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目前散落在海外的文物有多少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世界四十七个国家的二千多个博物馆中,流失的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多数都是战时掠夺品。北京的一些收藏家谈到,在国外参观时,看到数不清的中国文物,其中有不少是圆明园中的文物。
在法国巴黎东南七十公里郊外,有一座建于一一三七年的法国国王的行宫——枫丹白露宫,宫内有一个“中国宫 ”,里面的陈列品全部来自圆明园。宫内最大的一间展室屋顶上,有三幅巨大的工笔重彩佛像,画上清干隆的鉴赏御印清晰可见。大厅正面是镶嵌珠宝的屏风、宫扇,左侧是两个大多宝阁柜,透过玻璃可见珊瑚、田黄石、白玉等雕刻文物,还有战国青铜器、各代瓷器、清皇帝戴的皇冠。在一架木托碧玉插屏上还刻写着记录清干隆六十六大寿举行百叟盛事的文章。展厅的另一侧是几个展柜,里面全是大型器物。一件雕绘有双龙图案的景泰蓝瓶的足边上,镌刻着“大清干隆年制”。
挪威西部有一座叫伯尔根的城市,那里有一个实用艺术博物馆。其中一处展厅摆放着几千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仅出自一人的捐献,他是挪威人蒙茨。蒙茨一八八七年来到中国,在中国海关任职,以后又担任了袁世凯的骑兵团长、参谋长多种职务。蒙茨在中国生活了五十余年,收集了二千五百多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多是散落在民间的圆明园遗物,包括石雕、玉器、青铜器、陶瓷、绘画、丝绣等,其中许多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瓷器中有来自清朝宫内的祭蓝天球瓶、青花梅瓶、斗彩笔筒、瓷雕;收藏的丝绣更是堪称极品,有一件仿宋徽宗 “旭日初升图”的刺绣,色彩鲜艳如新,技法高超,如同原画一般。该馆藏品中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的石雕,在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在大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圆明园海宴堂铜版画。从上面还能认出部分石雕原来所在的位置。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
在欧洲一些着名的博物馆、图书馆里也收藏有圆明园文物,《圆明园全景图》现保存在巴黎博物馆内。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所绘《圆明园四十景图》的原画,和郎世宁所绘的西洋楼透视图铜版画现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内。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着原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的《四库全书》部分图册,还有众多的来自圆明园的瓷器、金器、玉器等。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内到底保存有多少圆明园文物?私人手中又收藏有多少圆明园文物?具体的数字谁也说不清,可能永远是个不解之谜。
为了进一步说明大量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事实,兹列举部分国外博物馆重要中国文物的收藏如下:
大英博物馆
该馆东方艺术馆,大部分是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可谓应有尽有,总数达3万多件,其中绝大部分是无价之宝。
大英图书馆
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和地图。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该馆最出色的收藏是东方文物,其中最精彩而着名的是中国文物,数量多、质量高。
波士顿美术馆
该馆以东方艺术品着称于世,现藏有中国和日本绘画5000余幅。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名画,如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代摹本、宋徽宗《五色鹦鹉》。
芝加哥美术馆
该馆的东方部以收藏中国青铜器而为世人瞩目。最引人入胜的是一件战国提梁盉。
俄国东方文化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从殷商到明清的青铜器、绘画和雕刻作品。绘画中有唐代周颉的《贵妃出浴图》、明仇英的《侍女图》、清任伯年的《荷花》等杰作。
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该馆几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国文物,包括书画、佛教艺术、铜器、玉器、陶器等。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是一座以收藏亚洲文物,尤其是中国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青铜器部约有800件。
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
该馆收藏相当数量的中国壁画、石雕、青铜器、玉器、绘画等珍贵文物。
此外,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卢浮宫还收藏6000多件中国历代瓷器精品和200多件唐宋绘画。法国巴黎市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日本有上千座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其中尤以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最丰,设有五大展厅展示中国文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以收藏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品着称,尤其是汉魏隋唐石刻更是首屈一指,“昭陵六骏”中的拳毛马和飒露紫就在该馆。此外海外私家收藏也盈千上万,难以计数。
面对如此光彩夺目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我们在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杰出创造力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如此众多的无价之宝流落海外而感到痛惜,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民间企业积极在全球各地追索和赎买流失海外的文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流失在海外上百万、数百万的祖国文物相比较,能够回到祖国的文物实在少之又少。
Ⅱ 我国有哪些历史文物古迹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国际上文物主要指百年以上并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品。
中国根据文物古迹的价值高低,将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直辖市)级和市县级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万里长城这一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力量的宏伟建筑,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宝贵遗产。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万里长城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证明长城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已被世界所承认,长城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Ⅲ 中国有悠久的建筑历史,但为何中国古建筑为什么遗留这么少
中国建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然而,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古建筑是唐朝的佛寺大殿,距今只有一千年。
日本和朝鲜都在学习我们过去的技能,这两个国家保存了许多已经灭绝的建筑形式。他们有更多的火山和地震,我们没有必要减少战争。然而,他们国家的古建筑在完整性和真实性方面都比我们的好得多。
除了传统建筑在材料上的客观缺陷外,人为因素也极为重要。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现代,我们应该唤起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多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不要留下太多遗憾。
Ⅳ 中国还有多少古建筑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一共有多少个呢
摘要 据了解,目前的古建筑共有50个左右。其中,北京故宫是最有名气的。
Ⅳ 中国唐朝古建筑遗构有多少
木构建筑:
1.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857)
2.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782)
3.山西平顺县天台庵 (907)
4.山西芮城县广仁王庙正殿 (831)
5.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 (晚唐, 上层为1990年复原维修时所建)
其他非木构的还有很多,像砖塔、砖石墓葬等,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遗存。
唐朝之前的,完整的木构建筑大概是已经绝迹了,现存的也只是砖、石、土做的了(如520年建的嵩山嵩岳寺砖塔)。
Ⅵ 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至今还保存下来了
故宫,颐和园,长城,黄鹤楼,岳阳楼等等。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Ⅶ 中国古代城墙还保留有多少
1、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墙,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
2、南京城墙
江苏省南京市古城墙,始建于元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19年(公元1386年)。
3、荆州城墙
湖北省荆州市古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3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
4、襄阳城墙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县的古城墙,原城墙在元末被毁,现城墙为明初重建。
5、兴城城墙
辽宁省兴城市的古城墙,是明代的宁远卫城,在清代改为宁远州城,始建于明宣德3年(1428年),宣德五年(1430)又增筑外城,外城周围9里124步,高如内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
6、平遥城墙
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
7、北京城墙
北京的城墙现在还有几处遗存:(1)东南角楼附近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处箭楼——内城东南角楼。(2)西南城角附近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楼。(3)德胜门箭楼:位于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桥北。(4)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位于天安门南侧。以前的北京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三个部分,只有正阳门保持着城楼及箭楼。可惜的是,由于修建二环路,大部分的城墙都被拆除。
8、阆中城墙
四川省阆中市的阆中古城墙,为明代古城墙。阆中古城在战国时即为巴国国都,现保存有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寺院楼阁等,其历史文化居我国现行五大古城之首。
9、开封城墙
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封古城墙,是河南省保存下来规模最大的一处城垣建筑。现在的开封城墙是清代的建筑。
10、大理城墙
云南的大理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
11、歙县城墙
安徽省歙县的古城,府城始建于隋朝末年(公元617年前后),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扩建成后来的规模。
12、潮州城墙
广东潮州市的潮州古城墙,始建于宋代,但为低矮土城;皇五年(1053年)重建。
13、凤凰城墙
湖南凤凰城的凤凰古城墙,始建于清康熙43年(1704年)
14、汀州城墙
福建汀州的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代。
15、建水城墙
云南建水县的建水古城墙,建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16、临海城墙
浙江台州市的临海古城墙,有“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之称。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
17、寿县城墙
安徽寿县,古称寿春,今城墙为南宋宁宗12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
18、夔州城墙
重庆市奉节县的夔州古城墙,“夔州古城墙”属三峡库区地面文物迁建工程中最长的古城墙。始建于明成化10年(1474年)。
19、榆次城墙
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边缘的榆次老城位于榆次城区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初建成时为土城,明嘉靖20年(1541年),土城墙全部砌为砖墙。
20、隆里城墙
贵州省锦屏县的隆里古城墙,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屯堡。
21、青岩城墙
贵州省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20多年了。
22、曲阜城墙
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故里的明故城城墙,始建于1512年至1522年(明嘉靖元年),这是曲阜明故城的南城墙。曲阜明故城是为护卫孔庙而建。“移城卫庙”,这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也极为罕见。故城墙高约9米,底部宽约8米,城周长约4.8公里。故城墙内为曲阜老城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城外护城河宽、深约3.3米,城与河之间距7至10米不等。故城有5门,且均建有瓮城。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因历史原因大部拆除,仅留正南门、北门和西北、东北两处城角。
23、盘橐城墙
新疆喀什市的盘橐城,又名班超纪念公园,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公元74至91年间,是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
24、巍山城墙
云南省大理州南部巍山县的巍山古城墙,始建于元代,明洪武23年(公元1390年)扩建。
25、凤阳城墙
安徽省凤阳县的明中都皇故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享有“东方巴比伦”之称。
26、归德城墙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明归德府古城墙,始建于唐代,睢阳城在明弘治15年(1502)时被淹,次年筑土围城。正德6年(1511)在旧城北重筑新城,以元代城墙为南城墙。嘉靖37年(1558)包砖建成。
27、洛阳城墙
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阳故城有二: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十八里今洛阳市区。洛阳是我国7大古都之一,以三个最而着名。一是建都最早,二是历史最长,三是朝代最多。据说在这建都的先后有13个王朝,100多个帝王,延续1600多年。
28、广府城墙
广府古城墙,位于邯郸永年,四周环水,处于永年洼地的中央,又有滏阳河绕城而过,素有“双水绕城”之说。
29、苏州城墙
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古城墙,可以上溯到2500年前。两千多年前的夯土围城,早在五代时期就已改成了砖砌。上世纪50年代以前,苏州的城墙还是连绵的,只是经过了全国性的毁城浪潮后,苏州的城墙也就成了现在这样残缺不全的了。
30、长城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Ⅷ 中国还有哪些地方还依旧保留着古建筑群
千年江南宋城赣州市老城区,大部份砖木古建房没有在战火中消失,远胜平遥丽江,随着钢筋水泥普及和城市建设,大部份砖木古建被拆除,现存不多………其实并不是都是木结构、过去的会、庙等,基本也采用石、木、砖混用,可见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拍摄的众多中国各地老建筑照片中彼彼皆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防腐技术达不到年限要求,二最主要的原因没按时维修保护。由于中国古人对木材防腐、防虫蛀、防火技术能力有限,这些裸露在大自然日晒雨淋、风霜侵袭的木结构建筑,很难长期保留。
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概念模糊,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也主张除旧布新和推陈出新的理论,导致古建筑保护对多数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而言成为陌生的概念。古建筑损坏和被破坏的具体例子非常多。例如,古代皇宫就有多次失火毁坏的记载;再例如,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事情更是家喻户晓。虽然古人有非常巧妙的防腐、防蛀方法。在有人居住或维护下还好,一旦荒废,或者遇到战乱等,年久失修,漏雨,坍塌后有些会逐渐消失。
Ⅸ 佛首是2020年回归第100件流失文物,我国的文物到底流失了多少
在过去的150年里,中国有多少文物流失在海外,现在在哪里?恐怕确切的数字永远是个谜。我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海外文物流失的调查。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这种调查远远不够理想。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座建筑中,中国文物不少于100万件,都是优秀文物,大部分在旧中国流失海外。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文物走私在海外形成了规模,单是从香港走私出去的文物数量就难以想象。据报道,在香港,制作储藏文物盒子盆的师傅们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一个月赚得超过五六十万港元。80年代后的香港,继伦敦、纽约后,凭借内地的大量走私,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
另外,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支机构吉美博物馆就收藏了数万件中国文物,其中包括1.2万件历代陶瓷,在海外博物馆的中国陶瓷藏品中排名最高。卢浮宫还收藏了6000多件中国精品瓷器和200多幅唐宋绘画。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私营企业积极追求和挽回世界各地流失海外的文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相对于流失在海外的数百万文物,能够回归祖国的文物却少之又少。
Ⅹ 中国宋代建筑目前仍旧保存完好的有哪些
现存宋代建筑主要有(含与宋同时期的辽朝和金朝建筑)
开元寺塔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1055年建成。 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一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 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落成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着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誉其为“中华第一塔” 。
安平桥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 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 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
铁塔公园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城区的东北隅,是以现存的铁塔(开宝寺塔)而命名的名胜古迹公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100家名园之一。铁塔位于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佑元年),是196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大同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建于唐。玄宗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大普
善化寺
恩寺。辽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大部毁于兵火,金初,该寺上首圆满大师主持重修。自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至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凡十五年始成。元代仍名普恩寺,并颇具规模。元史记载,曾有四万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此寺集会,作佛事活动。明代又予修缮,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始更称今名善化寺。寺亦为官吏习仪之所。
奉国寺在辽宁省义县城内东街路北。创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初名咸熙寺,后易奉国。原建有山门、伽蓝堂、 东西廊庑、东三乘阁、西弥陀阁、观音阁、大雄宝殿、法堂等。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堪称为世界之最,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如果排现存单体古建筑 奉国寺大殿前5压力不大。
隆兴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是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隆兴寺占地面积为85200平方米,坐北面南,建国后,多次拨款修葺,仍按三路建制,正门(南门)外为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寺内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干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龙泵牛亭,以及从崇因寺前来的毗卢殿等,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是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宋代结构风格的殿宇,尤以摩尼殿的价值最高,摩尼殿建于1.2米的台基之上,为重檐歇山顶式,面宽和进深均为七间,平面布局为十字形,外观重叠雄伟,古劲庄严。 霸气外露 一个隆兴寺 四座宋代木构建筑 光一个隆兴寺的宋代木构建筑 就比全国其他任何一个省份多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高67.31米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木塔 也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筑,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历950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至今仍保存完好,仅裂度在五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多次把应县夷为平地 惟木塔屹立近千年不倒,在中国木结构建筑发展史上,写下了最为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