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80年月薪500元处于什么样水平
我真不敢想象月工资500元,80年济南铁矿的最高工资不过每月50元!(这是3百零5米的深井)普通企业一般30元左右。真不知道题主所说80年的500元,没听说过。但济南柴油机、重汽、二汽、机床、供电等都上去1百~2百元。特株部门有高的不多。
1980年月薪500元是不可能的。顶尖的一级教授月薪约330左右。工人高级技师月薪约100元左右。
我是1981年毕业分配后参加工作的,当时是试用期一年,每月工资只有29元,第二年转正,开始定级工资为34.5元。
当时,我们单位级别、工资最高的党委书记是正科级干部,每月也就59元多点。
可想而知,你所提到的月薪500元,一定是位科学家或者是一位高级干部,一般的工人或是普通干部是很难达到这样标准待遇的。一般职工,年薪能达500元就算不错了。
按照工资增长水平计算,1980年的月薪500元,相当于现在月薪6万至7万元差不多,也就增涨了100多倍吧。
我的数学学的不好,算的不太精确,请多多原谅。
1980年月薪有500元的,在我们本地,恐怕找不出两个,因为当时的县一级(正处级干部)他们月薪很定未达到这个数目:
但,本地有中央,省级别驻地厂矿他们的"头头们"具体就不详??
注:
而有位央企的"头头"是个老红军,他可能有500元??
而普通职工干部从22元至80元/月左右的占了好大一部分,
个别的人可能还能拿到300元/月
如季节性装卸谷粮收仓入库,但,并非全年性,而且每天超十小时的工作量。
1980年月薪500元处于什么样水平?
记忆犹新。1980年月薪500元,肯定说是“高干”待遇,一般厂矿企业,甚至政府机关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干部并不多见。至于职工,最高八级工又加一级也不过100元出头。那时,我刚离开部队不久,转业到了地方,从事机关工作,参加工作20多年,仍是行政21级,每月工资近60元,在当时,己算不低收入了。
据我了解,那时一般职工大多30多元,印象中纺纱厂细纱车间女工工资普遍较高,但劳动强度也相对较大,一般每月能开60多元。在年轻女孩子心目中,能就业于纺纱厂,进入细纱车间,己是心满意足了。当然也有不少羡慕教师工作的,工资虽不高,师专毕业实习期每月大概是37元,吸引人的是每年有两个假期,就接近能休息两个月了。
工资虽低,物价也不高。市场商品大多凭票供应,吃穿用都很便宜,面粉0.18/市斤,大米0.15/市斤,最贵的茅台酒大概是4元一瓶,而且没有假货,当然这么高价钱,谁又喝得起,大多喝1元钱左在的兰陵和景芝。月薪500元就是当时在全省,大概也不会有几位?。当然这仅是凭记忆,仅供参考而已。
1980年月薪500元,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敢说你一定是喝晕了,把年代说错了,因为那个时候,不算做买卖的,就说拿死工资的,可能是除非省部级的,老革命干部可能有拿到的,别的各个行业,除去搞承包的,就算市委县委的书记们,恐怕也是望尘莫及吧。
那时候我在东北,1980年的时候,工厂的普通工人,每个月二三十元的居多,我那年有幸出了一年军工,和解放军工程兵们在一起挖山洞,那时还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深控洞,广积粮,下称霸,备战丶备荒为人民"。
我们穿军装吃食堂,听号军起床吃饭上工,也没有什么节假日星期天,每天国家给开两元钱,包括吃饭在内,就是住的帐篷不用拿钱。别看才给两块钱,那时就算是高工资了,因为我们干的活,是属于国防工程,又是高风险的活,每月也才60元钱。
不知你那时是干什么工作的?每个月500元,那时就连钱学琛,也不一定能拿上500元,因此,你这个提问太脱离现实,不太靠谱。
问这话的人肯定不是那个年代的人,这话问的有点弱智,如果问一年工资500元在八十年代是什么水平还比较靠谱。
1980年月薪 500,这是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工资水平。
1977年,我在青海格尔木当兵。行政23级,在内地的工资是53块钱,因为是高原,有近 30的高原补助,加起来是80多元。那时候的感觉比现在每个月拿10000块钱都要好。因为物价很低,老百姓的生活费每月也就是几块钱。
据说,毛泽东主席的工资标准原来是610元,后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三年经济困难,他带头把自己的工资降到了404.80元。毛主席以身做则,天下仿效,国家主席刘少奇、总理周恩来、人大委员长朱德都和毛主席一样,工资统统是404.80元。
国家领导人中工资最高的是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宋庆龄领的是国家一级工资,每月579.50元,另外还有300元活动费。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们苏北地区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是二三十块钱。超过50块钱的,基本上都属于高工资了。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1980年,在中国大陆每个月能够领到 500月薪的人几乎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的。
1983年我大伯任公社主任工资230元,85年我家建100平米砖瓦房人工费280元。因此80年领500元工资者相当于现在月薪15万且是包吃包住包行还有家庭生活用福利那种水平。
那时代500元月薪是干外勤工作的十七名普通工人的工资总合,是贫穷地区将近二百名农民收入总合,那年代有这么高的收入就是富豪生活水平了。
‘贰’ 50年代至70年代行政级别工资待遇
法律分析:1级(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党中央主席)月工资(下同):644元
2级(上述职位副职):581元
3级(上述职位副职):577.5元
4级(秘书长、委员、部长、省长):460元
5级(同上):414元
6级(同上):368元
7级(同上):322元
8级(同上) :287.5元
9级(上述职位副职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各部委办的司局长):253元
10级(同上):218.5元
11级(同上):195.5元
12级(同上):172.5元
13级(处长、副处长):155.5元
14级(同上):138元
15级(同上):124元
16级(副处、科长):110.5元
17级(副科级):99元
18级(副科级):87.5元
19级(1级办事员):78元
20级(2级办事员):70元
21级(3级办事员) :62元
22级(4级办事员):56元(大学生转正)
23级(5级办事员) :49.5元(大学生参加工作)
24级(6级办事员):43元
25级(7级办事员):37.5元(中专生转正)
26级(8级办事员):33元
27级(9级办事员):30元
28级(10级办事员):27.5元
29级(11级办事员):25.5元
30级(12级办事员):23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叁’ 主席一个月多少钱
一万左右……那次知道日报有介绍……不过话说这工资拿来干嘛……住的,用的,都是国家报销啊……
‘肆’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是怎样的
不算补贴和奖金 国家主席一个月最高可以拿到1250元工资,而最低的办事员的工资是205元 中国国家机关干部的工资曾经历过三次改革,时间分别是1958年、1985年和1993年——由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转到以级别定工资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再转到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 的结构工资制。 1993年8月19日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干部变为公务员后,改变过去的以级别定工资为职务级别工资制,即按不同职能,将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分为四个部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其中,以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为主体。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同时确定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机关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 职务工资是按公务员的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工资标准,每一职务档次设若干工资档次——少则3档,主要是主席、副主席和总理一级的,多则8档。同一职务分档使公务员可以在不提升职务的情况下,实现正常的晋级升资需要。 级别工资则是按公务员的能力和资历分成15个级别确定工资标准。一个级别设置一个工资标准,最高一级为470元,最低一级为55元。级别工资使得公务员可以通过不提升职务、只提升级别提高工资标准。 除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外,公务员的工资中还包括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两部分。在1993年的工资制度改革后,所有公务员的基础工资都是90元,上至国家总理,下至普通科员,没有差别。而工龄工资目前的标准是,工龄每增加一年,工龄工资增加一元。 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职务级别工资制的工资标准,国家主席一个月最高可达到1250元钱,部长的月工资最高可达1050元,处一级的工资水平最高为620元,科员、办事员当然就更低。当然,这里所说的工资是不包括奖金和各种补贴的。 参考资料: http://finance.sina.com.cn/crz/20030709/1930363427.shtml
‘伍’ 做为主席一个月工资多少
一万左右吧。
养育子女的也是夫妻俩的工资吧,不过实际上主席的钱是无数的,他们养育子女也不用花钱的,生活根本上不用花钱,估计可能几十年都不摸钱了。
要不小官们拼命贪污,实际不贪的少,只是贪的多少不同。
‘陆’ 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
公务员级别工资怎么规定的?1993年8月19日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即按照不同职能,将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分为四个部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其中,以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为主体。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同时确定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机关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职务工资是按公务员的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工资标准,每一职务档次设若干工资档次——少则3档,主要是主席、副主席和总理一级的,多则8档。同一职务分档使公务员可以在不提升职务的情况下,实现正常的晋级升资需要。级别工资则是按公务员的能力和资历分成15个级别确定工资标准。一个级别设置一个工资标准,最高一级为470元,最低一级为55元。级别工资使得公务员可以通过不提升职务、只提升级别提高工资标准。除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外,公务员的工资中还包括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两部分。在1993年的工资制度改革后,所有公务员的基础工资都是90元,上至国家总理,下至普通科员,没有差别。工龄工资增加一元。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职务级别工资制的工资标准,国家主席一个月最高可达到1250元钱,部长的月工资最高可达1050元。处一级的工资水平最高为620元,科员、办事员当然就更低。当然,这里所说的工资是不包括奖金和各种补贴的。
‘柒’ 国家主希一月工资多少
现在的国家主席工资从来没有公布过,大概在5000元左右,花销范围还有为其配备的住房车辆,司机\保姆\私人医生等人员服务不算.总的估算应该有200万元左右
国家主席\副主席和总理目前的月薪为3146元人民币
由国家财政部
‘捌’ 六十年代的工资参照表
法律分析:除了衣食外,参加工作后住房、交通、医疗、办公用品全部免费或分配租用。
行政级别工资月工资标准
1级(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党中央主席):644元
2级(上述职位副职) :581元
3级(上述职位副职) :577.5元
4级(秘书长、委员、部长、省长) :460元
5级(同上) :414元
6级(同上) :368元
7级(同上) :322元
8级(同上) :287.5元
9级(上述职位副职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各部委办的司局长) :253元
10级(同上) :218.5元
11级(同上) :195.5元
12级(同上) :172.5元
13级(处长、副处长) :155.5元
14级(同上) :138元
15级(同上) :124元
16级(副处、科长) :110.5元
17级(副科级) :99元
18级(副科级) :87.5元
19级(1级办事员) :78元
20级(2级办事员) :70元
21级(3级办事员) :62元
22级(4级办事员) :56元(大学生转正)
23级(5级办事员):49.5元(大学生参加工作)
24级(6级办事员) :43元
25级(7级办事员) :37.5元(中专生转正)
26级(8级办事员) :33元
27级(9级办事员) :30元
28级(10级办事员) :27.5元
29级(11级办事员) :25.5元
30级(12级办事员) :23元
行政系列中的8至12级为司局、部委办、省府办公厅主任;11至14级为处级;15至18级为科长级;17至21级为科员级;22至30级为办事员级。每个级别有交叉,这只是参考表。每个人是什么级别根据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玖’ 中国的公务员平均工资是多少
不算补贴和奖金
国家主席一个月最高可以拿到1250元工资,而最低的办事员的工资是205元
中国国家机关干部的工资曾经历过三次改革,时间分别是1958年、1985年和1993年——由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转到以级别定工资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再转到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
的结构工资制。
1993年8月19日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干部变为公务员后,改变过去的以级别定工资为职务级别工资制,即按不同职能,将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分为四个部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其中,以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为主体。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同时确定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机关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
职务工资是按公务员的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工资标准,每一职务档次设若干工资档次——少则3档,主要是主席、副主席和总理一级的,多则8档。同一职务分档使公务员可以在不提升职务的情况下,实现正常的晋级升资需要。
级别工资则是按公务员的能力和资历分成15个级别确定工资标准。一个级别设置一个工资标准,最高一级为470元,最低一级为55元。级别工资使得公务员可以通过不提升职务、只提升级别提高工资标准。
除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外,公务员的工资中还包括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两部分。在1993年的工资制度改革后,所有公务员的基础工资都是90元,上至国家总理,下至普通科员,没有差别。而工龄工资目前的标准是,工龄每增加一年,工龄工资增加一元。
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职务级别工资制的工资标准,国家主席一个月最高可达到1250元钱,部长的月工资最高可达1050元,处一级的工资水平最高为620元,科员、办事员当然就更低。当然,这里所说的工资是不包括奖金和各种补贴的。
参考资料:http://finance.sina.com.cn/crz/20030709/19303634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