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毒品什么时候扩散到我们中国的
中国最早出现毒品是19世纪30年代。 (1)在奴隶社会,人们种植、采集毒 品原植物用于消遣取乐、医治疾病或宗教、部落的庆典活动。 (2)9世纪,罂 粟作为药品输入唐朝国都长安。 (3)清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肆倾销鸦 片,一场灾难深重...
㈡ 中国是什么时候引入毒品的
最早的毒品是鸦片,在中唐时期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
根据文献记载,唐代已经有印度用鸦片治病的记载了。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毗奈耶杂事》第十卷就有印度王患有疾病,佛祖指点其吸药烟的记载,该书甚至还记载了吸食的方法。
就中国而言,最早流入的毒品为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天然产物,系未成熟的罂粟果用刀割裂后渗出的果浆,经晒干或加工而得的黑色膏状物。在公元 7世纪的上半叶,即唐朝初期,鸦片由古阿拉伯人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始种植罂粟,但主要做观赏植物。
进入宋代后,随着人们对罂粟认识的深入,其种植也日益普遍,用途也不仅仅作为观赏植物,而受到医生和百姓的欢迎,医生用它来治病消灾,百姓用罂粟子煮粥为大补,成了医用和食补最佳选择。
到了金元时代,传承了宋朝之传统,已普遍用罂粟主治咳嗽及泻痢,但同时元代的名医也发现了罂粟的有害副作用,用“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来形容,可见其毒之烈。
元初,蒙古人远征印度,因当时印度盛产鸦片,蒙古人大胜后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大量鸦片,一时间“士农工贾无不嗜者”,从此中国社会流行服食鸦片。
到了明代后期,不论在京城与宫廷,还是民间百姓,食用鸦片日益盛行。可见,罂粟流入中国至少有 1300 年的历史,懂得罂粟的药用也已有 900 多年的历史,会制作鸦片并流行服用也有 500 多年的历史。
随着外国鸦片的大量流入中国,吸食鸦片像瘟疫一样在中国愈演愈烈,使中国政府白银大量外流,换来全社会的“吞云吐雾”,造成严重社会危机,逼得清政府不得不采取禁烟运动。1729 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拉开了中国禁烟运动的序幕。
1796 年嘉庆皇帝登基后,吸取前朝禁烟的教训,颁布了严禁吸食鸦片的条例,对吸食鸦片的行为进行严惩,以达到禁烟的目的。
1821 年道光皇帝继位,又颁布了一系列禁烟法,制定了《钦定查禁鸦片章程》,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开展了虎门硝烟,将禁烟运动推向了顶峰,取得了空前的成绩。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在外国列强的逼迫下,使得进口鸦片合法化,鸦片的走私、进口日益严峻,吸食人群日益扩大。
之后经历民国初期的禁烟、军阀割据的泛滥、日伪时期的毒侵、解放战争时期的禁烟等,在禁烟、泛滥、再禁烟的反复循环中,烟毒在中国大地泛滥并达到了高潮。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周恩来总理签发了《严禁鸦片毒品的通令》,经过三年的轰轰烈烈禁毒禁烟运动,麻醉中国人民神经和困扰中国人民生活的毒品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消失,并于 1953 年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无毒国”,创造了世界禁烟史上的奇迹。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随着国际毒潮的泛滥,境外贩毒集团把目光瞄向了中国市场,他们首先利用滇缅边境的特殊便利条件,假道中国过境贩毒,从而打开了中国的毒品入境通道。
在过境贩毒猖獗的同时,国内毒品的非法使用也迅速蔓延,消费市场也日益成熟,中国也由最初的过境国变为毒品输入国。受周边国家毒品泛滥的影响,由以西南入境为主,变为西南、东北、西北多头入境。
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 30 多年的毒品又卷土重来,且由传统毒品发展到新型毒品,由境外输入毒品发展到国内种植、生产、输出毒品,吸毒群体从普通百姓到娱乐明星乃至政府工作人员,吸毒场所从私人住宅到宾馆、洗浴乃至公共娱乐场所,吸毒范围遍布全国 34 个省市、自治区。
(2)毒品哪个年代进入中国扩展阅读: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
隋唐时期(公元7世纪),阿片由波斯传入我国,当时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其使用量很少,并不存在吸毒成瘾问题。阿片的大量流入则是1733年,从加尔各答运销我国后,1880年销售量达4570箱(每箱重50-60千克)。
阿片流毒成为中国3000年未有之祸,上自官府缙坤,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1906年,估计吸毒人数为1500万,临解放时已达2000万(约占总人口的4%)。
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对鸦片怀有如此的愤恨。
众所周知,一个半世纪前的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耻辱和灾难。鸦片作为一种工具,既有经济上的商品作用,又有精神上的腐蚀作用。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时起,或者说,鸦片脱离单纯的医药作用时起,它就变成了毒品。同样,其他的各种麻醉药品也无一例外。
吸食毒品成了民间的常态。又不堪忍受摧残的妓女,吞鸦片自尽的例子很多。名妓赛金花,一生嗜鸦片,由于烟花岁月长期纵情无度,几遭丧夫打击,又吸毒成瘾,赛金花晚年贫病交加,瘦骨难支。
一个民族在鸦片中沦丧,即使是后来的甲午战争,还有士兵鞍上挂着鸦片烟枪,手里端着鸟笼,吐出嘴里的食物喂鸟,然后奔赴战场。
多少年来,鸦片往往与孱弱的中华民族一体相连。鲁迅也无奈地指出:“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瘾品影响历史的进程并不仅是鸦片改变中国历史这一例,作为软性瘾品的茶也同样改变了大英帝国的历史,而引起美国独立战争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则更说明了问题。
有人说,近500年来的现代世界是“瘾品或毒品”造成的。在20世纪的城市中,人们抽烟、喝酒、喝茶、喝咖啡甚至吸鸦片,过着500年前最富有的人都无法想象的生活,这是人们追求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影响的革命结果,这场革命就是“精神刺激革命”,刺激的核心是“瘾品”。
疾病、粮食等的传播有偶然性,只有鸦片、大麻、古柯叶、酒类、烟草、含咖啡因植物的全球性流通是蓄意促成的,这不仅改变了数十亿人口的日常生活,也连带影响了环境。人类追求精神放纵的本能与近代世界形成的关系——瘾品改变了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法制网-毒品改变历史:被罂粟重塑的中华民族
㈢ 毒品是哪一年打开中国市场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由此可见在此之前毒品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了,具体时间不明。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㈣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毒品一词
在中国,大约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 品“一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逐渐流行起来。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
毒品在中国的发展史:
鸦片是西方列强打开中国中世纪大门的敲门砖。
18世纪末,英国为了平衡三角贸易,违反人道,向中国走私鸦片。由此导致中国烟患泛滥。自18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确立鸦片政策到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前。
到1917年英国名义上停止对华输出鸦片止,外国共向中国推销、走私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和红丸等毒品,折合鸦片共约7023119箱,由此从中国掠走了价值6616345219银元。
到30年代初,输入中国的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折算成鸦片每年约达10万担,即500万公斤。抗战结束后,外国鸦片的走私有所减少,但在上海等地,仍有大宗的毒品走私进入。
外国毒品的输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停止。这一痛苦、耻辱的历史,中国人是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㈤ 毒品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
大约1600年代,荷兰人通过台湾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连同烟叶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吸烟者。其广泛程度令中国的统治者恐慌,崇祯皇帝下令禁烟。
因为曾经有人把鸦片混入烟草吸食,始料不及的是,烟草被禁却导致了吸食纯鸦片的泛滥。直至18世纪中叶的清朝官员黄喻普才首次记录了台湾人吸食鸦片的具体过程。他断言:除了杀掉吸食鸦片者,否则无法令其戒除恶习。
《大明会典》 记载了当初亚洲藩属国给明皇室进贡鸦片的事。据称暹罗、爪哇、孟加拉国王定期向中国派出朝贡使团,贡品中就有鸦片,不过《大明会典》把它叫做“乌香”。暹罗每次给皇帝进贡200斤,皇后100斤,其他两个国家进贡的数量史无明文。但是这个数量并不能满足皇室的需要,皇帝还要派出太监到处寻觅采购鸦片,而当时的鸦片价格与同等重量的黄金同价。
(5)毒品哪个年代进入中国扩展阅读:
鸦片在中国的泛滥成灾有两个基本的原因,一是外来各种因素的影响,二是中国自身的原因。内外因的交互作用和巧合使中国人成为了鸦片的最大消费群体,也使中国人在近代化过程中成为最大的牺牲品和最大的输家。
沃勒斯坦说,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全世界可分为核心区、半边缘地区和边缘地区,边缘地区无偿地被剥夺,以服务于核心区。按照这个理论,近代中国自然是边缘地区,是向核心区也就是西方无偿地提供市场和原料的地区。
具体而言,外来因素是指在中国尚不知地球是方的还是圆的情况下,便糊里糊涂地被拖进了第一次真正的全球化进程之中。对东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东方财富的贪欲,无数西方探险者来到东方。开始最成功的当然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后来有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等。
起初,他们用香料和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是他们感兴趣的大宗商品,后来则是茶叶。同他们对中国商品的旺盛需求相比,中国人对他们的进口商品除钟表、呢绒等少数的几种外,其他几乎没有兴趣。这种状况直到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间仍未改变。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人只对他们的一样东西感兴趣,这就是白银,只有白银能在在中国市场上畅通无阻。
据此,有学者估计从明末到19世纪上半期,世界白银产量的1/3流入了中国,导致欧洲许多地方出现银荒。与此同时,精明的欧洲商人发现中国人对鸦片的兴趣越来越大,在很多地方鸦片甚至相当于硬通货,这令他们欣喜若狂。
于是,世界历史上着名的三角贸易出现了:欧洲的商品出口到印度等国,然后在印度购买鸦片;把印度鸦片卖给中国,然后再从中国购买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运往欧洲。后来走私和进口到中国的鸦片数量剧增,传统商品已经远远不能抵付鸦片款,只能支付白银,于是中国白银开始大量倒流。
㈥ 毒品最早出现于中国清朝时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是的。
中国最早出现毒品是19世纪30年代。
(1)在奴隶社会,人们种植、采集毒 品原植物用于消遣取乐、医治疾病或宗教、部落的庆典活动。
(2)9世纪,罂 粟作为药品输入唐朝国都长安。
(3)清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肆倾销鸦 片,一场灾难深重的鸦 片之害降临华夏大地,并引发了1840年和1856年两次鸦 片战争。
(4)清末民初,胶东人“抽大 烟”也广泛流行,且讲究的是“胶州灯、寿州斗、张潘的烟签子、蓼兰竹的烟枪杆子、刘鸣岐的角雕烟盒子”。
(5)1806年,德国化学家F·W·A·泽尔蒂尼从鸦 片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传入中国后即称为“吗 啡”。
(6)1874年,英国化学家C·R·赖特最先以吗 啡和乙 酐合成白色晶体———海 洛 因。
㈦ 中国最早出现毒品是什么时候!
中国最早出现毒品是19世纪30年代。
(1)在奴隶社会,人们种植、采集毒 品原植物用于消遣取乐、医治疾病或宗教、部落的庆典活动。
(2)9世纪,罂 粟作为药品输入唐朝国都长安。
(3)清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肆倾销鸦 片,一场灾难深重的鸦 片之害降临华夏大地,并引发了1840年和1856年两次鸦 片战争。
(4)清末民初,胶东人“抽大 烟”也广泛流行,且讲究的是“胶州灯、寿州斗、张潘的烟签子、蓼兰竹的烟枪杆子、刘鸣岐的角雕烟盒子”。
(5)1806年,德国化学家F·W·A·泽尔蒂尼从鸦 片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传入中国后即称为“吗 啡”。
(6)1874年,英国化学家C·R·赖特最先以吗 啡和乙 酐合成白色晶体———海 洛 因。
(7)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始终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禁种、禁 贩、禁吸并举,打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力求从根本上消除毒 品的祸害。
㈧ 中国是什么时候引入毒品的
历史上出现比较早的毒品就是大家熟知的鸦片,原产生于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区,在中唐时期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
根据文献记载,唐代已经有印度用鸦片治病的记载了。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毗奈耶杂事》第十卷就有印度王患有疾病,佛祖指点其吸药烟的记载,该书甚至还记载了吸食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随着罂粟的传入,唐末至宋代,罂粟作为观赏花已经开始在中国栽培。北宋刘翰作《开宝本草》中就有记载。
毒品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㈨ 毒品是多久入侵中国的 是谁带入中国的
毒品是在中唐时期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
根据文献记载,唐代已经有印度用鸦片治病的记载了。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毗奈耶杂事》第十卷就有印度王患有疾病,佛祖指点其吸药烟的记载,该书甚至还记载了吸食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随着罂粟的传入,唐末至宋代,罂粟作为观赏花已经开始在中国栽培。北宋刘翰作《开宝本草》中就有记载。
中国对鸦片危害的认知和和禁止不算很晚,至少在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惩办兴贩鸦片烟及开设烟馆条例》和《申禁售卖鸦片及开设烟寮上谕》,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份对鸦片的禁令,此后多位皇帝一直强调禁烟。
十九世纪,英国商人为弥补中英贸易逆差,从印度向中国走私鸦片,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但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鸦片和其它毒品的全面泛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鸦片才基本上被消除。
日本政府殖民台湾时,采取鸦片渐禁的手段:也就是允许已成瘾者登记并购买鸦片,但不允许日本人及未成瘾者使用鸦片;除了将鸦片做为政府收入来源外,这种作法是很适当的。但日本政府在辅导成瘾者戒除鸦片。
㈩ 毒品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历史上出现比较早的毒品就是大家熟知的鸦片,原产生于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区,中国并不是鸦片的原产地,在中唐时期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
根据文献记载,唐代已经有印度用鸦片治病的记载了。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毗奈耶杂事》第十卷就有印度王患有疾病,佛祖指点其吸药烟的记载,该书甚至还记载了吸食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随着罂粟的传入,唐末至宋代,罂粟作为观赏花已经开始在中国栽培。北宋刘翰作《开宝本草》中就有记载。
苏轼诗云:“道人欢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当时人们将罂粟作为中药服用,并没有吸食的记载。到了明代,着名科学家徐光启依然将罂粟和鸡冠花列为观赏花卉。
但是明代已经开始了解鸦片的制作方法,并开始吸食了。着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不仅介绍了罂粟的药性,还对鸦片的制作方法做了说明。
李时珍经过考证后指出:“鸦片前代罕闻,近代方有用者。”清代着名植物学家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群芳》中说:“罂粟花唐以前不着录......近来阿芙蓉流毒天下,与断肠草无异。”
鸦片属初级毒品,因产地不同,或呈黑色,或呈褐色。其气味强烈,有氨味或陈旧尿味。一般经烧煮和发酵,便成了可供人吸食的熟鸦片,并被制成了条块状或饼状,此时它呈棕色或金黄色,吸时会有香甜气味。
而罂粟作为一种被考古学家认为是超然的权力象征性植物,是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地中海东岸的群山中游历时偶然发现的;罂粟的种植则是从小亚细亚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在这个古老的世界传播开来。从罂粟植物中获得鸦片也有6000多年的历史。
主要用途是在医疗上,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每年进口数依各国所需要的数量于海关填写并缴纳药品进口税之后,海关才会同意输入。一般而言,输入的都是半熟鸦片。主要的医疗用途是麻醉及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