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一共有几个华表除了北京和大连的哪里还有
华表底座附有八条龙,柱身雕着一条龙,九条龙寓意中国九州。华表顶端坐着广场内园直径199.9米,外圆直径239.9米,寓意2399年大连将迎来建市500周年
Ⅱ 中国其他地区的着名华表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华表是用来上达民意,有监督作用,皆为木制,而使用石柱做华表,则盛行于东汉时期。后来,华表的监督作用消失了,只是竖立在宫殿、桥梁、陵墓、城门等前的大柱,作为纪功、装饰、标志等作用,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品。
为此,当华表成为一种装饰建筑以后,后来历代的帝王都喜欢在自己的宫殿或者陵墓等处修建起这一特殊建筑。在中国,除了在唐高祖李渊献陵和高宗李治乾陵前,以及在天安门前有华表,在明代十三陵、清代东陵、清昭陵、清西陵以及卢沟桥和北大等处也可以见到华表。
明代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南麓,是明朝13个皇帝的陵墓群。在这里,共有两对汉白玉雕成的华表,位于长陵神功圣德碑亭的四角处。4根华表对称而设,每根华表通高为10.81米,其顶部各有异兽一尊,面南者称望君出,面北者称望君归。每座华表上共刻有41条龙。
Ⅲ 什么是"华表"它在哪里有什么用处在哪些场所才会有为什么叫"华表"
华表
去过北京的人,几乎都欣赏过天安门前那对高大的华表。这对用汉启玉雕刻而成的华表,挺拔笔直的柱身上雕有幡龙流云纹饰,上部横插一块石片,石片上有浮雕的祥云,仿佛高大的柱身直插云间。捶顶承露盘中,蹲坐着一头别致的怪兽。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华表实际上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的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
除了在天安门,在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以及卢沟桥等处我们也可以见到华表。那么为什么华表要矗立于宫殿、陵墓、桥梁等处?华表究竟在这些建筑物中起着什么作用?至今尚有不同看法。
一般认为,华表又名恒表、表术,是一种在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念、标识的立柱。华表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立术,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
另一种意见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上蹲着一头怪兽,非狮非狗,头望宫外,名为“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性好望,让它望着宫外,是让它眺望远游的皇帝不要迷山恋水,早作归计,以理朝纲。这种说法本身包含了先人的建造华表时对王权的一种虚幻的期望。而远古时的人们都将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其上,对它视如神明,顶礼膜拜,华表校顶的雕饰也因各部落图腾的标志不同而各异,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华表上雕饰的动物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如唐朝诗人杜甫有“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的诗句,其意就是说华表的校顶上雕饰的是白鹤。观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华表上确实雕饰有白鹤。据传这是因为一个名叫丁令威的人,学道成仙,化鹤归未,立于华表上作歌,故人们以后将白鹤雕刻于华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华表上古名“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也就是鼓励人们提意见。晋代崔豹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工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肠路也/崔豹所言华表木的形状与现存的天安门前的华表大致相同。只是华表的‘谤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谏言,而为象征皇权的云龙纹所代替,成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
也有人认为,华表是由一种古代的乐器演变而来。这种乐器名为“木锋”,是一·种中间细腰,腰上插有手柄的体鸣乐器,先秦时,代天子征求百姓意见的官员们,奔走于全国各地,敲击木锋以引起人们注意。后来,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征求意见,而是等人找上门来,将这种大型的木锋矗立于王宫之前,经过演变,就成了华表。
还有人认为,华表原是古代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为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可观测恒星年的周期,古代在建筑施工前,还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因施工期较长,立表必须长期留存。为了坚固起见,常改立木为石柱。一一旦工程
完成,石柱也就成了这些建筑物的附属部分,作为一一种型制而保留下来,每每成为宫殿、坛庙寝陵等重要建筑物的标志。后世华表多经雕饰美化,表柱有圆形。八角形,雕有蟋龙云纹,柱头有云板,校顶置承露盘,华表的实用价值逐渐丧失而成为一项艺术性很强的装饰品。
以上这些各种各样的说法,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对华表产生的历史看法却是比较一致的。华表在我国由来已久,不论它的原型究竟是什么,但是它发展到今天的形状,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今天看到精致壮观的华表,是我们祖先一代代心血和才智凝成的结晶
Ⅳ 法徽的华表指的是哪里
华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麦穗和齿轮象征着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华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天平象征着公平与正义。
法徽既是人民法院的标志,也是法官的身份标志,体现着法官应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深刻喻义。
华表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属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相传华表是部落时代的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桓表,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富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相传舜立木牌于交通要道,供人书写谏言,针砭时弊 。远古的华表皆为木制,东汉时期开始使用石柱作华表,华表的作用已经消失了,成为竖立在宫殿、桥梁、陵墓等前的大柱。
华表通常由汉白玉雕成,华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是莲花座或须弥座,上面雕刻有龙的图案,蟠龙柱上雕刻一只蟠龙盘于柱上,并饰有流云纹;上端横插一云板,称为诽谤木;石柱顶上有一承露盘,呈圆形,因此对应天圆地方,上面的蹲兽为传说中的神兽朝天吼,或称为望天犼。
Ⅳ 中国古代的华表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
华表是中国古时宫殿、宗庙、亭榭、坟墓等建筑前面的一种柱形标志,原为木制高柱,其顶端用横木交叉成十字,似花朵状,起特殊标志作用,因此称为“华表”。
华表是中国一种传统建筑形式,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作用,又有为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
华表在中国由来已久,其精致壮观外形以及深刻寓意,是我们祖先一代代心血和才
智凝成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符号之一。
Ⅵ 北京大学的两座华表来自哪里
在中国众多的华表中,北京大学的一对华表也非常着名。
这对华表在北大校园办公楼前,它们均由汉白玉雕成,通高约8米,下方的八方形须弥座高为1.24米。华表柱身刻有云彩和姿态各异的蟠龙,是凝结了中国雕刻艺术、极具美学价值的精品。
这两座华表来自何处呢?说起来这其中还有一段典故。原来这两座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之一,当年被安放在安佑宫琉璃坊前。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记载:鸿慈永祜,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干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民国十四年犹及见之。闻人言:今已为燕京大学所取。
根据这段记载推测,这两座华表应当建于1742年。至于如何从圆明园移到北大校园,据当年的《燕京大学校刊》记载,这是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移至此处的。这对华表历经百年沧桑,给古老而年轻的北大校园增添了几分典雅与庄重。
Ⅶ 华表一般在古建的什么位置
正门前。
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为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华表是古时宫殿、宗庙、亭榭、坟墓等建筑前面的一种柱形标志,原为木制的高柱,其顶端用横木交叉成十字,似花朵状,起某种表识作用,故称之为华表。
Ⅷ 中国哪些地方有华表
北京天安门,广饶想看的话到国土资源局院内,刚竖的,杠杠的!!!
Ⅸ 中国哪些地方有华表
天安门的华表
北大校园内的华表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
Ⅹ 中国有多少个华表
可以说不胜枚数
华表:建筑名
简介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华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华表用于放在宫殿、陵墓外的道路两旁,也称为神道柱,石望柱,表,标,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