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朝已经没有宰相官职了,为什么索额图,明珠等人依然被称为“相”
明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和宰相制度.清朝沿袭了内阁制度.明珠、索额图都是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但赋宰相之实,故此也可以称大学士为“相”.
丞相和宰相是一样的,只是称呼改了,明代以前称呼作丞相,意思是承君之旨,是国家的元首,奉禄万石。宋朝灭亡,丞相之称呼也随之消失。
当时,尚书是全国最高的官职,至于那些“大学士”的称号只是皇上御赐的,就像古代重臣封侯一样,只是清朝不再封侯,以“大学士”代替。被成为“大学士”的人改称“中堂”,位等同宰相。
② 隋朝是不是没有宰相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朝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是宰相。尚书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任宰相职。唐高宗后,尚书仆射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参议朝政的百官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衔的也是宰相。
宰相其实是一个群体的名称
具体详细的资料可参照网络里面的 宰相
③ 唐、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吗这三省有什么区别
唐、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即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的区别在于职务的不同。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封搏审议,决定诏令能不能实行,不能的话就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归为尚书省。
具体如下:
唐、宋时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和内侍),三省各有明确分工。
1、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
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负责起草诏令,明宣宗后拥有票拟奏章的“票拟权”。
2、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3、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
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3)中国哪个省没有宰相扩展阅读: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
1、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
2、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作用:
1、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3、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