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五大主要少数民族是什么
蒙古族、壮族、回族,藏族、新疆维吾尔族。中国政府在相应的民族主要居住区设置了自治区政府、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一、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二、蒙古族
蒙古族(蒙古语:ᠮᠣᠩᠭᠣᠯ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西里尔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三、壮族
壮族(壮文:Bouxraeuz,英文:Bourau),旧称僮(zhuàng)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四、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过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五、藏族
藏族(藏文:བོད་པ་ )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
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㈡ 中国56个民族分别是什么
中国的56个民族分别为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
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斯坦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各民族人口
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总数为126583万人,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1064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41%。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1.99%下降为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由8.01%上升为8.41%。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下同),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他们是: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00多万人。
人口在百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他们是: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等族。
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他们是:布朗、撒拉、毛南、阿昌、普米、塔吉克斯坦、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族。
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他们是: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按实地普查区域的人数计算)等民族。另外,还有未被确定民族成份的人口,共73.4万多人。
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的人口密度差距悬殊,例如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8人。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㈢ 满族人和蒙古族人都是比较团结民族。满族人说话。
满洲人和蒙古人由于游牧渔猎的关系确实比汉人心齐!这是康熙说的话!就像日本人团结一样,由于日本多灾难多地震,多海啸!大家只能团结面对大自然!满洲人也是打猎需要团结才有吃的,满洲人有个习惯叫围猎!就是大家一起上!打大型动物,最后也是公平合理大家一起份肉!蒙古人游牧也是一帮人聚在一起!蒙古更离不开集体,剩下单个只是死亡!而汉人不一样,汉人有大片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基本上年年都有吃的,很少有挨饿的时候,而且相比打猎游牧得到食物也要容易的多!所以汉人对情感的重视要比满洲人少!满洲人极为在意情感!因为打猎的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人更珍惜情感!还有就是汉人!受到的自然灾害少要比日本少的多!所以大家都是自己吃饱自己不饿!自己干自己的不用团结去低于外界!人一吃饱了,饱暖思淫欲就走下一项了!天天没事想算计别人了!少数民族一起干什么事,大家在一起说清楚办就行了!因为人少大家都珍惜大家!汉人不能说清楚,说清楚意见就多的不行!都是大家各想各的利益!明末清初,明朝当兵的是为了军粮,满洲人没有军粮也去战场!我对中国北方人深有体会!
㈣ 几个着名的民族里,哪个最团结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回族最团结
㈤ 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分布在()A.西藏自治区B.海南省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故选:C.
㈥ 中国什么名族最团结呢
汉族里面的河南省一个地方的卢氏家族最团结。
㈦ 世界哪个民族最团结。国内什么民族最团结
中国族内最团结的民族,谁都不能否认是维族
维族人历史以来族内最团结的一个民族
我跟他们生活了30年我比较理解他们
㈧ 我们中国56个民族,分别是什么民族
1、汉族
汉族,全称大汉民族。原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2、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与西瓯、骆越有血缘递承关系,是岭南的土着民族。
3、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河北省北部最多,其次是辽宁省
4、回族
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5、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6、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
7、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属于重庆市)。
8、彝族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9、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10、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
11、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布依族内部自称高度统一,因为是百越人后裔,所以布依族绝大部分都以“布依(布越)”自称。
12、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
13、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14、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15、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16、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
17、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18、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
19、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20、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
21、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22、仡佬族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23、东乡族
东乡族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24、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
25、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
26、水族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
27、佤族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
28、纳西族
纳西族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
29、羌族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30、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
31、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
32、锡伯族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
3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柯尔克孜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34、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35、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
36、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毛南族是岭西的土着民族。
37、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
38、撒拉族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
39、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40、塔吉克斯坦族
塔吉克斯坦族虽然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41、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42、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
43、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44、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
45、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
46、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
47、德昂族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
48、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
49、保安族
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
50、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
51、裕固族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
52、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3、门巴族
门巴族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
54、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鄂伦春族的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
55、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
56、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
(8)中国最团结的民族是哪里人扩展阅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的族称是什么,对于这些,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没有搞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力量对民族成分、名称进行辨别,这就是民族识别。经过努力,科学地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
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梳理了错综复杂的民族源流和现状,科学地鉴别了我国现实的民族成分,基本上认定了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进行民族工作的对象,从而为党和国家制定和贯彻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坚实基础。
我国的民族识别,不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也为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学科的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