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的十大发明是什么
中国远不止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共有5000多项,出名的100项:1、鼓: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1980年在山西省襄汾陶寺村的6座墓中出土了七具用鳄鱼皮蒙制之“灵鼍之鼓”,用挖空了的树干作鼓腔的夏代木鼓遗痕,其中建鼓1面,悬鼓2面,扁鼓4面。其年代约在4200年前的古人类墓葬。
2、二进位制:中国古老的易经就使用二进制来进行演算。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 。
3、绳索: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
4、指南针: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
5、养鱼法: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
6、赤道式天文仪: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中国人 《周易》确定了十进制,中国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十进制系统。
8、印刷术: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1040年代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德国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1107年,中国人还发明了彩色印刷术。
9、漆:漆是用漆树皮里的黏汁制成的用以装饰和保护物器的涂料。原始社会,我国人民就已发现漆树并懂得使用由漆树的汁液制成的天然漆来做涂料。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
10、铜镜:我国铜镜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殷商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
11、伞:公元前1100年的早在春秋末年,鲁班的妻子云氏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很像“亭子”,而且收张自如。东汉时出现纸伞,宋时制出了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对伞均有改进,如油伞、蝙式伞等。1747年,我国的伞传入英国,成为英国第一把伞。
12、风筝:相传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13、米酒: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传说第一个造酒的人是上古时期的杜康,杜康造酒就是造的米酒,度数不高还很浑浊。
14、弓箭: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村距今两万八千年的旧石器时代后期遗址发现了一件燧石镞头,是用很薄的长石片制成的,尖端周正,肩部两侧变窄似呈铤状。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箭头之一。而欧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纪才使用弓。
15、古代机器人:西周时期,中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16、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欧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铁犁:铁犁牛耕均在春秋出现,战国铁犁牛耕扩大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
18、大定音钟:中国人于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大定音钟;欧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长明灯:大约在公元前589年,中国人发明了长明灯。灯蕊为石棉;灯油为海豹油或鲸油。
20、算盘:东汉着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徐岳,世界第一位“珠算”提出者和“算盘”记录者。21、地毯:地毯是中国着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国应用。着名的手工地毯,有实物可考的有2000多年。
22、双动式活塞风箱: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钵: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水涌钵。在水涌钵中加入一定的水,摩擦钵的两边耳朵,水会涌起来,这利用的是物理上驻波的原理。
24、空位表零法:中国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开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国的算盘就是这样表示的。
25、化学武器:利用毒气进行化学战的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早期。
26、马胸带换具: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马胸带换具。
27、石油照明法:大约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气照明法。
28、铸铁术: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铸铁术,运用鼓风炉来铸铁。
29、马肩套挽具: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马肩套换具。
30、硝石鉴别方法: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发现了硝。发现硝石为后来发明火药奠定了基础。
31、世界上第一条等高运河-灵渠:西方于公元13世纪才建了等高运河,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体地图: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立体地图。
33、吊桥:中国人李冰于公元前3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安蓝桥。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缆链桥。
34、记谱法: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人已发明了记谱法。
35、造纸术: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时期的蔡伦制出了蔡侯纸。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36、降落伞: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降落伞。西方人利诺曼德于1783年,多次从树顶或房顶上跳下去,结果很成功,他把这叫降落伞;这比中国人发明降落伞晚了一千九百多年。
37、焰火: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焰火。
38、微型热气球: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发明微型热气球。
39、墨水: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墨水。
40、曲柄摇手: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曲柄摇手;西方于公元9世纪才使用曲柄摇手,比中国晚了七百年左右。
41、耧: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耧,而西方到1566年才制成条播机,比中国晚了一千八百年左右。
42、旋转式扬谷扇车: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二千年左右。
43、平衡环:公元前140年,中国人房风发明了平衡环,中国人发明的平衡环比西方领先700年左右。(简仪)
44、白兰地与威士忌:公元前126年,中国人发明了白兰地和威士忌,直到1570年这种制酒法才传到欧洲,并引起欧洲人的轰动。制白兰地酒欧洲人比中国人晚了一千四百年左右。
45、豆腐:公元前125年,中国人刘安发明了豆腐。同年,中国人还发明了激素结晶体提取法,这比欧洲人领先了二千二百年。
46、走马灯:公元前121年中国人发明了走马灯。西方人约翰·巴特于1634年描述了走马灯,比中国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这正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
47、百炼法-用生铁炼钢法:公元前120年,中国人发明了用生铁炼钢法,也称“百炼法”。而西方到1856年才开始用生铁炼钢,比中国晚了二千年左右。
48、指南车: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西周初期,当时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国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车护送越棠氏使臣回国。三国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 ,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
49、曲柄:战国时期,大约公元前100年中国人发明了曲柄。曲柄摇杆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
50、独轮车:独轮车是一个以人力推动的小型运载工具,或称为“鹿车”、“辘轳车”。西汉晚年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使用独轮车,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年。
51、密封实验室: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并建造了密封实验室。
52、传动带:公元前1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传动带。欧洲人用传动带是1430年,比中国晚了一千四百多年。
53、滑动测绘仪:中国人于公元5年发明了滑动测绘仪。而西方到1638年才使用滑动测绘仪,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多年。
54、水力风箱:公元31年中国人发明了水力风箱。中国人利用水利的创举是现代社会以前能源供给中最有意义的突破之一。它是朝工业革命迈出的重大步伐之一。
55、龙骨水车:公元80年,中国人发明了龙骨水车;而欧洲第一架方形板叶的龙骨水车制于16世纪,是直接以中国的设计为模式而制作的,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
56、船尾舵:公元1世纪,发明了船尾舵;而西方到公元1180年才在教堂的雕刻上出现了舵,比中国晚了一千一百年左右。
57、瓷器: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西方到18世纪才有瓷器。
58、地动仪:公元132年中国人张衡发明了地震探测器――地动仪。外国人德拉·奥特弗耶于1703才设计出第一台现代地震仪。这比张衡发明的古代地震仪――地动仪要晚1571年。
59、催泪弹:公元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催泪弹。
60、船中水密舱:中国人于公元二世纪发明了船中水密舱。
61、平衡四角帆:公元2世纪中国人发明平衡四角帆。
62、定量制图法:中国古代着名的发明家张衡在公元2世纪发明了定量制图法,从而使制图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西方直到15世纪才出现有相当价值的地图,这比张衡发明定量制图法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63、纺车:中国人于公元121年发明了纺车;而西方到公元1280年才用纺车,比中国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64、纯硫提炼法:中国人于公元2世纪发明了纯硫提炼法。中国人发明的营养缺乏症治疗法比西方领先了一千七百年左右。
65、七根桅杆船:公元260年中国人发明了七根桅杆船。
66、车前横木:公元3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车前横木。
67、马蹬:马蹬是现代骑马必备的一种工具,使用时拴于马上,骑马者的脚部悬挂处,唐朝以后被广泛应用。据漠北出土壁画等文物,公元3世纪中国匈奴人可能为最早使用马蹬的民族。西方到公元5世纪才制出马蹬,比中国晚了二百年。
68、自动控制机:中国人于公元前3世纪发明自动控制机。
69、人造金: 中国人葛洪于公元3世纪发明了人造金。
70、初级砷提炼法:公元3世纪,中国着名炼丹家葛洪发明了初级砷提炼法。砷是制造火药的原料之一,西方比我国得到提炼法砷晚了几百年。
71、卷线钓鱼器:中国人于公元3世纪发明了卷线钓鱼器,当时它叫做“钓车。而西方到1651年,才开始在鱼杆上使用卷线轮,比中国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72、直升飞机水平旋翼和螺旋桨:公元4世纪中国人葛洪已谈到关于直升飞机旋翼。那时中国有一种儿童玩具竹蜻蜓已如直升飞机的旋翼。它有一根轴,上面绕着一条线,轴上装着几个叶片,定好角度,一拉线,旋翼就向空中飞升上去。这种玩具对欧洲航空先驱者影响甚大。
73、桨轮船:中国人于公元418年发明了桨轮船。
74、“西门子式”炼钢法:大约在公元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西门子式”炼钢法,当时叫“共熔”炼钢法。这就是1863年马丁一西门子平炉炼钢法。中国比西方早一千四百年左右。
75、油印技术:公元500年中国人发明了油印技术。
76、水力磨面机: 公元530年,中国人发明并制造出了水力磨面机。公元13世纪,欧洲人才使用这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七百年左右。
77、海滩航行:公元500年中国人发明了海滩航行。
78、指针式标度盘装置:中国人赵达于公元570年发明了指针式标度盘装置。
79、火柴: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由中国人于公元577年发明的。中国人使用火柴几乎比欧洲人早1000年!
80、国际象棋:中国人于公元6世纪发明了国际象棋。而西方到公元7世纪才下国际象棋,比中国晚了一百年左右。
81、弓形拱桥:公元610年,中国建筑工程学派奠基人李春,发明并建造了弓形拱桥――通桥,又名赵州桥或大石桥,比西方于1345年建造的维奇奥拱桥,早了七百年。
82、浮板:中国人于公元759年以前发明了浮板。
83、熨斗:公元800年代,中国人发明了熨斗,并开始使用了它。
84、纸币:中国人于公元8世纪发明了纸币,不过发行机构是政府。166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银行首先推出了钞票,比中国晚了七百多年。
85、火药:中国人于公元850年发明了火药。十世纪时中国人已用来发信号和制造烟火。西方人到12世纪后期才开始关注火药,比中国晚了三百多年。
86、扑克牌:公元9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扑克牌,西方到公元1377年,德国和西班牙也出现了扑克牌,比中国晚了五百年左右。
87、火焰喷射器:中国人于904年发明了火焰喷射器,并且用之于打仗了。
88、枪炮:大约公元905年,中国人发明了枪炮。这枪就是火枪(或称长矛)。欧洲人到1396年才开始用火枪,比中国晚了四百多年。
89、麦卡托投影:公元940年,中国人发明了麦卡托投影;公元1568年英国才有人用麦卡托投影,比中国晚了六百年左右。
90、链式传动装置:中国人于976年发明了链式传动装置――链式传动带;欧洲人到1770年才开始使用链式传动带,比中国晚了八百年左右。
91、凸轮:中国人于公元983年发明凸轮,并应用于借水力提升的重型链。同一时间,在西方意大利塔斯坎民的一座浆洗作坊中应用了凸轮。
92、运河船闸:公元984年中国人乔维岳发明了运河船闸,从而提高了河运能力。到1375年欧洲也建成了第一个船闸,这比中国已晚389年。
93、种痘免疫法: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发明了种痘免疫法。到1700年,作为预防天花的措施,轻型天花接种开始广泛在欧洲采用,由中国传去的这种接种方法,后来发展成为接种牛痘的免疫学。
94、机械钟:公元1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机械钟。西方到13世纪才制出机械钟,比中国晚了二百年左右。
95、水雷:中国人于公元1374年发明了水雷。
96、大炮:中国于1280年发明了大炮。这时中国人制成了首批信而有征的铜铁大炮(徵是验证的意思)。
97、火箭:中国人于公元1150年发明了火箭,并使用了火药为燃料的火箭打仗。
98、眼镜:中国人于公元1300年发明了眼镜,这时意大利也开始使用眼镜了。
99、古代直升飞机:中国人徐正明于公元17世纪发明了直升飞机。公元17世纪中国苏州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制造一个类似蜻蜓的直升飞机,并且想把人也带上天空。经过十多年的钻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飞机。它有像竹蜻蜓一样的螺旋桨,架驶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脚踏板通过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试飞时候,它居然飞离地面一尺多高,还飞过一条小河沟,然后落下来。
100、回音壁:公元1530年,中国人发明了回音壁;同时,还发明了三音石和圆丘。它们皆建在天坛
⑵ 地毯是怎么由来的
公元前500年地毯已在中国应用。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和伊朗。1606年,法国巴黎附近最早用上了织机编织的地毯。现在的地毯通常由人造纤维和羊毛编织而成。
⑶ 地毯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地毯是我国着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地毯工艺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有实物可考的,也有2000多年。它始于西北高原牧区,当地少数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羊毛捻纱,织出绚丽多彩的跪垫、壁毯和地毯。由于维、蒙、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并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东各国互相交流,逐渐形成了卓越的古代中国地毯艺术。
⑷ 地毯在中国什么年代出现
只要有游牧民族,就出现地毯
⑸ 什么朝代有的地毯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地毯在这历史的洪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具地毯研究专家王哲东和李汝宽先生研究发现,我国地毯最早可能起源于祁连山一带。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此段文字说的是尧舜时代,将居于江州、鄂州、岳州之民众迁徙到祁连山一带的事情。
这些人到北方以后为了抵御北方的寒冷,利用南方的平织技术将丝绸,兽毛等织造成毯用来御寒。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地毯雏形。
在一些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壁画可参考
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物质需求相对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产生美学兴趣:地毯从最初的只作为御寒之物逐渐演变成为帐篷的内部装饰。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贸易的互通,地毯逐渐大批量传入中原地区。
当时由于织毯技术复杂,成品价格昂贵,地毯只存在于皇家和贵族的宅邸或寺庙。
到了唐代,宫廷 设毡坊和毯坊,专门为统治阶级织毯。而且唐代椅凳的出现无疑令地毯更加细分,出现床毯、椅垫、脚踏毯等。
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局部(可参考)
到了宋代,中国完全进入垂足高坐时期,家具品种和形式大体齐全,这对地毯的广泛使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宝座靠背上、椅凳上都有了毯的身影,地毯成为脚踏之物被普遍接受。
到了元代,受蒙古游牧民族生活习性影响,元大都仅官营地毯作坊织毯工就达2万户以上,地毯品种多达二十几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后赞叹中国地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毯。
元人秋猎图局部(可参考)
明代时期,故宫被建造。明朝政府接管了元代的官营织毯机构,开始为故宫织造一批批精致的内廷专用地毯。
在清代,整个宫廷出现了“凡地必毯”的景象。大殿里、墙壁上、寝宫里、佛堂前、戏台上,地毯无处不在。王宫大臣,高官巨贾无不以毯饰居为尚。这个时期,毯被赋予艺术标签,并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宁夏毯、藏毯、新疆毯、蒙古毯、北京毯。
商喜 《朱瞻基行乐图》(可参考)
20世纪之后,随着机器纺纱代替手纺纱,天然植物染料被合成的化学染料取代,传统工艺遭受机械文明的冲击,纯手工地毯逐渐被各种机织地毯所取代。
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手工艺品需求的增加,手工地毯也在慢慢的复苏。现代的手工地毯品种分为2类:手工编织地毯和手工针刺地毯。前者是古老技艺的传承,后者是时代发展人们需求的产物。
⑹ 地毯是从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人们最初使用地毯的时候,完全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地毯被上层社会和富豪阶层完全接受,从而被推上了高雅而富贵的皇宫和官宦之家。而手工地毯也就因此而披上了收藏品的行列。世界上有四个国家在地毯编织和使用方面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他们是中国,埃及,印度和波斯(今伊朗)。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发现和出土了许许多多有关地毯的文物和遗迹,以及幸存的一些古老的手工做成的各种各样的地毯,而且已经有好多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老工艺地毯都已经被收藏进了一些国家的博物。
在这个方面最为突出的就属具有典型东方文化传统风格和色调的中国地毯。
中国地毯最早起源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游牧部落。但是,非常遗憾,我们没有找到这些地区地毯编织和使用的有关文献记载,而在有史书记载的则以河南南召地区所具有的远古的地毯编织记录。公元1978年 7 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分别在河南南召和新疆和田地区发现了大约 3000 年前的地毯碎片。研究指出:地毯技术从新疆沿青海 ,甘肃,宁夏 ,陕西和榆林到内蒙古等地区在不断的延伸。先后进入北京,天津和山东地区,最后与拥有古老地毯编织艺术的中原华夏文明相交织,落脚在河南南召这个中原地区最为偏远的地方而生根发芽。他们利用本地出产的优质的桑蚕丝做出了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真丝地毯。
新疆和其他我国北方地区做出的地毯都是使用羊毛作为地毯原料的,后来渐渐的出现了使用驼毛以及其他比较柔软的毛发做成的地毯,这些地毯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御寒和踏踩而做,而很少的使用到蚕丝这样的高级原料。而真正出现真丝地毯以后,原来的羊毛和其他比较粗糙的地毯就很快的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而被真丝地毯的高雅而清洁的品质所代替。
手工地毯的编织艺术在此期间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到达了一个顶峰。当然也出现了非常浓厚的地域特性 ,
熟练的地毯织工做出了具有数学几何方面的图案设计。从而随着中国的丝绸之路经过中亚带到了中东和欧洲。地毯工艺在长年累月的编织积累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已经发明了使用机械进行
编织地毯。一个相同的图案,经过机器的操作编织,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做出许多完全相同的地毯。但是,这些机器做成的地毯却失去了手工编织所具有的艺术性,其价值非常的低廉。完全没有了手工地毯的工艺价值,因而也就没有在手工地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地毯图案设计一个广泛性和多样性,是具有一成不变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传统的中国图案和传统的波斯图案在天长日久的相互融合中,却产生了一个比较现代却不失手工艺术性的真丝地毯,那就是现在已经占据全球工艺真丝地毯半壁江山的河南南阳所产的真丝地毯。这里的手工真丝地毯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已经远远的超越伊朗和印度的丝毯。伊朗丝毯由于多方面因素所困扰,一直走不出因循守旧的老框框,其结果就造成了现在的极其被动的出口局面。印度在这方面更不用说,其在设计和制作方面一直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到现在仍然没有使自己的地毯工业有一个更大的起色。
⑺ 中国古代地毯的地毯发展历史
中国编织地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将地毯称为“氍毹”“”“壁”、“毛席”、“地衣”等,用途亦略有区别,有的铺在地上,有的铺于床前榻登上,也有的挂在墙壁上。地毯由于原材料的关系,年代久远不易保存,使历史上各朝代的地毯大都荡然无存。但从古籍文献、绘画及考古发掘中仍能看到古代地毯的一些踪迹。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的一幅表现宴乐的壁画中,人物坐在有纹饰的地毯上,呈饮酒观艺状。敦煌石窟的壁画上也描绘有地毯。如 112窟唐代壁画乐队、98窟北壁五代壁画梵天请问经变一伎乐、 217窟宋代壁画悉达太子五欲乐队、409窟东壁西夏壁画供养人,以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为唐代周的《纨扇仕女图》和五代胡的《卓歇图》等绘画中,也都展示了各时代不同装饰风格的地毯。其中有皮球花、团花、蔓草纹、三角纹等装饰图案纹样,是研究古代地毯发展史的重要的形象资料。1959年,在新疆民丰大沙漠1号东汉墓中,出土有毛毯残片,系用红、绯、棕、葡灰、驼、黄、白等色线编织纹饰。1984年,在新疆洛浦县赛依瓦克村1号汉墓中出土一块叶纹栽绒毯,长76厘米,宽73厘米,毯边为红色,毯心在葡灰色的菱形纹中用缃色、黄、湖黄等色线编织叶纹。该毯栽绒平整,编织紧密,为目前出土的保存完整、年代最早的栽绒毯。
[新疆和田出土的汉代树叶纹缂毛坐毯]如图
⑻ 地毯哪个朝代什么地方为什么发明的
地毯是我国着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地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以手工地毯着名,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有实物可考的,也有2000多年。它始于西北高原牧区,当地少数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羊毛捻纱,织出绚丽多彩的跪垫、壁毯和地毯。由于维、蒙、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并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东各国互相交流,逐渐形成了卓越的古代中国地毯艺术。
⑼ 我国古代还有哪些发明
孔明灯、龙骨水车、地动仪、纸、铁犁等。
1、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相传五代(公元907-960)时,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
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相传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灯。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2、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汉族历史上的灌溉农具,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
其结构是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
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广东等地用手摇的较轻便,施于田间水沟,称“手摇拔车”。
3、地动仪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
当时在京师(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
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但由于历史久远张衡地动仪已经失传,只留下一百多字的文字记载。
4、纸
纸,用植物纤维制造,能任意折叠用来书写的片状物。纸是书写、印刷的载体,也可以作为包装、卫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纸、复写纸、卫生纸、面纸等等。纤维无规则交叉排列的纸发明源于中国。
最早的纸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了纸,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
华夏殷商时期,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春秋时期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浆纸。
5、铁犁
铁犁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和河南辉县都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犁铧。铁犁铧的发明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汉代的农具铁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当铁犁在17世纪传入荷兰以后,引发了欧洲的农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孔明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龙骨水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铁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动仪
⑽ 地毯是怎样发现的
地毯,是以棉、麻、毛、丝、草纱线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敷物。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地毯的发明历史由来,一起来看看吧!
地毯的发明由来
地毯是中国着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地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以手工地毯着名,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红线毯》诗中有“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名 句,有实物可考的,也有2000多年。根据文献记载,在唐宋到明清,地毯的品种越来越多。所制的地毯,常以棉、毛、麻和纸绳等作原料编制而成。中国所生产 的编织地毯,使用强度极高的面纱股绳作经纱和地纬纱,而在经 纱上根据图案扎入彩色的粗毛纬纱构成毛绒,然后经过剪毛、刷 绒等工艺过程而织成。其正面密布耸立的毛绒,质地坚实,弹性 又好。 尤其以新疆和田地区所生产的地毯更为名贵, 有“东方地毯” 的美誉。那里所生产的地毯不仅质量好,产量也大。人民大会堂新疆厅编织的一条 1250 公斤的地毯,被赞誉为“地毯之王”。1966 年浙江省兰溪出土了一条棉毯,它长 2.51 米,宽度为 1.18 米,为平纹组织,两面起绒, 且平整厚实。经过鉴定,所用的材料为草棉纤维。这条棉地毯是 南宋织成的。这是一条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的棉毯。由此可见,那 时织毯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现时,新疆地毯又逐步的推广了地毯烫光新工艺,使地毯的质 量又有提高。他们发展的五百四十道和七百二十道以上的地毯, 工艺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始于西北高原牧区,当地少数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羊毛捻纱,织出绚丽多彩的跪垫、壁毯和地毯。由于维、蒙、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并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东各国互相交流,逐渐形成了卓越的古代中国地毯艺术。
地毯等级分类
地毯按其所用场所性能的不同,分为六个等级:
(1)轻度家用级:铺设在不常使用的房间或部位;
(2)中度家用级或轻度专业使用级:用于主卧室或餐室等;
(3)一般家用级或中度专业使用级:用于起居室、交通频繁部 位如楼梯、走廊等;
(4)重度家用级或一般专业用级:用于家中重度磨损的场所;
(5)重度专业使用级:家庭一般不用;
(6)豪华级:地毯的品质好,纤维长,因而豪华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