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未来物流发展趋势如何
物流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韵达股份(002120)、万林物流(603117)、中储股份(600787)、顺丰控股(002352)、嘉友国际(603871)等
本文核心数据: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业总收入、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物流业景气指数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随着国内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关键环节之一,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物流业经过多年扩张,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扩张速度渐缓。
社会物流总额
社会物流总额指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产生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物品的价值总额。据中物联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物流社会总额始终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已由2010年的15%下降至2020年的3.5%。
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00.1万亿元,增速比2019年回落2.4个百分点。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26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8%;农产品物流总额4.6万亿元,增长3.0%;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9.8万亿元,增长13.2%;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4.2万亿元,增长8.9%;再生资源物流总额1.6万亿元,增长16.9%。2021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150.9万亿。
社会物流总费用
社会物流总费用指报告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的总和,可划分为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整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已低于10%,较2010年的16.7%有所下降。
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9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从结构看,运输费用7.8万亿元,增长0.1%;保管费用5.1万亿元,增长3.9%;管理费用1.9万亿元,增长1.3%。2021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比上年同期增长20.1%,实现7.8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长7.4%,两年平均增速略高于2019年平均水平。
物流业总收入
近年来,中国社会物流总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物流业总收入小幅增长,规模达到1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近两年增幅同样大幅缩窄。2021上半年中国物流业总收入达到5.7万亿元,同比增长22.8%,两年平均增长9.3%,增速高于2019年同期,显示物流供给进一步好转,物流市场处于恢复期。
物流固定资产投资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设施都是中国重点投资对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上升,但增幅波动收窄。2020年中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投资额累计值达到69695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近八年来最低。2021上半年,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8.7%。
物流业景气指数
从2013年3月开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每月发布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该指数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
近两年来,除2020年2月新冠疫情全球范围爆发,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物流业景气指数骤降至26.2%以外,我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基本保持在50%以上,2021年11月为53.6%,我国物流业经济整体处于扩张状态。
综合来看,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业总收入、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四项指标均呈增速下降的增长态势,物流业景气指数基本保持在扩张水平。可见我国物流行业逐渐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市场规模仍将保持扩大,但增速整体放缓。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由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我国物流行业将在政策引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影响力。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❷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我国的现代物流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
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好和原因:
1.国内物流起步晚。现在大大小小的物流非常散乱,家族的,小公司的,炒货的非常多。
2.国内物流运输单价高。相比国外,国内物流运价非常高,一般在20~30%,而国外就15%左右。
3.专业人才缺乏。从事物流行业取的物流师资格证的从业者,不超过10%。
❸ 2022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160万亿元,与往年相比这一成绩如何
2022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1,60万亿元,与往年相比,这一成绩还是比较优秀的,从中可以看见物流的总需求处于稳步增长的情况。要知道从2022年开年以来,国内疫情出现了多点面爆发的情况,而物流在这种压力下居然还可以实现正增长,这就是很不容易的。
经济发展的态势是处于较好的情况的,也希望这种情况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❹ 2015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多少
2015年我国物流成本下降受阻,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持续徘徊在18%的高位。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成为新常态。从国内看,2015年国民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在此背景下,国民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方向不一,出口将有所回暖,投资继续下行,居民消费平稳增长,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物流业整体上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物流转型升级继续推进,预计物流运行仍将呈现“增速减缓、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其中,快递速运、冷链物流、物流平台等物流业态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社会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左右。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❺ 快递行业目前现状如何未来发展趋势将会怎么样
首先对于快递现状来说,快递业务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快递业总业务量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124.7亿件,同比增长124.7%。国内快递市场在疫情后期强势反弹。
再者精细化服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服务转型势在必行,精细化是方向,但转型难度大、耗时长。快递行业的绝对霸主尚未形成,你追赶的竞争形式将更加激烈。粗放式服务建设相对容易被超越。子梯队要赶超甚至超越优秀企业,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培育核心竞争优势,为向精细化服务转型做好长期准备。精细化服务需要系统化建设为基础,提升服务方式必须转变。
❻ 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物流成本各占各国GDP百分之多少
美国物流成本最低,日本物流成本次之,中国的物流成本最高
分别是
中国物流成本约为当年GDP的18%
日本物流成本约为当年GDP的11%
美国物流成本约为当年GDP的8%
❼ 中国的物流成本到底有多高
2014年我国物流总费用约占GDP的18%,而2014年我国GDP为63.6万亿元,如果通过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将这一比率哪怕只下降一个百分点,每年也可新增60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2016年我国物流总费用约占GDP的14.8% .
❽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通过物流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2001-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2009-2013年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2013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较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
(8)中国物流占经济多少扩展阅读:
物流的重要性
企业要销售产品、获取收入,没有流通是不行的,人们为了生活下去,需要购买必要的物品,物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即流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物流也是经济要素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上所述,经济是由三大领域构成的,即“生产”、“流通”和“消费”。高校的“政治经济”、大学的“经济学”、“经济原理”教的是:构成经济的是"生产和消费"或"供给与需求"。流通是包含在"供给(生产)"中的。
现代流通的规模日趋庞大,这是经济的规模、范围扩大的缘故。在日本,工业原材料、新鲜食品从全世界选购,而日本生产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地。因此,有必要把“制造物品”与“运送物品”分开来考虑。
❾ 中国物流现状
物流需求增势良好,支撑经济稳定恢复
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两年年均增长6.2%。
整体来看,2021年,我国物流呈现坚实复苏态势,实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拉动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供给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韧性提升,有力地促进宏观经济提质增效降本,物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