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十大暴龙
中国十大暴龙:
1、喀左中国暴龙
喀左中国暴龙居于中国十大暴龙之首,由虚骨龙类演变而来,其化石在辽宁喀左被发现。
喀左中国暴龙分布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早白垩世暴龙化石,比北美霸王龙早了六千多万年。身长约10米,这是一种极具攻击力的食肉型恐龙。
2. 世界上最大的霸王龙
霸王龙,其正确的学术译名为雷克斯暴龙,为暴龙的主要模式种。。想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霸王龙?下面让我告诉你,请认真浏览哦哦。
世界上最大的霸王龙 喀左中国暴龙
2009年9月13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正式发布:辽宁喀左发现世界最大早白垩世霸王龙化石。这是我国古生物两代科学家在全国各地寻找了40多年的物种,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价值,专家初步将其命名为"喀左中国暴龙"。
喀左中国暴龙2009年3月23日发现于喀左县大城子镇小城子村花果山,发现者喀左县公安局崔岩,3月2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季强,姬书安研究员赶到现场,开始进行了科学考察和鉴定。喀左中国暴龙分布在中国。体重29吨。和诸城暴龙一样是亚洲最大肉食恐龙。
霸王龙类简介
霸王龙类是一类特殊的肉食恐龙,其早期体型较小,化石发现于中国,北美和欧洲的晚侏罗-早白垩世底层中;而晚白垩世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科化石则主要分布于东亚和北美,它们头骨硕大,后肢粗壮,前肢却极度退化。
发现于辽宁喀左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的喀左中国暴龙代表晚期的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体长达20米,是已知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白垩世霸王龙类,化石头骨和肠骨的特征不同于其它霸王龙,故代表一新属种,种名"喀左"表示化石产自辽宁喀左。
特征
上百块形状不等的石头陈列在一个屋子里,一块青色的大石头上,两排约3厘米长的牙齿和一个大鼻孔清晰可见。一亿两千万年前,它是一只身长十米的霸王龙,和它的名字一样,它绝对堪称食物链的霸主。头部长达1米,身长达10米左右。
科学意义
喀左中国暴龙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对霸王龙类早期演化的认识,并为研究霸王龙科的资源提供了珍贵材料,该新属种以显示出霸王龙科的特征,进一步证明中国史世界上霸王龙类最主要的演化地之一。
霸王龙科可能起源于亚洲;其次,霸王龙类在早白垩世时身体已经向巨大化发展,进一步缩小了早白垩世霸王龙类与晚白垩世霸王龙科在个体大小方向上的差异;第三,喀左中国暴龙是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兽脚类恐龙,它的发现对深入探讨热河生物群的组成面貌,生态环境以及其古地理分布亦有重要价值。
霸王龙的介绍
霸王龙是一种强大的动物。它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成年霸王龙的体重可达6吨左右,直立起来高约4.5米,身长约12米。它的血盆大口宽约1.2米,参差不齐地布满了匕首一样的牙齿,能咬穿猎物的骨骼,一口就能吞下225千克的食物。
对霸王龙的研究是恐龙学中的一大热点,单是对它速度的研究就已经非常细致。在2002年2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约翰·哈钦森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公布了他们关于霸王龙运动的研究成果—《双足动物行走能力的力学及灵敏度分析Ⅰ-灭绝类群篇》一文。在文中他们指出霸王龙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们不能奔跑,只能以18~40千米/小时左右的速度行走,否定了人们认为霸王龙能够奔跑如飞、很少有猎物能够逃脱其利爪的观点。
哈钦森用电脑来模拟不同动物的运动。通过腿的长度、运动姿态等参数估算动物奔跑所需的腿部肌肉的最小重量。计算表明,动物的体重越大,它依靠双腿奔跑所需的腿部肌肉占体重的比例也越大。一只普通的鸡,腿部肌肉的重量只需要达到体重的17%左右。但一头体重6吨的霸王龙,如果它能够奔跑,那么它腿部肌肉的重量将超过身体总重量的80%,而现存的陆地脊椎动物的腿部肌肉的重量一般不会达到身体总重的50%。
研究者还计算出,一只霸王龙大小的鸡如果要奔跑,其腿部肌肉将占全身重量的99%—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者的结论是,霸王龙的运动速度不可能超过40千米/小时。如果你被一头霸王龙盯上,只要跑得足够快,还是有可能逃脱的。但很多古生物学家都反对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哈钦森的观点还不够细致,霸王龙像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里描述的那样那样箭步如飞是没有问题的。
今年9月9号出版的美国《形态生物学》(Morphology)杂志刊登了哈钦森的后续研究—《双足行走能力的力学及灵敏度分析Ⅱ-灭绝类群篇》。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的观点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仍然认为霸王龙不能快速奔跑。他们认为幼年霸王龙的奔跑速度最高可达72千米/小时,而成年霸王龙却只能达到18~40千米/小时。
毫无疑问,霸王龙是一种强大的动物。它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成年霸王龙的体重可达6吨左右,直立起来高约4.5米,身长约12米。它的血盆大口宽约1.2米,参差不齐地布满了匕首一样的牙齿,能咬穿猎物的骨骼,一口就能吞下225千克的食物。
对霸王龙的研究是恐龙学中的一大热点,单是对它速度的研究就已经非常细致。在2002年2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约翰·哈钦森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公布了他们关于霸王龙运动的研究成果—《双足动物行走能力的力学及灵敏度分析Ⅰ-灭绝类群篇》一文。在文中他们指出霸王龙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们不能奔跑,只能以18~40千米/小时左右的速度行走,否定了人们认为霸王龙能够奔跑如飞、很少有猎物能够逃脱其利爪的观点。
哈钦森用电脑来模拟不同动物的运动。通过腿的长度、运动姿态等参数估算动物奔跑所需的腿部肌肉的最小重量。计算表明,动物的体重越大,它依靠双腿奔跑所需的腿部肌肉占体重的比例也越大。一只普通的鸡,腿部肌肉的重量只需要达到体重的17%左右。但一头体重6吨的霸王龙,如果它能够奔跑,那么它腿部肌肉的重量将超过身体总重量的80%,而现存的陆地脊椎动物的腿部肌肉的重量一般不会达到身体总重的50%。
研究者还计算出,一只霸王龙大小的鸡如果要奔跑,其腿部肌肉将占全身重量的99%—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者的结论是,霸王龙的运动速度不可能超过40千米/小时。如果你被一头霸王龙盯上,只要跑得足够快,还是有可能逃脱的。但很多古生物学家都反对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哈钦森的观点还不够细致,霸王龙像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里描述的那样那样箭步如飞是没有问题的。
今年9月9号出版的美国《形态生物学》(Morphology)杂志刊登了哈钦森的后续研究—《双足行走能力的力学及灵敏度分析Ⅱ-灭绝类群篇》。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的观点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仍然认为霸王龙不能快速奔跑。他们认为幼年霸王龙的奔跑速度最高可达72千米/小时,而成年霸王龙却只能达到18~40千米/小时。
3. 恐龙哪个脖子最长
马门溪龙脖子最长。
马门溪龙的化石首次发现于我国四川宜宾,它是我国发现的最大蜥脚类恐龙,也是目前发现的脖子最长的恐龙,长达11~14米,占到体长的一半,它们脖子里的颈椎数量也特别多,达到惊人的19个。而现在脖子最长的长颈鹿也才7个颈椎骨,和人的颈椎骨数量一样。
马门溪龙简介
马门溪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之一,距今约1.6亿年。这是化石记录中脖子最长的恐龙,个体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后由我国着名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将其定名为合川马门溪龙。
此属动物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食植,体型独特,全长约22米,体躯高将近7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其颈部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部可达12.1米)。
中国古动物馆展出的马门溪龙骨架是一条在四川省境内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这条巨大的恐龙全长22米(最大的马门溪龙可达35米),重达30-40吨,却有不到60厘米的头,脑容量不足500克,脑后有脑垂体,指挥颌骨的动作,把信息通过脊椎送到腰带,同时还有一个比脑子大的脊椎结,通过神经指导后肢活动。
马门溪龙嘴里长着勺状牙齿,它主要吃柔软而富有营养的植物。人们推测,如果它要维持一天的活动,至少也得吃上300千克的食物,也就是说,每天24小时中,有23个小时它的小嘴巴都必须一刻不停地取食才行,所以马门溪龙才是名副其实的“吃货”。
4. 中国十大最厉害的恐龙排名
中国十大最厉害的恐龙排名:第一名喀左中国暴龙,第二名中国虔州龙,第三名勇猛特暴龙,第四名华丽羽王龙,第五名甘氏四川龙,第六名扶绥中国上龙,第七名上游永川龙,第八名和平中华盗龙,第九名诸城暴龙,第十名董氏中华盗龙。
第一名喀左中国暴龙
在辽宁喀左被发现,是暴龙科,由虚骨龙类演变而来的,辽宁喀左发现的暴龙是世界上最大的早白垩世暴龙化石。
5. 海洋中最大的恐龙是什么龙
震龙,属于蜥脚类恐龙,和马门溪龙是一类的.
说起中国最大的恐龙,许多朋友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合川马门溪龙!
这条恐龙大汉的化石是1957年在四川省合川县太和镇出土的。它身长22米,高3.5米。它的脖子很长,抬头足有10米呢!估计它活着的时候可能有25-40吨重!
马门溪龙的化石骨骼比较完整,仅缺失头部及部分肢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中国以及亚洲最大的恐龙。
马门溪龙的化石现陈列在成都理工学院(前成都地质学院)的博物馆里,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是观众心目中的史前动物大明星。国内外许多自然博物馆里都陈列有它的复制品。在中外古生物教科书上以及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上都曾经介绍过它。
随着恐龙化石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深入,新的发现不断涌现。
1985年,内蒙古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在内蒙查干诺尔碱湖周围的白垩纪早期的地层中,挖掘出一具巨大的蜥脚类恐龙的化石骨架。保存的化石主要有:头后骨、部分牙齿、牙床,大部分的椎体及比较完好的四肢骨。骨架已被装架起来,现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馆中。
新发现的这具恐龙巨人的化石被命名为查干诺尔龙。它体长23米,身高6米,昂首高达12米,估计在世时体重可达60余吨。比合种马门溪龙长...震龙,属于蜥脚类恐龙,和马门溪龙是一类的.
说起中国最大的恐龙,许多朋友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合川马门溪龙!
这条恐龙大汉的化石是1957年在四川省合川县太和镇出土的。它身长22米,高3.5米。它的脖子很长,抬头足有10米呢!估计它活着的时候可能有25-40吨重!
马门溪龙的化石骨骼比较完整,仅缺失头部及部分肢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中国以及亚洲最大的恐龙。
马门溪龙的化石现陈列在成都理工学院(前成都地质学院)的博物馆里,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是观众心目中的史前动物大明星。国内外许多自然博物馆里都陈列有它的复制品。在中外古生物教科书上以及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上都曾经介绍过它。
随着恐龙化石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深入,新的发现不断涌现。
1985年,内蒙古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在内蒙查干诺尔碱湖周围的白垩纪早期的地层中,挖掘出一具巨大的蜥脚类恐龙的化石骨架。保存的化石主要有:头后骨、部分牙齿、牙床,大部分的椎体及比较完好的四肢骨。骨架已被装架起来,现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馆中。
新发现的这具恐龙巨人的化石被命名为查干诺尔龙。它体长23米,身高6米,昂首高达12米,估计在世时体重可达60余吨。比合种马门溪龙长出1米,高出2.5米,抬头高出2米。
查干诺尔龙也是我国最大的恐龙之一。它的知名度不如马门溪龙。在辈分上,马门溪龙是老前辈,生在侏罗纪晚期;查干诺尔龙生在白垩纪早期,是小字辈。
马门溪龙和查干诺尔龙均属蜥脚类的吃植物的恐龙。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体态硕大,四足行走,长颈长尾,脑袋很小。这类恐龙是恐龙王国的金刚,它们都长得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中国、加拿大恐龙联合考察队在我国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将军戈壁发掘出十几节巨大的颈椎化石,其中有一节颈椎竟长1.4米。专家鉴定认为这是一条巨型蜥脚类的颈椎骨化石,估计全长可能要超过30米!可惜它身上的遗骨大部分都不见了。
中生代时在中国的土地上曾生活过许多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它们最大的究竟有多大呢?目前还不清楚。
6. 是什么龙最厉害是蛟龙、应龙、虬龙、螭龙 天龙、神龙、地龙、伏龙 夔龙、鼍龙 饕餮龙、鲲鹏、飞龙
天龙、神龙、地龙、伏龙这四种龙是最厉害的。
《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内典》:一天龙,守天宫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龙,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者;四伏藏龙,守王大福人藏者。
7. 中国最大的龙是什么龙
说起中国最大的恐龙,许多朋友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合川马门溪龙!(目前)
这条恐龙大汉的化石是1957年在四川省合川县太和镇出土的。它身长22米,高3.5米。它的脖子很长,抬头足有10米呢!估计它活着的时候可能有25-40吨重!
马门溪龙的化石骨骼比较完整,仅缺失头部及部分肢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中国以及亚洲最大的恐龙。
马门溪龙的化石现陈列在成都理工学院(前成都地质学院)的博物馆里,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是观众心目中的史前动物大明星。国内外许多自然博物馆里都陈列有它的复制品。在中外古生物教科书上以及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上都曾经介绍过它。
随着恐龙化石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深入,新的发现不断涌现。
1985年,内蒙古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在内蒙查干诺尔碱湖周围的白垩纪早期的地层中,挖掘出一具巨大的蜥脚类恐龙的化石骨架。保存的化石主要有:头后骨、部分牙齿、牙床,大部分的椎体及比较完好的四肢骨。骨架已被装架起来,现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馆中。
新发现的这具恐龙巨人的化石被命名为查干诺尔龙。它体长23米,身高6米,昂首高达12米,估计在世时体重可达60余吨。比合种马门溪龙长出1米,高出2.5米,抬头高出2米。
查干诺尔龙也是我国最大的恐龙之一。它的知名度不如马门溪龙。在辈分上,马门溪龙是老前辈,生在侏罗纪晚期;查干诺尔龙生在白垩纪早期,是小字辈。
马门溪龙和查干诺尔龙均属蜥脚类的吃植物的恐龙。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体态硕大,四足行走,长颈长尾,脑袋很小。这类恐龙是恐龙王国的金刚,它们都长得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中国、加拿大恐龙联合考察队在我国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将军戈壁发掘出十几节巨大的颈椎化石,其中有一节颈椎竟长1.4米。专家鉴定认为这是一条巨型蜥脚类的颈椎骨化石,估计全长可能要超过30米!可惜它身上的遗骨大部分都不见了。
中生代时在中国的土地上曾生活过许多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它们最大的究竟有多大呢?目前还不清楚。
8. 东海龙王和水井龙王,太龙谁大
东海龙王最大。
东海龙王名敖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族之王,为“四海龙王”之首,亦为所有水族之王。统治东海之洋,主宰着雨水、雷鸣、洪灾、海潮、海啸等。曾下陷东京、水淹陈塘关(影视设定)。在中国以东方为尊位,按周易来说东为阳,故此东海龙王排第一便是理所应当。
(8)中国最大的巨龙是哪个扩展阅读:
东海龙王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掌管兴云降雨。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中国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而东海龙王为四王之首,原因在于龙王怕火,而东海龙王手中握有火种。
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9. 在中国至今为止挖掘出最大的古生物化石是什么生物的化石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侏罗纪恐龙命名为“鄯善新疆巨龙”
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及新疆地调院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与新疆鄯善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鄯善新疆巨龙”命名仪式及恐龙化石保护野外现场会10月10日上午在新疆鄯善七克台巨型恐龙化石产地隆重举行。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杨群,国家古生
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丽霞,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顾问孙革,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顾问、着名恐龙学家董枝明,
国际着名古脊椎动物学家、德国波恩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前所长T.马丁,以及来自我国、德国、美国、爱尔兰等国的地质古生物专家及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吐鲁番地区行署及鄯善县政府有关领导和新闻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了命名仪式及化石保护野外现场会。仪式及现场会由中共鄯善县委书记刘开勤主持。
现场会上,古生物学家、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新疆科考队领队孙革教授首先介绍“鄯
善新疆巨龙”命名经过;恐龙学家董枝明教授对“鄯善新疆巨龙”的命名做进一步解读。国家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杨群教授代表中国古
生物学界对“鄯善新疆巨龙”的发现和命名表示祝贺,并对新疆地区以恐龙为代表的化石保护工作提出希望;国家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王丽霞副主任就进一步贯
彻执行《国家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做好对包括“鄯善新疆巨龙”在内的恐龙化石保护工作等进行指导。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领导、吐鲁番地区和鄯善
县的领导代表全区广大群众对“鄯善新疆巨龙”的正式命名表示由衷的祝贺、对科学家们在鄯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对未来进一步做好化石保护工作提出展望。
古生物学家、德国波恩大学马丁教授代表与会的国外专家向“鄯善新疆巨龙”的命名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新疆自治区和鄯善县政府对化石保护所做的努力和对科学家
工作的支持予以高度评价。
“鄯善新疆巨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侏罗纪恐龙,产于新疆鄯善七克台地区距今1亿6千多万年的晚侏罗世齐古组。该恐龙形体巨大,体长30余米,体重约30吨。化石保存了完整的股骨(长约2米)、胫骨、腓骨、腰带、背椎和荐椎,以及部分尾椎、肋骨及颈骨等,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它首次刷新了我国侏罗纪大型恐龙的记录。该化石是2009年由我国古生物学家孙革教授领导的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新疆地调院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于鄯善七克台地区发现,2011年起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正式发掘。在董枝明教授指导下,由吉林大学青年古生物学专家吴文昊博士和沈阳师范大学青年古生物专家周长付博士牵头,经过长达两年多的研究,终于将这一巨型蜥脚类恐龙命名为“鄯善新疆巨龙”(新属、新种)(Xinjiangtitan shanshanensis gen. et sp. nov.),成果于今年9月25日
出版的《世界地质》杂志正式发表。“鄯善新疆巨龙”的发现不仅为我国侏罗纪恐龙大家族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成员、为研究我国新疆恐龙动物群的组成与演化提供
了新的资料,而且也为深入研究新疆侏罗纪古地理与古气候、推动侏罗纪石油及煤等沉积矿产找寻等提出了新的思路。该成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新疆侏罗纪恐龙研究
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疆吐鲁番鄯善地区古生物化石资源十分丰富。上世纪60年代董枝明教授等曾在这里先后发现白垩纪“鄯善龙”、“嘉峪龙”以及侏罗纪“中日蝴蝶龙”等恐龙化石,揭开了新疆吐鲁番地区恐龙化石研究的序幕。2008年孙革教授率领的中德古生物与地质联合实验室和中德新疆地质工作站科考队在鄯善七克台地区首次发现世界最大的侏罗纪恐龙足迹群,2012年又发现了规模巨大的龟化石群;2011年
起在国土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支持下,在新疆国土资源厅、吐鲁番地区和鄯善县政府的大力协助下,该科考队对“鄯善新疆巨龙”这一巨型恐龙点进行
大规模发掘,终于取得了可喜成果。自去年起,科考队在“鄯善新疆巨龙”化石点附近又新发现了多处蜥脚类恐龙化石点,并发现了与之伴生的肉食兽脚类恐龙牙齿
以及双壳类、叶肢介、鱼及植物等化石。这些化石的新发现为展示新疆鄯善乃至整个吐鲁番地区侏罗纪时期的古地理与古生态、深入研究地层对比及时代、以及恢复
当时“恐龙家园”的总体面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上述一系列重要化石的发现,自2008年起,鄯善县政府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等文件精神,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及吐鲁番地区行署的指导下,制定了鄯善县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切实开展以恐龙化石为代表的化石保护工作。自2011年
起,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和国内外专家的大力支持下,鄯善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化石保护内容与目标,并结合化石保护着手开展了“国家地质公园”
建设规划和申请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次命名仪式和化石保护现场会的召开,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和鄯善县的化石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发挥重要
促进作用。
现场会及命名仪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们又参观了“鄯善新疆巨龙”化石附近的两处新发现的恐龙化石点。其中“东1点”的恐龙已显现长约14米的化石骨架,也是一具较大型的蜥脚类恐龙;“北2点”的恐龙股骨化石长已见1.5米以上,与“鄯善新疆巨龙”的股骨较为相似。专家们一致认为,鄯善的“恐龙家园”必将成为我国重要化石保护产地和我国地质古生物主要旅游胜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