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哪个省风化严重

中国哪个省风化严重

发布时间:2022-10-17 18:05:48

㈠ 云南属于那个风化区

东部季风区
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常态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溶蚀等作用,地表水资源丰富,补给以雨水为主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介于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省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有8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
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为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8.64%,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滇西北属高原山地气候。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截至2019年8月,云南省下辖16个地级行政区,其中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65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区划。 截至2021年,云南省的常住人口为4690万人。 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云南省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入选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文旅大省。2021年,云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146.76亿元,比2020年年增长7.3%

㈡ 中国天灾最严重的省是哪个省

四川 自1967年以来,成都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20次,造成一定破坏和损失的地震8次,其中最大地震为1970年2月24日发生在距成都市区(直线)50公里的大邑县6.2级地震。自1999年成都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立以来,共记录到成都及邻区1200多次地震活动,其中有感地震42次,造成一定破坏和损失的地震2次。
【1900年~2000年】:
1900年邛崃地震 (邛崃直线距成都市区59公里)
1900年至2000年的100年间龙门山地震带 共发生14次地震, 分别为1900年成都邛崃地震、1913年北川地震、1933年理县和茂县地震、1940年茂县地震、1941年康定地震、1949年康定地震、1952年康定和汶川地震、1958年北川地震、1970年成都大邑地震、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1999年绵竹地震等。这说明成都及周边的四川盆地是地震的高发地区。
邛崃也是一个地震频繁区,只不过其特点为震级低,但是震源浅,破坏仍然大。邛崃地区的西南边缘,受龙门山前山断裂的控制,南东方向受蒲江~新津断裂影响,名山~大邑~彭州隐伏断裂穿成都市本区而过

㈢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哪些哪些地方水土好

我国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还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的土地沙化、东北地区的黑土流失,以及遍布全国的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都已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中国水土流失类型众多,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两种类型,在367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中,水力侵蚀面积是179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是188万平方公里。其次,局部地区存在冻融侵蚀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也在加剧。水力侵蚀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上中游的山区、丘陵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从内蒙古河口镇至陕西、山西的龙门区间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年输沙总量的50%以上。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以及长城以北。
在中国,产生水土流失的土地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坡耕地。据调查,坡耕地每亩每年流失土壤为:西北黄土高原区5-10吨;北方土石山区和南方丘陵区4-6吨;东北黑土漫岗区3-5吨。二是荒山荒坡。大片的荒山荒坡裸露,坡陡,植被很差,特别是草皮一旦遭到破坏,侵蚀量将成倍增加。三是沟壑。有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三种形式。据调查,黄土高原地区有大小沟壑27万多条,沟壑密度达3-6公里/平方公里,沟壑面积占土地总面积20-40%。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省有沟壑14.4万条,侵蚀土地140多万亩。中国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有大面积风化花岗岩区,崩塌、滑坡、泻溜和沟蚀严重,群众俗称为“崩岗”。

㈣ 我国风化严重的地区

新疆。
新疆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也是我国风力最大的地区之一。风化现象在新疆造就了大量的雅丹地貌和大片的流动沙漠。

㈤ 我国常见类型地质灾害分布

(一)地震

地震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人类能察觉的地震(有感地震)还不到1%。科学家们通过对地球上地震发生频率的统计,划分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陆断裂地震带和大洋海岭地震带等大地震带,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范围均涉及我国境内。我国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1970年以来,中国(含边界附近)共发生震级M≥5.0地震4500余次。

图1-1 2005~2009年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发生次数统计(统计数据不包括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网提供的有关资料,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6个地区的24条地震带上。这6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包括台湾东部带和台湾西部带;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包括滇东-滇西带、腾冲-澜沧带、武都-马边带、康定-甘孜带、安宁河谷带、西藏察隅带和西藏中部带;③西北地区,主要是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包括银川带、六盘山带、河西走廊带、天水-兰州带、塔里木南缘带、南天山带和北天山带;④华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包括郯城-营口带、燕山带、山西带、渭河平原带和河北平原带;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⑥东北地区,主要指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北部。

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崩滑流)

我国崩塌、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性分布规律非常明显。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和根本原因。从地质方面分析,这些类型地质灾害重灾区一般分布在地形起伏大,构造活动强烈,岩、土体物理风化严重,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在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条件触发下,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2004~2010年资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的地质灾害月报和速报资料)统计(表1-2),我国地质灾害的地域分布和损失特点非常明显。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上海市等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些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大地貌的第二级地貌阶梯的川东鄂西地区、湘西和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东缘区、横断山高山峡谷区,行政区划上主要是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省(市),中南地区的湖南、湖北、广西等省(自治区)以及华东地区的江西、福建、浙江等省。

表1-2 2005~2009年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统计

斜贯中国中部的辽、京、冀、晋、陕、甘、鄂、川、滇、贵地区,由于地处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向东部平原、丘陵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切割特别剧烈,同时许多地区暴雨强烈,加上人为破坏植被和改造地表斜坡、岩土的活动广泛而又严重,所以崩滑流特别发育,不但分布密度大,而且活动特别频繁,是我国崩滑流灾害严重的地区。在以下地区形成崩滑流密集区(带):

1)长白山-燕山-太行山密集带。主要以泥石流为主,其次有少量滑坡,局部有崩塌。主要分布在辽宁的凤城、宽甸、岫岩,河北的青龙,北京的怀柔、密云等地区。

2)黄土高原密集区。主要为黄土滑坡,其次为泥石流。以西部的陇中高原和中部的陕北高原最严重,特别是在黄河上游主流和主要支流沿岸以及铁路沿线尤为发育。

3)秦岭-大巴山密集区。以泥石流、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以白龙江和汉水流域最发育。

4)长江三峡密集带。以滑坡和崩塌(危岩)为主,其次是泥石流。广泛发育在宜昌—重庆之间的长江沿岸。

5)龙门山、横断山、五莲峰、乌蒙山密集区。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崩塌(危岩)次之。鲜水河、大渡河、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流域最发育。

6)云贵高原密集区。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其次为崩塌(危岩)。以澜沧江、元江流域最发育。

此外,在西北的天山、祁连山,青藏高原的念青唐古拉山,华南和东南沿海的仙霞岭、武夷山和台湾山脉的一些地区崩滑流灾害也比较严重。

(三)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活动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一些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而急剧发展,目前已广泛分布在我国大城市、城镇、矿区与铁路沿线。其最大的危害是形成沉降带,引起地面下降与裂缝,如上海、西安等大都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96个城市和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同时引发不同程度地裂缝。据郑柏举(2010)资料,目前我国的沉降总面积约9万平方千米,而且仍然处于蔓延趋势,其中约80%分布在东部地区。地面沉降从地质角度看,容易发生在3种区域:三角洲和滨海平原、冲洪积平原及内陆盆地。体现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就形成了4条主要的地面沉降区(带):下辽河平原的沈阳-营口地面沉降区、北部黄淮海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德州-滨州-东营-潍坊地面沉降区、长江三角洲的嘉兴-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地面沉降区、汾渭沟谷的太原-侯马-运城-西安地面沉降带。其中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全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

我国岩溶塌陷灾害十分严重。据全国地质灾害普查资料统计,全国有岩溶塌陷3000多处,塌陷坑约33200个,塌陷总面积330平方千米。中国岩溶塌陷广泛发育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河北、江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最严重。从地理分布看,主要分布在长白山—燕山—吕梁山—四川盆地—哀牢山以东区域。该区域内可划分为两大岩溶塌陷分布区:秦岭和淮河以北的北方岩溶塌陷分布区和以南的南方岩溶塌陷分布区。北方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伏牛山山麓及一些山间盆地。南方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川东山地、云贵高原和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南岭、粤北山地。

我国地裂缝类型复杂,除伴随地震、滑坡、冻融以及特殊土质的胀缩或湿陷活动产生的地裂缝外,主要是伴随构造蠕变活动而产生的构造地裂缝。构造蠕变地裂缝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发育。在该区域中,地裂缝主要集中在汾渭盆地、太行山东麓平原、大别山东北麓平原地区,形成3个规模巨大的地裂缝密集带。此外,在豫东、苏北以及鲁中南等地区,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地裂缝发育带(区)。

(四)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

地面的剥蚀、侵蚀作用,也必然要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侵蚀形式以表层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主要分布在基岩裸露的斜坡、陡坡地带,虽然它总的水土流失、侵蚀面积所占比例不大,但其危害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国家,据调查统计,至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8%。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呈持续发展态势,其面积、侵蚀强度和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全国平均每年扩展约1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分布非常广泛,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长江、珠江中上游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比较严重。其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千米,年均侵蚀模数约8000吨/平方千米,平均年流失表土厚度3~5厘米,泥沙总量为1316亿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年侵蚀土壤为24亿吨。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共计262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广泛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区域,以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区)最严重。全国荒漠化面积和荒漠化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平均每年扩展2460平方千米。

全国现有各类盐渍土地99万平方千米,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地37万平方千米,残余盐渍化土地45万平方千米,潜在盐渍化土地17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以及沿海平原地区。以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严重。

(五)火山灾害

火山灾害目前仅属于次要的,我国大多数火山为死火山。活火山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黑龙江与台湾等边缘省份。目前我国有危险的活火山有3处,即长白山、腾冲和台湾的阳明山。

㈥ 中国沙漠风化最厉害的地方

新疆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也是我国风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㈦ 在辽宁省哪的风化石最多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7-12

㈧ 中国受台风灾害影响最严重的是什么地方

中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方首当其冲是台湾了。从地理学上来看,台风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台湾了。因为台风生成在太平洋,离太平最近的就是台湾了。从台风到台湾次来看也是台湾最多。台湾水利简介

一、自然概况

台湾是我国宝岛,由台湾本岛与西部澎湖列岛、东南部火烧岛(绿岛)、东北部彭佳屿、钓鱼岛等组成,与福建隔海相望,地跨北回归线两侧,面积3.6万km2;人口约2200万,以汉族为主,高山族约占3%。台湾岛南北长约180km,东西宽140kn,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可分台西平原、台西南丘陵盆地(含台北、台中盆地)、台湾山地(包括中央、玉山、雪山、阿里山等山脉)、台东海滨低山丘陵4个区。海拔1000m以上之山区面积约占全岛的32%;100~1000m之丘陵与台地约占31%;100m以下之平原与盆地约占37%;台湾最高峰玉山峰海拔3997m。区域内多属沉积岩及变质岩,岩性脆弱易风化。主要河流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等,着名湖泊有日月潭、珊湖潭。主要城市有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基隆等。台湾年平均气温20℃,降雨型态主要有季风雨、地形雨、热雷雨、台风雨与热带低气压雨,年平均降雨量2500mm,时空分配不均,山区可达7500~8500mm,西海岸平原则不足1200mm,每年510月占全年降雨78%,降雨的年际差异大,北部雨量丰枯比约6:4,但南部地区达9:1。台湾年降雨总水量约905亿m3,由于人口绸密,人均年水量为4758m3,不足世界平均值10800m3的一半,但为大陆人均值2625m3的1.8倍。台湾受台风影响频繁,据近百年统计平均每年受台风侵袭3.5次。

二、台湾水患特点

1.台风与豪雨

自1897~1997年,101a发生350次台风侵袭,上千次豪两,台风平均每年3.5次,是台湾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近10a统计每年平均造成3000间房屋受损,128亿台元损失。

其中1996年7月31日至8月1日贺伯(HErb)台风侵袭台湾造成惨重损失。该台风于7月24日在关岛东北约800km海面上生成,台风中心于7月31日在宜兰附近登陆,基隆最大风力17级(59.5m/s),阿里山最大日降雨1094.5mm,连续24h降雨1748.5mm。南技、嘉义山区发生泥石流,公路、铁路、通讯设施严重受损;水利设施受损:河堤159.89kn,海堤36.76bm,排水渠82.78hh全台受淹面积3500OHJ,死亡51人,失踪22人,伤463人,房屋倒塌1383间,总损失199亿台元。

2.不利的河流特性

台湾河流共有129条,其中主要河流21条,次要河流29条,普通河流79条,由于其自然地理以及气象水文条件决定,其河流具有以下特性:

a)流域面积小。超过100Obd的仅9条,其中高屏溪3257.85km2,浊水溪3155hd,淡水河2726kd。见图1。

b)河流短而坡降大。长度超过100lm者只有6条,其中浊水溪186.4km,高屏溪170.9hm,淡水河158.7hn,河流上游坡降多超过1/100,下游1/200至1/500,缓于1/1000者仅5条。

c)洪水峰高流急,陡涨陡落,单位面积产水量大,而且丰枯流量差异极大。例如高屏溪流域面积仅3257.85km2,年运流量达84.55亿m3,洪峰流量24200m3/s,起涨至出现峰值一般1~2d。

d)流域内地质条件复杂,大多为砂岩、页岩与板岩,易崩塌、河流含砂量大,且在泥岩与砾岩地区等更容易发生泥石流或土石流。

3.暴雨强度大,洪峰比流量值高

台湾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集中于6、7、8三个月,1h降雨可达300mm,1a最大降雨1748mm,为世界日最大降雨1870mm之93.4%。由于降雨强度大、坡陡、流急及流域内运流系数大等因素,使其比流量值居世界之首,即每kd流域面积其洪峰流量最大。如浊水痪的比流量为7.7,约为长江的450倍,日本信浓川的25倍。

4.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差异甚大

a)空间分布不均。虽年均降雨2500mm,但在花莲模及基降河上游山区降雨量高达7500~8500mm,而西部1200mm,澎湖地区不足1000mm。

b)时间分布差异大。每年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8%;年际变化也很大,如1980年和1993年为旱年,雨量只有1600多mm,而1953年、1972年、1990年则均超过3100mm;北部年雨量丰枯比6:4,南部地区则为9:1,使得南部地区枯水季节用水十分困难。

5.地层下陷与内涝

台湾地层下陷区多集中于乌溪以南之西南沿海、兰阳平原沿海和台北盆地。为加强对地下水利用管理,防止地层下陷以及海水人侵,1970年划定地下水管制区和制定管制办法。台北盆地于1978年实行地下水管制以来,地盘下陷已趋于稳定。但其他地区情况尚未能改善。据统计台湾地层下陷区总面积达1893kn2,相当于6.9个台北市,占平原总面积1100OKI12的17%。由于地盘下陷加剧了通暴雨时的内涝。

三、台湾洪、涝、凤灾害的防治

1.筑堤防洪,整治疏泼河道,畅泄洪水

河川防洪以筑堤为主结合疏竣与河道整治以及分洪道等,全省已有70%的河流完成防洪堤建设,规划河堤总长3191h,已完成2057h,占64%,未来6a计划完成443km。对于河道淤积而影响排洪功能的河段,采取疏泼和整治,以恢复原河道泄洪能力,或增加泄量。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个省风化严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