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集中居住试点在哪里

中国集中居住试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10-24 15:26:26

㈠ 2022年祝桥镇农民集中居住何时启动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祝桥镇农民集中居住7月21日启动。2022年7月21日9点,祝桥镇2022年重大工程、农民集中居住、民生实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祝桥镇核心区G-5地块举行。全镇8个重大工程、民生实事项目集中开工,涉及基础设施、重大民生等领域。

㈡ 新农村集中居住点什么意思

新农村集中居住点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农村集中居住安置后应该严格落实省、市要求,安置设计是独院、双拼、联排式等,符合农民生活习惯和使用需求。

居住人群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4类重点对象,房屋质量较差的农户,远离集镇和交通干线、零散居住的自然村组和单庄独户,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的“空关房”和靠近污染源、靠近水源地、靠近生态红线的农房等作为优先推进对象,其他有住房改善意愿、愿意集中居住的农户也可以纳入,做到以户定建、以人定房。

(2)中国集中居住试点在哪里扩展阅读:

农民集中居住的好处:

1、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农村聚居点建设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新型社区,使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有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建房点多、面广等状况,节约出大量土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或调整为建设用地,有利于农民增收。

2、拉动农村经济。建设农村聚居点,一方面可以直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消费需求,带动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改善,各项基础和保障措施逐步健全,可以有效刺激社区居民消费升级,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活跃农村经济。

3、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农村聚居点,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和待遇。通过产业支撑等措施,农民实现了就地转移、就地上班、就地城镇化,过上了既“安居”又“乐业”的理想生活。

㈢ 未来的农村真的会集中居住吗你怎么看

未来农村是否会集中居住,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应该说现在在考虑这样一个方向。但是有一些地方试点试的实行了发现效果并不是想象那么好,就没有真正做大规模的推行。

因为如果这个地方人都没有钱,他就没有消费能力,就算建了公交建了地铁快递,外卖可以送货上门,那又有什么用啊?他没有钱啊,他买不起这些服务,他自己生存都困难呢,他哪有消费能力啊。所以集中居住是以前试点施行过的,到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完美。

㈣ 为什么曲靖是全国十佳居住城市之一

1.气候特征

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一般具有冬春光照条件较好,春温不稳,风高物燥,降水不均;夏无酷暑,降水集中,涝旱兼有,风和日丽;秋季降温快,阴雨多;冬暖冬干,寒潮降温的气候特点,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5℃。

2.水源丰沛

曲靖市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山高谷深,断裂、河曲发育,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0多条,以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黄泥河、以礼河、块择河、小江等为主要干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3.自然资源

①水资源:曲靖境内江河纵横,南盘江、北盘江、珠江源牛栏江、小江等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理论蕴藏量406.28万千瓦,可开发300.31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②矿产资源:根据2015年曲靖统计局统计数据,已发现47种矿产资源,探明29种矿产225处矿产地。按矿床规模划分,大型18处,中型18处,小型43处,矿点146处。按矿种划分,烟煤36处,无烟煤6处,铅、锌、锗20处,铁矿16处,磷矿30处,硫铁矿7处,重晶石4处,石灰石27处,硅石(石英砂石)4处,建材石料8处等。矿产资源总储量354.7亿吨,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潜在经济价值估算额为1.29万亿元。按采选冶炼回收率50%计算,则实际可利用经济价值为6473.55亿元。

③生物资源:根据2015年曲靖统计局统计数据,有种子植物3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400余种,食用植物170多种,工业用植物230多种,花卉280种。有树蕨、野茶花、木兰、辣子树等30多种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主要用材林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木、白花泡桐、楸木等。常见的灌木有耐果、小叶鸡脚黄连等数十种。会泽县驾车乡12万亩天然林,198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保护点,主要保护对象为华山松母树林和珍贵的孑遗植物水杉。全市森林面积116.6万公顷,森林覆盖40.30%。草种主要有白健杆、野古草、金茅、蜈蚣草、菅草等。野生菌种类较多,主要有鸡纵、牛肝菌、干巴菌、松茸、青头菌等。脊椎动物290多种,占全省20%。其中:两栖类12种,占全省15%;爬行类16种,占12%;鸟类120多种,占16%;哺乳类99种,占42%。有大灵猫、猕猴、金猫、斑羚等30余种珍稀保护动物。

4.民族多样

2010年,曲靖9个县(市、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442131人,占总人口的92.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412924人,占总人口的7.1%。其中,彝族人口为223733人,占总人口的3.82%;回族人口为68117人,占总人口的1.16%;苗族人口为33618人,占总人口的0.57%;壮族人口为30773人,占总人口的 0.53 %;布依族总人口为30090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51%;水族总人口为6718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11%。白族人口为 5572人,占总人口的0.1%;哈尼族人口为2114人,占总人口的0.04%;傣族人口为1507人,占总人口的0.04 %;傈僳族人口为556人,占总人口的0.01%。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体验不同民族风俗。

㈤ 乌鲁木齐市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哪里

天山区
沙依巴克区
水磨沟区
新市区

以上是主要
接下来是高新区、开发区还有些人

头屯河区、南山矿区人不多

㈥ 中国有哪些典型的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不再详谈,谈一下农村社区吧
农村社区是在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消除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同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 社区新模式。目前在很多城乡一体化试点都有这种所谓的农村社区。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农村村委,参照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体系上的不同 首先在名称不一样,比如在河南省三门峡义马市就有20个农村社区,现在都叫这区居民委员会,设三委:社区党支部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监督委员会,三委一般10人左右,所有居民户口全部都 是城市户口。现在正在进行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居民集中居住。

㈦ 开慧村集中居住还在建设吗

是的,还在建设。
开慧村不仅有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还有厚重的历史人文印记,是毛泽东亲密战友、敬爱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烈士的故乡,也是知名教育家、毛泽东恩师杨昌济先生和湖湘女子职业教育家缪芸可先生的家乡。
根据市、县特色小镇的建设培训要求,对应制定镇培育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开慧镇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站办所、村(社区)参与创建培育。
开慧村推行“四自”管理模式,通过老百姓“项目自选、实施自建、监督自管、效益自用”,逐步形成了决策民主、建设规范、投入高效、运行安全的村级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㈧ 未来居住在哪里

摘要 不同的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的建设发展、人口的分布等情况也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对于人口分布的情况,大致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越发达的地区,人口的居住量是越多的。

㈨ 未来的农村真的会集中居住吗

未来的农村真的会集中居住吗? 我告诉你,别说是未来,就是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集中居住。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度来看,农村集中居住也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特色。

1,集中居住,有利有弊。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每年都会有些地方搞合并村庄,集中居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集中居住,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一是可以腾出大量土地,二是可以节约管理成本,三是可以集中资金,搞好合并后的村庄基础建设,提升居住环境水平。弊端是,一是农民种地不方便,二是可能增加生活费用,三是拆迁补偿不足以购买安置房,因而加重负担,四是破坏了农村居住环境,失去了传统的农村风貌。

2,集中居住,要量力而行。 合并村庄,工程浩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钱从哪里来?如果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在近几年的报道中,脱离实际,盲目动工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中,不乏半途而废,劳民伤财的例子。如果具备了这个实力,不需要农民掏钱,而是让他们以旧换新的住进新房,这当然皆大欢喜。如果让农民再添加几万十几万,才能搬进去,那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这样的集中居住,农民不欢迎。有多大财力办多大事情,脱离实际的事情,千元不要搞。

3,集中居住,应因地制宜。 也就是说,有条件的地区,比如城镇化率高,农村人口少,适合规模化种植的地方,当经济条件允许以后,可以适度进行。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绝对不能急于求成。同时,要根据当地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既要适合居住,又要保留地域文化特色,建筑不能一个模式,千楼一面,那是很不美观的。不能搞了集中居住,却破坏了文化传承,弄得不土不洋,不伦不类,失去了民族特色。

我国大约有70万个村庄,有些地方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不适合居住,确实应该搬迁到条件好的地方,合并居住。但集中居住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地区,因此不能搞一刀切。适合并则并,不适合则保留原状,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环境,用于改善民生问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

未来的农村真的会合并吗?农村合并,也叫做合村并镇。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 探索 ,未来是不是会普遍推行,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不过很多地方的实施效果不错。当然也有反对声音,认为合村并镇对种粮老百姓好处有限,反而没有了农家小院造成诸多不方便。

1、合村并镇是不是大势所趋?

其实,很多地方的成功经验,让合村并镇的好处显现出来。比如说,传统农村大多是居住散乱,往往十几户或者几十户人家就是一个村组。这给配套投入带来严峻考验,也容易造成浪费。比如说,集中自来水接入户;电路接入户;互联网接入户。还要垃圾集中回收处理、污水集中回收处理等。合村并镇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2、合村并镇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其实,合村并镇以后,家家户户搬进百十平方的楼房。干干净净,家具家电样样齐全。生活一下子进步了20年,再加上小区超市、早餐店、医务室、老年人活动室等样样齐全,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再加上,保安和保洁服务到位,农村常见的脏乱差再也没有了。

3、为什么有些人反对合村并镇?

其实,任何事情不可能所有人都赞成,合村并镇也是一样。有人说,原来的农家小院,动辄几百个平方米,现在楼房最多160平方,还要掏钱补差价,老百姓吃亏了?其实,这是误解,原来的农家小院基本平方米,大都是超宅基地规划多占的,属于违章建设,本来就要拆掉。再加上,一家三口或5口160平米已经很宽敞了。你家又不是足球场,要那么多干什么。

4、合村并镇是未来农村唯一方向吗?

这个当然不是,因为,新农村建设 探索 中,有不少有益的 探索 。比如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保留原来的农村特色,不大拆大建,在原有特色上下功夫。还有,比如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尽量修旧如旧展现民族特色。凡事让老百姓富起来,日子好起来的新农村建设方式都可以尝试。百花齐放,让老百姓真正幸福起来。

按照趋势会的,会安照德国及美国模式规划发展,农村家家户户以后种地不可能了,现在的小孩也不会种地,甚至都不知道底在哪个位置,以后会大量的承包给个人或者企业或者政府(类似于古代的地主),全部大型机械化,农民确权土地证后及60年不动地的趋势显而易见。然后农民会按照各地区规划向城镇聚拢,原村庄会开发成土地(例如种庄稼等)。

农村集中居住也就是说合村并镇,是一定会逐渐实现的。当然由于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也不会马上都实现的。一定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农村集中居住有很多好处,所以一定会逐渐实现的。

一:农村集中居住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宜业宜居。

集中后的中心村镇,可以布局人们生活必需的医疗,养老,文化 娱乐 ,教育,购物,交通,集中供热等各种公用设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村子周边可以规划各种农产品深加工公司,方便人们就近就业。

二:便于土地规划,实现农业连片优质发展。

农村集中居住以后,原来的农村耕地变成成方连片。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条件,规化优质农业发展。实现收益最大化。

三:便于空心村的整理,节约大量土地。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农民进城居住。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空心村现象越来越严重。在集中居住时,可以根据国家政策,有偿退出宅基地或其它办法。

集中居住是未来绝大多数农村的必然。

一是随着产业的兴旺必然形成产业集聚,也自然形成人口的集中;

二是农业现代化使大量劳动从农业产业分离,原地居住无事可做而自然离开原住地;

三是集中后居住和配套设施完善,大大提高生活品质;

四是原住地的土地还可能给农民带来资产性收入。

随着农村农业部对农村的整改规划农民统一居住势不可挡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目前全国各省已有多个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运行结果也是良好畅行。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日益增多本就空荡的农村更显得空荡了,只有每天早晚才能看到老少寥寥几人以前热闹的农村只有在春节几天才能看到了!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民居住集中了房子也统一了还能让农民拿到一部分钱。房体构造接近农村以前的房子依然保留着单独小院,让本是习惯农作的农民还可以种点蔬菜瓜果。对于国家对于政府来说搬迁完的农村又是特别好的资源,可以招商引资投资办厂可以承包农场种植养殖,这样能更好的解决拆迁人口的就业问题。让土地盘活经济让经济造福周边造福 社会 …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如果按我的理解和解读,我国有条件的地方或者一些试点区域会出现一个合村并镇,也就是乡村城镇化的现象,但要在全国大规模出现,不仅在短时期内不可能,长远来看也不会。为什么这么说呢?

农村统一规划建房,是一项民生政策,长远来说意义重大,有的村在前年已经正式展开了,这个事当然是真的。以前农村建房只要在自己的地上随便建,有的甚至占用了耕地建房,而且过去的村庄因缺乏统一规划,脏乱差现象不断,人们居住分散,对于医疗、教育等资源的利用都存在不方便的问题。

国家对农村肯定是越来越重视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一年的“一号文件”无不体现着这个问题。但所有政策指向性的并不是把农村改造成城市,而是要让农村更宜居,农民更富,要让农村成为美丽乡村,人居佳境,成为城市的后花园。而出现这样的场景绝不单单是把农村合村并镇!

当然,有条件的地方,以及国家试点探讨的方向不排除有这样的方面,就是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下,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将不适宜居住,或愿意进行这样 探索 的农民,在进行规划设计后统一集中到一定地方集中居住,农民自愿同意统一住进了集中的整齐划一农家别院,堪比城市别墅!

当然了,农村统一规划建房目前并不是在所有农村进行,这两年只在部分地区进行规划建设,有的村早就已经开始落实,并且对于一些常年无人居住的老宅基地、一户多宅的土地也都进行了督促整改。现在村里大多数人已经搬到统一规划的社区里居住,对于农民自己建房的也有严格的审批条件。

而对一些有特色的村庄,比如古镇、 历史 文化名镇等村子是不会纳入统一规划建房范围的;还有一些本就发展很好的村子,以及被纳入城市规划的村子,都是不会被纳入统一规划建房范畴了。

即便是被纳入到统一规划建房的村子,自己建房也是允许的,不过选址上有一定限制,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地方按照统一标准建房,按照政府提供的图纸盖房子,还会有一定的补贴。

如今统一规划建房后,会极大的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农村统一规划住宅,集中建房集中居住,也更有利于水、电、气等的规划安装,对形成农村集市的规模化,以及医疗、教育等资源整合都有很好的作用。并且对于农村宅基地的规划整合,提高利用率,以及优化环境促进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资源浪费和环境承载问题,如果将这个规模扩大,目前一些发达农村的居住条件由个人已经建设得很好了,为了达到集中居住而去毁掉这样的建筑,会形成巨量的建筑垃圾!同时,大规模合村并镇会将农村催生出较城市更大的建筑工地,对相关材料的消耗,将再次激发那些能耗企业开足马力,与目前环保政策相抵触!

我们国家的宏观方向必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定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特色、人文特征来制定合适的农村发展道路,只要符合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地方特色之路才是可行的!

谢谢朋友们的阅读[祈祷]

我的认为农村集中居住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如果走出土地的规模化机械化职业化体制格局,集中居住可优化农村环境,农民会享受到优质服务便捷的生活,还能拓展部分土地资源,可关键问题在于集中居住需要大量资金,这就需要国家的强大,农民富裕为支撑,因为这笔支出应该是生活中较大的数字,需要国家列入财政预算 逐级落实统筹安排,也需要设计部门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风土人情精心规划,这并非是一简单的问题,也不是想办就能办的好,办的成的事。

农村集中居住,发展新农村是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实施的扶贫政策,我说说农村集中居住的优缺点吧。集中居住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配套设施得以完善,集中居住国家把自来水,都接进小区,解决了零散居住生活用水的难题,集中居住国家建的新房,也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生活垃圾也有专门的垃圾桶,每天有人拉走,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2、生活 娱乐 设施增加

新农村里都有建设小广场,有居民健身器材,有小广场可以跳舞, 娱乐 !晚上小区也有灯光,大家都住一起增加了沟通交流机会!

3、集中居住便于管理。

但是居中居住也有它很大的弊端,主要方面就是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以前分开居住每家每户有独门独院,房子周边建有鸡舍,猪圈,牛圈,可集中居住了,就没办法养猪,养鸡,养牛。农民收入来源会减少很多。另一方面,集中居住了,因为原有土地离住所很远,对农民的农耕劳作非常不利。我老家就是政府集中把农民安置到镇上,结果由于生产不便,很多农民在镇上没住多久都又回到原来住所。

所以我认为山区的话还是不能集中居住,集中居住也行,但是要在每个村组集中居住!不能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才行。

㈩ 上海农民集中居住两兄弟住一起的有优先权吗

具体需要政府相关分配规定。
相对集中居住就是宅基换房。2019年中旬,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切实改善本市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进一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若干意见》(沪府规【2019】21号),以下简称21号文。顾名思义,“集中居住”就是相对农村目前每户一栋房一块地的分散式居住模式,以城市较为集中集约的居住模式为理想目标提出的。
那为什么叫相对集中居住呢?其实上海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其实已经好多年了。2016年,上海市政府就印发了《关于促进本市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的若干意见》(沪府【2016】39号),以下简称39号文。而在此之前,全市就已经试点了各类集中居住的方式,典型的如近郊中心村的建设。21号文其实是39号文的2、0版,而“相对”则是指除了“向城镇集中居住”这一种选择外,亦可采取其它的集中方式。换句话说,只要比原来节约土地就行了。
集中居住不是动拆迁。
集中居住就是平移居住,即国家收回宅基地再在其它地方给你一套或几套房子。那集中居住算拆迁吗?这是二码事,集中居住并不等同迁。拆迁是因城市发展需要,由政府统一强制征收土地,用于建设开发。拆迁农民由于失去可耕作的土地,身份转变为居民,农保转成社保,土地也从此与你无关。
而集中居住则是让农民自主选择退出或置换宅基地,政府将土地复垦或作他用,但地还是集体的,土地流转收益还是村里的。而人不管住到哪,农民还是农民,农保还是农保,也不改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的权益。
可见,集中居住和动迁的根本目的不一样,运作方式不一样,土地用途、权属不一样,可获得的身份福利不一样,因此补贴和安置的政策、方式也不一样。
简单来说,动迁是你不得不走,政府也会给予相对较丰厚的回报;集中居住是给个饵请你走,走不走你来定,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逼你走。因此,就很有必要评估下这个饵是不是该咬,怎样选择才不至于后悔。
那为啥同村隔壁老张是动迁,我就是集中居住了?那是因为老张运气好,他家宅基划入了国家征地的范围。范围外的原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但现在好歹多一种选择,尽管待遇不如动迁那么优惠。其实动迁涉及的量很小,需要有中奖的运气,而集中居住量大面广,多数人都有资格参与。

阅读全文

与中国集中居住试点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墨脱和印度哪里交界 浏览:994
意大利的物价为什么便宜 浏览:64
伊朗火车价格多少钱 浏览:195
为什么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浏览:974
改造后意大利风情区有哪些高科技 浏览:42
中国最美枫叶林在哪里 浏览:930
中国哪里没有木薯 浏览:806
印尼白燕窝多少一克 浏览:814
伊朗感染病毒肺炎多少人 浏览:177
伊朗超推迟比赛什么时候开始 浏览:953
伊朗国土面积多大有多少人口 浏览:588
伊朗男女多少岁可以领结婚证 浏览:920
印度伟哥在国内怎么销售 浏览:607
印度花生干果怎么样 浏览:131
伊朗的盟国有多少个 浏览:712
印尼燕窝产量怎么样 浏览:927
印尼留学签证需要准备什么 浏览:637
意大利语等级考试哪个好考一些 浏览:35
历史学专业去意大利哪个学校 浏览:790
印度的玛萨拉粉是什么 浏览: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