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代机、二代机、三代机、四代机的定义是什么
1、第一代战斗机是指首批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战斗机,其出现时间大约为1944至1953年。由于采用了新式喷气发动机其作战能力比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有了显着提高。
2、第二代战机战斗机是飞行速度实现了超音速的飞机,采用后掠翼、装加力喷气发动机和简单的雷达瞄准具,开始装备空空导弹,但主要作战武器仍是大口径航炮,主要作战方式仍是近距离格斗,具有较突出的机动性能和爬升率。
3、第三代战机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主要出现的战斗机,其特色为应用第三代航空发动机使中低空机动灵活性高、配备先进雷达设备、加强导弹应用等。主要使用年代为1972年后。
4、第四代战斗机是指在20世纪70年代陆续开始服役的、吸收第三代战斗机设计与使用上的经验,加上诸多空中冲突与演习显示出来的问题和需求,融合之后成为冷战结束前后最主要的角色,使用第四代航空发动机。
战斗机性能特点
第一代战斗机主要的空战方式是近距格斗,尾随攻击。第一代战斗机参加了朝鲜战争,美苏两国第一代战斗机进行了直接对话。当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实施大量轰炸,为了避免伤亡,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都很高,所以当时为了拦截轰炸机,护航机与拦截机经常万米高空进行缠斗,作战高度提高是当时空战的明显特点。
由于飞机在高空的盘旋性能较差,所以这一时期飞机在垂直方向上的机动性能显得更为重要。F-86和米格-15由于各自的性能特点不同,采用的空战战术也不同,米格-15在战斗中力争“飞得高些,靠垂直机动”,而F-86在战斗中则尽量“飞得低些,靠水平机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一代战斗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二代战斗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三代战斗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四代战斗机
❷ 一架民航飞机寿命是多久
飞机的飞行寿命,按照飞机的实际飞行时间来计算飞机的寿命,目前飞机的飞行寿命都在6万小时左右,不过有一些机型可以达到8万小时。
正常的飞机寿命大概都是在25年到30年左右。全球民航飞机的平均机龄为10年,美国民航的平均机龄为11年,超过这个数字的就可以被认为是“高龄”飞机,但从性能上讲,一架可以服役30年的飞机使用10年,最多只能算刚过“盛年”而已。
在新机研制过程中要采取防腐蚀设计,选用对抗腐蚀能力强的材料,选配优良的表面处理工艺,配以高效的复合防护涂层体系等等,以提高飞机固有的耐久性品质;飞机在制造过程中要有严格的腐蚀控制措施,避免材料和工艺的缺陷,确保飞机的防腐质量。
(2)中国飞机多久更新一代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第一架全金属,具备一切现代民航客机(除螺旋桨发动机外)特点的商用单翼机是1930年波音公司的单发邮
政机(Monomail),波音根据这架飞机的半硬壳式机身和应力蒙皮设计,在1931年为美国陆军航空部研制了双发动机轰炸机的原型机YB-9。
由于美国陆军未将YB-9投产,波音与它的商业伙伴联合航空(United Air Lines)经过慎重考虑后,在1932年以B-9构型为基础研制了体型稍小的商用机型,这就是于1933年2月首飞的B-247。这架在结构设计史上翻下新篇章的飞机是架具有全金属、应力蒙皮结构、全包覆式机舱、橡胶除冰靴、配平片(trim-tab)、流线型发动机罩、自动驾驶仪、下单翼、可收放式起落架设计特点的飞机,只凭一台发动机也能飞行和爬升。也就是说B-247是第一架“现代化”的民航机,之后的每一种民航机都是在模仿它的特点。这架飞机虽然只能乘坐10名旅客,但飞行时速比福特的三擎机快上56公里,可在24小时内飞越美国本土,因此极富商业竞争力,广受各家航空公司的欢迎而供不应求。但飞机的机身较低矮,旅客在机舱内要弯腰前进,还得跨过突出于地板上的机翼后梁。
由于波音的生产线无法满足航空公司的订单,道格拉斯公司乘势崛起,迅速推出后来名噪一时的全金属、下单翼、双发动机、可收放式起落架DC(Douglass Commercial)系列客机。可乘坐12名旅客的DC-1首飞于1933年,只比B-247晚了五个月。DC-1的机翼翼梁在机舱地板的下方,因此舱内地板平坦,空间较宽阔,旅客不需弯腰。1934年道格拉斯公司接着推出了机体较长,可乘坐14名旅客的DC-2;1935年则是推出了可乘坐21名旅客的DC-3。
DC-3的性能、有效载荷、坚固性使得航空公司真正开始能从民航运输中赚取利润,因此到了1940年就成为全世界航空运输业使用最多的飞机。DC-3是第一架能通过运送旅客及货物,不需政府补贴就能赚钱的民航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共生产了1万1,000多架,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单一机型生产量最多的飞机,其中大多数是军用型的C-47。
参考来源:民航飞机_网络
❸ 中国现役飞机分代
中国的战斗机分代标准总体上与西方相差不大:
第一代,歼五、歼六,具备高亚音速或低超音速飞行能力,以机炮为主要的作战武器,歼六开始装备近程空空导弹。
第二代,歼七、歼八,具备两倍音速和两万米飞行能力,以空空导弹为主要空战武器,后期的歼八开始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以高空高速截击为主要作战特点。
第三代,歼十、歼十一,高推重比、高机动性和超视距作战能力,拥有优异的低空和跨音速作战性能。
❹ 中国战机第几代
一、目前,中国现役的主力战机,按国际通用标准,属于第三代。
二、如何划分第几代战机?
现在世界上的战斗机的分代有两种标准,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一种是以前苏联(俄罗斯)为代表。美国的分法,应该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共分为四代;按俄罗斯的标准,共分为五代。
目前西方国家将战斗机分为四代:
第一代:亚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86、苏制米格15、中国歼5等
第二代: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4、苏制米格21、中国歼7等
第三代:强调多用途的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16、f15、苏制米格29、苏27等
第四代:强调隐身性能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22、f35 ,中国J20,俄T50。
三、我国现在也是以国际通用的四代来划分的。
我国的战斗机有很多种,现役的战斗机中,有第二代的歼7,第三代的苏27、歼8、歼11和歼10(也有的说是三代半)。
四、世界上目前现役的最先进的是美国的F22(第四代)、F35(第四代)。
还有中国正在研制中的J20、J31;俄罗斯正在研制中的T50。都是最先进的四代机。
五、按照世界通用的标准,战斗机的发展和使用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代: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
第二代:喷气飞机由亚音速到超音速的时代。
第三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的时代。
第四代:(标准是三超一隐)
超音速巡航能力(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持续超音速飞行);
超机动能力(迎角60-70度的状态下仍能保持持续控制);
超视距导弹攻击能力;
隐身能力(能躲避对方雷达追踪具有1平方米以下的雷达反射面积);
目前中国正在研制中的J20,就是第四代战斗机。
❺ 中国战机现在是第几代
歼20属于四代机,是隐身战机,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战机。
我国目前仍在使用的战机涵盖了从二代到四代的机型。歼-7是第二代轻型战斗机。歼-8是 第二代高空截击机。歼-8Ⅱ 第二代战斗机,最新改进型号达到了二代半标准,歼-10是第三代轻型战斗机, 分单座和双座。歼-11、 Su-27/30(包括国产化) 是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枭龙是二代半战斗机 ,主要用于出口。
飞机的分代主要依据是:
第一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喷气式、亚音速。
第二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战斗机速度超过音速,认为速度越快战斗机越强,即超音速飞机。
第三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符合能量机动原理设计的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第四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强调隐身性能等4S标准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
❻ 国家的军事飞机多少年换一代
这要看战机服役年限 战机的寿命是由发动机的寿命、机体材料的寿命等决定的。一般来说,战机的设计服役年限在30年左右。而不同的机种,因其训练强度和作战强度不同,寿命也不一样。相对而言,战斗机的寿命比其他机种要短一些。像我们比较熟悉的F-15、F-16、苏-27、苏-30、米格-29,这些机型的设计服役年限大约在20年左右。而轰炸机、远程运输机等,由于使用强度相对比较小,所以寿命相对比较长,可以达到30年。
❼ 中国什么时候退役老一代战机
中国的军用飞机从su——27服役以来 开始陆续退役以前的老式战斗机 以现在的歼——10、歼——11等新式战斗机取代老式战斗机,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而轰炸机,运输机之类的由于现在是以扩大为主,所以老式飞机还能用的将会继续使用。
❽ 中国何时出四代战机
网络上流传的中国歼14战机效果图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top01/11053249/20070122/13892790.html
美《国防科技》认为,从去年中国珠海航展的情况来看,中国展出了一款“暗剑”无人作战飞机模型。该无人机具有超音速、超高机动能力和低空探测性,和美国隐形战机差不多,可以较好地躲避雷达,主要用于未来对空作战。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的新一代隐形战机必将是中国未来战机的发展方向。
中国新型战机为歼-12或歼-13战机
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西方军事媒体就开始聚焦中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发项目。由于各家媒体所掌握的情况不一,再加上揣测的成分居多,因此所释放出的有关中国新一代战机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
《简氏防务周刊》声称,中国最主要的两家战斗机制造商——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正在为中国空军研制第四代战斗机。其中,沈飞公司致力于一个相当于美国F-22A隐形战机的研制项目——歼-12隐形战机项目;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则在歼-10战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双发隐形战机——歼-13战机。
另一种方案的中国四代战机设想图
该刊指出,1998年,美军海军情报处的报告首次透露出中国沈飞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名为歼-12的先进双发隐形战斗机。2003年底,一张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战斗机风洞模型可能与歼—12项目有密切关系。模型显示该机同美国的F-22A隐形战斗机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内置的武器弹舱。
该周刊还称,在成功研制歼—10战机后,成飞公司及其下属的飞机研究所已将精力转向歼-10的双发型。该项目被命名为歼-13,它将与沈飞的歼-12项目竞争中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的采购合同。报道称,歼-13可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起飞重量可能超过20吨。基于以上情况,歼-13应该是一种高性能重型制空战斗机,其性能在欧洲“台风”战斗机和法国“阵风”战斗机之上,但恐怕还与F-22A“猛禽”有一定差距。
通过分析,《简氏防务周刊》认为,中国第四代战斗机将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形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的发动机和武器子系统的研制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预计新战机将于2015左右进入现役。
中国新一代战机为歼-14
而德国《军事技术》杂志认为,中国正在研制第四代战斗机,并可能被命名为歼-14。
该杂志通过对网上流传的想象图,对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进行了分析:该战机将安装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为飞机提供自动稳定控制。从鸭式布局和机腹的进气口可以看出,这种飞机的总体设计明显地源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在歼—10开发中获得的经验,并大量使用了源于米格1.44型演示机的技术。
中国第四代战机3D图
该杂志预期,歼-14战机计划将在2012至2015年服役,装备一种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具有同多目标作战的能力,并可以识别出目标的相关数据。而如果未来的信息确认该战机的确处于全比例开发阶段,那么歼-14将最终被确认为专门对付F-22A的空优战机对手。
❾ 第一代飞机和第五代飞机的定义是什么
按年代分:50年代初到50年中期算第一代,那时的战斗机型号有
美国的:F——84,F——86,F——100,
前苏联:米格——15,米格——17,米格——19,
中国的:是仿制苏联的米格机,称歼——5,少量的歼——6。
这一代的战斗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发动机的进气口都在机头前,进攻时主要靠航空机关炮消灭对手,所以近战格斗是家常便饭,飞机的速度还是在亚音速,作超音速飞行也是很暂短的,导弹还刚刚发明,远不如机关炮管用,机关炮的口径在20——37mm之间,这一时期的飞机性能差不多,各有千秋。
这个年代的代表机型是美国的F——86和前苏联的米格——17。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飞机的型号有好多。
美国的:F——101,F——102,F——103,F——104,
前苏联:米格——21,米格——23,苏——9,
中国的:仍旧是歼——5,歼——6,少量的歼——7。
这一代的战斗机有一个共同特点,速度快,高空高速性能好,超音速战斗机出现了,进攻的主要武器基本是机关炮,导弹开始使用,效果还不是最好,飞机的外形向多样化发展,美国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向机身两侧发展,腾出机头装雷达;而前苏联则基本保持机头进气的模式,后期的飞机也开始朝两侧发展。飞机的机翼采用三角翼和既薄又短的短翼,
这一时期的典型飞机是F——104和米格——21。
整个60年代可以算战斗机的第二代,代表飞机有
美国的:F——105,F——106,F——111,F——4,F——5
前苏联:米格——21,苏——9,苏——11,米格——23,苏——15
中国的:没有变,还是歼——5,歼——6
这一代的战斗机有一个共同特点,速度快,高空高速性能好,战斗机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导致攻击机的产生,专门用来对付地面目标,典型的有
美国的:A——4,A——5,A——6,A——7
前苏联:米格——27,雅克——28,苏——22/24
中国的:没有大变化,歼——6大批装备,少量歼——7
70年代可以算战斗机的第三代。是战斗机发生质的变化,从原来单一求飞得快飞得高向高机动性和灵活性发展,电脑的出现,使机载设备得到了更新,雷达是战斗机的必备设备,导弹是主要攻击武器,由于设备的增加,飞机有向重型化发展,飞机的性能有极大的提高,许多新的战术动作也由此产生,战斗机用导弹攻击可以从远距离外偷偷地袭击,战斗机和攻击机的型号也多了许多,主要型号如下。
美国的:F——14,F——15,F——16,F——18,前苏联:米格——25,米格——29,米格——31,苏——27,苏——30,
中国的:歼——6,歼——7,歼——8少量装备,
这一时期的攻击机的型号有
美国的:A——10,A——12 ,A/F——18,F——117
前苏联:苏——19,苏——25,雅克——38
中国的:强——5
由于前苏联的解体,美国失去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威胁,所以在70年代到90 年代,战斗机没有大的发展,只是在性能上加以完善改进。经过几次局部战争,几乎是美苏两国武器在这些国家的试验对斗,逐步暴露出各自的问题。但是前苏联没有因为国家解体导致经济困难而放弃战斗机的研究和发展,他们的苏式战斗机发展了一大系列,性能大大超过了美国现有的装备,欧洲也不甘落后,先后发展了所谓的三代半战斗机,性能和美国战斗机不分仲伯。
美国为了始终领先于世界的武器市场,开始研制第四代战斗机,F——22,F——35,
俄罗斯当然也不甘落后,他们也发展了苏式家族,推出了苏——35,苏——37,
中国的改革发展也造出了新战斗机,歼——8Ⅱ,FC——1枭龙,歼——10猛龙,和仿制俄罗斯苏——27的歼——11,以及专门攻击地面目标的FBC——1飞豹。
第四代战斗机的特点是:
具有超机动性能,可以作超音速巡航,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可以垂直短距起降,多用途,具有隐身功能。
目前仅有美国的F——22,F——35能够达到这些标准,其他各国的战斗机只能达到部分性能。由于昂贵的制造价格,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有点力不从心,纷纷削减生产数量,用第三代战斗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