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主要从哪几个国家进口食糖
古巴 。。。。古巴是世界最主要的产糖国。。。本来中国也是糖类的生产大国,主要是广西的甘蔗和东北 西北的甜菜。。。但还是有大量进口。。。。尤为要注意的是,,现在有大量的人工的蔗糖在使用,正逐渐得代替自然糖。。。
⑵ 中国最好的白糖产自哪里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您的问题由我解答,正在为您整理答案资料,请稍等
⑶ 中国白糖的主产区主销区
中国白糖的主产区是广西,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种植面积已在1000万亩以上,占全国总面积的45%以上。
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和新疆五大产区产糖量为960万吨,占全国产糖总量的96%,其中广西和云南产量占全国的58%和19%。
白糖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白砂糖和绵白糖。绵白糖主要在中国饮食文化圈内的国家或地区食用较多,白砂糖除直接食用外,也是工业用糖的主要品种。
(3)中国的白糖出口到哪里扩展阅读
白糖的食用禁忌
1、忌生吃白糖:白糖中常有螨虫寄生,生吃白糖很容易得螨虫病。白糖食用前应该进行加热处理(一般加热到70℃左右保持3分钟就可以了),尤其是婴幼儿和老人吃食物时,千万不要蘸着生白糖吃。
2、如果是制作海绵蛋糕或戚风蛋糕最好用白砂糖,以颗粒细密为佳,因为颗粒大的糖往往由于糖的使用量较高或搅拌时间短而不能溶解,如蛋糕成品内仍有白糖的颗粒存在,则会导致蛋糕的品质下降,在条件允许时,最好使用细砂糖。
3、白糖不适宜和鸡蛋同煮:鸡蛋和白糖同煮,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结合物。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
4、白糖和葡萄干一起吃会阻碍人体对铜元素的吸收和代谢;和蛤蜊一起吃会阻碍人体对铜元素的吸收和代谢(泛指贝类);而和红茶一起喝不利于红茶功效的发挥。
⑷ 蔗糖是二糖吗
蔗糖是二糖。
二糖也称为双糖,由二分子的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双糖是在一种单糖的还原基团和另一种糖的醇羟基相结合的情况下,显示出与单糖的共同化学性质,诸如还原于Fehling溶液、变旋光化、脎形成等,通过还原基结合的单糖则无这种性质(如蔗糖、海藻糖)。
中国从明朝开始将中国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岛。
明朝中国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区,也传播了中国制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据季羡林考证,孟加拉语和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即“中国糖”,就是中国制糖术传入印度的证明。
明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广州前后购买13028担白糖和500担冰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蔗糖
⑸ 蔗糖的早年出口
中国从明朝开始将中国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岛。
明朝中国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区,也传播了中国制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据季羡林考证,孟加拉语和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 即“中国糖”,就是中国制糖术传入印度的证明。
明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广州前后购买13028担白糖和500担冰糖。
⑹ 国内的白糖产区有哪些
我国白糖产区有:广西、云南、广东、海南、 福建、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
南方是甘蔗糖, 北方为甜菜糖。
甘蔗糖占全国白糖产量的80%以上,广西近年 跃居全国蔗糖产量的第一位,1997/98年度总产量为325万吨, 占全国糖产量41%。
(6)中国的白糖出口到哪里扩展阅读:
白糖生产有如下特点:
1、糖料与其它作物不同的是,收获后还无法直接变成商 品,必须经过工业化加工。
2、由于工业化加工需要较大的设备投入,糖价高时,加 工能力的增加滞后;同样,糖价低时,加工能力又不容易很快减 下来,因此,糖价格波动周期比一般农产品要长一些。
3、近几年,北方的甜菜比例逐年下降,糖业生产出现从北 向南、从沿海向内陆、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 势。广西、云南、广东、黑龙江四省区白糖调出量占全国总量的95%。
⑺ 白糖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出来好久传入中国
蔗糖是人类基本的粮食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蔗糖根据纯度的高低可分为三种;白糖、砂糖和片糖。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和印度。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
普通白砂糖颗粒精细,非常容易和奶油融合打发成调和蛋白或是奶油糖霜。其细小的晶体颗粒可以迅速地融化在其他配料中,对烘焙产品的质地和结构有很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粗糖的晶粒较大,不容易分解,需要大量的水才能将其融化。
白糖使用注意事项
白糖不可生吃:白糖中容易存在螨虫,如果我们生吃白糖,会导致螨虫进入我们的身体中,引起腹痛、咯血等症状。
白糖不要鸡蛋一起煮:不少人喜欢吃糖水荷包蛋,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健康的。白糖和鸡蛋一起煮的话,容易形成一种果糖基赖氨酸结合物,这种物质会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⑻ 中国最好的白糖产自哪里
中国最好的白糖应该是产自广西地区,因为只有广西省才是白糖的主产区
中国的白糖产地有七八个省吧。
但排名前几位的依次为:广西(60%左右)、云南(16%左右)、广东、海南、内蒙、新疆等地。
⑼ 人们是什么时候找到把红糖加工成白糖的方法的
汉朝至隋朝
世界各国“蔗糖”(sugar、sucrose)和中国古代的“西极石密”和“西国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来自梵文sakara。说明蔗糖发原地是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世界各地。
敦煌残卷中有一段关于印度制糖术的纪录,说到印度出产甘蔗,可造最上“煞割令”。根据季羡林解读,“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 的音译,证明印度制糖术的确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将甘蔗榨出甘蔗汁晒成糖浆,再用火煎煮,成为蔗糖块(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义。印度的“石”糖在汉代传入中国,汉代文献中的“石蜜”、“西极石蜜”、“西国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国”、“西极”正是梵文sakara的对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译。
石蜜就是今日的片糖。
唐代
后来印度的炼糖术有进一步地高:将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炼,并不断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搅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浆中的杂质凝结成渣,原来褐色的糖浆颜色变淡,经过反复的除杂工序,最后得到淡黄色的沙糖。《新唐书》中记载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说明印度的炼糖术在唐朝传入中国。
宋代
北宋初期,三佛齐和大食等国贡白砂糖。白砂糖是从石蜜进一步提炼的,呈沙颗粒状态,色淡黄,比石蜜色淡,不是白如雪。
宋代出现世界第一部甘蔗炼糖术专着《糖霜谱》。
制糖成为一门重要产业,糖制品种类繁多,有香糖果子、狮子糖、花花糖、胶牙糖、芝麻糖、锤子糖、杨梅糖等。
元代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记述中国武干的制糖业,开始不知道怎么炼制像巴比伦地区出产的糖那样精美,后来大汗得到来自巴比伦地区的人传授用树灰炼精糖的技术。又说福州地区炼制的糖“十分洁白”。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伊本·白图泰游记》说:“中国出产大量的蔗糖,其质量较之埃及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代
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第六卷《甘嗜》篇详细叙述造白糖和冰糖的方法:
造白糖法。
中国从明朝开始将中国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岛。
明朝中国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区,也传播了中国制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据季羡林考证,孟加拉语和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 即“中国糖”,就是中国制糖术传入印度的证明。
明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