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哪里人多是痰湿

中国哪里人多是痰湿

发布时间:2022-10-29 15:19:04

1. “湿气”重的人有这些特征,中医:人体自带3个“排湿按钮”

又到了换季时节,许多人的身体也有了变化:经常有乏力没精神、皮肤爱出油长痘、头昏脑涨、浑身不舒服……

有人把这归结为“秋乏”所致,其实,这些都是体内有“湿”的表现。

中医 养生 有“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的说法。刚入秋,天气还会闷热一阵子,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湿气自然容易找上门。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什么是湿气,并教你科学排湿。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王桂英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 吴大真

中医讲“湿重如裹”,身体湿气重,感觉被包裹着,像是穿着件半干的衣服一样别扭。

在中医看来,湿气似乎称得上是“万恶之邪”。在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致病因素中,湿邪杀伤范围最大。

这是因为,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从中医角度来说,湿气可以分为内湿和外湿两种。

外湿

外湿多由淋雨、涉水或久处湿地引起。它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如痤疮、神经性皮炎等。防外湿要注意不在游泳池或澡堂内长时间浸泡,尽量避开潮湿的地方。

内湿

内湿主要因大量食用生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所致。它表现为脾胃功能受损,吃什么都不香,大便黏腻,胖而无力。防内湿要少吃生冷及油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1、看体型

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因此,体型偏胖、动作迟缓的人多有内湿。

2、看舌头

体湿的人观察舌头时会发现,舌苔白腻或黄厚腻。

3、看大便

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圆柱体、很通畅的,便后用一两张手纸就能擦干净。一旦发现大便稀薄、黏腻、不成形,就可能是有内湿。

4、看起床状态

有些人早上起床后,会觉得很困、头沉,像有什么东西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而且痰多,即说明体内湿气较重。

5、看平时状态

户外湿气一大,就觉得胸闷气短、身体沉、懒得动、不清醒,吃饭时没胃口。

中医讲“湿重如裹”,一种被包裹着、动不了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用水洗过但没干的衬衫那么别扭。

头部

湿气侵入头部,则出现头晕、犯困、头重如裹。

胸腹部

湿气滞留胸腹部,则出现胸闷、胃胀。

消化道

影响食欲,不想吃东西,还会出现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马桶壁。

泌尿系统

体内湿气重,且喝水较少时,小便排出不畅,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关节

湿气侵入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固定。

下肢

湿气侵犯下肢,可出现下肢水肿、脚气等症状。

皮肤

湿气过大会刺激皮肤大力散热,负担加重,免疫力随之降低。因此,痤疮、皮炎、湿疹、癣都会不请自来。

如果立秋后不注意祛除残留之湿,这些湿邪就会滞留体内,伤及脾胃,甚至为咳喘埋下病根。

中医为大家推荐3个身体自带的天然祛湿开关,平时可以多按按。

委中穴

委中位于腿窝中心点上,膝关节后面,走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排毒祛湿的通道之一,委中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泄口。建议大家平时多敲打此穴,每次30次左右。

曲池穴

曲池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大肠经的湿浊之气常聚集于此。

该穴位于肘横纹外端,手肘关节弯曲的凹陷处,大家平时可在肘窝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阴陵泉穴

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凹陷中。

阴陵泉穴是脾经上管理身体水液的穴位,是人体重要的排湿大穴,常按有清利湿热、健脾益肾的功效。以穴位为中心,用拇指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各揉1~3分钟。

另外,饮食上可在菜里加些姜、蒜、辣椒以利湿。生活中莫贪凉,适量运动排排汗。

2. 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的目录

体质一:怕冷派——阳虚体质
故事
一、体凉、胃寒、怕冷——其实是阳虚了
二、冰镇饮品,“冻伤”了我们的阳气
1.冰镇饮品,一点点损耗着阳气
2.冷气下做爱埋下阳虚的祸根
3.熬夜慢慢消耗着阳气
三、不当的清热解毒,压制了阳气
四、阳虚了,疾病就找来了
五、导致阳虚的几个误区
1.大量出汗非健康,损当就是损阳气
2.冬天赤脚穿拖鞋,寒气钻进涌泉穴
3.夏天冷气封毛孔,“水液”迷途伤肾阳
六、阳虚之人养阳气,这些办法很简单
1.巧用艾草灸督脉
2.冬季烫脚养阳气
3.生姜胜似“还魂汤”
4.打通阳气桃木棒
5.补阳桂附地黄丸
6.鼓舞阳气四逆散
附:阳虚体质可以这样吃着补
体质二:缺水派——阴虚体质
故事
一、阴虚,身体的“津液”不足了
1.阴虚的人,只是看上去很健康
2.阴虚之人“没力气”长痘
3.从舌苔与脸颊找到阴虚的迹象
4.长期盗汗,丢了阳气成阴虚
5.阴分不足,视物昏花不见好转
6.夜晚盗汗,阴虚之人“阴”更虚
二、阴虚体质的容易得这些病
1.失眠
2.高血压
3.红斑狼疮
4.性冷淡
三、揭秘阴虚体质人的“三宗罪”
1.阴虚体质人的经常性便秘
2.阴虚体质人的“虚火”
3.阴虚体质人的急躁性格
四、女人需要一生滋阴养血
五、调整阴虚,平安渡过更年期
六、老年人与小儿的阴虚
七、养阴、护阴:这些方法很有效
1.少吃煎烤烹炸煎
2.夜晚好眠养阴气
3.学会清理体内垃圾
4.少吃瓜子多吃梨
5.麻辣鱼香要少吃
6.木耳、银耳最滋阴
八、六味地黄丸不是谁都可以吃
九、睡好觉才是补阳滋阴的基本法
附:阳虚体质可以这样吃着补
体质三:气短派——气虚体质
故事
一、气,是生命银行里的存款
1.过度劳累是对气的透支
2.躺久了,气也受伤了
3.人要活动,才会产生热量
二、如何判断气虚体质
1.气虚体质爱感冒
2.性格内向不爱动
3.稍微运动就出汗
4.舌大而且有齿痕
三、怎样调整气虚体质
1.妙药玉屏风散,反复感冒最有效
2.平时常按足三里,益血补气又健脾
3.补气就要多睡觉
4.别让过度运动作了元气
四、减肥,减的不是脂肪而是正气
五、揭秘气虚体质的反复感冒
1.气虚了,感冒总也治不好
2.气虚了,发烧都没动力
3.气虚感冒时,需要补中益气汤调体质
附:气虚体质可以这样吃着补
体质四:痰派——痰湿体质
故事
一、我们为什么会胖起来?
1.大肚子胖人,是痰湿在“堆积”
2.还有另外两种胖人
二、身体里的痰和湿是怎样产生的?
1.“脾”气虚弱,食物难以运化
2.身体内的“痰”在哪儿?
3.脾虚了,不想吃不想喝
4.脾虚了,容易闹肚子
三、痰湿体质,从头发说到肚腩
1.痰湿体质的人爱脱发
2.额头油光光,肿眼泡
3.中年前后,肚子大了
4.爱出汗是因为“气道”被痰湿堵住了
四、从脾虚到痰湿的全程演变
1.益气健脾,四君子汤
2.疏通气道,异功散
3.燥湿化痰,六君子汤
五、怎样“逆转”痰湿体质?
1.甜、黏食物,消化不了就成了“痰”
2.适当出汗是平衡人体阴阳的有效手段
3.自拟化痰祛湿方
六、照顾好脾,痰湿不会打扰你
1.过量饮食吃伤了脾
2.脾喜欢甘甜这个味道
3.肝病最先表现在脾胃
4.脾主思,思虑过度也伤脾
附:痰湿体质可以这样吃着“化”
体质五:长痘派——湿热体质
故事
一、从湿热到“青春痘”的转变
1.内湿与外湿是基础
2.湿化成了热
3.生了热,痘子就长出来了
4.清除湿热的良药:三仁汤
二、酒,导演湿热的名角
1.瘦人长疽,胖人得痈
2.祛了湿,热也消失了
3.酒要热饮防湿热
4.关注体质的演变
三、从胎儿时,就要塑造体质
1.准妈妈的湿热体质会传给宝宝
2.婴幼儿的体质易寒易热
四、湿热体质带来怎样的疾病
五、湿热季节助长湿热体质
附:湿热体质可以这样吃着“消”
体质六:长斑派——血瘀体质
故事
一、痛经,多是瘀血惹的祸
1.痛经是不正常的
2.瘀血导致的前列腺病
二、肿瘤,身体里面的血瘀气滞
1.因为气滞血瘀形成的肿瘤
2.冠心病人多见血瘀体质
3.郁闷要防瘀血形成
三、瘀血,加快身体衰老过程
1.血瘀体质有预兆
2.妙用血府逐瘀汤
四、血瘀体质的蛛丝马迹
1.瘀血带来的危险疾病
2.瘀血引发的高血压
3.有经里面的血块最典型
五、如何调整血瘀体质?
1.黄芪补气补动力
2.活血化瘀参三七
3.推陈出新用大黄
4.消食健胃妙山楂
5.血液营养不可过高
6.找到治未病中心
附:血瘀体质可以这样吃着调
体质七:过敏派——特禀体质
故事
一、无处不在的“过敏人”
1.一人在冰库卖鱼,全家集体过敏
2.腹泻10年的荨麻疹
3.打喷嚏引发的事故
4.母乳过敏的婴孩
5.精液过敏的女人
6.慢性肾炎与过敏
二、过敏了,从体质开始调整
1.过敏体质可以改变
2.过敏是身体的“变态”行为
3.致敏原与大分子蛋白质有关
三、正确认识过敏体质
1.到处都有过敏原
2.美国人做过一个过敏的课题
3.研究过敏的误区
4.中药可以转变过敏体质
四、体质调好了,就不会过敏了
五、逆转特禀体质有良药
1.“阻挡”风疹的良药
2.清热凉血药,缓解过敏人的内热
附:特禀体质可以这样吃着调
体质八:郁闷派——气郁体质
故事
一、不是谁都容易患上抑郁症
二、是什么让你患上了抑郁症?
1.一件小事引发抑郁症的女孩
2.被考研成绩击倒的大学生
3.每个人都会有的阶段性气郁
三、气郁体质与抑郁症只隔着一座桥
四、气郁与阳痿,怎样一个恶性循环
1.为尿频烦恼的男孩子
2.被恐吓吓“痿”的男人
3.大学里,比“大小”的男孩子们
4.睡沙发的男人
五、女人的抑郁症,是真是假?
1.气血亏虚引起的“产后忧郁”
2.被当成精神病的更年期“精神疾病”
3.如“鬼神”附身的更年期脏躁
4.被家庭、社会“改造”成抑郁症的女记者
5.抑郁、闭经:被脏阴不足困扰的女记者
六、调整气郁体质,回归心灵的田园
附:气郁体质可以这样吃着化解
体质九:健康派——平和体质
一、以平为期,以和为贵
二、做自己身体的农民
后篇:人的“病”是否天注定?
一、一切都要从“病”说起
1.人一直被当作“生物”来治疗
2.未能完成的人类体质分类
3.被期待的个体化诊疗
二、对话王琦:话说我们的身体问题
1.你是什么体质?
2.做人,先做身体的主人
3.人的病和病的人
4.学会读懂你好身体
5.抑郁与体质有关
6.生命体征的内在秘密
7.你完全的可以活得更好些
附录: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

3. 中国人为什么痰特别多西方人也一样吗

中国人是痰湿体质,痰盂是中国人的专利!

4. 人身体分哪九种体质

体质一:怕冷派——阳虚体质:指素体气弱少力之质。在平淡的身体里,充满阴凉。大多肥胖,浅白,头发容易脱落,肤色柔软白皙,眼睛黝黑,鼻子冰冷或略带蓝色,嘴唇浅红色,四肢冰冷疲倦,背部冰冷,喜欢热食,大便稀薄,它们的尿液很长,舌头又轻又胖,边缘有牙印和苔藓白。

体质二:缺水派——阴虚体质:指阴液亏虚,失于滋润、阴虚阳亢的体质。身材瘦长,面颊红润,面色红润,巩膜红丝较多或较深,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眼眶稍干,鼻子或鼻血,口干喉咙干,更喜欢喝冷饮,嘴唇红润,手脚温暖,大便干涩或便秘,大便短而红,脉或数细,舌红苔少或无苔。

体质三:气短派——气虚体质:指素体气弱少力之质。这种人胖瘦都有,但瘦的人更多。头发不闪,脸色黄或白,肤色黄,眼睛不亮,鼻子淡黄色,嘴苍白,唇色不闪,四肢乏力,耐寒耐热,无光泽,大便正常或便秘,小便正常或多,脉搏微弱,舌头呈浅红色,边缘有牙痕。

体质四:痰派——痰湿体质:指由于体内痰饮水湿潴留而形成的素质特征。肥硕丰满,淡黄暗黑,面色白皙光滑,鼻微黑,口粘,四肢沉重,喝茶,暴饮暴食,大便正常或不足,小便或小便,脉湿滑,苔藓油腻。

体质五:长痘派——湿热体质:此指血虚之体常见的素质特征。主要可见面色发黄或苍白、唇舌苍白、头发干燥、皮肤变色、精神抑郁、乏力、气短、便秘、脉搏微弱等。

体质七:阳热体质:系指素体阳气偏盛之质。这种类型在瘦人中更常见。头发容易脱落,面色晦暗或两颊有红丝,面色晦暗,或红斑、污渍。

或肌肤甲错,眼眶暗黑,或白珠子、蓝紫色、红筋飘浮,鼻子暗黑,口干,但不想漱口,嘴唇苍白或紫色,脉搏或下沉,细或涩或结,舌青或暗,或舌缘青,有少许或片状血瘀,舌下静脉曲张。

体质七:阳热体质:指的是阳气过盛的质在平淡的身体里。体格强健,脸色红润或红黑,油腻,眼睛充血,嘴唇暗红色或紫色,舌红或暗红色,苔硬,黄或黄薄,脉紧有力。

体质八:郁闷派——气郁体质:指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气机郁滞为基本状态的体质类型。上述体质类型按正虚、邪实分型,但一些常见的临床组,特别是女性为主的组,出现肝郁气滞的特点。

性格内向,话不多,常郁闷,善于思考事物,令人难忘,多愁善感,叹气氛围,胸口及胁胀、腹胀,或多生气、易怒、口干等。

体质九:阴寒体质:系指素体阴气偏盛之质。它有强壮的身体,紧绷的肌肉,紫黑色的皮肤,四体常冷,多静少动,喜热恶寒,舌质淡,脉紧实。



(4)中国哪里人多是痰湿扩展阅读:

体质的影响因素:

体质的形成受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生活饮食条件、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等。先天因素是禀赋。它还包括一些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和遗传性的特殊体质。年龄是影响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身体健康是有时间限制的。

例如,儿童体质具有脏腑娇嫩、气血不足但活力旺盛的特点,老年人则具有脏腑功能低下、衰老等特点。

5. 你知道“胖人多痰湿”吗

中医上有这样一句话:“瘦人多火,肥人多痰湿。”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体质是“痰湿质”


这种体质类型与其他几种体质类型相比,受到饮食营养方面的影响较为明显。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合理的计划饮食;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痰湿质”的某些不良表现。


当然已经出现了由于体质特点引发的病症时,还是需要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和调理。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可助湿生痰,其发生原理在乎脾。


脾主运化,运化的含义就是将饮食水谷转化为精微营养以及津液。


并将之吸收、传输到全身。


当脾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问题,则本应被人体吸收的水谷精微以及津液聚集在脾胃生湿、生痰。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痰湿体质”。先天脾气不足、运化无力;


后天营养过剩、肥甘厚味,这便是“痰湿”最主要的形成原因。


“痰湿质”的具有哪些特点呢?


1、总体特征:


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为主要特征。


2、形体特征:


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3、常见表现: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4、心理特点:


性格偏温和,稳重,或由于后天原因产生自卑、怯懦;


5、发病倾向:


单纯性肥胖、消渴(糖尿病)、中风(卒中)、胸痹(冠心病)等疾病。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很多家长盲目追求孩子的高营养饮食,却没有考虑到孩子自身的吸收能力。


当孩子的脾胃长期处于高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状态,脾胃功能就会被破坏。


你知道吗?中国孩子的肥胖比率正在向英美等国家靠拢。


传统中国饮食习惯被人诟病的高油高盐几千年来并没有在中国人的体质上造成明显的影响。


而西方餐饮尤其快餐文化进入中国后,中国的肥胖人群极速增长。


西方餐饮的特点便是高糖、高脂,它和我们中国传统的油炒菜不同,他们的脂肪是藏在调味品之中。


以蛋黄酱举例,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吃蛋黄酱,甚至用来拌饭的也不少。


但是一份蛋黄酱,以不添加额外材料来说,一个蛋黄需要配的植物油是250ml,糖25g。


用中医的认知,这就是标准的肥甘。


痰湿便是肥胖发生的内在因素,家长需要引起重视;


否则由肥胖继发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引起的卒中、冠心病、心衰等将是对孩子 健康 十分沉重的打击。


肥胖同样会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在青春期被放大,其影响甚至会伴随终生。


所以,当家长一经发现孩子的体质偏向于“痰湿”,形体肥胖的趋势已经显现。


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了。


保持 健康 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结构。


中医处理“痰湿”引起的儿童、成人肥胖;


善用芳香药物燥湿化痰,更兼运脾行气配伍以助脾胃恢复正常功能。


从根源上调理“痰湿”肥胖的生成,坚持服药,从而取的较好的效果。

6. 为什么胖人多痰湿

你周围一定有这样的朋友,“喝口水都长胖”,不仅不容易减肥,而且身体还经常出现各种不适,有人称其为痰湿的体质。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痰湿。先来解释一下,“痰”是什么。


痰,也分有形和无形


很多朋友都会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痰”,认为就是从口中吐出的痰液。


实际上,在中医看来,痰也有有形和无形之分。


有形的痰液,指咳吐而出的痰液 ,无形的痰液,指虽没有痰液咳出,但可以引起患者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


中医又将痰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


寒痰

寒痰者多由寒邪引起,患者痰呈白色,舌苔薄白,且时常感觉冷,喜欢热饮。


热痰

热痰者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患者痰黄黏稠,舌红苔黄,怕热喜凉。


燥痰

燥痰者由肺燥所致,患者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


湿痰

湿痰者由于湿邪侵入人体,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使肺、脾功能失调。患者痰为白色稀水样,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脾主运化。


肺内津液凝聚成痰时若是没有及时调理,则导致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影响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痰湿体质。



为什么痰湿的人普遍偏胖?


痰湿所说的痰,指的水液在代谢过程中不通畅而产生的废物。


这些废物会随着身体气血循环而流窜至全身,位置不固定,长此以往会引起很多疾病的发生,这就是“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症”的由来。


体内痰湿过多,让脾胃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而引起脾虚出现。


而脾虚之后就无法正常运化,导致体内的水谷、水液代谢失常,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痰湿的人喝水都会胖的原因。


体内的水分无法正常代谢,可不就显得很胖吗?


二、 痰湿的人,逃不过3种“怪病”


痰湿的人大多有这些症状,不妨对照来看看。


头身


痰湿体质的人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腹部型肥胖,腹部松软、肥肉较多。


这是因为体内垃圾堆积过多导致的,在脸上会表现为出油多、体型上的表现是肥胖。



再加上痰湿体质由于体内痰多、湿气重,如果遇到一些阴雨天气的时候,会感觉整个人都很不好受。


睡眠


痰湿体质的人群,睡觉时会发出非常大的呼噜声,可以说是“如雷贯耳”,特别是一些本身比较胖的人群。


此外痰湿体质的人群因为本身脾胃运行的功能较差,会在饭后频繁出现犯困的现象。


排泄


痰湿体质的人群出汗比较黏腻,在夏天的时候一旦出汗,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非常不舒服。


并且大便也会稀溏不成型,还有些人群会因为痰湿,影响到肠胃正常蠕动而出现便秘。


治疗痰湿体质,祛湿和温阳兼顾


痰湿之邪属于阴,故治疗时以温补阳气,祛湿化痰为主。


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适当锻炼,以助于阳气恢复。


痰湿体质者多喜欢肥甘厚腻的食物,这些食物易促成内湿生成。故日常生活可多食山药、苡仁、扁豆、冬瓜、白萝卜、赤小豆、山楂、生姜等帮助消除痰湿的食物。



除了食物以外,也要注意规律作息。良好的起居规律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帮助脏腑功能恢复。


痰湿体质的经典用药为 参岑白术散、二陈丸。


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患者若出现气短乏力、胸脘部胀满、饮食难消化,可使用此药方。


二陈丸可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患者若痰多,时常咳嗽,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肢体困重、头晕等症状,可用此药方。


许多人对于痰湿体质非常陌生,每逢梅雨季节或潮湿环境,感到不适,也把其归类为“春困”或“湿气重”。痰湿体质者需要及时调理,否会引起肺、脾、肾等相关疾病。


《韩氏医通》由明朝的名医韩天爵撰写而成,其中有一个中药方——三子养亲汤。其中只有3味药,分别是 莱菔子(萝卜子)、紫苏子、白芥子。



方中的苏子可以宣畅气机,降上逆之气,对于咳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菜菔子可以消食、导滞、有效健胃消食;


白芥子属于温化寒痰药,可以起到很好的温肺利气作用,并且可以散脾里膜外之痰。


这三种药都是行气消痰的上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从而起到祛除痰湿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想要确认自己是什么体质一定要在专业医生诊断下确认,而不是自己根据一些症状自作主张认定,这样做很可能会出现辩证错误。


也需要注意,不要认为所有瘦不下来的情况都是因为痰湿,很可能是减肥的方式不对引起的!

7. 当代人的体质分哪九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人的体质的形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天遗传,一种是后天获得。人体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上和适应的能力上,都存在某些差异,环境的不同,营养摄入的多少,以及运动锻炼,和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会对人的产生影响。中国人在体质上分为9种体质,分别是哪9种呢?

第1种过敏体质

有些人对某些气味,花粉,或者食物过敏,就属于过敏体质。有过敏体质的人,在遇到过敏原后,容易患哮喘,面部会起红疹,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也会打喷嚏流鼻涕。

第2种血瘀体质

有血瘀体质的人容易患肿瘤,中风等疾病。牙龈特别容易出血,皮肤干燥,容易肝火旺盛,脾气暴躁。

第3种阴虚体质

这类体质的人,容易患甲亢,也特别爱咳嗽。失眠便秘,怕热,皮肤干燥,不耐暑热,性情急躁。

第4种阳虚体质

阳虚和阴虚正好相反,人会容易患寒病或腹泻。总是手脚冰凉。吃了冷的食物就会不舒服。

第5种气郁体质

这类体质的人喜欢多愁善感,感情脆弱。是特别容易得抑郁症的人。十分容易心慌失眠,闷闷不乐。

第6种湿热体质

面部容易生粉刺,总是油光发亮,口中异味,大便不顺畅,小便发黄都是这种体制的特征。这种体质的人十分容易患黄疸病。

第7种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会无精打采,精神虚弱,经常生病,抵抗力也很差,容易感冒,抗病能力弱。

第8种平和体质

这属于比较好的一种体质。睡眠好,不易疲劳,精神充沛,身体健康,很少生病。

第9种痰湿体质

这种体质皮肤都有容易出汗,困倦,比较肥胖,易得中风。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里人多是痰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减肥霜多少钱 浏览:81
以前英国的硬币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407
印度旅游价格为什么这么高 浏览:23
伊朗藏红花治什么病 浏览:147
泰国和越南哪个民主 浏览:817
去伊朗旅行要准备什么 浏览:716
英国房产商业报税软件价格多少 浏览:619
为什么国人只知道印度教梵天 浏览:124
中国捐赠意大利哪些医疗物资 浏览:352
印度进口大米什么意思 浏览:665
如何申请英国留学证明 浏览:548
美国为什么咬死伊朗不放 浏览:481
英国有什么绅士 浏览:174
伊朗总统怎么上台的 浏览:828
意大利点炮手是什么梗 浏览:458
怎么画印度眼睛 浏览:326
伊朗空袭能力怎么样 浏览:765
英国什么时候进入议会制度 浏览:736
中国电信如何装电视 浏览:202
英国莲功放如何配音箱 浏览: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