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姓安的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姓安的

发布时间:2022-11-25 04:29:25

㈠ 安姓的由来.(全国共有多少人姓安)

、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
2、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

㈡ 安姓氏的现状

当代汉族安姓的人口一百七十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5%。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安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安徽、山东、辽宁四省,大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河南、黑龙江、山西、甘肃、陕西、贵州,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以渤海湾地区为中心,向西抵甘肃和向南达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带。安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安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京津冀、晋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四川北段、贵州北部、豫鲁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苏西北、内蒙古大部、黑吉辽,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9%的安姓人群。在内蒙古东北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东部(商丘柘城一带)湖北大部、皖苏中部、云南、川贵桂大部、重庆、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0.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3%的安姓人群。

㈢ 姓安的是不是少数民族

不是的e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孙安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自行为政的国家,长时间跟中原没有关连,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安氏。一直到汉朝时,才重归中原,我国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3、出自他姓或赐姓安氏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下同),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
② 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
③ 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
④ 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国(古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继承国王,欲削发为僧,于是主动让位于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阳,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共译佛典九十五部、一一五卷,为我国早期佛学做出巨大贡献。时与太子清一同入汉者皆以国(安息国)名为氏,称为安姓,后世安姓奉安清为安姓的得姓始祖。

㈣ 中国有没有人姓“安”的

安琥(天使的翅膀)
安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位,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历史上安姓的分布与迁徙安息国的安姓自古代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后安姓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先秦时期,安姓很少为人所知。进入东汉以后,安姓主要活动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区。唐朝,是安姓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但因安禄山之乱,河南一带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减少。宋朝时期,安姓大约有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陕西、山东、广西、甘肃、浙江、福建。全国形成了以四川I和豫、冀、晋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区。明朝时期,安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有8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贵州和山西两省,约占全国安姓人口的40%。贵州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人口的21%。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陕西、山东、河南,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51%。宋、元、明期间,安姓人口减少很多,其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东南迁移。全国形成以川贵、晋冀豫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当代安姓的分布与图谱当代汉族安姓的人口170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安姓人口由8万增到170万,达21倍,安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安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安徽、山东、辽宁四省,大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河南、黑龙江、山西、甘肃、陕西、贵州,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以渤海湾地区为中心,向西抵甘肃和向南达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带。安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安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京津冀、晋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四川北段、贵州北部、豫鲁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苏西北、内蒙古大部、黑吉辽,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9%的安姓人群。在内蒙古东北部、山东东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皖苏中部、云南、川贵桂大部、重庆、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0.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3%的安姓人群。编辑本段部分始祖安 寿:字厚卿,宋进士第,调蔡州亲察推官,至太常丞,秘阁校理检正中书,修起居,元丰初使高丽,加左谏议大夫,迁龙图阁直学士,改户部尚书,六年同知枢密院,元佑二年进知院事,拜亲文殿大学士,授光禄大夫,传戴宋史,元佑党人碑,名列政大臣,挥麈前录称公,在政府父尚康宁,且具庆焉,宋史载父曰华封光禄大夫,年九十余岁,子扶,给事中,殉靖康难。是为江苏安氏
杨贵妃始祖。山东日照安姓是相传明洪武年间,长支孀居夫人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日照安家村,次支男性长者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云南景洪。安天乐:元至汉元年辛酉二月十二日午时生,世系本源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吉水版籍鹅劲大丘,于明洪武初年来宾庆邵邑,旦落南门数年,转住城东关外张家冲,殁葬张家冲。元妣,袁氏,系守后哉门袁宦官之女,兴扈陈三姐妹,生殁佚葬张家冲。继妣,何氏,生殁佚葬张家冲。三妣,段氏,生殁佚,葬张家冲。生子五:佐;伟;亿;任;伯。是为贵州安氏始祖。

㈤ 中国的安姓祖先是谁

我国人口数在1000万以上的姓氏有22个,使用人数最多的前100个姓 占全国人口的.84.77%.安姓并不在其中,所以,安姓人数应该不是很多 。 根据第六次也是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安姓人口约占百分之零点一五,也就是约206万人。数量在百家姓中排第109位。

今日安姓在河北最多,约占全国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约占全国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

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安姓来自华夏非常稀少,几乎不为人所知,可以忽略不计。此姓主要是外来民族。东汉时期小乘佛教传入中国时期大批姓安佛教徒进入中国,据说来自安息帝国,故姓安。南北朝以来,安姓逐渐多起来的,是粟特人来华姓安的加入。唐朝时期中西亚的昭武九国粟特人来华大多姓安或康,安禄山,原为康氏,是中西亚的“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后改姓安。安禄山母亲为突厥人。

满族的安姓还有几种变更而来的:满州镶兰旗人觉尔氏察氏改安费扬古(本为名,后取第一音节为姓)、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改为安禄、镶正红旗姓红喇氏改安达立、镶正旗旗人姓瓜尔改安珠瑚,居黑龙江地方的满八旗姓氏改安达拉。

㈥ 安姓族谱

河南南阳安氏宗亲安家万提供家谱如下:

(6)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姓安的扩展阅读:

安姓族人:安维烈

安维烈生于1898年,卒于1997年3月。他是一位医生,1949年以前曾在天津行医30年。他一生奔波劳顿,曾与全家人一起数次迁徙。

1962年,一家人迁往王庆坨,先后在变电所职工宿舍、胜利街幸福院及东西大街定居。1970年3月,全家人搬回了聂家庄。安家祖训是“读书务农工商业,行浅才薄别作官”。

所以,近代以来,包括安维烈在内的安氏族人秉承了家训,多受到了良好教育,且多以务农、经商为业,做官的很少。

安维烈喜欢买书、看书,“自己省吃俭用,有富余钱就买书”。另外,安维烈热心公益和后人教育,先后四次修编族谱,为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教育后人作出了贡献。

安氏族人也有为官的。安维藩是安维烈之堂兄,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曾在天津市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毕业后在天津裕元纱厂就业,掌管该厂动力电机长达13年,后应约赴四川省某机械厂任要职5年。

返乡后,又先后在蓟县电话局、通县电话局任职,一度担任通县电话局局长职务。有意思的是,安维藩退休后,仍回乡务农,并利用他的专长帮助乡亲们兴修水利、打机井。

据安氏族谱载,1964年11月,“聂庄村里打机井,他每天都去帮工。十一月二十号,机井完成。二十三号抽水,他仍旧去帮工。

到了上午十一点,他偶然感到身体不舒服,回到家里打算稍微休息片时,再去帮工。不料到家以后,他就昏迷不醒。

家里人赶紧去请大夫给他医治,等到大夫来了,他就已经死去了。从得病到病死不到一个小时,享年六十八岁”。

㈦ 安姓氏的由来

1、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人来中国,有的以安为姓,如汉朝有安息人安世高,唐朝有安国人安门物。

2、北魏安迟氏改姓安。

3、唐朝节度使胡人安禄山,本姓康,冒姓安。

汉族安姓的分布很广,北魏有安同,唐朝有安金藏,清朝有安致远。安姓是朝鲜民族的一个常见姓氏,在大韩民国2000年的人口统计中都排名第18位,现约有64万人口,分属20余个不同的本贯。

(7)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姓安的扩展阅读:

着名人物

1、安伯政,台湾着名男艺人。

2、安德尊,香港着名电视主持人。

3、安子介:香港工业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4、安又琪,中国女歌手。

5、安重根:民族主义者,于1909年在哈尔滨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㈧ 回族有姓安的吗

有的,在河北保定一代安姓回族就很多。

安姓是中国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唐贞观初年,安息(今伊朗)人安腓汗其子安附国(右戍卫大将军)率部族五千余人来华定居,并被安置在维州(今四川茂县)。其孙安思抵(右王铃卫将军、北平县公),其后代皆为安姓。

㈨ 安姓的祖先是谁呢

安姓的祖先:

1、源于黄帝,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

2、 源于昭武九姓 ,出自唐朝时期中西亚的昭武九国,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国名“安国”为氏留居中原,后省文简化为安氏。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中的祸首安禄山,原为康氏,是中西亚的“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后随继父姓冒姓为安氏,其后代遂以安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

3、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安迟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吐谷浑部中有安迟氏族。北魏王朝建立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实施全面汉化改革措施,将其改为汉姓安氏,其后代多称安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

4、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时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嘎宛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安氏是中国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为回族着姓。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有从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后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故其后裔子孙便依汉俗改为汉姓王氏、安氏、万氏。

5、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时期奚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回鹘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为汉姓留居中原地区,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阅读全文

与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姓安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自己去越南打工 浏览:53
中国第二个经济体在哪个省 浏览:676
伊朗为什么造不了战斗机 浏览:829
意大利有哪些运动项目 浏览:184
谢谢伊朗文怎么写 浏览:701
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版权多久下证 浏览:403
伊朗是讲什么语言 浏览:17
越南香水怎么辨真假 浏览:338
印尼的外汇监管力度怎么样 浏览:733
中国到伊朗火车有多少趟 浏览:304
伊朗为什么要扎耳洞 浏览:93
越南gdp为什么不能修改 浏览:169
中国市场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浏览:971
中国和美国谈判的结果怎么样 浏览:50
越南宣光是哪个省 浏览:602
英国的电压是多少如果去英国的话 浏览:428
中国好声音在哪里看不用会员 浏览:570
越南芒街都开什么车 浏览:911
为什么要去印尼旅游 浏览:658
银河号是中国什么公司船舶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