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大米是哪里传到中国的

大米是哪里传到中国的

发布时间:2022-10-19 22:53:47

❶ 中国最早大米是从哪里引进来的

大米原产于中国与印度

我国食用大米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七千多年前长江流域就有种植水稻并食用大米。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

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1)大米是哪里传到中国的扩展阅读:

东汉时,南方的人口逐渐增加,东汉末年,由于连年的战争,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遭受到很大的破坏,中原人民大量逃入长江流域。

西晋覆灭后,北方相当长时期内局面混乱,以后又有更多的中原人民向南迁移。这些南来的移民,不但增加了南方的人力,同时带来了北方各地区较高的生产技术,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但是南方的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作物栽培方法和北方有许多区别。稻对生长条件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较高。首先,水稻需要田面有适量的水,南方虽然雨量比较多,还是需要讲求水利,以便灌溉。

❷ 大米的原产地是哪里

大米的原产地是, 中国云南地区。

从物种分布来看,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故推测亚洲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水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 水稻-香玉1号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国内大米主要分粳米和籼米,粳米的主要产地在东北三省,籼米的主要产地在长江以南地区,产米区比较有名的有像五常、奉新等,其中生产企业比较有名气的有像黑龙江的北大荒米业、湖南的金健米业、江西的聚丰米业等。黑龙江产的东北大米,辽宁的盘锦大米,河南的原阳大米,天津的小站米,江苏的武育粳,湖北仙桃大米。
扩展阅读:大米的分类
大米的分类:
籼米
籼米系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称为籼米。米粒粒形呈细长或长圆形,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横断面呈扁圆形,颜色白色透明的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根据稻谷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早籼米米粒宽厚而较短,呈粉白色,腹白大,粉质多,质地脆弱易碎,粘性小于晚籼米,质量较差。晚籼米米粒细长而稍扁平,组织细密,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腹白较小,硬质粒多,油性较大,质量较好。在国际市场上,有按籼米米粒的长度分为长粒米和中粒米者。长粒米粒形细长,长与宽之比一般大于3,一般为蜡白色透明或半透明。性脆,油性大,煮后软韧有劲而不粘,食味细腻可口,是籼米中质量最优者。中国广东省生产的齐眉、丝苗和美国的蓝冠等均属长粒米。中粒米粒形长圆、较之长粒米稍肥厚,长宽比在2~3之间,一般为半透明,腹白多,粉质较多,煮后松散,食味较粗糙。质量不如长粒米。中国两湖、两广、江西、四川等省所产的大米多属中粒米。美国的齐奈斯也属中粒米。泰国大米标准根据大米的长度分为特长型(7毫米以上)、长型(6。6~7毫米)、中型(6。2~6。6毫米)和短型(6。2毫米以下)4种。
粳米
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2,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早粳米呈半透明状,腹白较大,硬质粒少,米质较差。晚粳米呈白色或蜡白色,腹白小,硬质粒多,品质优。粳米主要产于中国华北、东北和苏南以及江苏泗洪等地。着名的小站米、上海白粳米等都是优良的粳米。粳米产量远较籼米为低。
糯米
糯米又称江米,呈乳白色,不透明,煮后透明,粘性大,胀性小,一般不做主食,多用制作糕点、粽子、元宵等,以及作酿酒的原料。糯米也有籼粳之分。籼糯米粒形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的,粘性大,粳糯米一般为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的,粘性大,米质优于籼粳米。

大米 ,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现代新型大米还应用色选、风选、去菌除尘、灭菌绝虫、抗菌、阻氧、抑酶、仿生包装等加工技术以使大米更卫生安全,鲜香营养,损耗更小。

❸ 中国大米的历史和发展

由来:从物种分布来看,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故推测亚洲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

湖南道县与江西万年县考古发现,约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种植食用,新石器以前人类应该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

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稻作证据。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长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在约七千年以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杵臼发明被应用,人类知道清理分离不益食的谷壳与米糠。此后不久应该发现用水淘洗是一种更高效的去杂清理工序,淘米工序的高效去菌除氧化糠层及尘埃,人们仍在延用,杵臼制米装备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有使用。

十九世纪未辊式米机被发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纪中期喷风米机问世,碾米效果得以较大的改善。

二十世纪后期制米技术快速发展,光电色选自动清理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北方寒地粳稻种植的不断扩大,1988年免淘米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粮食局第二制米厂规模生产。1989年50吨/天生产线上马。

(3)大米是哪里传到中国的扩展阅读:

生长分布

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中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

❹ 米是起源于哪里呢

米起源于中国。

水稻是由野生稻种演变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大米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为距今12000~10000年前,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两枚稻壳,是野生稻,但是有人工培育迹象,另外硅酸体分析也发现水稻成分。

大米的特点

水稻的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并以其稳产、高产,适应性强,耐储藏和加工方便而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一半的人群,食用这种食物。大米有粳米和籼米之分,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大米一般是指粳米。大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轫性,煮后黏性、油性增大,柔软可口。大米主要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和南方等地。

❺ 大米是从哪里传过来的

大米发源中国和印度。但是近年来世界有很多高端大米品牌,像泰国香米,印度巴萨体米,日本的越光米。后来国内大力研究并引进先进的水稻育种技术。像中国水稻食味之父崔晶博士,利用日本的水稻食味法,研制出可以媲美日本越光米的高端的大米。叫崔晶博士食味米,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❻ 大米起源于哪个国家

大米起源于中国,具体分析如下:

1、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故推测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

2、稻谷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包括水稻;

3、水稻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

4、云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综上所述可知:最早出现稻谷的地方位于云南,稻谷包括水稻,可以参出大米,而云南属于中国,所以大米起源于中国。

(6)大米是哪里传到中国的扩展阅读:

大米的发展起源:

长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在约七千年以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杵臼发明被应用,人类知道清理分离不益食的谷壳与米糠。此后不久应该发现用水淘洗是一种更高效的去杂清理工序,淘米工序的高效去菌除氧化糠层及尘埃,人们仍在延用,杵臼制米装备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有使用。

十九世纪未辊式米机被发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纪中期喷风米机问世,碾米效果得以较大的改善。

二十世纪后期制米技术快速发展,光电色选自动清理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北方寒地粳稻种植的不断扩大,1988年免淘米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粮食局第二制米厂规模生产。1989年50吨/天生产线上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云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稻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稻

❼ 想知道米起源于哪国呢

大米起源于中国,具体分析如下:

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故推测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稻谷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包括水稻;水稻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云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综上所述可知:最早出现稻谷的地方位于云南,稻谷包括水稻,可以参出大米,而云南属于中国,所以大米起源于中国。

大米简介:

大米(Rice),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

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❽ 大米起源于那里历史那年开始繁殖有大米

大米是水稻的种子,稻谷经脱壳、去糠等工艺加工后的最终产品。水稻在植物分类学中为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现在的稻种由野生稻种演变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经过数千年培育和优选,目前水稻的品种已达6 万个以上,广泛分布于从北纬45度至南纬35度的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在世界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中,水稻仅次于小麦居第二,并以其稳产、高产,适应性强,耐储藏和加工方便而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半数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在我国,稻谷的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水稻栽培在我国有很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1 万多年前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曾经出土过水稻的植硅石。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曾出土栽培稻谷的果实。后来考古学家又在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距今约八九千年的栽培稻谷。这无疑很好地证明了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现今我国从东南的福建、台湾到西南的云南,北到江西、南到海南都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我国广泛分布的这种普通野生稻和我国栽培的普通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同具24条染色体,可杂交和产生可育后代。我国已故着名水稻育种专家丁颖认为:中国的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
1973年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谷、米粒、稻根、稻秆堆积物。稻壳、稻叶不失原形,有的稻叶色泽如新,有的稻壳上连稻毛也清晰可辨。经鉴定,这些稻谷已有6700~69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稻谷。水稻在我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了东亚近邻国家。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国水稻北传朝鲜、日本,南传越南。汉代,中国粳稻传到菲律宾。公元 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❾ 大米哪个朝代传入中国


世界水稻起源于中国,早在70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水稻在我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了东亚近邻国家。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国水稻由舟山群岛北传到朝鲜、日本,南传越南。汉代,中国水稻传到菲律宾。公元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❿ 大米是怎么来的

大米是水稻的种子,稻谷经脱壳、去糠等工艺加工后的最终产品。水稻在植物分类学中为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现在的稻种由野生稻种演变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经过数千年培育和优选,目前水稻的品种已达6
万个以上,广泛分布于从北纬45度至南纬35度的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在世界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中,水稻仅次于小麦居第二,并以其稳产、高产,适应性强,耐储藏和加工方便而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半数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在我国,稻谷的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水稻栽培在我国有很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1
万多年前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曾经出土过水稻的植硅石。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曾出土栽培稻谷的果实。后来考古学家又在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距今约八九千年的栽培稻谷。这无疑很好地证明了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现今我国从东南的福建、台湾到西南的云南,北到江西、南到海南都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我国广泛分布的这种普通野生稻和我国栽培的普通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同具24条染色体,可杂交和产生可育后代。我国已故着名水稻育种专家丁颖认为:中国的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
1973年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谷、米粒、稻根、稻秆堆积物。稻壳、稻叶不失原形,有的稻叶色泽如新,有的稻壳上连稻毛也清晰可辨。经鉴定,这些稻谷已有6700~69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稻谷。水稻在我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了东亚近邻国家。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国水稻北传朝鲜、日本,南传越南。汉代,中国粳稻传到菲律宾。公元
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大米是水稻的种子,稻谷经脱壳、去糠等工艺加工后的最终产品。水稻在植物分类学中为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现在的稻种由野生稻种演变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经过数千年培育和优选,目前水稻的品种已达6
万个以上,广泛分布于从北纬45度至南纬35度的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在世界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中,水稻仅次于小麦居第二,并以其稳产、高产,适应性强,耐储藏和加工方便而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半数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在我国,稻谷的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水稻栽培在我国有很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1
万多年前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曾经出土过水稻的植硅石。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曾出土栽培稻谷的果实。后来考古学家又在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距今约八九千年的栽培稻谷。这无疑很好地证明了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现今我国从东南的福建、台湾到西南的云南,北到江西、南到海南都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我国广泛分布的这种普通野生稻和我国栽培的普通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同具24条染色体,可杂交和产生可育后代。我国已故着名水稻育种专家丁颖认为:中国的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
1973年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谷、米粒、稻根、稻秆堆积物。稻壳、稻叶不失原形,有的稻叶色泽如新,有的稻壳上连稻毛也清晰可辨。经鉴定,这些稻谷已有6700~69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稻谷。水稻在我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了东亚近邻国家。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国水稻北传朝鲜、日本,南传越南。汉代,中国粳稻传到菲律宾。公元
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阅读全文

与大米是哪里传到中国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