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现代中国基建能力造阿房宫要多久

现代中国基建能力造阿房宫要多久

发布时间:2022-11-05 05:35:17

Ⅰ 项习烧阿房宫用了多久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火烧咸阳宫殿,“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不过是否波及阿房宫,现在仍有争议。

Ⅱ 阿房宫是否真的存在过

秦时全国才一千多万人口,除了军队、修长城的、修皇陵的,哪里还有多余的人来修阿房宫,是否真的存在过?是否是杜牧梦中的幻影?还真不好说。
据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期针对阿房宫的考古节目显示,阿房宫并没有完全峻工,只是修了第一层地基。
提问者很有水平,因为修阿房宫的同时正在进行秦国一项最重要的工程项目——修始皇帝陵。当时秦人征民夫70万,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为皇陵服务。只有一小部分约10万人在修阿房宫。
当然,阿房宫的修建工作也是进行得非常仔细认真的。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细土,进行筛选,只选择其中最细密上好的土沙,并且在夯成地基之前还要对所有细土进行热锅炒制,杀死可能混在其中的细小的昆虫卵和植物种子,防止地基长出植物或者被小昆虫蛀蚀。
后来皇陵修成,才把所有的民夫调到阿房宫这项工程上来,但是很不幸,农民起义爆发了,这项工程随之终止。
在这次考古中,考古专家完整地清理出了宏伟的地基,但这次清理并没有发现任何被火焚的痕迹,也没有除地基之外的任何与古建筑有关的木材等重要证据。因此断定阿房宫从来没有真正修成过。
至于从古至今关于阿房宫的一些诗词歌赋和美丽传说,只是作者有美好想象罢了。
回答正确,你的知识很广返,对于学问是不能被表象所迷惑的.
存在过
杜牧的<阿房宫赋>
作于宝历元年(825),时作者二十三岁。当时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此赋。本文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来讨论六国和秦灭亡的内在原因。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相隔近千年的杜牧如何能见阿房宫,况已被毁,不是想象是什么.
确实存在,现在还有遗址呢!
有遗址就证明完工了吗?徒有遗迹罢了!
当然存在过喽!你去翻开历史看一下就知道了
之所以翻过历史才有此提问
阿房宫是修了30多年才完工的,考古已经发掘起遗迹了.
是真的存在过
汝见过否,历史上以讹传讹的多了.
真的有!有遗址的,还有画呢!被烧了三个月才烧完的,多可惜啊
烧了三个月可如今的考古却一点被烧的痕迹都没有如何解释.
是啊,存在的!可惜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有啊,历史书上都有记载过的
当然存在的。有古迹可寻
从来没有过,何来古迹,到陕西旅游的没听说有此旅游项目.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别被表象所迷惑.
历史书上说有。
信书不如无书,你没听说过吗!
历史上真的有阿房宫啊,有遗址为证,它是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据说还有很多机关,后来是被项羽烧了.至于人力物力嘛,秦始皇是不会吝惜的,他不是还修了长城嘛
老大,整明白了,皇陵是供死后用的,阿房宫是活时享用的,要机关干吗?人力物力老秦不吝啬,可整个国家到是有啊!想想吧.
有啊,历史书上都有记载过的
存在过,她是秦始皇暴政的产物之一,后来被西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给烧了,据说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烧完。
前两年我还在新闻里看到过阿房宫遗址的介绍呢
是的,是有介绍,可怎样说的呢?
存在。
不存在.

Ⅲ 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为何被毁于一旦

得不说是中国的一个巨大损失。当然也有专家指出,阿房宫事实上并没有建完,项羽也没有放火焚烧,这从后续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没有焚烧痕迹,略微佐证了这点。不过,即便它享有“天下第一宫”的美誉,但毕竟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只剩下一堆遗迹。与其他四大宫殿不同,北京故宫是一个封闭的、完整的城池,因此又称紫禁城。北京故宫占地72万,建筑面积15万平,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最独特的木质结构。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的明永乐四年,花费14年才建造完工。曾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故宫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即便放在现代依然是一个奇迹。汉唐和明清相隔一千多年,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文化艺术的进步、经济实力的强大、囯际交流的频繁,宫殿建筑技术肯定是越来越提高。明十三陵的朱羽均墓定陵和和清东陵、干隆和慈禧墓;大家去看看,对比一下就会明白为什么不能比较了!

Ⅳ 秦始皇时期建造阿房宫花了多少钱

这个价值当然是无法估量的,第一古时候皇帝修宫殿不会去考虑预算这种东西所以也不会有人去统计;第二这个宫殿并没能留存与世所以也不好去考证。所以我们只能以一个娱乐的心态去给他大概估算一下。


虽然是很粗略的计算但是这个数字真的算是天文数字了,要知道中国2016年全国的总GDP也就10.7万亿美金。如此巨大的工程怪不得强大的秦王朝倾全国之力也没能最终修建完成,还导致民不聊生最终使得自己也走向灭亡。怪不得杜牧会在《阿房宫赋》中吐槽: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Ⅳ 阿房宫,是建于秦朝的宫殿

阿房宫,是一组始建于秦朝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朝灭亡前后废弃,相传其被项羽纵火焚毁。1923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寻找阿房宫遗址,并最终确认一组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和未央区的交界处的夯土基址为阿房宫遗址,这些基址主要位于阿房村的周围,其中主要遗迹包括前殿、上天台、磁石门等遗址。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2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该建筑并没有被火焚烧过的痕迹,而整个阿房宫在被毁之前并未建成。2012年,阿房宫遗址公园正式立项建设。


但是至2007年,中国 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花费五年时间勘查阿房宫遗迹所在地,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几处小面积的烧过的土块。而阿房宫本身的夯土台路基围墙等的残留显示甚至连这一地基都未完成,考古人员因此推断阿房宫当时并未建成,项羽焚烧的可能只是渭河以北的秦朝咸阳宫,因为秦咸阳宫遗址确实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阿房宫、骊山陵是史上各代将其视为暴君的重要话柄之一,而“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传闻却又经常作为评价项羽残暴不仁的力证,因此这一考古发现对于还原秦汉 历史 有显着意义。
建造与被毁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阿房宫正式开始兴建,而阿房宫只是暂定名,原计划在该宫殿建成之后更名。建造阿房宫的目的,存在“原有宫殿不够用,需要另建”和“统一六国后展示国力”等说法。建造时修建阿房宫的劳役和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役合计70余万人。秦始皇去世后,修建阿房宫的劳役被调去给秦始皇陵覆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完工,阿房宫工程复工。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和将军冯劫上书秦二世,以“国内起义四起、赋税繁重,而建造阿房宫太过耗费国力”为由,请求停建阿房宫。秦二世并未采纳,将三人打入狱中问罪,并革除了三人的职位。之后刘邦率起义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项羽率军抵达咸阳后,在咸阳劫掠并屠城,还放火烧毁了咸阳的宫殿,但烧毁的宫殿中是否包括阿房宫,阿房宫此时是否已经完工,史籍并未写明。出于政治的目的,自西汉开始,阿房宫作为秦始皇的重要罪证而在诸多文学作品中被故意夸张化处理。唐朝时,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认定项羽烧掉了阿房宫,文中还认定阿房宫被烧毁前已经建成,这种观点影响了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北朝时,此处曾建有佛寺,唐宋之后成为农田。
调查与发现
阿房宫的具体位置在《史记》中并没有记述。后来《水经注》称阿房宫位于汉代长安城西南,而《括地志》记载阿房宫位于唐代长安城西北。时人对于阿房宫的认识源于《史记》,将一座东西长南北窄、除南面外三面环墙的夯土基址认定为阿房宫的遗址。1923年,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在陕西开展考古工作,参与此次工作的苏秉琦在相关的着述中称,1923年的调查中,他们得知位于明清长安城西侧二十余里的阿房村南有一座人称“上天台”的大土台被当地人认为是阿房宫遗址,但根据考古工作人员的调查,真正的阿房宫遗址位于“上天台”西侧约1千米的位置。苏秉琦的这个论断也被认为是第一次于近代认定阿房宫遗址具体位置的论断,但是这次考古工作的负责人徐炳昶、常惠却认为阿房村及“上天台”才是阿房宫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至1956年,苏秉琦和石兴邦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再次在陕西调查古迹位置,这次调查的配图中标出了阿房宫遗址的位置,该位置位于阿房村的东南,与1923年苏秉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阿房宫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时,给出了两个不同编号的阿房宫遗址,这个编号在1961年公布阿房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消失,两处遗址此后均被认为共同组成了阿房宫遗址。
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试掘,探明和认定了多处遗址。20世纪70年代,阿房宫遗址在农田基建中遭到严重破坏,上天台遗址顶部被农民平整,大量柱础和甬道遗迹被毁,这一平整活动在被发现之后被国务院叫停,并安排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在一组基址群中发现了大量巨型石柱础,并且出土了大量写有小篆“北司”、“左宫”、“右宫”等字样的瓦片,考古工作者认定这组基址群即为阿房宫的北司遗址。2002年10月,国家文物局批示中国 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考古勘探、试掘和局部发掘。这次发掘的重点为阿房宫的前殿遗址。这次发掘证实了阿房宫在被废弃之前并未建成,同时也并未发现任何被火烧过的迹象,这次发掘的结果彻底推翻了《阿房宫赋》的内容。但有意见认为前殿遗址已被当地农民平整过,不能排除是否有红烧土的存在,对此当地农民表示,当年平整的土并没有运走,只是就地推平。2002年至2007年,相关机构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为期5年的考古调查,明确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
修筑时间
阿房宫开始建造的时间司马迁有两个说法。《史记·表第三》载:“二十八,为阿房宫。”但同书的《秦始皇本纪》却记为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多数人把后者当作阿房宫的始建时间。很可能的情况是秦始皇意欲新建朝宫的时间要稍早些,其间酝酿和规划用去几年。
阿房宫按规划有规模施工的时间前后是2年7个月。公元前212年,秦朝修筑并开通了直道;又征集隐官刑徒70余万人,分别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两年之后,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九月被埋葬在骊山,因集中人力覆土需要,遂将阿房宫建设工地上的劳力征调到骊山园。第二年即四月复建阿房宫,但当年冬天(前209年),数十万起义军汹涌而至,修建队伍被迫停止。除去因覆土骊山暂停的7个月,共施工了2年7个月。
估算面积
按最近的考古勘察和试掘资料显示,阿房宫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夯土台基的面积是54.1万平方米。
据《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宫前殿东西为500步(693米),南北50丈(116.5米),总面积为8.07万平方米,约占阿房宫面积的七分之一。城墙长1200米,宽450 米,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前殿东北处有一座夯土台,发现有台阶的痕迹,柱础和下水管道。曾出土“高奴铜石权”、西汉铜器群及铜柱外箍、户枢等文物。阿房宫遗址南起巨家庄、纪阳村,北至西安兰州公路,其范围都在方圆3公里之内。
阿城
阿房宫基础夯土台基东西北三面建筑有高大的城垣,故又称阿城,其名称的出现不会晚于汉代。《汉书·东方朔传》载:“举籍阿城以南。”唐颜师古注:“阿城,本秦阿房宫也,以其城壁崇广,故俗呼为阿城。”
考古发现,阿城的北垣长1270米。由于夯土台基的西部和东部为现代村庄覆盖,故西墙和东墙的详细情况还不清楚。阿房宫遗址南起巨家庄、纪阳村,北至西安兰州公路,其范围都在方圆3公里之内。
其它资料
汉武帝扩建上林苑,将阿城纳为上林苑其中一部分。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阿房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如果依照史料所载,阿房宫应该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考古人员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接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的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并力而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Ⅵ 阿房宫建了几年

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记载得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时"前 209"
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便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前后历时三年.而且项羽火烧的是"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

Ⅶ 世界最大烂尾工程“阿房宫”,2000年都没修建好,为何却能被评为世界奇迹

能保存2000年,当然是世界奇迹了。无论是海南未完工的建筑,还是普通的道路和高架路,人们总是对“未完工的项目”印象深刻。但是,在中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未完成项目之一。它已经被废弃了2000多年,现在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区。它甚至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奇迹。它是秦阿房宫的遗址。

现在,这个千年历史遗迹已经成为中国的世界奇迹,并且是中国着名的文化历史遗迹。从某种角度看,该项目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未完成项目。1961年,阿房宫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它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遗址,并成为世界奇迹。

Ⅷ 阿房宫修建了多久

因为阿房宫是否建成有存在很大争议,有专家计算是4年。

以下是具体资料:

当21世纪考古学家们以科学的眼光审视妇孺皆知的阿房宫遗址时,结论让人惊诧:阿房宫前殿没有被焚烧,阿房宫前殿甚至根本没有建成。

人们不禁要问:传说中的瑰丽阿房宫到底存不存在?

阿房宫的生存状态:两千多年的过去时

熟悉了朦胧烟火中的阿房宫,深谙于诗赋中的阿房宫,已成为2000多年来国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人文宣泄。但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却让世人体会到了阿房宫的真实生存状态:纸张、遗存、甚至想象式的,皆是过去时的存在。

阿房宫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历史学家班固也留有关于阿房宫的墨宝。而最为后世崇拜的是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象。阿房宫因此在过去时中存在了2000多年,直到2002年10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筹建并成立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开始了翻开阿房宫过去时生存状态的一页。

阿房宫的寻找方向:“阿城”就是前殿

1961年公布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现在仍是一个巨大的夯土台基,当地群众俗称之为“郿邬岭”。位于今西安市区以西13公里处,渭河以南,与秦都咸阳城隔水相望。经1994年一次大规模调查查清了阿房宫遗址的四至:北到西安市三桥镇,东至沣惠支渠,南到和平村,西至长安区纪阳寨一带。在这一区域已探明的重要遗迹主要有阿房宫前殿基址、上天台基址、武警学院内夯土基址(俗称“磁石门”)、纪阳寨夯土建筑基址(俗称“烽火台”)等。

秦阿房宫遗址为秦都咸阳的上林苑遗址故地。为确定“阿城”就是现在的前殿遗址,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对古文献进行了一番“知识考古”:

《水经注·河水》载“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李毓芳认为,这里的“池水”指西周已有的“彪池”。

彪池位于现在的沣镐村西,在王寺村西南约二里有余。虽已历经沧桑,但是彪池低洼的地势现在仍能看清;彪池水向北流,恰恰经过一东西向规模宏大的夯土台基的西面,而该处夯土台基就是现认阿房宫前殿遗址。

据当地群众反映在1949年以后还看到过前殿遗址夯土台基西部有一道南北向土墚,高约1米,且土墚东西两侧有碎瓦片,后被村庄覆盖。同样,在台基东部亦存在上述遗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着名秦汉都城考古学家李毓芳分析判定,群众反映的遗迹现象应为“阿城”的西墙和东墙。因现在的前殿夯土台基南部勘探和发掘中未发现南墙遗迹,这样一来,正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之中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就是记载中的“阿城”。

阿房宫的寻找关键:前殿有无宫殿

阿房宫考古队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前殿遗址已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试掘和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基本搞清了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及其所属遗迹的分布,有无宫殿建筑成为关键。

根据勘探和试掘的资料,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左右。遗址东部长400米、宽426米和西部长70米、宽426米的遗址面被现代村庄所覆盖。为了了解台基底部结构,考古队还对台基夯土进行了穿透性的钻探,发现夯土台基底部基本为平面,只是夯土台基西南部和台基东边缘原来地势稍高一些。其土层堆积一般是耕土层、扰土层,然后是夯土台基夯土,或汉代、或汉代至宋代的堆积。

阿房宫前殿的轮廓非常重要,但人们更关心其顶部的遗存堆积中是否有秦代宫殿的信息,这对寻找阿房宫——世人心目中的恢弘建筑组群,具有成败攸关的信心指示。但是在排除法下,考古学家们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地失望,他们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

有专家对文献中阿房宫的建筑时间进行了一番计算,发现阿房宫的修建时间前后最多为4年。这从当时的生产、运输工具和规划设计的工作量来看,4年里能把阿房宫前殿的巨大夯土台基建成就已实属不易。

现在能说阿房宫不存在吗?对于记者的提问,李毓芳认为下结论尚早,“要搞清阿房宫的范围到底有多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科学结论要建立在全部事实之上。”

Ⅸ 秦始皇下令建造的阿房宫用了多久时间才建成

揭开阿房宫遭“焚”之谜
2005年04月21日10:41:14 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炼文

遗址面积 出乎意料

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李毓芳教授来到了阿房宫遗址现场,寻找埋藏在土层中的那座宫殿的踪迹。调查结果显示,整个遗址现存面积将近50万平方米,要想弄清遗址当初的规模,就必须破开土层,直接探察到秦时期的地面。

考古队员开始用探杆去寻找它原始的边界,不久探铲遇到了坚硬的土层,随之提取上来的是些极其细密的黄土,这是一种经过人工夯筑的土质。经过测量,台地的地上部分有10米之高,东西长将近1200米,南北宽400多米。和人们想象中那个大气磅礴的阿房宫相对照,地基似乎不应该只有这区区半平方公里,原来这个遗址只是当年阿房宫前殿坐落的地方。考古发掘开始向纵深推进,考古人员破开土层去寻找宫殿建筑的证据。

焚烧痕迹 未露端倪

至今遗址中还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痕迹,会不会是勘探过的区域碰巧错过了宫殿被烧的部分?李毓芳认为从自己考古发现的事实来看,或许项羽当年根本没有点燃阿房宫,这是阿房宫遗址没有发现火烧痕迹的唯一解释。

在考古队发现的阿房宫前殿的土台子,李毓芳的探铲接触到了坚硬的夯土,她发现这是一堵东西向的夯土墙。土墙建在台子的北沿上,中间宽,两端窄,墙体最宽处有15米,窄的地方也有6米多,全长近千米。

在发现夯土墙的地方,探方的底部又露出了瓦砾,然而除了少得可怜的一点秦代瓦片,这巨大的台地竟然只是一个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夯土堆,丝毫没有宫殿建筑的蛛丝马迹。

考古人员顺着夯土台的北沿挖出了一个100米长的探方,把夯土台的边缘打开了一个剖面。经过清理人们发现,夯土台地基的南面是一个坡道。古时,为了运输黄土,夯筑地基,通常都会修建一条坡道。如果阿房宫前殿已经建完投入使用,没有道理再留下一条运土坡道。这条不应该出现的坡道,让李毓芳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宫殿有可能并未修建完毕。

重阅历史 证实真相

为了印证考古发掘得出的结果,李毓芳再次翻开年代久远的历史典籍。当初秦始皇下令修建阿房宫的时间是公元前212年,但在公元前209年,他就突然病死在了出巡的途中。在这之前,阿房宫和秦始皇陵是同时进行的两大工程,为了尽快安葬秦始皇,秦二世不得不决定停止阿房宫的工程,抢建秦始皇陵。从秦始皇计划修建阿房宫那天算起,阿房宫前殿的工程总共历时不到4年。这座巨大的宫殿,在短短的几年是很难完成的。

李毓芳从地基的中部采集了一些夯土土样。显微镜下,不仅没有出现大块的碳灰颗粒,甚至连植物细胞的踪迹也少得可怜,土样检测的结果再次佐证了考古发现的结论:在阿房宫前殿上除了三面墙以外,没有任何宫殿建筑,阿房宫前殿根本就没有建成。

阅读全文

与现代中国基建能力造阿房宫要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国内油价多少 浏览:648
伊朗疫情怎么稳定 浏览:43
加拿大人在中国哪个城市 浏览:332
越南当地人买什么礼物 浏览:541
印尼虎一直张着嘴怎么办 浏览:987
在韩国如何申请去越南签证 浏览:314
印度护照怎么鉴定 浏览:571
中国哪个庙和尚最多 浏览:536
艾米来自英国怎么说用英语 浏览:505
印度农村耕地怎么分配 浏览:519
印尼黑酸枝家具老料是什么意思 浏览:607
孟晚舟为什么要帮伊朗 浏览:300
意大利电烤盘做什么生意好 浏览:988
意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么 浏览:765
用什么软件和越南人沟通 浏览:118
在越南什么地方娶老婆靠谱 浏览:832
印度东进实力怎么样 浏览:694
鱿鱼须炒意大利面怎么做好吃 浏览:448
印尼语女朋友怎么说 浏览:746
中国联通怎么查看密码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