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最大斧头在哪里

中国最大斧头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10-22 19:46:45

㈠ 中国古代十大神器

1、关于上古十大神器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轩辕剑》的上古十大神器,分别为:
轩辕剑:黄金色的千年古剑,传说是天界诸神赐于轩辕黄帝击败蚩尤的旷世神剑;其内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为斩妖除魔的神剑。是十大神器里最强的力量。
东皇钟:一般传闻它是天界之门,但据天山石窟中的诸神时代残留的古老文明记载:东皇钟乃十大神器之首,足以毁天灭地,吞噬诸天。传说因神魔之战的时候受到重创,隐匿于人间界。
盘古斧:传说天地混沌之初,盘古由睡梦醒来,见天地晦暗,于是伸手一挥拿出一把巨大的斧子劈开天地,自此才有我们的世界。此斧拥有分天地、穿梭太虚之力,威力不下轩辕剑。传言掌控盘古斧者,可掌控力量法则。
炼妖壶:古称九黎壶,乃上古异宝之一。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据说能造就一切万物,也有惊人的毁坏力量。内部有着奇异的空间,空间之大好似能将天地收纳于壶内。
昊天塔(或太一轮):原为天界重宝,拥有无比强大之力,据说能降服一切妖魔邪道,必要时连神仙也可降服;但后因不明原因而下落不明,没有人知道它的下落。传说昊天塔中蕴含“混沌之力”,凡炼化者,可以成为混沌之主。
伏羲琴:伏羲以玉石加天丝所制造出的乐器,泛着温柔的白色光芒,其琴音能使人心感到宁静祥和,据说有能支配万物心灵的神秘力量。
神农鼎:古称造世鼎,上古时代神农氏为苍生遍尝百草,也为后世奠定了医学基础。神农昔日炼制百草之古鼎,正因积聚千年来无数灵药之气,据说能炼制出天界诸神都无法轻易炼制的旷世神药,并隐藏其他神秘力量。
崆峒印:崆峒海上不死龙族守护神器,其上刻塑五方天帝形貌,并有玉龙盘绕。自
古相传得到它的人就能拥有天下;也有人传说它能使人不老不死。自古许多方士纷纷出海找寻此印,但最后都只能踏上不归之路。
昆仑镜:仙人故乡昆仑山中的昆仑天宫中,传说有一面神镜,是拥有自由穿梭时空之力。但在一次仙人的盛会中,神镜被人所偷,至今一直下落不明。
女娲石:人类之母女娲,捏土造人、炼石补天,并帮人族收服许多妖魔,自古为神州人民景仰。女娲石相传女娲曾经为了救自己病故的爱女,将自己万年修为贯注于一颗当年补天所剩的五彩玉石上,自此该灵石就具有特别之力。

2、另一种是网络游戏“山海经”中的上古十大神器分别为:
开天斧:民间传说中说,混沌初开,生灵万物俱无,天地连成一片,只在其间孕育着一株混沌青莲,那青莲有叶五片,开花二十四瓣,结成一颗莲子。待得亿万年期满,莲子裂开,盘古大神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顺手不知从哪里拿来一把神斧,用这把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这把神斧因此被叫做开天斧,又因为这把斧头为盘古大神所有,也叫做盘古斧。
补天石:女娲氏所有,有起死回生之效。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监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洪水。相传女娲补天,曾炼就五色石36501颗,实用36500颗,尚存一颗,她将自己万年修为贯注于这颗补天所余的五色石之上,自此该灵石就具有特别之力,只是有使用时限,一年之内只能使用三次。因而又叫女娲石。
射日弓: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传说,射日弓乃是盘古第九代始祖的肉身所化。为有穷氏后羿所有具有九连射之奇技,威力四射,即便无箭亦能伤人,流传至今,不知所踪。
追日靴:相传为夸父所有,凭此靴可以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如生羽翼。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干坤袋:弥勒所有,又称“如意干坤袋”、“黄金袋”,专做储物之用。拥有不可思议之力,内部有着奇异之空间,空间之大似能将天地收纳于内。袋中另有干坤,称“袋中天”,应有尽有,取之不尽。
凤凰琴:伏羲以玉石加天蚕丝所制出之乐器,千年桐木所做,表面泛着温柔的白色光芒,其琴音能使人心感到宁静祥和,据说拥有能支配万物心灵之神秘力量。后来伏羲为了孔雀女归顺于天魔,自称琴魔,改琴名为七绝琴(七绝之意是为断七情绝六欲)。因为伏羲所制又叫伏羲琴。
封天印:玉帝所持有的法器,法力无边,可以封印天地,颠覆干坤。传闻封天印之中另外隐藏有来自其他神秘世界之终极力量。也因封天印掉落的万丈冰泉地属崆峒山,所以也叫崆峒印
天机镜:又名昆仑镜。昆仑山西王母所有,能洞察天机,知晓古今,更有时空穿梭之力。一次蟠桃大会中,神镜被人所偷,至今一直下落不明。
指天剑:简称天剑,上古十大神器之一。黄金色之古剑,蕴藏无穷神力,为斩妖除魔之神剑。天剑老人云游所获,曾数次破除魔族至尊的百劫不死魔功。在一次仙魔大战中,与天魔的玄龟盾硬拼,盾碎剑断。震断成三截的天剑散落凡尘,后被凡世异人炼制成三柄小剑。天剑老人之徒嬴政为了收回三柄小剑,分别称之为逐日、奔月、追星三小剑,并放出地宫秘宝的消息,传言说,这三柄小剑就是始皇地宫宝藏的密匙,得之可得天下。

㈡ 谁知道中国最大的大摆锤在哪里

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引进全球最大大摆锤 春节对外迎客

2007年02月06日上午十一时,四台吊机同时合力吊起了长隆欢乐世界新项目超级大摆锤高26米的主力臂,这是长隆欢乐世界再次添加的新设备,让广州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世界级的游乐欢乐。
据了解,新项目超级大摆锤由世界顶级游乐设备德国“虎士”公司设计与制造,其配套的电汽设备及控制系统由德国西门子提供,这两个公司派驻了一共五名的工程师专程从德国飞抵广州长隆全程跟进这个游乐设备的建设安装。
长隆欢乐世界负责人介绍,这个庞大的新机动游乐设备超级大摆锤是长隆欢乐世界正在建设的新项目中建设安装难度最大的一个,光基础打桩就深入到地下220米,其中最主要的力臂高26米,重达56吨。
在6日的吊装施工中,须同时使用四台吊重量达400吨的重型吊机方可把这个巨高超重的力臂吊起。超级大摆锤力臂吊装须时10小时,长隆欢乐世界当日封闭了园内的欢乐水世界区域,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据悉,正在安装中的全球最大大摆锤,将于天旋地转之间,将长隆欢乐世界的湖光山色全部尽收眼底,令人压力顿消,欢乐倍增。

以上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㈢ 旧上海的斧头帮到底存不存在老大是谁

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斧头帮,并不是影视杜撰,而且民国不仅有斧头帮还有镰刀帮,当时的无锡还有杀猪帮,上海当地还有车夫会,而在这些众多帮派中,势力最大的应该是青帮,但青帮的职能与侧重点不同于斧头帮,因而只要提及旧上海滩,人们还是会对斧头帮望而生畏。

素有“民国第一杀手”之称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他的成功崛起并不是纯粹的偶然,他的辉煌战绩真不是盖的。

王亚樵,起初在上海安身立命,但乱世之中英雄辈出,都想干一番事业,并且狼这种动物永远都耐不住寂寞。

他就是那乱世中的一只头狼。他老家是安徽的,为在混杂的上海摊安身,召集一帮在上海的安徽同乡组织起“同乡会”,为求自保,众人打造了百把利斧作为防身武器,从此斧头帮声名鹊起。

但他所创立的斧头帮不单单是普通的小混混儿帮派,他的帮派是有远大的前程,远大的理想抱负的。

在那个年代,只要他“看不惯的”,比如封建余孽、傀儡党政要人、贪官污吏、汉奸特务,甚至日军高层,那都是他的眼中钉,非除之而后快。

那么,世人都惧怕的王亚樵究竟有哪些拿得出手的战绩呢?

民国战乱纷争,国将不国,王亚樵辉煌战绩给了麻木的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细数一下王亚樵所杀的人,你就会发现,他真不是滥杀无辜的地痞流氓小混混,他的身上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

简单列举一下,他曾经的辉煌战绩。

所属直系军阀的上海厅长徐国梁刚洗完澡在浴室门口被枪击毙命。

时任民国财政部长宋子文在上海站死里逃生。

日本军舰“出云”号在浦东被炸。

日军侵华早期最高司令官白川大将被炸出5米多远,一命呜呼。

少帅引咎辞职来到上海戒烟,“迎接”他的是一枚取去引信的炸弹,只是一个警告。


所以说,旧上海的斧头帮是真实存在的,老大就是王亚樵,而对于这个人,你怎么评价他都可以,你可以说他是流氓、是杀手、是恶魔,也可以说是志士、是采取极端手段的爱国主义者。但在陕北某窖洞里,一个伟人说了句公道话,他说,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㈣ 世界十大军用斧头 好看的斧头图片 军用斧头 最帅军用斧头图片

现代军队不使用斧子,只有古代军用斧子:

一、刚果斧

出现于1900左右的斧子,长42.8厘米,重1.35公斤,是刚果东南部松耶族首领佩斧,无法用于实战。

四、丹麦长柄战斧

当用适当的力度挥舞丹麦长柄或“倒钩"战斧时,这种兵器的杀伤力是毁灭性的。该设计基于维京时期随处可见的家用劈木斧,经改良以适用于战斗。

五、印第安斧

最早的时候由于生产力的原因,一开始大多石器和木头,到了16-17世纪殖民者逐渐统治美洲,一些欧洲商人纷纷到美洲去淘金,就这样欧洲人给他们带去了金属的斧子,让他们捕猎更多的毛皮。

六、东欧禁卫军斧

出现于16世纪,长78厘米,流行于东欧,这种斧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斧头,通过套筒固定在柄上,刃的底部也附着在柄上,斧子的曲刃设计华美,为禁卫军仪仗兵器,同时也是执法兵器,主要用于斩首。

七、短斧

出现于17世纪,属短斧类,长44厘米,重1千克。装备于印度骑兵,虽然个头小,分量轻,但斧头锋利,可劈开敌军头盔和铠甲,斧头上的尖头可用于刺杀,增强了战斧的杀伤力。

八、三板斧

隋唐勇将程咬金手中兵器。程咬金真名程知节,其掌中兵器有二,一为槊,二是斧,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九、月刃斧

在战场上既可以刺激、也可以劈砍,有时也会作为马上兵器使用。另一种有名的战斧是东欧地区广泛使用的月刃斧,这种战斧有长达60厘米的斧刃,但斧柄只有大约1.5米,显得头重脚轻,因此,其战场上的使用方式也只能是以劈砍为主。

十、板斧

李逵系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里面的莽夫,在步兵对阵时,他常常赤裸上身,手持双斧凭一身的蛮力勇猛地冲阵砍人,靠着战友的藤牌遮挡箭矢护体,敌兵无人敢挡李逵这莽夫的冲劲,李逵使用的武器是一对短柄大板斧。

㈤ 中国古代十大名斧

中国古代十大名斧:

1、板斧

汉 ·刘熙《释名·释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斧与钺是罕见的兵器,斧钺在古时候是不分的,长柄巨斧名为钺,也叫大斧,长达2.66米。《古今注》载:“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通以断斩”。在木工中,斧头一般都是砍伐树木手工具。

2、三板斧

古代长兵器的一种,又名“马战斧”。相传为程咬金所用。斧阔五寸,柄长七尺。用法有劈、砍、剁、搂、截、撩、云、片、推、支等。

3、鱼尾斧

斧头形似鱼故得其名。其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搂、抹、刺、云、片、钩、挂等。

4、宣花斧

斧头刃的一面特别大,斧端之刺较一般长。其用法与斧同。

5、短斧

短斧的主要种类和作用,具体可以参考长斧中的介绍。另有多种双斧,均在双兵械中再作介绍。少林板斧短斧长二尺八寸,斧头长一尺二寸,刃宽九寸。

6、凤头斧

斧头长八寸,刃阔五寸。尾厚刃薄。柄长二尺五寸。是斧中较短的一种。

7、峨嵋斧

长九寸,刃阔为五寸,柄长三尺,粗约盈把,常用于近战或地道内掘土所用。

8、双板斧

属双短兵器。斧头呈扇形,柄长二尺五寸至三尺。用时左右手各持一斧。其用法有抡、劈、砍、扎、由、云、撩、挂、削、扫等。

9、凤头双斧

由月斧、曲刃、凤头、护手盘、斧柄、尖镦等部分组成。

10、少林宣花斧

少林双兵器之一。杆长二尺七寸,头长六寸九分,两尖宽距七寸五分。

㈥ 中国最快最好的斧子

刚果斧。这种出现于1900左右的斧子,长42.8厘米,重1.35公斤,是刚果东南部松耶族首领佩斧,基本上就是个样子活,无法用于实战。因为镂空的斧身使斧头强度大减,但作为一种佩饰,首领可以炫耀身份和地位。

㈦ 中国警察队伍严打期间,1983年,湖南斧头帮是什么结局

80年代的流氓团伙有一些习惯,那就是用武器或者衣物作为名称,例如菜刀队、斧头帮、白鞋队等等。但是,由于当时的枪支管理相对松懈,并不是所有的团伙都使用冷兵器。警察队伍在打击湖南斧头帮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团伙虽然名叫斧头帮,但拥有数量不少的枪械,包括部分制式用枪。在严打过程中,各地警察队伍收缴了大量的枪械。当时,对于流氓团伙成员,基本上都被判定为流氓罪。这个罪行的量刑标准比较重,很多流氓犯被判处死刑,最轻也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湖南斧头帮的成员基本上就属于这样的情况,主犯基本上被判处死刑,从犯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徒刑。经历了为期三年的严打行动以后,我国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无论是菜刀队还是斧头帮都成为了警察队伍打击的对象,成为了昔日的标志性案件。

㈧ 一斧头能剁掉人头!原来中国古代的石斧这么狠

对于原始人来说,石斧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早期的武器和工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以石斧为例,它是原始人重要的武器和工具,既能用来砍伐和捕猎,也能用来搏斗杀敌。邳县大墩子的一座墓葬中,墓主手持石斧和石质短剑仰卧在坑中,学者认为,之所以使用石斧和短剑陪葬,是因为这两种工具是墓主生前最重要的工具和武器。

石斧还是一种刑具,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砍伐类武器有石刀和石斧,但前者形体较薄,无法承担刑具的任务,而石斧形体厚重,可以很容易的砍掉人的头颅,因此经常被用于行刑。

河北邯郸涧沟遗址的2座龙山时期的房基中各发现过3具人头骨,考古人员除去这些头骨表面的钙质结核后,发现每个头骨上都有若干条长条状的斧砍痕迹。经推测,这些人被砍掉头颅后,施刑者还用石斧剥去了他们的头皮。

由于斧钺类武器经常被用来行刑,因此逐渐被引申出执法和权力的意义。原始社会晚期时,钺便与地位紧密相关,不少地区都出土过一些制作精美的玉钺或石钺,这些钺往往伴随其他玉质礼器出土,是持有者地位的象征,其中部分玉钺还刻有代表部落的图腾符号。

如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的11座墓中,有9座出土了石钺,这些钺通长70~80cm,柄部涂有朱砂,并镶嵌玉粒,末端有柄首。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㈨ 中国最早的斧头诞生于哪个朝代

甘肃庆阳,发现10万年前的石头斧头。法国着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桑志华在甘肃华池县上里塬幸家沟的一次黄土发掘,发现万年以前古人类曾经使用过的一块完整的石核,叩开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之门。这就是中国出土的第一块旧石器,距今约1.8万年。两个月后,桑志华在华池县王嘴子乡银坪村赵家岔自然村的赵家岔开辟第二个挖掘场,发现两枚石英岩石片,这是两件人工打制的刮削器,后测定距今10万年。

这一发现,打破了国外考古学家认为中国北方黄土层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的判断。

查找相关资料不难发现,桑志华对中国的文物发掘并不是一次偶然行动。
1914年,桑志华来到中国,从事田野考察和考古调查工作25年,足迹遍及中国北方各省,行程5万多公里。
1919年至1920年,桑志华分两次对华池县进行了考察和发掘。
历史上的庆阳,曾经是林草茂盛的草原。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演变,众多野生动物化石深埋地下,不见天日。近代以来,当地农民常常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层中发现化石。老百姓将这些化石称为“龙骨”,并将它们卖给中药铺。

依照当地出产“龙骨”的一条条线索,桑志华于1919年首次正式开始了对甘肃庆阳华池境内的考察和发掘。时间始于6月6日,终于6月10日,考察了赵家岔和幸家沟。
桑志华对华池的第一次考察,虽然没有什么重大发现,但是准确掌握了当地地质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蕴藏地点。
时隔一年之后,桑志华这一次“有备而来”。这已经是他开启中国之旅的第六个年头,这一次,黄土地将带给他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
桑志华住宿在三十里铺一座小教堂的时候,当地的传教士送来2枚牙齿化石,采集地点正是幸家沟。
第二天,他便沿着一年前走过的那条山道,直奔幸家沟。
桑志华所着《十年行程录》记载:6月4日:今天达到8.6米的深度,工作主要是清土,但应注意发现人类工艺遗物,到5.3米时,黄土致密均一,以下变得含砂质,发绿、硬,沿层面或立面可分解为70厘米大小的三块状,正是在这种黄土里,距顶7.3米,我发现了一块石英岩石块,它使我觉得削成一块金字塔式的尖状石,高4至5厘米,再往下50厘米有骨碎片。

黄土层里发掘化石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利刃等工具只能远距离使用,接近时要用木工凿去凿;整理出土的化石更得小心翼翼,得用石膏、木胶、麻纸一件件包裹。一件件化石严格经过包装、编号、登记后,装箱待运。
发掘中,桑志华在距离坑顶7.3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块石英岩石块,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这是一块石核。石核有明显人工打砸的痕迹,形如锥状手斧,这居然是一件史前时期人类留下的遗物!
桑志华发现的这块石核成为中国出土的第一件旧石器,距今约1.8万年。这一天,是1920年6月4日。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近百年之久,但是在中国第一块旧石器遗址可以看到,这里的地形与桑志华在《十年行程录》中所附当时绘制的平面图十分相似,崖下台地上,当年大面积开挖场地虽已被积土埋没,但坑穴依然清晰可辨。
1920年8月6日,桑志华在与幸家沟相距18公里的赵家岔开辟第二个挖掘场,发现两枚石英岩石片,这是两件人工打制的刮削器,后测定为距今10万年。
赵家岔有一条沟,叫洞洞沟。沟很窄,沿沟底攀登,须穿行一孔三四米长的土洞子。穿过洞子,并没有平地,也没有当年发掘旧石器遗留下的痕迹。不过,看得出,洞子周围的黄土层多次被雨水冲刷过。那么,是雨水刷洗掉了发掘的痕迹,还是发掘位置在洞洞沟地势相对平缓的沟掌?这一疑问,查找相关资料无法考证。历史的疑惑,唯有穿过这一孔神奇之洞、神秘之洞得到答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13336482_1.html/ ]

赵家岔还有一孔坍塌了大半的黄土窑,这是一孔超过百年的黄土窑了。78岁的陈发李讲,桑志华当年就住在他们家这孔黄土窑里。这处老庄院居住了他们陈家五代人。桑志华当年住的这孔窑洞是最大的一孔,后来他们家修缮窑面,把弧度部分铲平了,如今窑洞浅了。
在华池长达86天的考古发掘,桑志华还发现了以中国麒麟鹿、三趾马和鬣狗为主的属晚第三纪三趾马动物群。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世界。
这又是人类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
自桑志华发现第一件旧石器至今,我国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两百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七千多处,这些遗址大部分集中在黄土高原,而位于其中央腹地的陇东高原尤其分布众多。
看似贫瘠单调的黄土高原,隐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基因和密码。


中国第一件旧石器的出土,震惊中国,震惊世界。随之而来的是,第一件旧石器的具体出土地点一直有赵家岔、幸家沟两种说法。
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60年代末,各种资料将出土地称之为“甘肃庆阳遗址”。与桑志华《十年行程录》记载“三件旧石器是在两个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发掘”不符。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考古学家贾兰坡实地考察后,将三件旧石器出土地点确认在华池县王咀子乡银坪村郭嘴子组的赵家岔洞洞沟。这一结论,后被学术界广泛应用。
1979年至1990年间,有两人对旧石器的出土地点与实际不符提出疑义:一个人是天津自然博物馆黄为龙,一个人是甘肃博物馆张行。
但他们两人的不同观点,当时均未引起学术界注意。
为澄清这段遥远的历史真相,2003年,甘肃华池县本土文物研究者郭含殿沿着桑志华考察发掘路线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证明,贾兰坡将华池县王咀子乡银坪村郭嘴子组的赵家岔洞洞沟定为旧石器遗址是正确的,但该地并非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

之后,郭含殿在华池县上里塬乡幸家沟马家拐沟看到,这里的地形与桑志华《十年行程录》绘制平面图十分相似,当年宏大的发掘遗址仍然清晰可见。陡峭的山崖上有几处发掘的小洞,崖基有3米多高的发掘痕迹。崖下台地上,大面积发掘现场虽已被积土埋没,但坑穴可辨。这个地点南距庆城县城里程与桑志华所记相同,这里就是第一块旧石器出土遗址,地处华池县上里塬乡幸家沟马家拐沟。
郭含殿认为,中国第一块旧石器遗址应称为甘肃华池县上里塬乡幸家沟马家拐沟遗址,另外两件旧石器出土为甘肃华池县王咀子乡银坪村郭嘴子组的赵家岔洞洞沟,两处遗址相距18公里。
像贾兰坡曾经提出的观点一样,郭含殿的“遗址说”同样被一些专家学者质疑。
2008年7月15日至2009年11月8日,陇东学院教授张多勇几次步行来到马家拐沟,发现这里红土地层中也有化石出露,红土剖面不见化石出露,这里距柳树河教堂较近,约6公里路程,与《十年行程录》记载居住在距柳树河12公里的陈家,距离不符。同时,马家拐沟的化石出露不好,桑志华不会到了幸家沟,对化石密集的幸家沟不进行发掘,而到化石出露不多的马家拐沟去发掘,于理不符,最重要还是他的日记丝毫没有提到马家拐沟的名字。
张多勇最后分析认为,华池县五蛟乡吴家原行政村幸家沟自然村的幸家沟是中国第一件旧石器的出土地。
与中国第一块旧石器遗址一同有待认证确认的还有:关于旧石器的文化归属年代。当然,最终的各种定论,还有待国家权威部门做出科学的鉴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13336482_1.html/ ]


桑志华在华池的第二次考察发掘,丰硕成果远远在他们料想之外。他不仅发现了中国出土最早的3件旧石器,揭开了中国古人类研究的序幕,而且在华池县采集到的三趾马等动物群化石,也是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史中第一次用现代地层古生物学方法进行的大规模发掘。
据郭含殿讲述,华池发掘的化石和搜集的动植物、岩矿、古生物、古人类遗物标本约有400多立方米。当时的“重量级”的运输工具只有骆驼。桑志华雇用83头骆驼,组成长长的驼队,运回天津,存放在他于1914年在献县教会支持下创办的博物院筹备处。地点在天津天主教崇德堂(原营门道)的房间里。
1922年,在天津英租界马场道建成主楼三层,正式命名为北疆博物院。
华池发掘的第一块旧石器和两枚石英岩石片,开始在该博物院展出。
然而,1937年7月28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颇具科学研究价值的第一块旧石器和两枚石英岩石片,连同部分旧石器及“河套人”等化石标本,安全保存受到威胁。北疆博物院决定在北京东交民巷成立古生物地质研究所,将大部分人员和部分标本转移北京。

1938年,桑志华回国,罗学宾接任北疆博物院院长。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天津被日本侵略军占领,这是天津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1940年,由罗学宾和裴文中(时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研究员)亲自将化石标本转移北京。这些标本均贴有北疆博物院的保管编号和标签。
在这次转移中,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可能运到了北京。
抗日战争胜利,京、津两地分别接收法国人在华财产。天津接收北疆博物院,改称天津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接收北京古生物地质研究所,后将接收的化石标本移交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收藏。
然而,1956年中国古脊所研究员张森水却证实,他从古脊所成立就一直在那里工作,曾多次参与藏品整理工作,从未见过第一件旧石器。
天津自然博物馆黄为龙说,1979年曾到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查询资料时目睹过那件旧石器,但当时未问及来历。从此之后,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就下落不明了。
看来,要目睹中国第一块旧石器,还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场侵略战争,搅乱了太多格局。一块沉睡于大地深处留有文明痕迹的石头,同样未免罹难。
三件旧石器存放地,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大多的研究文章,只提研究价值和出土意义,从不谈及存放地。最早记载具体存放地的是《华池县志》(1984年版)。该志“第一编地理志”称:“存天津市博物馆”,而“第五编文化志”却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前后矛盾。
遗憾的是,对华池发现的古人类研究史上这一重大史实,除了一些史学家少量的研究文字外,媒体鲜有关注、社会几近淡忘。
更为遗憾的是,人们对三件旧石器的出土时间、地点、文化年代归属划分和原文物今存地点,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说法和谬传,因而对三块旧石器的历史价值和地位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为此,近年华池县先后组织人员到北京、天津,走访有关专家学者,查阅史料,并多次到县内遗址调查研究……这一切,就是为了寻找真相。

郭含殿就是多次前往北京、天津及出土地考察人员之一。
经查证,1920年8月10日在赵家岔洞洞沟发掘的两枚石英岩石片,一直保存在天津自然博物馆,编号分别是:THA00011和THA00012。但1920年6月4日出土的第一块旧石器,直至2007年,才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一所库房的角落发现。
听到消息,郭含殿再次到北京,拍摄了这件“国宝”的照片。至此,寻找,寻找……一个历史的角落,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珍藏着中国第一块旧石器,沉默多年,终于安静地展示于世人眼前。
中国第一块旧石器,馆藏编号为P7611。

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让世界记住了中国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也改变了世界对中国北方的看法。中国北方,广袤、厚重的大地上,同样找回了古人类文明的印记。

桑志华不仅发现了中国出土最早的三件旧石器,揭开了中国古人类研究的序幕,而且在华池县采集到的三趾马等动物群化石,也是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史中第一次用现代地层古生物学方法进行的大规模发掘。
桑志华的重大发现,呈阶梯式递进。1923年夏天,他和法国着名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从天津出发,联袂北上,发现和发掘了水洞沟遗址,使之成为中国最早发现、发掘和进行系统研究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对中国的史前考古作出了重大贡献。
桑志华是中国古生物、古人类研究的开拓者。他在中国采集地质、古生物标本几十万件,并创建了北疆博物院,成为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
桑志华主要着有《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华北(黄河及北直隶湾其他支流流域)十年查探记》《桑干河草原旅行记》,作为主要作者与他人合着了《华北及蒙古人种学上的探险记》《北疆博物馆的鸟类及北疆博物馆收藏的树木标本》《十年行程录》。
这些考察和研究成果,详细记载了在甘肃华池发掘三件旧石器及大量古生物化石的经过,扩大了其国内外影响力。
正如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卫奇所说,“1920年6月4日在辛家沟(应为幸家沟)黄土层中发现的1件石核,8月10日在赵家岔发现的2件石片,使桑志华首先叩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大门”。

2004年,在天津自然博物馆成立90周年之际,为纪念博物馆创始人桑志华,天津电视台摄制专题片,回放桑志华当年艰辛的考古历程。
桑志华逐渐以一位历史传奇人物进入更多中国人的视野。 (特约撰稿人 禄永峰)

㈩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七大最牛武器 你知道的有几个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

1 盘古的斧

血滴子,传为雍正皇帝的特务组织所独有的暗器。为何搞特务组织?原来这雍正帝位来路不正,老担心政治对手在背后说闲话。

于此,雍正在特务部里还动用专项资金搞了一个研究室,专门对付不听话的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制出血滴子。

血滴子,相传像鸟笼形状,可远距离取敌人首级。因此,政敌们往往闻风丧胆,早上起来晨练,若遇到手提鸟笼的,心口肯定一紧。

阅读全文

与中国最大斧头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8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76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1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3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66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1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66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4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59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4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2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3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2
伊朗的海拔多少米 浏览:925
nuri是什么意思印尼 浏览:280
哪里可以看意大利篮球比赛 浏览:302
为什么印度有弯曲铁轨火车 浏览:521
墨脱和印度哪里交界 浏览:999
意大利的物价为什么便宜 浏览:69
伊朗火车价格多少钱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