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粮食安全红线在哪里

中国粮食安全红线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10-29 18:41:42

A. 我国耕地的红线是

法律分析:耕地红线,简单理解就是给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设定了一个最低值,这是一个具有低限含义的数字,分为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两种。 我国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最重要的原因是确保粮食安全,如果没有足够面积的耕地,就无法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四条 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B. “18亿亩耕地红线”的来历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于闭幕当日晚间发布的会议公告九次提到食品安全,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还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明确了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的目标。

C. 18亿亩耕地红线的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

18亿亩耕地红线仍须坚守: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4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也成为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墨最多的主题之一。
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会议还强调,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这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进口粮食比重越来越高,作为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实现“十连增”。但是在“十连增”的背后,中国却面临着粮食需求迅速增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量提升空间日益收窄、耕地利用粗放、三大主粮净进口等多重困难的挑战。
易鹏指出,当前中国要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含量和单产量,推进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以保证粮食安全。

D. 我国的耕地红线

我国的耕地红线,首先耕地红线,简单理解就是给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设定了一个最低值,这是一个具有低限含义的数字,分为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两种。并且我国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最重要的原因是确保粮食安全,如果没有足够面积的耕地,就无法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四条 【耕地保护】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E. 粮食红线多少亩

粮食红线18亿亩。

耕地红线,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它是一个具有低限含义数字,有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现行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2009年6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提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

用划定的基本农田圈住城市

包路、沿河,同时规并整理星星点灯的散乱农田,抑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地方上反对的声音很强烈,说城市都被基本农田围住了,我们就是要用基本农田包围城市、道路,地方上只要动一动,都得找国务院,不这样就守不住。而现有15.6亿亩基本农田的分布格局也不容乐观,表现出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划零不划整等特点,上山下滩的问题非常严重。

整个土地利用的格局和建设和谐社会、生态安全很不协调。农地不仅仅是粮食安全的保证,也是生态屏障,不能往山上赶,也不能切得太碎。他主张在农地的占补平衡中,全力保护优质、集中、连片的高产农田,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平原和东北松嫩平原这三大农区,应给予高度重视,绝不能丢了。

F. 我国目前严守耕地红线是多少亩

法律分析:18亿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于闭幕当日晚间发布的会议公告九次提到食品安全,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还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明确了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的目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条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G. 粮食安全两条红线分别是哪两条谢谢!

.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耕地是红线,法律是底线,管理是防线

H. 中国的粮食安全底线在哪

坚守粮食基本自给的安全底线
记者:为什么把粮食安全作为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
徐绍史:地实则粮丰,粮足则天下稳。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保障发展、保护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又是粮食生产的基础。18亿亩耕地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不可逾越的红线。其中15.6亿亩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的精华,几乎承担着全部粮食生产任务,是保障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安全底线。
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了18亿亩耕地以及15.6亿亩基本农田。
2001年以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不仅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还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2亿多亩,经整治的农田平均亩产提高10%~20%,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30多亿斤,为粮食“八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新挑战
记者:怎么看待18亿亩耕地在质量方面的要求?
徐绍史: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甚至脆弱平衡的态势,耕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的大国,要立足本国耕地资源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发展之要。这决定了坚守18亿亩耕地“生命线”,不仅要坚决守住数量,更要着力建设好质量。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整治重点逐渐转向耕地质量建设,建成了一批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仅“十一五”期间就建成1.6亿亩,2011年建成了6000万亩,今年将再建成1亿亩。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过程中,一些地方按照现代农业规模生产的要求,归并零散地块并且鼓励农田向种田能手和农业企业集中,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地整治使农业综合生产成本普遍降低了5%~15%,优化了土地利用布局,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把土地整治变成民生工程
记者:农村居民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
徐绍史:农村土地整治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平台,成为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对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提出“经整治的基本农田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目标,为粮食持续增产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
要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的经济激励机制,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分配制度,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经济补贴等手段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以土地整治工程为平台,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做到整治前农民自愿,整治中农民参与,整治后农民满意。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机制,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探索实行“以补代投、以补促建、先建后补”的整治模式。要加强土地整治中的权属管理,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要充分听取群众意愿,科学编制权属调整方案,做到权属明晰、确权到位,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让土地整治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

I. 中国耕地的红线是指全国耕地不少于多少亿亩

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2016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土资源部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对全国及各省(区、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进行调整,并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优化。

调整后,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65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5.46亿亩以上,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071.93万公顷(61079万亩)之内。

保线行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6月2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和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部党组成员甘藏春介绍“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进展与成效等方面情况,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

1、保障发展

从土地规划、计划和审批等方面,通过扩增量、挤存量、调结构、快审批等方式,优先保障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重点建设项目及时落地。

2、严格把关

从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耕地占补平衡、征地补偿安置四个方面,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查关,坚决纠正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供地、用地,坚决纠正搭车用地。

3、坚守红线

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对责任制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4、是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农村土地整治是保发展、保红线的结合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当前还能有效地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农村土地整治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阅读全文

与中国粮食安全红线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旅游价格为什么这么高 浏览:23
伊朗藏红花治什么病 浏览:147
泰国和越南哪个民主 浏览:817
去伊朗旅行要准备什么 浏览:716
英国房产商业报税软件价格多少 浏览:619
为什么国人只知道印度教梵天 浏览:124
中国捐赠意大利哪些医疗物资 浏览:352
印度进口大米什么意思 浏览:665
如何申请英国留学证明 浏览:548
美国为什么咬死伊朗不放 浏览:481
英国有什么绅士 浏览:174
伊朗总统怎么上台的 浏览:828
意大利点炮手是什么梗 浏览:458
怎么画印度眼睛 浏览:326
伊朗空袭能力怎么样 浏览:765
英国什么时候进入议会制度 浏览:736
中国电信如何装电视 浏览:202
英国莲功放如何配音箱 浏览:659
印尼榴莲怎么取 浏览:23
印度女方出嫁需要给多少钱 浏览: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