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红星照耀中国哪个版本翻译的好
推荐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王涛翻译的版本。
董乐山老先生翻译的版本虽然经典,但是用词典雅,论阅读的流畅度没有王涛译版强,所以这版给青少年读要合适一些。
《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着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❷ 初中生推荐的课外读物
《明朝那些事儿》
《王子与贫儿》马克吐温
《外公是棵樱桃树》安琪拉・那涅第,徐洁译
《北极村童话》迟子建
《城南旧事》林海音
《风与树的歌》安房直子,彭懿译
《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
❸ 红星照耀中国初中新课标指定哪个版本
《红星照耀中国》初中新课标指定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原着完整版无删减初中生语文教材配套。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❹ 初中必读12本名着人教版 30本名着推荐
我为大家找来了十二本初中必读名着,大家可以利用假期阅读。
1.《朝花夕拾》
2.《红星照耀中国》
3.《白洋淀纪事》
4.《湘行散记》
5.《猎人笔记》
6.《镜花缘》
7.《骆驼祥子》
8.《海底两万里》
9.《红岩》
10.《创业史》
11.《基地》
12.《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1、《西游记》吴承恩
2、《水浒》施耐庵
3、《朝花夕拾》鲁迅
4、《骆驼祥子》老舍
5、《繁星?春水》冰心
6、《鲁滨孙漂流记》(英)笛福
7、《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8、《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9、《童年》(俄)高尔基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11、《论语》
12、《三国演义》罗贯中
13、《红楼梦》曹雪芹
14、《呐喊》鲁迅
15、《女神》郭沫若
16、《子夜》茅盾
17、《家》巴金
18、《雷雨》曹禺
19、《围城》钱钟书
20、《谈美书简》朱光潜
21、《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22、《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23、《歌德谈话录》艾克曼
24、《巴黎圣母院》雨果
25、《欧也尼*葛朗台》巴尔扎克
26、《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27、《复活》列?托尔斯泰
28、《普希金诗选》普希金
29、《老人与海》海明威
30、《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初中必读12本名着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❺ 初中阅读书籍推荐好书
在每一个学生时代,语文老师总会要求读一些名着,而读这些名着不光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人格思想等方面的塑造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更重要的是养成读书,特别是读好书的习惯,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水平,更积累下了很多写作的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甚至是个人的文学素养。以下是推荐的12本书,仅供参考:
初三必读:
《艾青诗选》艾青(上学期)
《水浒传》 (元-明)施耐庵(上学期)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下学期)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下学期)
这些名着之所以能成为部编版的必读名着,因为它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如地理、历史、人物生平,以及生活经验等等。再一方面它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一本经典的着作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来帮助读者理解一些事物的现象和人生哲理。因为名着里的精彩情节读起来让学生能够沉浸式的去思考和理解人生哲学,从而达到读书育人的效果。
❻ 中学生适合看的书籍有哪些
推荐中学生适合看的书籍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四大名着《诗经》《论语》
中学生可以看一些对道德品质有关,涉及传统文化、历史、自然科学的书籍,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通过阅读主人公的经历可以培养学生自身面对困难困境的态度和解决方式,培养坚强意志;《诗经》中有关于人生态度、学习方法等的名言、故事,值得细细琢磨品味。
面向中学生的好的书籍有很多,家长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推荐。
❼ 红星照耀中国是哪本书
《红星照耀中国》#一本好书#01:40
红星照耀中国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创作纪实作品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个义项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着,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毛泽东、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1]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2]
书名
《红星照耀中国》
别名
《西行漫记》[3]
作者
埃德加·斯诺[3]
类别
纪实文学
原作品
Red Star Over China
快速
导航
作品目录作者简介写作经历出版发行作品影响网友评价
内容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第一部采访记录,也是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红军和苏区,以及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由于其对历史的权威记录,以及对历史趋势的准确预见,本书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名着,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6]
作品目录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
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以下目录来自本书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版:
中文重译本序(胡愈之)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斯诺)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1979年三联书店版
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二.去西安的慢车
三.汉代青铜
四.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一.遭白匪追逐
二.造反者
三.贺龙二三事
四.红军旅伴
第三篇在保安
一.苏维埃掌权人物
二.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三.论抗日战争
四.悬赏二百万元的首级
五.红军剧社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童年
二.在长沙的日子
三.革命的前奏
四.国民革命时期
五.苏维埃运动
六.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长征
一.第五次围剿
二.举国大迁移
三.大渡河英雄
四.过大草地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一.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二.死亡和捐税
三.苏维埃社会
四.货币解剖
五.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一.同红色农民谈话
二.苏区工业
三.“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一.“真正的”红军
二.彭德怀印象
三.为什么当红军?
四.游击战术
五.红军战士的生活
六.政治课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一.红色窑工徐海东
二.中国的阶级战争
三.四大马
四.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一.再谈马
二.“红小鬼”
三.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四.关于朱德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一.路上的邂逅
二.保安的生活
三.俄国的影响
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五.那个外国智囊
六.别了,红色中国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一.兵变前奏
二.总司令被逮
三.蒋、张和共产党
四.“针锋相对”
五.友谊地久天长?
六.红色的天际
附一:《西行漫记》新译本译后缀语
附二:斯诺在西北苏区的摄影采访活动
附三: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着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 他只身前往陕北苏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并由此创作了纪实文学经典《红星照耀中国》,成为世界报道中国红军的第一人。1949年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其着作《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6]
西行漫记
写作经历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根据地工业农业生产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纪实文学终于诞生。
出版发行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几乎用了后半生的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红星照耀中国》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影响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纽约Grove Press社英文版
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以后,此书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世界,成了着名的畅销书。
《西行漫记》1938年版
1938年2月10日,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十二人集体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Red Star Over China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此书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4版,轰动了国内及海外华侨聚集地,在香港及海外华人集中地还出现难以计数的该书重印本和翻印本。国民党政府不止一次下令查禁斯诺的这些着作,先后查禁的这类着作达十几种。
1938年7月,美国出版Red Star Over China的修订版。由美国纽约兰登出版社印行,1938年的版本,精装漆布封面,书的高乘宽是24乘16厘米。封二与环衬相连的是一幅中国地图,图中详细画出红军长征路线。封三和环衬印的也是一幅地图——中国西北地图,实际是1938年国共双方控制区域图。此书环衬钤有多枚椭圆形印章,原文是:NANKING CALIF. JESUITS LIBRARY。美国版经过斯诺修订增补,文字与复社版不同,内容上又多出一个第十三章:Shadows on the Rising Sun(旭日上的暗影)。
红星照耀中国-人文社版
1949年后,斯诺的书继续照耀世界各地,而在中国反倒遭冷遇。《西行漫记》只是在1960年2月由三联书店根据复社版印了一小部分,作为内部读物,限于内部发行,这还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第一次访华而特批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西行漫记》也难逃劫,被加盖严控之类印记,密封于图书馆和资料室书库中,禁止借阅。
1979年12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由董乐山根据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Victor Gollancz Ltd London)1937年版RED STAR OVER CHINA翻译的中文本《西行漫记》,胡愈之为该重译本作了序,该译本还收入了1938年斯诺为复社的中译本作的序。
从图书出版角度而言,真正赋予了斯诺这本不朽名着以《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的,是译者董乐山。作为一名具有职业追求的翻译家,董乐山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英文版本上选取也有自己的考虑。RED STAR OVER CHINA在1937年初版之后,埃德加·斯诺做了反复的修订,其主要版本有英国戈兰茨版(Victor Gollancz 1937),美国兰登书屋初版(Random House 1938), 美国兰登书屋第一次修订版,美国兰登书屋第二次修订版(Random House 1944),格罗夫增补修订版(Grove Press 1968),英国戈兰茨增补修订版(Victor Gollancz 1968),企鹅出版社鹈鹕丛书版(Penguin Books 1972)。斯诺随着时局的变化以及自己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修订增删这部经典作品,每一个版本相较上一个版本,都有不仅仅是字句和表述上的调整。在中宣部出版局、三联书店及翻译家董乐山经过慎重考虑和论证后,决定根据1937年的初版本译出。[8]
2016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出版。该版采用董乐山先生的经典译本,还插入如今很难觅见的从1937年、1938年、1939年三版《红星照耀中国》中遴选出的数十幅珍贵历史照片,以及书末所附译者董乐山撰写的《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等三篇文章。
2018年2月,该书中文版已诞生整整80年。新版《红星照耀中国》销量达300万册。新版《红星照耀中国》是人文社首部一年内码洋过亿元的书,更是国内出版界2017年头号图书。新版《红星照耀中国》至2018年2月已加印31次,一年内发货码洋达1多亿元,一本书就为人文社盈利2000多万元。[1]
红星照耀中国—斯诺基金会授权新译本
2018年8月,长江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了由斯诺基金会官方授权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此书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定版翻译而成,是经过斯诺基金会官方认证的中文译本。[9]
作品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的调查说明,作为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2]红星照耀中国》#一本好书#01:40
红星照耀中国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创作纪实作品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个义项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着,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毛泽东、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1]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2]
书名
《红星照耀中国》
别名
《西行漫记》[3]
作者
埃德加·斯诺[3]
类别
纪实文学
原作品
Red Star Over China
快速
导航
作品目录作者简介写作经历出版发行作品影响网友评价
内容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第一部采访记录,也是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红军和苏区,以及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由于其对历史的权威记录,以及对历史趋势的准确预见,本书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名着,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6]
作品目录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
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以下目录来自本书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版:
中文重译本序(胡愈之)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斯诺)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1979年三联书店版
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二.去西安的慢车
三.汉代青铜
四.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一.遭白匪追逐
二.造反者
三.贺龙二三事
四.红军旅伴
第三篇在保安
一.苏维埃掌权人物
二.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三.论抗日战争
四.悬赏二百万元的首级
五.红军剧社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童年
二.在长沙的日子
三.革命的前奏
四.国民革命时期
五.苏维埃运动
六.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长征
一.第五次围剿
二.举国大迁移
三.大渡河英雄
四.过大草地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一.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二.死亡和捐税
三.苏维埃社会
四.货币解剖
五.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一.同红色农民谈话
二.苏区工业
三.“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一.“真正的”红军
二.彭德怀印象
三.为什么当红军?
四.游击战术
五.红军战士的生活
六.政治课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一.红色窑工徐海东
二.中国的阶级战争
三.四大马
四.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一.再谈马
二.“红小鬼”
三.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四.关于朱德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一.路上的邂逅
二.保安的生活
三.俄国的影响
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五.那个外国智囊
六.别了,红色中国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一.兵变前奏
二.总司令被逮
三.蒋、张和共产党
四.“针锋相对”
五.友谊地久天长?
六.红色的天际
附一:《西行漫记》新译本译后缀语
附二:斯诺在西北苏区的摄影采访活动
附三: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着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 他只身前往陕北苏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并由此创作了纪实文学经典《红星照耀中国》,成为世界报道中国红军的第一人。1949年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其着作《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6]
西行漫记
写作经历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根据地工业农业生产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纪实文学终于诞生。
出版发行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几乎用了后半生的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红星照耀中国》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影响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纽约Grove Press社英文版
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以后,此书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世界,成了着名的畅销书。
《西行漫记》1938年版
1938年2月10日,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十二人集体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Red Star Over China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此书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4版,轰动了国内及海外华侨聚集地,在香港及海外华人集中地还出现难以计数的该书重印本和翻印本。国民党政府不止一次下令查禁斯诺的这些着作,先后查禁的这类着作达十几种。
1938年7月,美国出版Red Star Over China的修订版。由美国纽约兰登出版社印行,1938年的版本,精装漆布封面,书的高乘宽是24乘16厘米。封二与环衬相连的是一幅中国地图,图中详细画出红军长征路线。封三和环衬印的也是一幅地图——中国西北地图,实际是1938年国共双方控制区域图。此书环衬钤有多枚椭圆形印章,原文是:NANKING CALIF. JESUITS LIBRARY。美国版经过斯诺修订增补,文字与复社版不同,内容上又多出一个第十三章:Shadows on the Rising Sun(旭日上的暗影)。
红星照耀中国-人文社版
1949年后,斯诺的书继续照耀世界各地,而在中国反倒遭冷遇。《西行漫记》只是在1960年2月由三联书店根据复社版印了一小部分,作为内部读物,限于内部发行,这还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第一次访华而特批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西行漫记》也难逃劫,被加盖严控之类印记,密封于图书馆和资料室书库中,禁止借阅。
1979年12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由董乐山根据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Victor Gollancz Ltd London)1937年版RED STAR OVER CHINA翻译的中文本《西行漫记》,胡愈之为该重译本作了序,该译本还收入了1938年斯诺为复社的中译本作的序。
从图书出版角度而言,真正赋予了斯诺这本不朽名着以《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的,是译者董乐山。作为一名具有职业追求的翻译家,董乐山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英文版本上选取也有自己的考虑。RED STAR OVER CHINA在1937年初版之后,埃德加·斯诺做了反复的修订,其主要版本有英国戈兰茨版(Victor Gollancz 1937),美国兰登书屋初版(Random House 1938), 美国兰登书屋第一次修订版,美国兰登书屋第二次修订版(Random House 1944),格罗夫增补修订版(Grove Press 1968),英国戈兰茨增补修订版(Victor Gollancz 1968),企鹅出版社鹈鹕丛书版(Penguin Books 1972)。斯诺随着时局的变化以及自己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修订增删这部经典作品,每一个版本相较上一个版本,都有不仅仅是字句和表述上的调整。在中宣部出版局、三联书店及翻译家董乐山经过慎重考虑和论证后,决定根据1937年的初版本译出。[8]
2016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出版。该版采用董乐山先生的经典译本,还插入如今很难觅见的从1937年、1938年、1939年三版《红星照耀中国》中遴选出的数十幅珍贵历史照片,以及书末所附译者董乐山撰写的《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等三篇文章。
2018年2月,该书中文版已诞生整整80年。新版《红星照耀中国》销量达300万册。新版《红星照耀中国》是人文社首部一年内码洋过亿元的书,更是国内出版界2017年头号图书。新版《红星照耀中国》至2018年2月已加印31次,一年内发货码洋达1多亿元,一本书就为人文社盈利2000多万元。[1]
红星照耀中国—斯诺基金会授权新译本
2018年8月,长江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了由斯诺基金会官方授权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此书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定版翻译而成,是经过斯诺基金会官方认证的中文译本。[9]
作品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的调查说明,作为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2]
❽ 初中必看36本名着
初中必看36本名着
初中必看36本名着,孩子平时应该多读一些书籍的,而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呵护,比较小的宝宝就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下面看看初中必看36本名着。
七年级上册
1、《朝花夕拾》
2、《西游记》
3、《白洋淀纪事》
4、《湘行散记》
5、《猎人笔记》
6、《镜花缘》
七年级下册
1、《骆驼祥子》
2、《海底两万里》
3、《红岩》
4、《创业史》
5、《基地》
6、《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八年级上册
1、《红星照耀中国》
2、《昆虫记》
3、《长征》
4、《飞向太空港》
5、《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6、《寂静的春天》
八年级下册
1、《傅雷家书》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苏菲的世界》
4、《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平凡的世界》
6、《名人传》
九年级上册
1、《艾青诗选》
2、《水浒传》
3、《泰戈尔诗选》
4、《唐诗三百首》
5、《世说新语》
6、《聊斋志异》
九年级下册
1、《儒林外史》
2、《简爱》
3、《围城》
4、《格列佛游记》
5、《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6、《我是猫》
好处:
名着在反映社会生活深度上,在艺术建构的独特性上,在语言运用的精深精彩上,在各个方面都是典范。阅读是非常棒的事情。 我们可以读书,从书中看到我们无法到达的世界。 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书也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很多书可以了解与自己不同的人生。
初中语文必读名着书目
朝花夕拾[鲁迅]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原名《旧事重提》。10篇作品,以优美的文字、热烈而又深沉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青年,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侧面揭露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
鲁滨孙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社会的故事。《鲁滨逊漂流记》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童年[高尔基]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骆驼祥子[老舍]
《骆驼祥子》是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主要是以一位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贯穿全文,以二十年代中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繁星·春水[冰心]
《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整理而成为两本小诗集,后被合并为一本。这两本诗集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在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诗集的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名人传[罗曼·罗兰]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法国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本书中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
水浒传[施耐庵]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西游记[吴承恩]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初中语文必读名着书目
1、《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这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它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
2、《童年》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3、《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4、《战争与和平》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网络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5、《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篇。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6、《飞鸟集》
《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集,它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作品中中表现了深层的精神追求—爱与和谐的宇宙终极原则或神,描绘自然万物的灵(神)性相通,有机一体,展现人与自然、爱与神的亲密无间、交互融溶,歌赞生命的自由、平等、博爱—从而生成了丰富隽永的人生哲理。
7、《中国神话传说》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一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其因专业系统且通俗易懂,出版三十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并且被翻译成俄、日、朝等多种语言,并且对亚洲地区中国周边国度自编神话具有主要的影响,它们都是根据中国的神话来编造本民族的神话,中国神话是亚洲国家神话的宗主国,其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
8、《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9、《简爱》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小说情节诡异,气氛诡异,悬念迭起。小说始终洋溢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0、《傅雷家书》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❾ 初二读红星照耀中国是读青少版还是非青少版
读青少版。
因为初中生大约在十四五岁都是未成年人,成人是指18周岁以上的人,所以初中生还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内也是青少年。
青少版的优点:人民文学出版推出的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青少版,最后加上了该书的出版经历,方便更多的读者了解这本书80年来的传奇经历和艰难的出版过程。
《红星照耀中国》的青少版是教育部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名着导读指定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此书撰写了阅读参考,全面指导学生理解本书。
(9)中学生买哪个版本的红星照耀中国扩展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的介绍:
非青少版《红星照耀中国》是1938年7月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青少年版是2018出版的。
2018年是该书原版出版八十周年,教育部编语文教科书名着导读指定作品收入《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暑假来临之际推出《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
《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❿ 红星照耀中国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比较好还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比较好
红星照耀中国肯定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比较好一些,因为它比其他的人民出版社的更加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