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人最早是在哪里学会开飞机的

中国人最早是在哪里学会开飞机的

发布时间:2022-11-05 02:36:47

㈠ 中国首创飞行大家是谁

提起飞机的发明者和制造者,许多人都知道美国的莱特兄弟。殊不知,一位与莱特兄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利坚的大地上,完全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制造和驾驶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他就是冯如。他的成功仅比莱特兄弟晚5年。

1883年,冯如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1894年,冯如随舅舅踏上了通往美国的航程,不久即到达美国的西部城市旧金山,开始了新的生活。6年以后,冯如转往纽约,在那里攻读机器制造专业。他学习非常刻苦,为探讨一个问题,经常研究到深夜。5年过去了,冯如掌握了广博的机械制造知识,他通晓36种机器,还发明制造出了抽水机和打桩机,他设计制造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由于性能良好深受用户的欢迎。冯如当时已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机器制造家。

正当冯如潜心研究和制造机械的同时,传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旅顺口、大连和中东铁路的消息。

1904年,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在我国东北的特权,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狗咬狗的战争。在美国的调停下,1905年9月两国订立了《朴次茅斯和约》,和约竟规定将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口、大连及附近海域转让给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也交给日本所有。面对这一切,腐败的清政府却置之不理,并予以承认。冯如为祖国的不幸而感到痛心,发誓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报效祖国。起初,他想制造一艘军舰献给祖国,以加强中国的海防力量。当时,由于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各国纷纷研制飞机、飞艇、航空武器,作为当时国防的先进装备。冯如想,制造一艘军舰,要耗费数百万金钱,不如造数百架飞机,价廉省工,用处更大。主意拿定以后,他对他的助手们说:“现在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飞机已经成为军事上不可缺少的装备,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千百万架飞机,分别驻守在中国的各港口,足以使中国的国防强大起来,外国列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当有人对是否有能力研制飞机提出疑问的时候,冯如坚定地说:“我发誓要用毕生的精力为国家研制成飞机。苟无成,毋宁死!”

冯如凑集资金1000多美元,办起了中国人的第一家飞机制造公司。1907年9月,冯如和他的助手,爱国华侨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一起,在屋仑地区租了一间厂房,开始了研制工作。当时莱特兄弟的飞机刚刚起飞没有多久,为了保持垄断地位,他们把所有资料全部封锁起来。冯如他们只能靠自己掌握的空气动力学的知识,白手起家绘制设计图纸。他们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上的难关。经过半年的努力,第一架飞机终于制作出来了。

1908年4月,冯如在奥克兰市的麦园进行试飞,他的朋友们为了安全起见,劝他换一个人试飞。冯如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他对朋友们说:“生命不足惜,只要中国的飞机能够飞上天,死也值得!”冯如挥手踏上了他所制造的飞机。随着轰轰的马达声,飞机离开了地面。当升至数丈高的时候,一个倾斜,飞机突然坠落在地上。围观的群众呼唤着冯如的名字,向飞机跑去,万万没有料到,冯如若无其事地从残损的机翼下钻了出来。只见他从容自若,面不改色,对走过来的助手们说:“看来我们还要再一次从头开始。”

冯如经过周密的计算,重新设计了零件制作图,精心生产出机翼、方向舵、螺旋桨、内燃机等部件,经过组装,一架全新的飞机诞生了!9月21日,冯如在哥林达市再次驾机试飞。飞机在他的操纵下,腾空而起,飞行了2600多英尺(1英尺=0.3048米)以后缓缓降落在草坪上。经测定,冯如的飞机首飞竟达2640英尺,比莱特兄弟的首飞纪录还要远1788英尺。几天后,旧金山的一家报纸发文报道了这次试飞的消息。标题是:《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飞机从设计到试航成功,仅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冯如以他卓绝的天才,丰富的创造力,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冯如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正在遭受西方列强奴役的中国人民,使他们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力量,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孙中山先生看到冯如的成功表演时,感叹道:“中国大有人才呀!”

1910年,冯如在美国又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性能更好的飞机。这架飞机机翼长29.5英尺,翼宽4.5英尺,内燃机30马力,螺旋桨每分钟转动1200转。当年10月,旧金山举办国际飞行比赛,冯如驾驶着他新设计的飞机参赛,以700多英尺的飞行高度和65英里(1英里≈1.609千米)的时速分别打破了一年前在法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飞行比赛的世界纪录,荣获优等奖,再一次使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了西方。冯如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

冯如的名声越来越大,不惜重金聘用冯如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为了争夺制空权,欧美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航空事业,他们拼命地网罗航空方面的专业人才。冯如一心想的是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想的是为中国多制造一些飞机,所以他断然回绝了各国的聘请,仍然寻找机会为祖国服务。当时的清政府也在着手筹建空军,他们托人到美国找到冯如,希望他回国做事。冯如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同意,说:“为祖国贡献出我微薄的才智,正是我平生的愿望呀!”

1911年2月,冯如和他的助手朱竹泉、朱兆槐和司徒璧如,携带着他们自制的2架飞机以及制造飞机的机器,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在途中,望着波涛滚滚的太平洋,冯如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当今世界航空事业发展迅猛异常,从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开始,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已有860多架,这些飞机绝大多数掌握在西方列强的手中,而中国却连一架也没有。他发誓要抱着“壮国体,挽利权”的宗旨,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尽快使祖国富强起来。

经过1个多月的航行,冯如一行人顺利抵达香港,清政府派了“宝璧”号军舰专程迎接,将飞机和机器安置在广州郊外。冯如原准备在广州郊外为国民演示飞机驾驶,但因革命党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爆发,此计划未能实现。随着革命高潮的即将来临,清政府对冯如越来越不放心,他们不仅取消了飞行表演的计划,而且还派人监视冯如的行动。反动政府的昏庸和腐败,使冯如非常失望,他时常仰天长啸,深感自己生不逢时,报国无门。

正当冯如陷于极度苦闷之中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了。冯如毅然参加了革命军,投入到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革命洪流中。革命军委任冯如为陆军飞机长,授权冯如准备组织飞行侦察队,配合北伐军对驻守北方的清王朝进行空袭。后来由于南北统一,飞行侦察队未能组织起来。孙中山就任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以后,非常重视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他积极筹建南京机场,并在1912年2月举行中国第一次航空飞行演飞。在这次演习中,冯如等人驾驶的飞机由于中途发生了故障,飞行数丈后即降落,飞机也有所损坏。尽管这次演习未获得成功,但是它的政治作用达到了,各报相继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在全国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因为这毕竟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使用自己的飞机进行的飞行演习。

1912年8月5日,经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冯如在广州郊区作第二次飞行表演。中午11点左右,冯如健步出现在观众面前,他简单地介绍了飞机的性能,然后登上了飞机,为观众作飞行表演。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飞机升上了高空。冯如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雄鹰在蓝天上飞翔。飞机像一只矫健的银燕,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看台上欢声雷动,鼓乐齐鸣。飞机的空中技巧表演结束后,冯如准备着陆。突然,他望见远远的跑道上有两个儿童在戏闹,不幸的事件即将发生。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冯如猛拉操纵杆,脚踩加速器,飞机像一只发疯的雄鹰,猛然冲上天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避免了。但是,由于冯如用力过猛,飞机失去了平衡,在抖动中,部分零件损坏,飞机突然坠落在草地上。周围的观众像潮水一般向着冯如拥来。当他们把冯如从飞机的残骸中救出来的时候,冯如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都受了重伤。观众噙着泪水把冯如送到了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29岁。

9月24日,广州各界人民在冯如飞机坠落的地方举行了追悼会。遵照冯如的遗愿,他的遗体安葬在广州东郊白云山下黄花岗烈士墓的左侧,并立碑纪念,尊其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知识点

多镜面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太大或稍有变形,就无法跟踪在夜空中移动的星星的轨迹。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运用现代电子和光学技术,把较小的望远镜成群地组合起来。这就是多镜面天文望远镜。 来自天体的光能被聚集多少,是与镜片面积成正比的。采用多镜面天文望远镜既减轻了重量,又增大了面积,制作费用也少得多,效果也优于其他望远镜。多镜面天文望远镜开辟了使用巨大天文望远镜的新时代。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他的关于使用液体燃料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理论之前,几乎所有关于未来火箭的设想,都是建立在以固体火药作为火箭燃料的理论基础上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使用液体燃料的可能性,这使火箭研究者们眼前一亮。从此火箭研究走出了单纯使用固体燃料的死胡同。

其实,齐奥尔科夫斯基对现代火箭领域的贡献还远远不止这些。

齐奥尔科夫斯基于1857年生于俄罗斯。幼年时期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并没有受到命运女神的青睐,相反,他在童年就承受了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折磨。在齐奥尔科夫斯基9岁那年,他染上了急性传染病——猩红热。由于当时医疗条件不好,虽然他侥幸逃脱了死神的魔掌,但却留下了终身不能痊愈的后遗症:双耳近乎于失聪,只能靠助听器生活。然而,也许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困难的环境往往成就了天才。命运并没有使齐奥尔科夫斯基屈服,相反却激发起他与之抗争的雄心。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疾病使他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初等教育,于是他就在家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各科课程。他从小就喜欢观察那无边无际的星空,幻想有一天也能在神秘的宇宙中遨游。于是在16岁那年,他踏上了去莫斯科求学的道路,希望能在大学课堂中充实自己。然而,莫斯科的大学同样以他的耳朵不能正常听课为由,拒绝了他的入学申请。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完全凭自学学完了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几乎所有的大学课程,这为他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迫于生活的压力,齐奥尔科夫斯基几年后从莫斯科返回家乡,在乡村学校里拿起了教鞭,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他在课堂上善于启发大家的思维,并领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航空小实验;而在课下,他也从没有放弃他的理想和追求。他的妻子和家人在这方面给予他莫大的理解和支持,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供他购买书籍和器材用于研究。

1883年,年仅26岁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他在航天方面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外层空间》。他提出要想走向宇宙,必须依靠喷气装置的力量,并进而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宇宙飞船的草图。在描述飞船依靠的动力时,他形象地将宇宙飞船比作成一个充满高压气体的大桶,人们只要拧开这个大桶后部的旋钮,使高压气体不断跑出,那么气体产生的反推力就能推动这个大桶前进。 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他最着名的论文《利用火箭仪器研究宇宙空间》。在这篇重要的文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不但明确指出火箭是让人类走出地球进而征服宇宙的得力助手,而且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未来火箭应采用液体燃料的这一划时代的论点,为火箭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齐奥尔科夫斯基认为固体燃料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反应不容易受到控制,而使用液体燃料可以让这个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使用液体燃料和氧化剂的方法。他认为就像在汽车上安装油门一样,只需在火箭的燃料储藏室安一个阀门和一个泵,通过这个阀门来控制流进燃烧室的燃料的流量,就能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随时中止反应,也可以随时重新点火。此外他还推导出了火箭的理想速度公式,人们称之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人们对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论点先是大为惊诧,继而感到由衷的敬佩。日后火箭发展的进程证明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个论点的正确性。

除了上述成就以外,齐奥尔科夫斯基还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于1891年设计、制造成功了俄国第一个实验风洞(一种测验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气动力学参数的仪器),并用它做了空气阻力实验。此外,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业余时间还是一名科幻小说作家,他曾写过一本名为《在地球之外》的小说,描写了一些人乘坐飞船,在太空里生活的故事。其中一些细节,比如人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等,都被后来的实际宇宙飞行所验证。

齐奥尔科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而会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首先,他将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之后,便去征服整个太阳系空间。”直到今天,这句话仍在激励人们向宇宙里的未知领域勇敢地迈进。

知识点

液体推进剂

1898年,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液体推进剂用于航空的理论。1926年,戈达德发射第一个液体火箭,使用液氧和煤油二元推进剂。50年代,前苏联发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使用的就是液氧和煤油。

液体推进剂大体可分为单元和二元两类。单元推进剂可以是一种液体物质,也可以是一种互相溶解的多成分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有硝酸酯化合物等。二元推进剂包括液体氧化剂和液体可燃物。常用的氧化剂有硝酸、液氧等;可燃物有偏二甲肼、液氢等。燃烧时将两种液体分别注入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中。

与固体推进剂相比,液体推进剂的能量高,发动机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性能容易调节,精度高。缺点是设备复杂。因此,世界各国近地轨道卫星、通信卫星、侦察卫星、星际探测器和星际飞船等大推力运载火箭,都以使用液体推进剂为主。

㈡ 中国第一架飞机是谁制造出来的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中国也出过不少研究飞机的工程师和飞行家,他们大多数是先在海外学习,然后回国的。他们为中国早期的航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鼓舞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其中最早,最有成就的就是冯如。

冯如出生于1883年的广东思平,父亲是农民,家境贫困。但冯如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入私塾读书时就表现出非凡的天才。冯如12岁时,由于家境困难,便辍学随表亲去美国做工。他白天工作,晚上学习,10年之后,已在机械技术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知识。冯如看到列强侵略中国,便决心研究制造飞机,以加强国防,提高国力,保卫自己的祖国。

1907年9月,冯如得到美国华侨的大力资助,开始研究飞机,第二年4月制成了第一架飞机,试飞时失败了,不久制造飞机的场地又被大火烧坏了。但冯如没有灰心,他支起帐篷继续研究。1909第二架飞机试飞时,飞机飞了十几米高就掉到地面上,经过这两次失败,出钱的股东们已失去信心,不愿再投资。冯如便另筹资金成立了广东飞行器公司,就在这一年的9月21日,他克服困难,历尽艰辛,终于制造出了第三架飞机,并试飞成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行。美国的《旧金山观察者报》在头版报道了这个消息,爱国华侨欢欣鼓舞,冯如的成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910年10月~12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国际飞行表演,冯如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以飞高210米,飞行距离32千米、时速105千米的优异成绩,夺得了冠军,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这一消息传开后,聘书像雪片一样飞来,美国各地的资本家纷纷高薪请冯如任教。然而这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师、优秀的飞行家决心报效祖国。他十分坚定,又十分礼貌地说:“我菲薄的才能属于我的祖国。”他舍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于1911年2月回到了阔别16年的家乡,广东飞行器公司也迁回广州,并带回了两架飞机。

当时的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他们不懂航空,也不需要飞机,虽然我们有世界一流的航空科学家,中华民族有能力站在世界航空界的前列,但他们对此置之不理。

辛亥革命以后,广东革命军政府组织飞行队,委任冯如为队长。为了宣传和普及航空知识,1912年8月25日,冯如亲自驾驶着从美国带回来的飞机,参加了在广州燕塘进行的飞行表演。由于飞机闲置太久,部件失灵,在飞行中飞机失事。中国的第一位杰出的航空学家、第一架飞机的设计者冯如,带着他未了的航空梦离开了人世。冯如的遗体安葬在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立碑纪念。为了表彰他对中国航空事业的贡献,冯如被尊称为“中国创始飞行大家”。

㈢ 中国第一个开飞机的人是谁

冯如(1884。1。12——1912。8。25)
1909年9月21日,中国航空先驱冯如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飞上了蓝天,成为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以智慧和勇敢所取得的成就,为中国人在早期航空史上赢得了荣耀。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冯如被尊为“中国航空之父”。

㈣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怎么时候诞生的

清朝末年(1909年9月),由冯如设计制造。

内容介绍:

冯如1884年出生于广东恩平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冯如随舅父前往美国旧金山谋生,在那里目睹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化城市,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他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尝谓国家之富强,由于工艺发达,而工艺发达,必有赖于机器。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经过10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冯如终于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门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

1906年,冯如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实施飞机制造计划。经过努力,1909年9月,冯如终于在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仅仅6年的时间内,造出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冯如1号”。

1909年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冯如驾驶着飞机,冒着强风,在美国一个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起飞,围绕一座小土山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高度保持在10至15英尺之间。飞机飞行了一圈,航程约半英里,这表明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能够顺利地进行操纵。冯如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史的开端。

㈤ 中国第一个开飞机的人是谁

冯如(1884.1.12——1912.8.25)
1909年9月21日,中国航空先驱冯如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飞上了蓝天,成为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以智慧和勇敢所取得的成就,为中国人在早期航空史上赢得了荣耀.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冯如被尊为“中国航空之父”.

㈥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怎么时候诞生的

中国第一架飞机是在1954年生产的,在南昌飞机厂生产的。1954年2月,雅克-18飞机图纸、技术资料到厂,5月12日,首架初教5全机静力试验就取得了圆满成功。

1954年,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迈出了极为关键的第一步,第一次向部队提供了自己生产的飞机。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是初教-5初级教练机。该机于1954年7月3日首飞上天。于1954年7月26日,举行了隆重的“初教-5”教练机试飞典礼大会。

第一架飞机的自制历程

按照国家批准的航空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是苏联的雅克-18教练机,中国型号为初教5,其发动机是爱姆-11爱夫爱尔活塞式发动机,计划于1955年9月制造完成。飞机制造由南昌飞机厂承担;发动机制造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承担。

到1953年底,经过为时三年的修理,南昌飞机厂已在设计、工艺、工装、机加、装配、总装等方面具备了自制飞机的条件。1954年2月,雅克-18飞机图纸、技术资料到厂。3月31日,航空工业局向南昌飞机厂下达了提前试制初教5的命令,要求提前一年试制出初教5,并与当年交付10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

㈦ 中国飞机发展史

1909年9月21日 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由冯如制造并驾驶在美国的奥克兰市郊区试飞成功。
1910年8月 清政府拨款委任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厂棚制造飞机。并利用南苑驻军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
1913年9月 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成立。秦国镛任校长。
192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条民用航线——京沪航线京津段试飞成功。于5月8日投入运营。
1920年5月1日 中国第一个出版的航空期刊《航空》杂志创刊。
1920年5月1日 中国最早的民间航空团体,中华航空协会在北京成立。汪大燮任会长。曾主办《御风》半月刊。
1922年3月31日 直系军阀为其“京汉航空线筹备处”作宣传,在保定举办空中游览,一架享德利·佩治型旅客机失事,机上14人全部遇难。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事故。
1927年1月1日 广东航空学校第2期学员毕业,飞行教官丁纪徐在该期毕业典礼上进行了空中跳伞表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中跳伞者。
1928年10月10日 中国第一所民办航空学校——厦门民用航空学校成立。
1929年6月6日 中国航空协会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开设航空陈列室,有模型、图片以及飞机实物展出。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航空展览。
1936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的风洞在清华大学进行首次开车运转试验。
1950年6月19日 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聂凤智兼旅长。下辖2个歼击团、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
1951年4月18日 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在沈阳成立,段子俊任局长。
1954年7月25日 南昌飞机厂试制雅克-18(初教-5)型教练机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56年9月8日 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7Ф型(歼-5),并获批准批量生产。
1958年2月18日 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山东诸城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A型主空侦察机1架。
1958年7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教-1型喷气式教练机在沈阳首飞成功。
1959年9月30日 由沈阳飞机厂制造的米格-19(歼-6)歼击机首飞成功。
1962年9月9日 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南昌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飞机1架。
1964年2月20日 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沈元任理事长。该会出版的刊物有《航空学报》、《航空知识》。
1964年4月

㈧ 中国第一架飞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是谁创造出来的

有三种答案

一: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市附近的派得蒙特山丘上试飞,首次飞行取得成功。后来又进行过多次飞行,他的飞机飞行高度达210米,速度达到每小时105千米,沿海湾飞行距离曾达到32千米。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上蓝天。
冯如,1883年12月25日出生于广东恩平,十几岁去美国做工。经过10年半工半读,刻苦钻研机械工艺技术,掌握了机械和电学等方面的知识。
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成功后,冯如深受影响,决心要研制并驾驶飞机,以报效祖国。1907年,冯如与其他几位华侨一起,在奥克兰租厂研制飞机,虽连遭挫折,但毫不气馁,经过10多次修改,终获成功。1910年,冯如又新制成一架双翼机,于当年10月至12月间在奥克兰进行表演,获得成功,孙中山先生称赞“我们中国有杰出的人才”。
1911年2月,冯如带着助手及两架自制飞机回到国内,准备报效祖国。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第一次飞行。由于操纵系统失灵,飞机飞至百余米时失速下坠,冯如负重伤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成为中国第一位驾机失事的飞行员。

二:
1923年7月30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新飞机试飞那天,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亲临大沙头机场参加试飞仪式。孙中山以宋庆龄求学时的学名命之为“乐士文一号”。

三:
1954年7月3日,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初教-5飞机在南昌飞上蓝天,揭开了新中国飞机制造史上的第一页。新华社以“光辉的开端”为题,将这一喜讯迅速传遍了世界。同年8月1日,***主席亲笔签署了给洪都全体职工的嘉勉信,称“这对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是一个令所有的中国人都欢呼雀跃的时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架自已制造的飞机--仿制苏联的雅克18(后被称为“初教-5”)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此由修理跨入了制造的新阶段。中国不能自己制造飞机的历史结束了!
8月1日,***主席亲笔给洪都人签署了嘉勉信:“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架雅克-18型飞机成功的胜利,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际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雅克-18飞机是苏联雅克福烈夫设计局1946年设计的初级教练机,结构简单,构架式机身骨架,矩形中翼和两个梯形外翼,安装一台活塞式发动机和木质螺旋桨。起落架为后三点式。机身装有航行仪表、发动机仪表、无线电台和半罗盘、机内通话设备等。重量较轻,操纵容易,可在土跑道上起降,可以使学员在学会各种初级训练科目后,很快掌握飞机的使用性能。
从1954年第一架初教5飞机制造成功至1958年10月奉令停产,初教5飞机共生产379架,全部交付空、海军和民航使用,为培养、训练中国早期飞行员做出了贡献。

㈨ 中国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是谁,又是哪一年发明得

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

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9)中国人最早是在哪里学会开飞机的扩展阅读

1910年3月,美国莱特和亚屈在洛杉矶表演飞行。冯如为借鉴先进技术,专程前往参观,但表演者非常保守,限定观众必须远离三里。冯如虽然没有得到教益,却大长了奋发图强的志气。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的一场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㈩ 第一个把飞机开上天的中国人是谁

冯如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广东恩平县人,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生。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参考资料:http://www.kepu.com.cn/gb/beyond/aviation/china/chi301.html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人最早是在哪里学会开飞机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国内油价多少 浏览:648
伊朗疫情怎么稳定 浏览:43
加拿大人在中国哪个城市 浏览:332
越南当地人买什么礼物 浏览:541
印尼虎一直张着嘴怎么办 浏览:987
在韩国如何申请去越南签证 浏览:314
印度护照怎么鉴定 浏览:571
中国哪个庙和尚最多 浏览:536
艾米来自英国怎么说用英语 浏览:505
印度农村耕地怎么分配 浏览:519
印尼黑酸枝家具老料是什么意思 浏览:607
孟晚舟为什么要帮伊朗 浏览:300
意大利电烤盘做什么生意好 浏览:988
意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么 浏览:765
用什么软件和越南人沟通 浏览:118
在越南什么地方娶老婆靠谱 浏览:832
印度东进实力怎么样 浏览:694
鱿鱼须炒意大利面怎么做好吃 浏览:448
印尼语女朋友怎么说 浏览:746
中国联通怎么查看密码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