采用,成为世界各国最古人口数字之一。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人口为13714923人。在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加战乱频繁,全国人口始终停滞在一千万左右。
进入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发展较快。
西汉平帝元始2年(公元2年)全国在籍人口为59594978人(《汉书》地理志)。
东汉桓帝永寿3年(公元157年)为56486856人(《晋书》地理志)。以后经历三国分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已,人口颇有减少。
在公元六世纪末,隋朝建立以后,全国重归统一,炀帝大业5年(公元609年)全国在籍人口恢复到46,019,956人(《隋书》卷29,《通考》户口1)。
唐代统治达250年,政局安定。玄宗天宝14年(公元755年)人口数字最高达52,919,309人(《通典》食货7),同西汉最高数字相比。仅少600多万。
九世纪中期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战乱将引近百年。人口又一度减少。
公元976年宋朝统一全国。真宗景德3年(公元1006年)全国在籍人口恢复到16,280,254人(《宋会要辑稿》食货12)。
徽宗大观4年(公元111O年)达到46,734,784人(《宋史》地理志)。北宋全期,人口没有超过唐代最高数字。
十一世纪初期,金人入侵统治黄河流域,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全国政局又陷于南北对峙。
在公元1193—1195年之间,宋金两朝在籍人口合计曾达76,335,486人(《据《通考》户口2所载南宋口数,《金史》食贷志所载金口数合计)。
元代统治中国近90年(公元1279—1368年)。
世祖至元28年(公元1291年)全国在籍人口为59,848,964人(《元史》卷16世祖本纪13)。
明朝统治全国近三百年,留有详细的人口记录。
太祖洪武14年(公元1381年)全国户数为10,654,362户,口数为59,873,305人,每户平均口数5.62人(《明太祖实录》卷140)。
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全国户数为11,415,829户,口数为66,598,337人(《明成祖实录》卷26)。
整个明代历年在籍人口数字介于5,000—6,700万之间。
清朝时期人口增殖最快。顺治、康熙、雍正三代只有人丁数,没有人口数。一般所称口数包括男女老小在内,指的是全部人口总数。丁数是把每户所出壮丁人数,只指成年男子可任军役和劳役的数字;每户丁数平均只有一至二人,而人口总数每户平均都在5人左右。
顺治、康熙、雍正三代,人丁数历年都在两千万左右,估计人口总数均在六千万至一亿人左右。到干隆年间,丁赋(人头税)并入地税,以后滋生人丁不再课税,人口隐瞒少了,人口增加甚快。
干隆6年(公元1741年)在籍人口总数为143,411,559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57),这在中国历史上全国总人口数第一次达到一亿以上。
到干隆28年(公元1763年),人口总数为204,209,828人(《清实录·高家实录》卷701)。
干隆59年(公元1794年)人口总数为313,281,795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467)。从干隆6年到干隆59年,经历53年,人口由1.43亿增加到3.13亿。干隆是清朝极盛时期,五十年内人口翻一番是完全可能的。道光14年(公元1834年)人口总数为401,008,574人(《清实录·宣宗实录》卷261),全国人口第一次增加到4亿以上
。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生产力在增长中,全国人口从1亿迅速增长到4亿。
⑥ 中国人口历年数据统计
公元前230年,秦灭六国时,中国人口有3000万。
公元前210年,中国人口只剩下1000万人。
经过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巨鹿之战、楚汉争霸后到了汉高祖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中国人口达到了1500万人。
公元前129年也就是西汉时汉武帝元光六年,在经历了汉匈战争后,全国人口增加到3600万人。
西汉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国人口大幅上升到5767万人。但到了汉光武帝元年,东汉建立。由于历经战争人口下降一半只有2800万人。
公元184年,休养生息后人口又恢复到5500万人。随后就是东汉后期时代,到汉献帝建安22年,人口下降到1500万人。魏蜀吴三国时代,经历夷陵之战后人口达到3000万人,但两晋时期,公元282年,人口下降到2262万人。经过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后,在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539年,全国人口只剩下1100万人,这比东汉末年还要残酷。
直到公元577年,也就是北朝北齐幼主承光元年,人口恢复到2000万人。
公元598年,隋朝建立后,全国人口大幅增长,最高达到4450万人。隋炀帝大业五年,人口膨胀到4601万人的顶峰。
之后的隋末农民起义和远征高丽等战争,一直到公元639年唐朝贞观13年,人口只剩下1235万。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唐朝国力达到顶峰,人口也大幅增长到5291万人。但安史之乱以及黄巢农民起义后,公元907年人口下降到2000万人。
到了公元960年,也就是五代十国,人口达到3000万人。不久北宋建立,在经历宋辽战争后也就是宋仁宗嘉佑八年,人口下降到2642万人。
公元1102年,宋徽宗时期国力上升,人口也大幅上涨到4532万人。但宋金战争后,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进入南宋时期,公元1161年人口只剩下2420人。
公元1207年,宋金西夏都计算的情况下总人口突破1亿大关,三国人口加一起达到1.3亿。
但蒙金、宋蒙战争后,又有一半人口被消灭,到了元朝时期,公元1290年,中国人口还剩下5883万人。
公元1351年,元朝人口达到顶峰,人口达到8758万人。
朱元璋在击败元朝后,公元1393年,全国人口只剩下6054万。此后明朝迎来盛世,虽然经历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到了崇祯十七年,明朝人口达到了创纪录的1.5亿人。
清兵入关后,历经残酷战争,公元1646年,也就是顺治三年,全国人口还剩下8848万人,也就是几乎一半人口没了。
公元1790年,干隆55年,全国人口飙升到3亿人。随后一直上升,到了公元1850,大清人口高达4.3亿人。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后人口又下降到3.4亿人,约1亿人口损失。
清朝灭亡后民国建立,1939年中国人口达到5.1亿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口一路飙升,到2019年人口达到14亿人。
中国民族组成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还有55个民族,占8.49%。但据2005年的抽样,新生儿中,汉族仅有88%,预示着新生儿成长后汉族人口比例将仅为88%。
少数民族增长快于汉族,从1953年占全国人口5.2%,到1990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9.44%。
2005年全国抽样普查中,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新生儿中,少数民族比例为14%,汉族人口占86%,也就是未来少数民族占中国人口的14%。汉族比例将会大降到86%。
⑦ 新中国成立时有多少人口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万人。解放后中国总人口是8.52亿,并且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
1、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
2、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⑧ 一九五五年全国人口总数有多少
1953年国家组织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