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200万存款的家庭多吗
有200万存款及现金流的家庭,目前真不多,因为前几年的理财观是,谁有几套房谁光荣,谁有现金存款就贬值。因此有几套房的多见,有这么多现金的不多。
有多少套房确实很重要,是拥有财富的象征!但关键是变现,有份资料分析,房产的成功变现率只有5%,市面上一百套房产只有五套能变现成金钱!流动性是多么差啊!当前中国空房存量达到惊人的6500万套,卖出去拿到手的是钱,卖不出去就是砖头水泥(自住刚需及出租除外)。家庭急等用钱时拿不出来干瞪眼!家庭资产配置的三要素(安全性,保值性,流动性),最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流动性!劝朋友们要重视资产的流动性,要有部分存款现金流。对于不易变现的房产,古玩,玉器,字画,等等要合理选择持有。
2019年1月,手机上个税app下载很火,个税申报和核查会越来越严格。如果你对新个税征收感受深刻,那么几年后的房产税呢?持有房产的成本会更高。不会是逗你玩的。
有一个寓言很有启发:在骄阳似火的沙漠中要活着走出去,需要十天时间,你一个人面前放着两个包只能选择其一,一个包中装二十公斤黄金,一个包中装二十公斤水,若选择黄金,就是千万富翁,但走不出沙漠!若选择水,能走出沙漠,却一贫如洗!在这个特殊时刻,最值钱的黄金还值钱吗?
首先要算出中国人所居住的每个城市的收入,便可大致算出中国有200万存款家庭占多数还是占少数。
在中国,南方的收入要比北方高,南方人均收入一般在5000一8000元,北方人均收入一般在2000一5000元,南方人口要比北方人口少,北方人口还要加上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收入一般在1500一4000元,一平均收入更低。
南方一个家庭夫妻二人上班挣钱,一年毛收入大约在20万左右,北方人大约在十万左右,南方家庭不吃喝十年可存200万,北方家庭不吃不喝20年存200万元,其实生活当中南北方家庭不可能这么存钱,只有做生意的家庭才有可能有大量的存款,而做生意的家庭肯定在中国是占少数,所以能有200万存款的家庭占少数。
家族财富密码评论员钱小帅:
如果说是资产超过200万,放眼全国就大有人在了,基本上一套房子就远不止200万
但如果说是个人存款超过200万的人,在全国来看是少之又少,非常稀有
首先我们要说一下什么样的人能在银行存款有200万,首先是没有负债,也就是没有房贷车贷等等,另外是在某城市有房有车,收入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开销,其中涉及到医疗,保险,儿女教育,老人养老等等。
在2018年的统计数据中,我国百万富翁的数量约为400万人,但注意百万富翁的标准是资产而不是存款,所以这400万人还要打一个大折扣,我们暂且算4分之一,也就是100万人,全国拥有200万存款的人,不过100万人,相对于14亿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稀有的数字了
当然了,数据上显示的百万富翁并不是那么准确,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着很多的隐形富豪,但不管怎么说,存款能达到200万的人,还是非常少的。
以下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公布的2018年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
1、2018年居民存款总额金额?
2018年末居民活期存款金额271499.98 亿元,定期存款452938.50亿元,居民总共存款724438.48亿元,2018年1月份居民存款660747.38亿元,2018年12月份增加到724438.48,年末相比于年初增加了63691.1亿元,增加了9.6%,说明了我国是个储蓄式国家,大家爱存钱。
2、有200万银行存款的家庭有多少?
按照2018年12月末居民总共存款724438.48亿元,人均存款55726.03元,大家拖后腿了吗? 拥有200万存款的家庭最多有724438.48亿/200万=36221924(最多有3622万)个家庭。
附2018年各月居民存款总额
我就有三百万资金闲着,但是就感觉自己还不是有钱人?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自己小时候太穷了,危机感太强了!
我们中国的人口数量有13.83亿人,根据网上的数据我们得知。
我国存款超过50万的比率为百分之零点三,这就相当于13.83亿的人口中有415.8万人!
那么,如果按照三口之家来计算的话,其实存款达到100万以上的,只有0.01%,仅有138.3万人。
如果达到200万的,可能会比这个数字更少去一半以上!
而造成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
1、现在大部分的家庭资产配置都不会过多的放在存款,而更多的是在房产里。所以看一个家庭富裕与否不是看存款,而是看房产。
2、现在有存款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两类人手里,一类是老年人,一类人有钱人。而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存款非常少,大部分都是用于了理财;
3、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月光族,他们生背着较重的负债额度,以及较高的信用债务问题,因此都不会有太多的存款;
综上!
你问200万存款的家庭多吗?其实真的不多,这个情况下还能够长期保持银行里有200万存款的,基本都是富人了吧。
应该拥有许多其他资产配置的有钱人,才会把200万放在银行里,接受着贬值带来的损失。
因为,他们不在乎,他们做的是一个分散性的布局投资。
我刚才打开了银行账户看留下,余额:4847.62元,哈哈哈哈哈哈哈,有比我还低的吗?
肯定不多。
如果说家庭资产合计有200万的多吗?
那还真的不少。
但是,你说存款要达到200万的家庭,还真不多。
老梁在一档节目中曾经表示,存款保险限额50万,就覆盖了99%以上存款人,也就是说,有50万以上存款的,还不到1%。
知乎上曾经看到一个数据:
如果你的财富超过160.6万元,就超过了95%的中国大陆20随以上城市人口。
这个数据是2015年的,但是,这里的财富可不仅包含存款呀,而且还不到200万,另外,这个样本是城市人口。
可想而知,如果样本扩大到全国范围,把财富(资产)变为存款,额度提升到200万。
你绝对可以超过99.9%的家庭。
你说有200万存款的家庭多吗?
明确的说非常少,全国家庭存款超过200万的不足5%,甚至低于3%,也可能只有1%。
有两组数据可以看的出来,某用户千万级别的大型券商,2018年股票账户200万以上资产的仅有5万户,比例只有0.5%,低于1%。当然如果吐槽大A股今年表现实在不佳,确实是这样。
那另一组数据,全民银行存款2018年将将够100万亿,中国13.5亿人,也就是人均存款只有7.5万人民币,按照一个家庭3个人计算,家庭存款22.5万元,刚够200万元的10%多一点,确实距离200万元还有极大差距。
所以在中国有200万存款的家庭还是极少的。
银行负债200万的家庭非常多,但在银行存款有200万的家庭非常少, 全国预计在488万户家庭之内 。
全国有几亿个家庭,但在这几亿个家庭里面银行存款有200万元以上的家庭占比非常低,下面用两份数据论证。
2019年胡润财富报告数据
根据胡润财富榜的数据显示,大陆地区拥有3320万户中产家庭,其中家庭资产达到600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了488万户,大陆有387万户,除大陆之外还有101万户的家庭资产达到600万。
我们可以从这个数据可以推测一下这些富裕家庭的银行存款,600万以上富裕家庭里面有200万的能达到四分之一的比例都是全非常高了,大约有150万户家庭。
存款保险条例的数据
2015年5月1日国内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各大银行将会背后有存款保险基金与银行共同保护储户存款。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
的保障数据显示,国内银行存款不足50万元的人占比99.63%,银行存款超过50万元的占比只有0.37%,按照这个比例全国按14亿人计算,存款超过50万的人只有518万人。
所以在这518万人当中,存款真正超过200万的我认为比例最多20%,预计约为103.6万人,其余80%的人银行存款不足200万元的人。
虽然随着近几年经济增长,大家收入增加,但同时生活开销和生活压力加大,在怎么计算都好,全国真正家庭存款拿出200万元的非常少。
除了上面两份可以论证之外,造成现在家庭有存款的都非常少,更何况有200万元,全国能达到488万户都高估了,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1)国内大部分家庭都是负债的,真正家庭不出现负债的比例比较低,即使没有负债的家庭真正想要拿出200万的银行存款寥寥无几。
(2)全国很多家庭资产都是以房产为主,在资产比例当中,银行存款的非常少,只要有钱就会购买一些固定资产,手握大量现金的家庭除非非常富有的,不然根本无法存钱。
(3)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每个家庭的生活压力非常大,面对着 “赚钱难,存钱更难” 的时代,负债的人非常多,有存款的非常少。尤其现在年轻人,养成了超前消费,都是提前消费,根本没有存款,只有负债。
截止当前2020年5月,这三大因素会造成国内很多家庭不会配置很多太多银行存款。
总结分析
根据国内家庭情况来预计,家庭负债200万以上,或者家庭资产超过200万以上的非常多,唯独银行存款有200万的家庭寥非常非常少。
由于2020年当前面临形势复杂的环境,银行存款达到200万的家庭不超488万是非常正常,不值得怀疑。
我的回答最专业
第一,不多。很少。
第二,按二八原理,百分之二十的人存款百分之八十,就是13亿人总共60万亿存款,前百分之二十2.5亿人存48万亿,人均20万,也就是前百分之二十的人,人均20万存款。如果再二八原则,5000万人存款38万亿,人均76万,一家三口,就是230万的样子。 所以也就5000万人吧。大概2000万家庭,存款200万。
⑵ 我国存款总额达226.62万亿,人均存款“出炉”,你拖后腿了没
对同一个人来讲,有存款时和没存款时,安全感是完全不一样的,手里有存款时人会更加从容自信,说话更有底气,安全感更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存钱的原因,特别是穷人对于存钱更是乐此不疲。
但是存钱容易吗?如果说是马云、马化腾他们这些有钱人,那么存钱是挺容易了,分分钟钟就能存下几百万甚至是几千万,但对于普通人来讲,存钱并不件容易的事,究其原因就是收入水平太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收入为57727元,折算下来平均每个月也就只有4810元,这个收入水平以当前的消费水平来看,也就刚刚好够用,根本就存不下什么钱。更何况这还是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在广大的乡镇地区,很多人的月收入根本就达不到这个水平,往往都只有两三千块,这个水平在乡镇地区同样也就刚好够生活,也同样没有多余的钱去存。对这些普通工薪阶层来讲,想要存点钱都是需要靠平时省吃俭用,影响生活质量才能存得下来。那么大家都喜欢存钱,如今一个人的存款要有多少才能达到平均水平,没有拖后腿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遍地都是“百万富翁”,至少也要有个几十万的存款才算正常。确实现在“百万富翁”确实有很多,三线城市随便一套房子都是百万起步,但这些人基本都是刚需族,手里的房子根本就不可能卖,即便是卖掉了,还掉银行的贷款,手里才有可能真的有几十万存款,如果房子没卖掉,每个月的收入一半以上都要用来还房贷,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多少钱能存,所以每个人平均都有几十万的存款在当前是很不现实的。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6月末,我国存款总额达到了226.62万亿,当然这并不全是居民存款,其中还包括了企业存款、政府存款、机构存款等等,居民存款总额其实只有100.89万亿人民币,按照14亿左右的人口计算,人均存款也就只有7.2万,如果再扣除掉3亿左右的未成年人,人均存款也没有超过10万,只有9.1万左右。按照这个水平计算,一个三口之家的平均存款就是21.6万元,四口之家平均存款差不多就是将近30万。
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可能又感觉拖了后腿,因为不说二三十万的家庭存款,即便是7.2万的人均存款都达不到,那这正常吗?其实达不到人均存款水平才算是正常的,现实生活中大部分都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很多人存款都是在平均线以下甚至是没有存款的,根据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还有5.6亿人的存款是为0的。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数据最害怕的就是被平均的,就像一个乞丐和马云、马化腾的存款平均一下,他也能瞬间变成亿万富翁。第二就是财富的分配同样遵循二八法则,80%的人只能掌握 社会 20%的财富,另外20%的人却能掌握 社会 80%的财富,根据招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招行2%的储户掌握80%的存款,剩下98%的储户却只掌握20%的存款,这财富分配不均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严峻。
如果你的存款没有达到7.2万也不需要难过,因为还有很多人不仅没有存款甚至还背着几十万的债务,这些人的日子才更难过,更没有安全感。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地赚钱,争取存款早日达到平均水平,甚至是超过平均水平,成为那20%的人。
⑶ 我国存款总额达192.2万亿元,人均存款,你达标了吗
存钱,一直都是中国人固有的好习惯,甚至可以说是执念。特别是老一辈人,不管收入高低,总是能想办法挤出一部分收入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正是因为老百姓都爱存钱,所以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都是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二的“储蓄大国”。
根据央行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1月份,中国存款总额达到了192.2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7.8万亿美元左右,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债的规模已经突破了26万亿美元,而我们中国的存款总额达到了27.8万亿美元。一个是负债,一个是存款,这也间接体现出中国居民和西方居民在消费方面的文化差异。
而我们中国则不同,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大多数人依然非常喜欢存钱。不过,需要大家知悉的是,192.2万亿元人民币看起来很多,但并非全部都是居民存款,其中还有很多是企业存款。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家庭部门存款余额为72.44万亿元,按照14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约为5.19万元,相较2018年的人均存款,上涨了3倍有余。此外,2019年我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这些数据均表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老百姓的收入和存款也有了巨大的提升。目前,只要你的存款在5—7万元之间,那么你就已经达到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不过,虽然我国的存款总额和居民储蓄率仍然位居世界第一,但有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去重视了。随着西方观念的传入,现如今很多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西方化”,不仅月光,而且还“超前消费”。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借钱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但由于很多年轻人没有自制力,往往会深陷债务漩涡。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的储蓄率达到了 历史 高峰51.8%,之后便开始逐年下跌,目前已经降至46%。之所以下降这么多,主要就是因为很多年轻人不存钱了,并且迷恋上了超前消费。根据一家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90后的债务收入比高达1850%。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让大家多花钱,毕竟只有老百姓积极消费,国家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只不过消费也应该理性,而不是大量“超前消费”、“借贷消费”。
就拿今年年初的“风波”来说,由于无法出门上班,很多人直接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有存款、无欠款的人自然是不慌的,但那些有房贷、车贷、花呗、信用卡且没有存款的人,就有些“难受”了。由此可见,古人“未雨绸缪”的做事方法还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在消费方面,还是一定要理性。
⑷ 我国存款总额达238.61万亿,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2021年全部的储蓄为102.5万亿 ,平均存款数额也就是7.27万元,也就是三口之家有21万元,才属于一个标准线,看你是否达标,还是拖后腿了呢?我相信90%的家庭都拖后腿了,拖后腿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
由于疫情原因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飞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就连国内很多人也能够感受到人民币相比过去贬值了,也导致了我们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也就是说,我们每个月工资能够达到5-6千元的相当少,在生活,房租,交通等各方面的开花销以外,是达不到标准的。
特别是老年人对存钱观念一直保留,因为他们经历过苦难的生活,对存钱有着特殊的感情,存钱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而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头脑中不存在的存钱观念,喜欢超前消费,因为他们生活的社会稳定,认为没有必要存款,有钱就花。
我们具体生活到底如何?拖没拖后腿?如果把房、车等实物计算在内,是不会拖后腿的,但仅从存款来看,不能反映出储蓄的真实水平,需要综合来看。我国的经济在发展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地提高,当然有能力存些款有备无患。我国的经济正在缓慢地恢复,未来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⑸ 2020年人均存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国的总存款已经超过了218万亿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一。掐指一算,按照14亿人口平均分配,人均存款达到了15.57万元。赶紧算了一下,又拖了国家后腿,哎!别急,继续看数据。
这218万亿还包含了很多企业存款。 截止2020年12月末,居民存款只有93.44万亿。人均存款为6.67万元。 平均值仅仅作为一个参考,1000人中有99个人存款为0,有一个人存款1000万。那么他们的平均存款就是1万元。
如果按照一家三口来算,家庭存款接近20万才能达到人均水平。毕竟我们国家还有5.56亿人是没有存款的。这些人都是在标准之下的。或者说,只要你有存款,就已经跑赢了5.56亿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背负的房贷,如果扣除负债,能达到这个存款水平的话可能大部分人都要在40岁了。根据央行的数据,我国的家庭负债率为56.5%,其中房贷的占比就高达75.9%。当然,我们讨论的是工薪阶层。企业主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我在通过一组数据看看2020的人均收入。上海领跑第一名,达到了72000元。作为东三省的辽宁进入前10还是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原来东三省的经济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内蒙古紧随辽宁,居然比重庆还要高,更是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
看到这个数字还是很震惊的,居然有这么高。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按照三口之家算,每家的消费支出达到了6万元。
2020您消费了多少?2020年存款多少?
既没有殷实的家境,也没有深厚的背景。唯独要靠自己不断的争取。这些数据就作为我们继续前行的激励吧。祝愿看到文章的您在2021万事顺遂,恭喜发财!
⑹ 存款达到100万、50万、20万的家庭,各有多少你在哪个阶段
二十年前的中国与二十年后的中国,经济已经是两个概念了。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20年我国的GDP突破了100万亿。经济的增长也意味着全民的经济水平也越来越好了。
我国有着“储蓄大国”的称号,我国居民爱存款是公认的,央行发布了数据,截止到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住户居民存款总额达到了100.12万亿元。这对于我国来说,迎来了 历史 性的突破。
以这个存款量来算的话,我国人均存款为71514元,家庭存款大概在21万元左右。那么目前我国家庭存款是怎样一个情况,存款达到100万、50万、20万的家庭,各有多少?
存款100万的家庭。 其实对于存款100万的家庭,并没有相关的部门或者机构进行统计,只能从其他方面得知目前我国存款100万的家庭数量大概有多少。
瑞士信贷曾发布《2017-2018年全球百万富翁人数变化表》,其中表明了在2017年,我国百万富翁的数量为348万。不过这个数字不能作为我国百万家庭的依据。因为这里面的百万不仅仅是存款,还有房产其他资产。加上这个数据已经是几年前的。
央行在2015年推出的《存款保险条例》,对于存款50万的账户进行统计,得出的结果是0.37%。那么也就意味着存款100万的账户也就更加少了,可能是三分之一,甚至是更少,加上几年时间,经济也会增长,就按照150万左右。
存款50万的家庭。 2015年达到50万账户为0.37%,那么几年时间想要上升到1%也不太现实。如果按照我国14亿人口大国来计算的话,存款50万的家庭可能都没有1000万。
这也意味着,能够达到50万存款的家庭并不多,至少说比我们想象的要少。不过现在人们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很多人的钱都用来买房、买车,那么存款也就大打折扣了。
存款20万的家庭。 如果按照我国的居民存款来看,我国人均家庭存款都达到了21万,而根据央行统计,我国有一半的人是没有存款的。很多的家庭一次性拿出五六万都非常的困难,能够一次性拿出20万的家庭,都是一些经济比较富裕的家庭。
总而言之,家庭存款能够达到20万的,也并不是很多。那么你在哪个阶段呢?虽然说我国人均居民存款已经达到了7万左右,但是在生活中,有不少的人不仅没有存款,反而还负债。
而为何会出现这个情况,房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有多少的家庭,都将资金投放在房子上,每个月还要还房贷,那么能够剩下的存款也就不多。
但是如果要算资产的话,那么达到百万的家庭就非常多了。因此如果按照银行存款,能够实现20万存款、50万存款、100万存款的家庭是少之又少。
你的存款又有多少呢?
⑺ 有人说现在很多家庭有百八十万,百万存款真的很普遍吗
存款百万在中国至少是top1%。
之前发过一个帖子说30岁年薪百万是凤毛麟角,被喷得体无完肤。全是我朋友、我同学、我领导,都年薪百万了。你这个问题就是场景重现。下次遇到说这话的人,你就先问他家有没有,没有就闭嘴。神烦这种夸大国情的人。
平心而论,现在的100万不比从前,在北京存款百万还挺普遍的。我这个小区,房子1500万一套。别说买,租金都得1万5起步,一年18万。算你恩格尔系数50%。年消费在40万以上的家庭,没有百万存款实在难以维系。北面小区一套房子1800万。南面2200万。同理可得。
北京人均工资近万,还要去掉被平均的北漂们。独一代、独二代家庭,被4个钱袋子供养着。存上100万是很多人的心理门槛。我不止一个朋友是卡上有了100万才结婚的。
这样一说,我们是不是冲出亚洲,赶超英美了。
但是!不要以偏概全啊! 财富圈简直比次元壁还要难破。 中产家庭(有车有房无贷款,年收入30万以上)百万存款普遍。中产以下的家庭呢。
姑且认为80%叫普遍吧。放在全中国,百万存款绝不普遍。谁的朋友圈没有几个为了20万手术费就轻松筹、水滴筹的?
2016年,我国居民人均存款2万元。
2020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9年全世界有1960万“百万富豪”(美元),其中有大概172万人来自中国。按14亿人口估算,占0.12%。
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存款超过50万的人不足1%,遑论百万。
所以如果你净资产达到670万,就是中国的千分之一。如果是100万,至少是1%。谁敢管这叫普遍???
作为一个人到中年的农村人,我来详细客观的谈谈,关于农村家庭资产的一些具体情况吧,首先我们要突出的一个重点就是,有存款有钱,要看具体掌握在哪个年龄段,对于七老八十的老人来说,如果有个十万八万的养老钱,那么在农村生活完全绰绰有余了,可是如果说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儿女尚未婚配,那么不要说十万二十万,即便是有三五十万元的存款,那也只能算是一个穷人。
有人说现在很多家庭有百八十万,百万存款真的很普遍吗?接下来回答题主这个问题,从我自己的农村人视角眼光来看,在农村家庭里面这种情况基本上是没有的,或许百八十万的存款在城市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是放到农村,不过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如果家里面能有个100万的存款,那绝对能算得上是一个好户子了。
现金存款不是房产,不是各种不动产固定资产,它是可以随时接受你的支配,现金流现金为王个,由此可以看出现金存款的重要性,有100万的存款,一年啥都不干,做个简简单单的理财一年的收益也能有5万元的纯收入,放眼农村和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城市,一年一个人能纯收入五万元,那就算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说说我们村里面大多数家庭的存款情况吧,首先这个现金存款比例应该把老年人去除,因为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家庭,即便是经济条件很不错的能有个十万八万的就是好事了,一般的农村老人,忙碌了一辈子也不过是有个四五万元吧。
农村人家里有存款的,并且数额比较大在三五十万左右,分布比较大的群体,大概就是属于那种,打工种地有或者是做点小生意,辛辛苦苦干了多半辈子的,并且儿女尚未结婚的中年家庭吧,这类的农村家庭是农村当前存款最多的家庭,也是必须有存款,并且看起来有钱,但其实非常穷的那种。
四五十岁的中年家庭,压力在农村是最大的,这个时候的中年男人是全家人的顶梁柱,自己已经人过中年,身体 健康 开始走滑坡路,体力劳动也开始变得力不从心,但却是一刻都不敢停下来歇歇,父母已经进入花甲之年,养老的重任已经放在了他们身上,孩子尚未结婚,面对日益水涨船高的彩礼,当父母的除了拼命干活,别无他法。
他们手里面有钱吗?当然有,并且几乎每家都有个三五十万元的存款,这些钱怎么来的?当然不是大风吹来的,不是买彩票中的,每一分钱真的可谓都是血汗钱来之不易,都是打工种地,靠着出力气干活挣来的。
这些钱他们敢花吗?当然不敢,钱是他们挣的不假,但是绝对不属于他们,这些钱最大且唯一的用处就是给孩子结婚娶媳妇罢了。
其实抛出去被平均的财富来看,我们作为一个生活在 社会 底层的来说,能支配的钱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说说我自己吧,一个月的工资5000元,一年最多挣60000元,我即便是不吃不喝,一分钱都不开支,也要存款17年才能拥有100万的存款,这个问题现实吗?所以与其总是喜欢八卦别人的财富,倒不如看看自己的钱包,然后安下心来,努力干活争钱吧。
现在的家庭拥有百八十万存款的看起来很难的,实际上真的也是大有人在 。
2019年末,我国住户存款规模是82.1296万亿元;截止2020年10月份最新数据是91.1389万亿元。
2019年末,我国人口数量是140005万人,截至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也就14亿500万人。每人拥有存款的平均值是每人6.5万元。
按照2010年国家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家庭规模是3.1人,这样算起来每个家庭有20万元存款就能达到平均线。可是,我们国家毕竟还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毕竟城镇家庭的收入要比农村高1.5倍左右。2019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021元。 农村家庭拥有100万存款的概率,要比城镇家庭低得多 。
另外,什么是住户存款呢? 主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门支配的存款。其他方式吸收的存款,主要有我们的保证金存款以及个人委托业务在银行的沉淀资金。也就是说,像股市投资和持有的理财产品、住房公积金余额等不少财富并没有包含在内,居民的金融资产应该还要高一些。
话又说回来,金融资产占比始终在家庭财富中占有很少的比例。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我国是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农村资产差距还是相差很大的),家庭金融资产占比约为20.4%,这样算起来城市家庭平均金融资产大约是64.85万元。看起来能拿出百八十万存款的家庭数量不少呢。
按照调查报告的数据,80%~90%的家庭总资产平均值为493.3万元,相信这一组家庭拿出金融资产80~100万元来没有太大问题。也就是说,大约20%的城镇家庭能够拥有80~100万存款。这样看起来数量可就不少了。
2019年全国城镇人口数量是84843万人,按照平均每户三人计算(城镇户人口规模小于农村户)。城镇家庭大约有28281万户,其中的20%就高达5,656万户,这样的数量真的不少了。
另外,虽然说我们家庭规模只有三人左右,但实际上我们还有家族模式。父母岳、父母、年轻人夫妇,虽然是三户家庭,但实际上是同气连枝的。另外,还有其他亲戚关系的家庭。说实话,一个家庭要想拿出百八十万,也不是特别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 社会 确实变富裕了。不过还是希望国家能够有效调整政策,让低收入的人群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再快一些,能够让大家共同富裕。
百把万的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换个角度思考下
80年代的万元户时代,家里有个百把元很普遍。
现在进入亿元时代,拥有亿元的资产就像以前的万元户,普通人有个百万存款也不是什么难事。
真金白银有百万资产的,真不算什么有钱人。
真正有钱人是欠银行百把万,上千万,甚至上亿,这种人账上还有百把万才是高人。
你说的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百八十万现金不要说个人拿,就算以家庭单位来计算估计都没有多少人拿的出来的。
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富差据还是非常大的,前段时间国家发布的数据,中国目前还有至少6亿人平均工资只有1000元,这是什么概念,代表老百姓还很穷,攻坚脱贫还是非常大的一个工程。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至少90%以上用的都是智能手机,以前都是从电视、报纸、周刊、电台来获取新闻和消息,不像现在玩着手机就知道国内外发生的一切情况,自媒体也满天飞,各大首富排行也是每过一段时间就是增加了多少个亿,好像别人赚钱就是有印炒机一样,就剩下谁家印的快了,自媒体为了高点击率高流量爆光不管消息真假,甚至自编虚假消息来炒作来获取收益。
在这浮躁的 社会 ,自己要睁大眼睛去辨别,不要被一些听来的话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觉得别人都这么有钱,自己这么穷,怪自己没出息导致失去了去打拼的动力。
社会 不断的在进步,房价一直在攀升,我们的钱也一直在膨胀,在现在好像拥有一百万都不算是有钱人了。
可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真正能拿出一百万的人多吗?不得不说,这个存款真正的是一个很私人的话题,绝对的隐私啊!谁也不愿意透露自己究竟存了多少钱,这个存款数量在民间肯定是无法统计到真正的数量的,那这个世界上谁最有发言权呢?
那肯定是银行了,按照央行发布的信息,截止到二零一九年的九月底,全国的存款余额达到了一百七十六点一三万亿,这其中属于老百姓的存款大概的是七十万亿,大约占到存款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九,大部分的钱那不是咱们私人所拥有的,这大部分的存款都是企业、机构或者是其他组织的。
据银行的内部人员表示啊,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有VIP系统,存入的钱越多,那么贵宾级别就越高,说白了,就是给那些存款多的人一些福利,比如说持有VIP的用户办理业务的时候不需要排队呀,还享有一些特殊的贷款权利,赐予这样的优待。
而银行的VIP一般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金卡VIP、白金卡VIP和钻石VIP用户,其中白金卡的要求是最低存款二十万,白金卡的要求是存款要达到五十万,那达到一百万就是钻石级别的VIP用户了,据银行行长透露。
能达到钻石级别的用户相当的少,而且这部分人相对还是比较固定的,所以如果说在银行能有一百万的存款,那绝对是顶尖上的一小撮人,那有的朋友说了,我也想发愤图强,我存他个一百万,当了金字塔尖上的人,那一般的老百姓怎么能拥有一百万呢?咱们现在来算一笔账,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这个数据,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的员工年平均工资大概为九万多块钱。
城镇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五万三千多元,规模以上的企业从业人员,他的年工资呢大概在七万多块钱,假设我们一年可以省出一半的收入,那么非私营的工作人员存够一百万大概需要二十二年,私营单位的员工啊需要存三十七年,而规模以上企业的这些从业员工啊需要存二十六年。所以说千万别小看了这一百万元,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办法节省到一百万,如果说一个人能在四十岁之前就存到一百万,那可以肯定的说,这个人一定是个成功人士。
很多人连两万块钱都拿不出来,却总觉得一百万是小钱。
身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和存钱的人打交道。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在我国家庭存款过百万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我工作的银行,存款总量有3个亿,存钱的客户有3000多个,平均到每个存款的客户,还不到10万块钱。
这3000个客户里面,存款百万以上的,只有100个不到,只占3%的数量。再加上我国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存款,所以实际上能够存款过百万的家庭,连总数的1%都不到。
在我工作的银行,存款过百万的客户,大致上就是下面几类人。
1 . 拆迁户
我上班的银行,附近有个小区,里面住了很多城中村的拆迁户。这些拆迁户,都是有钱人。除了少数一些迅速败光家产的人外,大部分拆迁户都会选择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
我们银行就有十几个这样的客户,存款从三五百万到一千万不等。每年的利息都有大几十万,足够他们一家的开销了。
2 . 做生意的
要说最赚钱的,那还是做生意。虽然做生意风险大,但是只要能熬过去,必定可以迅速的富裕起来。
能够白手起家的这些人,个个都不简单。不论是能力,还是眼光,或是胆量,都不是普通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3 . 企业单位的资深员工
年薪几十万的不一定是领导,很多资深技术员工也可以做到,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产业里。
我工作的银行,有几个很年轻的客户,存款都在百万以上。他们都属于这种,虽然是员工,但是属于那种公司不可或缺的员工。年薪很高,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存款百万以上。
4 . 普通人
有没有普通人存款百万以上的呢?
答案是:有。
我工作的银行,附近是一个很大的菜市场,里面很多卖菜的叔叔阿姨,都干了十几二十多年了。
有个卖菜的阿姨,每个月都要来我们银行存钱。多的时候,也就万把块钱,少的时候就几千块。
这个阿姨和老伴,人手一本定期存折,密密麻麻存了好多页。两人加在一起,存款也有一百多万。
普通人想要存款百万,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像这个卖菜的阿姨一样,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积累。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财富的小溪,在时间的作用下,最终汇聚成宽阔的河流。
原因就只有一个,挣钱难,想把钱存下来更难。
1 . 20岁――30岁,这10年时间里
很多人20岁左右出去工作,30岁左右结婚生子。
在这个十年的时间里,因为刚出去 社会 工作,比较年轻,控制不住滚滚红尘的诱惑,花钱大手大脚,很难把钱存下来。
即使十年的时间,存了十几二十万。但是到了30岁结婚的年龄,要结婚就要买房子,买车子。辛辛苦苦十年,一个结婚花的干干净净。
2 . 30岁――35岁,这5年时间里
30岁到35岁,刚好是孩子出生,然后读幼儿园的时间。
很多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外面工作,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三口。
像我自己就属于这个情况,今年30多岁了,因为孩子比较小,没人带,所以只能让老婆全职在家带孩子。
我每个月工资拿到手的都有1万左右,把房贷一还,剩下的刚好够花而已。想存钱下来,那真的是比登天都还要难。
3 . 35岁――50岁,这10年的时间里
等孩子上小学后,夫妻两口才可以都出去工作了。
我国普通工人的月薪,只有5000元左右。假设一家两口都是这个工资收入,已经算是不低的了。
夫妻两人加孩子,一个月花6000元,存下来4000元,那一年可以存下来接近5万块钱。
如果还需要还房贷,每个月再没2000左右,那一年只能存下来3万块钱左右。
这15年的时间里,夫妻两个人,一般都可以存个四五十万左右,可以说是最赚钱的年龄。
但是到了两人50岁左右的时候,又会面临人生的另一个花大钱的地方,孩子要结婚。
要给孩子买房子,买车子等。基本上这15年赚的钱,孩子结个婚,就会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4 . 50岁――60岁,这10年时间
真正能让一个家庭存下来钱的,基本上都是50岁到60岁这个年龄,该花大钱的地方都花完了,终于是可以喘口气,为自己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但是人生过了50岁,能力和精力都下降的厉害,普通人的工资收入也会少很多。可能这个时候,每个月只能赚个3000块钱左右。
两个人,每个月存下来2500元,十年的时间里,可以存个30万左右。这30万,就是普通家庭最终的资产了,也是一辈子的养老钱。
5 . 各种额外开支
房贷每个月都要还,生个病住个院可能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如果要是遇见孩子比较败家的,那就更是一个无底洞了。
我工作的银行,有个阿姨已经退休了,每个月退休金有将近4000块钱。按理说,这么高的退休金,可以安详晚年了。
可是这个阿姨家孩子,整天不上班,到处玩乐,把阿姨这么多年的积蓄挥霍一空。阿姨每个月退休金4000块钱,要拿出来3000,给孩子还各种贷款。
工资不高,花钱的地方又少,就算是有心要存钱,也注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人这一辈子,为爱人活着,为子女活着,很少有能够真正为自己活着的时候。真到了什么都看开,能够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却发现人生已经时日无多。
也祝愿每一个普通家庭都能过的幸福,存款百万!!
百把万的不少了,谁家没个百把万的,我告诉你,普遍大家都没有那么多,你说的是现金,而不是房产。
现在就按普通家庭来说,抚养个孩子上大学,上大学完了工作,最起码35岁之前是不可能有百万存款的,除非自己做生意或者中奖有突然来的钱那不算,说的就是普通家庭。
然后孩子抚养到上大学,结婚还要给买房,结婚办喜酒这都是钱,所以普通家庭是不可能随便有百万。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有说的对的一面,也有不对的一面。我岁数稍大一些,经历的、看到的、体验的会多一点点。
四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初始,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及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耗子就是好猫的精神带动下,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大显身手,抓住了机会,纷纷的下海经商、捞金。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许多家庭有个百八十万的,不足为奇。这和时代进步和 社会 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也是顺理成章的。
又说回来,在农村真正靠种地吃饭,但土地又不多,不是种田专业大户的农民阶层,说他们家庭有个百八十万的,这不现实。
城市里,在工厂里踏踏实实做工的工人阶层,及灵活就业的打工人员,说他们家庭有个百八十万的,这也不现实。
总结一下,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及灵活就业人员,路边的小商小贩,家庭有个百八十万的,如果没有外财的话,应该是极少数家庭。
在目前的情况下看,工人、农民的家庭还是占大多数,百万存款真的不普遍。
答:最高管钱机构"银行"还是不能答出此答案。估计会失准。
近试的答案是这样?
现在的我己经不至存现金100万,(但我是存在家里保险柜里面现金)不存在银行,因为帐号曾经被封过 。被封的原因是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 、从外地汇来2万多元入我户,结果原头破案是洗钱帐户。(我是有完税正当生意家)
(一)话归正题:有钱人就会有、有钱人的圈子。圈子里面的人存100万是小s,普遍。甚至还上亿呢!(房产、车、不去论它)
(二)你若处在每月还必须在还房贷、车贷、的圈子里面,所碰到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 ,那么多见到、听到、的多人中?谈论着还必须还多久利息本金才轻松过关。形成的认为就觉得存现金百八十万少了。但总的来说:中国70% 是农村户,目前存百八十万的人还是少于:欠10万和存款30万内多。大家说否有道理?
⑻ 我国2020年居民个人储蓄率是多少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8.07万亿元,同比多增了1.76万亿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增加了6.4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的存款增加1.86万亿元,但是财政性存款减少314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例如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存款减少了3713亿元,这是人民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200万亿元大关。
截至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00.99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个和0.6个百分点;住户存款余额8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就新增加4.16万亿元,同比多增2.44万亿元。按照全国14亿人口计算,人均储蓄存款大约6.3万元。从数据看,我国居民的整体储蓄还是比较多的,储蓄率也比较高,老百姓的家底还算比较“厚实”。高储蓄存款余额也为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子弹储备。
但是,如果我们将存款利率与CPI简单对比(2020年一季度CPI涨幅为4.9%),1年期储蓄存款基准利率为1.50%,3年期为2.75%,即使按照存款利率上浮50%测算,1年期存款利率也就为2.25%,即使3年期储蓄存款收益率为4.2%左右,也还是略低于CPI涨幅4.9%,更不说1年期2.25%的收益率了。所以,其实我们当前居民的储蓄收益率已经实际为“负利率”时代,那为啥老百姓还是“热衷”于将手里的钱“存银行”呢?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投资意愿不高,或者当前没有太多好的投资渠道。譬如“宝宝们”类货币型基金近期收益率也已经跌破了2%,还不如定期存款靠谱收益高。股市、房市、债市、以及其他类型的投资,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下,或者政策引导下,“波动幅度”加大,吸引力减弱,
二、消费意愿下降。一方面,目前居民杠杆率已经比较高,每年居民的消费贷款与房贷支出负担也不小。以2020年3月末,住户贷款总量为56万亿、住房贷款约为31万亿计算,按一年期LPR(短期贷款)和五年期LPR测算(长期贷款,例如房贷)分别计算,全年居民利息支出就需要近3万亿元,压力颇大。另一方面,因疫情影响,居民对后期就业和收入的预期也有了一定变化,开始“紧衣缩食”,加上消费环境“不允许”,都或多或少的主动或被动地减少消费行为,增加储蓄,可能也导致了近期居民储蓄余额的快速增加。
三、线上存款理财变得更受欢迎了。因疫情影响,原来银行线下网点拉存款方式受到了比较大的抑制,都开始大力发展“线上”存款业务,用户通过手机线上就可以很便捷地进行存款。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便捷流程与用户体验,加上有竞争力的利息,线上的这种存款理财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很多用户将以前的低风险性投资转成了银行存款,也为存款余额的增加贡献了一份力量。
⑼ 2020年各省人均存款情况,其中广东第七、福建第十四
2020年,各省人均存款出炉,北京、上海、浙江、辽宁、天津排前五,人均存款超过9万元,分别为202090元、157775元、105246元、97897元、96473元;其中,辽宁表现较好,排全国第四,比江苏、广东、山东、福建、广西、河北等沿海发达省份高出不少;说明辽宁经济基础扎实,企业效益较高,人民工资收入及发展水平高,资本实力雄厚,是非常富裕的省份,经济发展模式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另外,江苏、广东、河北、山西、陕西、重庆、吉林、山东、福建、四川、内蒙古、湖北、宁波、黑龙江、海南这些省份,人均存款超过5万元;其中,江苏表现较差,人均GDP稳居省份第一,但人均存款离浙江、辽宁还有段差距,说明江苏需加快转型升级,以便提升工资收入水平及人均存款水平,回归其应有位置。
至于其它省市,河南48029元、 江西47814元、 安徽47451元、 新疆47302元、 甘肃47044元、湖南46064元;其中,湖南表现较差,作为中部较发达的省份,人均存款不如大部分西部省市,说明湖南经济运行质量不够好,工资收入水平不高,企业实力不强,效益也一般,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人均存款水平,回归其应有省份位置。
剩下的省市,青海44893元、 广西38283元、 云南36506元、 贵州35295元、 西藏30851元。其中,广西表现较差,作为沿海省份,不应该是这个水平,说明广西是加快产业升级,提升工资收入水平,以便提升人均存款,缩小与其它省份差距。
2020年,广东人均存款为77230元,仅排第全国第七,低于北京、上海、浙江、辽宁、天津、江苏,未能与北京、上海齐名;说明广东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加大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广东,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便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及人均存款实力,以便缩小与前面省份差距;当然广东在存款总量上还是稳居全国第一,近9万亿元,比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强出不少,实力超强,无愧为我国第一大省。
最近几年,福建经济发展较快,2020年人均GDP已超过广东、浙江,位居省份第二,是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的省份;不过人均存款表现较差,仅为61122元,在全国排第十四,远低于人均GDP排名;说明福建人民未能全部享受到经济带来效益,工资收入水平提升慢,企业实力不够,需加快产业升级创新,提升经济质量水平,缩小与浙江、辽宁、江苏、广东等省人均存款差距,回归其应有省份位置,成为佼佼者,大家学习榜样。
注:
1-数据仅参考。
2-数据日期:2020年。
3-河南、内蒙古、江西为预计值。
4-常住人口为2019年。
⑽ 国内个人存款超过100万的人多么都是哪些人呢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13亿多人口中,存款超过50万元以上的仅占0.3%,也就是拥有50万元存款的人大概为470万左右。而存款达到或者超过百万以上的,仅仅是0.1%,约为140万人。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100万元根本不是什么数字,一个亿才应该是“小目标”。但实际上,银行存款超过100万,也并非易事。因为,多数人的房子、车子都是按揭贷款买的,是透支了你未来收入,而真正能够把钱存在银行里100万的人,那绝对是少数。
首先,即使有几百万,存银行也是分散存的,不可能一股脑的都存在一家银行。特别是我国在2015年5月颁布并实施《存款保险条例》。根据规定:对银行存款实行最高50万的限额赔付。也就是说,即使你有一百万,也不可能全都存在一家银行里,很可能是分散存在二家以上的银行里面。
再者,纯银行存款超过100万只有140多万人,这数据也不奇怪。因为,现在银行存款的利率太低,有钱人都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而是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像1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士完全可以委托银行进行私人理财服务,那收益率肯定要比存银行高得多了。
最后,现在很多家庭即使有了很大一笔现金,都进行了多元化资产配置,不会有多少人真把所有钱都存银行的。所以,如果按纯银行存款超过100万元来统计,140多万人也很正常。《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 健康 报告》显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42.9%为银行存款;其次为理财产品,占比13.4%;家庭在风险类金融资产上配置较少,股票占比为8.1%,基金占比为3.2%,债券占比仅为0.7%。
不过,面对我国居民存款增速快速放缓,我们认为中国人的储蓄习惯正在悄悄发生改变:一方面,老一辈人储蓄的习惯也改变了,除了 旅游 购物外,中国大妈们还喜欢炒股、买黄金,已不安心于银行存款稳健的收益。另一方面,年轻人提前消费,不再爱存钱,家庭的负债率大幅上升,居民仅是个人房贷规模就超过20万亿元。这其实是比较危险的信号。
平心而论,现在普通工薪家庭,要拿出100万现金是非常艰难的,当然,超过100万存款的个人只有140多万户,那数据是被低估了。因为这里面既有分散存款的因素,又有各种理财渠道的分流。实际上,中国流动资金超过100万元的人肯定远比公布的数据还要多得多,但能在短时内迅速拿出一二百万现金的个人,确实也不会有很多。
众所周知,中国老百姓一直以来都比较偏爱银行存款,尤其是中老年投资者更青睐储蓄。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那么,现如今我国存款超过百万以上的有多少人呢?
作为全球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居民储蓄规模已经突破173万亿元人民币,个人平均存款为2万元左右。
说实话,100万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尽管现在大多数人都有房有车,可说到银行存款超过100万并非易事。因为不少人的房子、车子都是按揭买的,真正能够存在银行里的钱也就几万或者十几万。当然,这其中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大家嫌银行存款利率太低,不愿意将钱存入银行。
另外,大家也都知道,国内经济发展并不平衡的,除了东南沿海地区和中部一些较为发达的省份外,其他一些地区还处于较为落后状态甚至是贫穷的。所以说,在类似“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存款超过百万以上的也许很轻松。但其他城市的就相对要少很多。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13亿多人口中, 存款超过50万元以上的仅占0.3%,也就是拥有50万元存款的人大概为470万左右。而存款达到或者超过百万以上的,仅仅是0.1%,约为140万人。
但需要说明一下: 由于我国在2015年5月颁布并实施《存款保险条例》,根据规定: 对银行存款实行最高50万元的限额赔付。因此,很多人在银行存款时往往会考虑这一点(也就是说超过百万以上的顾忌会有)。
需要强调一下,以上数据显示的存款,仅仅是来源于银行业相关统计。并不能完全将投资其他理财产品的包括在内,而这一部分人群也许是财富拥有最多的人。因此,我们只能知一斑马而窥全豹。
总的来说,在去除房子等重要保值增值工具外,老百姓的银行存款目前来看,平均下来并不是很高的。也许有人开玩笑说,包括房子的话,大家基本都是百万甚至千万富豪。这话不假,但纯银行存款超过100万元的只有140多万人,大家觉得怎么样?
80年代,万元户就是个光荣的称号了。到了21世纪后,百万富翁则是大家艳羡的对象。那都是金字塔尖上的存在。
那么,现在个人存款超过100万的有多少呢?
截止2018年,我国人均存款水平大概是2万元左右这样一个水平,一个三口之家,平均家庭存款大概是6万元。而存款超过50万元的,占比大概是0.37%,也就是500万人左右。如果说存款100万元,由于没有公开数据显示,毛估大概占比仅有0.1%,也就是140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100万银行存款,你就是千里挑一的那个人尖儿。
这只是计算银行存款,富人更多的资产在于房产等不动产,以及股票、股权等其他投资,纯银行存款有一百万元,已经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了。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虽然有一百万的存款,但可能背负了多得多的负债,而且如果生活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很多家庭收入百万的小家庭,养孩子还贷款加上吃喝 旅游 消费等,也是很大一笔消费,甚至都剩不下什么钱。但是,明面上,这些人身家都数百万上千万。
(晴溪)
有。我有一个邻居老太太,七十多岁了,每月退休金四千多元,有两个女儿,没儿子。二十多年前女儿们陆续出嫁,没大操大办,所以她也没陪嫁什么。我观察了她很多年,一年又一年,她几乎不花什么钱,没见她添置新衣服,家居的用品如当初刚搬家时一样。她住一楼,比较凉快,所以不安空调,连电扇也不用,有一台29寸的电视,上面总盖着一块布。没不用手机。前些年,逢年过节,单位会发一些米面油之类的福利,足够吃,这样又省了必须的消费。她家的水管控制为滴水状,据说这样流出的水不走水表。她几乎不买菜,在夏天,会在小区的绿化带里开辟一小片土地种点儿菜,再在几个泡沫箱里种点儿菜。冬季时她吃萝卜腌制的咸菜。她几乎不吃肉,说吃了不消化,不舒服。两个女儿住得不远,不常回来,回来也是待一会就走了。前年她的一个外孙女考上大学,她去水果店买了四五根处理的香蕉。一辈子了,她就这样节俭的生活。如果每月存四千元,每年就是近五万元,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应该积攒了一大笔钱,也就是超百万。实在想不出来她攒钱干什么,也许是仅仅看到存折上数字的变化,而且是变大,已获得极大的满足。
不请自来,因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看了前面几个回答,个人不是很满意,就特意花了时间,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有几点体会和认识,在此分享如下:
大家知道,《存款保险条例》是2015年2月份公布的,在出台这个条例之前,央行对国人的存款账户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才有了50万的保额,当时的信息是99.63%的账户额度都是小于50万的。所以,大家推测50万以上的数据用这个比例得到50万以上的账户大概是470万,然后100万存款以上的大概140万人。
应该说,这个逻辑没有错,但是数据失真很厉害,为什么呢?有两个问题:
一是因为当时的调查数据是依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但是时间已经过去5年了,而中国的有钱人数量每年都是暴增,尤其是高净值人群年均增速大概40-50%,所以现在数据肯定不止这么多。
二是当时调查的只是存款账户,但是这些人还有其他资产,比如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等,这些资产都是随时可以变成存款的,而且事实上,这些账户之间也是经常互相转换的。
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统计上那么少,但是我们实际却觉得身边有钱人非常多了,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朋友们。
应该说,只要大家把钱是放在银行里的,央行一定是掌握整个数据的,然而如果不是碰上大的经济普查或者个人财富集中性的调查等活动,这些数据是不对外公布的,尤其是我们目前还处于个人财富不公开、个人征信体系还在建立和完善的阶段,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的话,真正准确的数据,作为普通人群肯定是无法知道的。
据我对银行的了解,如果储户在银行的存款数量达到某一个数额,银行基本上对会对储户提供更加私人化的服务,比如发放各种等级的VIP卡,并推荐给客户各种类型的私人化的理财或者投资品种,所以,理论上,这个数据是可以推测出来的。
比如,现在很多银行都有私人银行部门,这个部门是为至少500万以上资产(其实一开始都是存款,然后银行会给你推荐各种理财或者投资品种)的客户进行服务的,那么这个数据是多少呢?我们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获得相关披露数据:
上图是从2018年上市银行的公开年报中得到的数据,综合各种途径可知道私人银行客户总数截至2018年底,大概是60万户,其中建行最多,达到了12.72万户,资产总额已经突破10万亿,也就是说户均资产是1600万元以上。
然而这只是上市银行的数据,我们还有大量的城商行、农商行,比如我曾经和一个朋友聊过他们银行(一个小县城的农商行)有多少存款100万以上的账户,当时他说了句,大概600多个吧,那么全国又又多少呢?虽然不好类比,但是毫无疑问,100万以上存款的人显然不是我们说的那么少!
当然,还有一些更直接的统计数据,根据招商和贝恩公司发布的2019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拥有可投资资产1000万以上的人,2018年底大概197万人,2010年底将达到220万人。注意,这里是1000万,那么100万为何不能成为私人银行客户呢?我想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500万以下的客户普通的理财或者投资稳定收益不足以支付银行的个性化服务收费,而专业人士普遍评价是100万-500万以上的账户是500万账户的2-3倍,也就是400-600万左右。 这样的话,100万以上存款的人群应该在600万-800万之间。
有人说,这些人持有的又不是全部是存款,可能是基金、股票、保险等其他资产,的确如此,但是有股票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作为可投资资产,在某个时间某些状态一定是存款形态的。所以用可投资资产来说明存款是完全合理的。
我们还可以根据居民储蓄数据来进行测算,2018年,我国住户存款余额72.44万亿元,按照我国人口13.95亿测算,人均存款大概5.2万元。但是因为财富是不均衡的,如果按照二八原则,即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两次运用二八原则,就大致可以估算出百万存款的账户是多少。
此外,我曾经看过北京 财经 频道的一个节目,记得有位专业人士曾经说过,在北京平均年80人里就有一个资产过千万的高净值人士,按此推算,就是大概27万人,当然这里面主要是房产,不过房产也是有占家庭财富的比例的,这27万人,哪怕90%的资产是房子,剩下10%是存款,那么也是过百万的。由此推广到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杭州这些城市,又会是怎么样呢?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我所在的城市是个三四线城市,一个家庭有房子车及日常支出外,有100万存款的真不多。
如果房子车包括家电类总和资产超过100万的,没有贷款的也不是很多了。
一般城市家庭有个十万二十万存款正常现象。但是超过五十万存款的就有限了。
农村的有个十万元存款的就不容易了。
现在十万元还叫钱吗?不顶三十年前一万元。
没有法,混吧!
现在随着我国人均收入不断的提高,但是同时物价也随着大幅增加,总感觉收入永远抵不过开销;尤其是当前 社会 赚钱难消费高的前提之下,还有就是网贷流行之下,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小额贷款的前提之下;我敢相信目前我国个人存款超过100万的人非常少,相反负债100万的人绝对会超过存款100万的人;那究竟目前我国个人存款超过100万的人有多少呢?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预测。
根据当时我国《存款保险条例》时候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银行《保险存款条例》保护个人银行存款不超50万元,而这个50万元就已经覆盖了我国99.64%的人;从这里可以推算我国目前存款超过50万元以上的占比0.36%;假如我国约13.5亿人计算,存款在50万元以上的总人数为:13.5亿人*0.36%= 486万人 ;存款超过50万元的约486万人。
然后再度根据2018年全球百万富翁数据的统计,我国2018年百万富翁只有348万人;而且这百万富翁里面绝大部分持有的都是个人总资产,并不是个人存款有百万元;从这个数据可以再度推测我国有100万存款的人都是在 348万人 。
其次可以根据这个百万富翁的数据可以再度推测,在这348万人当中,真正能在银行存款有百万以上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现在银行存款利率 历史 新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加速,理财产品五花百门等等的各种因素之下;个人能在银行存款100万的人最高不超过30%的比例,绝对还有70%的人是不可能在银行有100万资产的。从而可以计算348万人*30%=104.4万人,从而可以得出存款100万的人我国大约有 104.4万人 。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数据非常离谱呢?其实不离谱的,面对着当今 社会 各种问题,个人存款有100万的人确实非常少;下面再看看家庭收入情况,个人存款有百万以上的年收入最起码也会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或者中产家庭以上,有房有车,没有负债,没有大开销的家庭才有可能有100万元存款在银行。
从以上各种数据推算,可以得出结论,由于当今 社会 各种原因,各种因素,各种压力等的情况之下;个人存款有100万的是绝对大部分人的天文数字,更有一些人赚100万都是天文数字,更别说存银行有100万元;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分析,我国存款100万元的个人约有104.4万元一点都不离谱,这是属于非常正常的人数。
如果你不认同以上数据,可以下方留言区讨论,说出更加充分的数据人数。
不多。
顶多占人口总比例的0.1%,也就是不到140万人。
能够在银行存款达到百万级别的,除了富豪之外,还有就是早期发家致富,但因为受限于个人水平,不愿意重新投资的老一代富人。
因为年轻一代富裕人群,有钱都去投资,或者创业,是不愿意将自己的资产变成现金存款,大家知道,现金存款是越来越不值钱的,因为货币是持续贬值的。
那么根据我国201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的人均存款只有2万。其中只有0.37%的人存款超过50万元。
而根据财富金字塔的分布结构,存款能达到100万的人,恐怕不超过0.1%。目前中国总人口有13.95亿人,也就是说存款能够超过100万的人,不会超过139.5万,而且这些家庭,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16年到2019年,三年过去,有钱人更多,但愿意将自己的钱凝固在银行贬值的人,也更少了。因为人们对 财经 的知识也是越来越丰富。
更重要的是,现在房子成为人们的首选“投资品”,有点钱都买房子去了,很少有人不买房而存款。
在说明一点,即使有几百万,存银行也是分散在不同存的,很少将自己的钱都存于一家银行。我国在2015年5月颁布并实施《存款保险条例》。根据规定:对银行存款实行最高50万的限额赔付。也就是说,即使你有一百万,也不可能全都存在一家银行里,很可能是分散存在二家以上的银行里面,所以单独在一家银行存款100万的更少。但拥有100万存款的会略多一点。
另外,随着现在理财方式的增加,人们也有更多的理财方式,不单单是存款。《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 健康 报告》显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42.9%为银行存款;其次为理财产品,占比13.4%;家庭在风险类金融资产上配置较少,股票占比为8.1%,基金占比为3.2%,债券占比为0.7%。
我是一名70后,一位家庭主妇,没有稳定的工作,打工十几年 ,工资永远赶不上开支,每次花钱就心疼,还要要看老公脸色,有时候感觉不管男人还是女人 没钱就什么都不是。在这个尴尬的年龄我选择了自己创业。我终于可以做回我自己了,花钱不用心疼了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