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教师风骨在哪里

中国教师风骨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01-05 23:39:50

Ⅰ 什么是中国精神,体现在哪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 国之魂者,立国之本!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惟有“国魂”立中间!

“国魂”是什么?

国魂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也绝不可撼动的“中国精神”!

而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造就者!

今天,我们就找一找真正的中国精神,到底在哪儿!

1840年以来,中国受尽列强欺辱,14年的艰苦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打得艰苦卓绝,打得可歌可泣!

中国精神在哪儿?

中国精神在那名单手擎天的士兵70年前发出的呐喊里!

“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的生命绽放在怒天的炮火里,那一年,他才19岁!

中国精神深藏在这一个个覆盖着国旗的小小的棺椁里!

68年前朝鲜战场,仗打赢了!可197653名中国军人再也没能回来,六十多年,他们栖身异国冰冷的土地!

中国精神在死鹰岭高地,这125座保持战斗姿态的“冰雕”里!中国精神在391高地燃烧在士兵邱少云身上的熊熊烈焰里!

英雄们钢铁般的战斗意志,更早已铸就成“军魂”融入每位中国军人的血液里!

中国精神在盛大阅兵式中,那一位位头发花白的老兵的深情敬礼里!

他们身体上的每个弹孔都是一枚勋章,他们扛起一把大刀就跟日军拼个你死我活!

还有太多的人甚至没有留下名姓,他们用鲜血、生命,和那一次次为中华民族奋不顾身的冲锋,化作这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他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中国精神在董万瑞将军的眼泪里!

洪水退去、送别英雄,在离别的站台上,将军落泪!与大堤共存亡、与洪魔共进退!当时这位56岁的老人,长江大堤上年龄最大、军阶最高的人,他与战士同战斗、72小时不合眼!

98年那场洪灾过去20年了,你还记得浴血奋战的子弟兵吗?你还记得董万瑞将军的眼泪吗……

中国精神就在这里!在英雄身上的弹孔和刀疤里,在英雄不屈不挠的骨子里!在英雄们感天动地的牺牲和奉献里!

他叫高伯龙,86岁时穿着跨栏背心编程的镜头上了央视,有人笑着说:中国又出了一位“扫地僧”,有人又哭着说: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2017年12月6日,89岁的高伯龙走了,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想告诉大家,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用一辈子的隐姓埋名和默默奉献,给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让咱们中国的武器做到了指哪儿打哪儿!

中国精神在林俊德院士生命最后的冲锋里!

林俊德,参加过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的将军科学家!被查出癌症后,死神只留给了他27天时间,他不肯手术,更不肯休息,因为在他的电脑里,藏着几万个关系国家利益的保密文件,直到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他还在坚持!

中国精神在李小文院士的布鞋里!

这位主持NASA基础研究项目,堪称国内地理信息学领域的泰斗,朴素得就像一位农民,直到生命中的最后一节课,他还坚持站着讲了整整两个小时!

Ⅱ 风骨在哪里

人的心里。风骨,顾名思义是风度、骨气,它是一个人的气概,在人的心里。《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中,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后来延伸为风骨。

Ⅲ 聆听师道┃黄会林:做一名教育青年人的人民教师特别光荣

人物介绍

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现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曾任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话剧历史及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在影视艺术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领域开创了众多导向性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案例。

人物事迹

黄会林先生多年致力于中国现代戏剧和中国民族化影视理论研究,在文化学术界开启了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热潮。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中国影视美学丛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影视受众研究丛书》陆续面世,成为当代中国影视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发表影视、戏剧、文学、文化领域着作、文章约620万字;与绍武合作创作电影、话剧、小说、电视片、报告文学等约320万字;编集或主编出版1540余万字;共约2480万字。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及各种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和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重点项目“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国际、国内多项重要奖项。

      ·1· 六十甲子,与师大的四次结缘

“说起我和师大的缘分,起码有六十年以上,很悠久了。”陪伴师大走过六十二载春秋的黄会林,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全国第一个影视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更是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创办者。

黄会林教授出身耕读世家,乃书香门第之后。祖上家世煊赫,高祖黄赞汤,是道光年进士和翰林殿阁大学士。少年时代的她,因父工作调动,在上海和天津之间奔波。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她跟随父亲北上,插班进入北师大附属中学初二年级读书。“当时我家住在帘子胡同,就寻摸着找一个离家不远,又名声不错的学校。1950年春节过后,我顺利考入地处和平门的北师大附属中学。”当时年少的她,一定不会想到,她与师大的深厚缘分,肇始于此。

1950年夏天,朝鲜战争爆发。举国上下,群情激奋,全民参军的口号不绝于耳。年方二八的黄会林,成为少数参军并且奔赴前线的女学生。她冒着炮火为队友送过补给、目睹过战友惨烈的阵亡、寒冬里就地掩埋过烈士的遗体…枪声、战火与死亡,这场异国战争,奠定了她这一生的价值观。战争结束后不久,她回到北京,带着对知识和继续学习的渴望,在1954年初,考入了北师大工农速成中学,读文科二年级。在这里,她不仅畅游在知识的深海中,还遇到了此生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人生伴侣绍武。

在工农速成中学的第二学期,黄会林和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第一次到师大校园参观。“记得我们从宝钞胡同乘公共汽车到铁狮子坟,下车后从东门进入学校。东门门口有两只威风凛凛的铁狮子,很有气派”。那时的师大校园和如今一样,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姹紫嫣红的花朵,生机盎然,煞是好看。这一次短暂的美好相遇,给了她继续升学读书的目标和勇气。1955年,黄会林从速成中学毕业直升北京师范大学,被保送至中文系,在北师大度过三年半的学习时光。

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是师大中文系的黄金时代。老先生们的治学与风骨,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往事与回忆。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刘盼遂、李长之、陆宗达、萧璋、俞敏等八位学界耆宿,治学严谨,授课又文采卓然。黄会林追忆道,“那时候,陆宗达先生给我们讲《说文解字通论》、刘盼遂先生给我们讲《古典文学》。”跟着这些老教授和他们的弟子学习,黄会林终身受益无穷。

1958年,组织研究决定,“因工作需要”,黄会林从中国语言文学系提前毕业留校任教,成为现代文学教研室里的一名教师,直到九十年代调入艺术系,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待就是三十多年。

从师大附中的热血参军少女,到师大工农兵速成中学畅游在知识海洋中的有为青年,再到师大中文系的一名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生,最终,黄会林也在这里,走向教师岗位,成为一名燃烧自己、烛照他人的高校教师。

六十甲子,四次结缘。如今早生华发的她,再回首往昔,她见证了一所百年老校的六十多年的日月春秋,而师大也始终如母亲般给予她丰富的温暖、广博的知识和无穷无尽的力量。

      ·2· 抗美援朝, 一段历练并净化心灵的岁月

1950年10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彼时,黄会林刚升入初三。美国飞机炸死鸭绿江边渔民的消息传到学校,北师大附属中学全体师生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参军。“学生们天不亮就到学校跑步,锻炼身体,大家都卯着劲,许多同学写血书要求参军参战”,黄会林也是其中之一。最后她被幸运选中,成为学校一百五十名参军参干学生中仅有的几名女生,参军入伍,投笔从戎。硝烟、战火和鲜血,是这个热血参军少女在十多岁时最深刻记忆。

纵然时隔多年,那些赴朝参战的日子,依然粗粝而鲜活地存在于黄会林的记忆里。她回忆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的第一个晚上,借宿在朝鲜农家,家中只有老大爷和大妈两人。他们得知这些人中还有女志愿军,觉得不可思议,感动之余,提笔写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黄会林被这种质朴的信赖和热情感动了,这一段插曲成为她终生难忘的回忆之一。

战场中,从作战科的一名标图员,到炮兵团的文化干事,再到战争前线送弹药、送补给的战士,黄会林吃过不少苦头。曾经敌军的炮弹就落在距离她不足十米的范围内,她与死神擦肩而过。战争最吃紧时,她背着挎包、步枪和手榴弹,咬牙随着军队,半夜行军70里。在进行了七天七夜的保卫清川江战役中,黄会林损失了一百多名日夜相处的战友。 “我一生都不会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勇战士,他们无怨无悔把最宝贵的生命奉献给自己的祖国,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只为自己存在呢?” 黄会林在自己的口述史中铿锵有力地说道。

黄会林终其一生,都在为师大乃至中国的教育事业奋斗。晚年时,有记者采访她为何在应享天伦之乐的年纪,依然如此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她把原因追溯到自己参军的经历。在朝鲜战争中,她知道了人应该怎样活着、为何活着——“战友们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既然我们幸存了,我们就应该把他们的遗志完成,接续他们。是这些牺牲的战士保证了你的生命,所以还轮不到我去休息,去安度晚年。”

这段从军经历让黄会林更加热情、坚韧,始终对自己的事业葆有强烈的责任感。那些为了保卫祖国而甘撒热血于异乡的战友们,时刻提醒着黄会林,作为幸存者的她们,要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就这样,黄会林一生怀着质朴而热烈的目标,前行着,奋斗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 “二真”名言, 教师岗位上奋斗不息

1958年,在中国语言文学系就读的大四学生黄会林,提前半年毕业,留校任教。她在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研究“鲁郭茅巴老曹”,同时兼任大学的助教和辅导员。“我的教工号码是58112,我记得很清楚”,黄会林说,“这就表明我是1958年正式进入北师大工作的,不会错”。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黄会林始终秉持着这样的观念:  教育事业事关鲜活的生命,事关每一个青年的成长。 在她看来,做一名教育青年人的人民教师,特别光荣,肩上责任也非常重大。在师大多年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生涯中,黄会林总是挥发光与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与学生有关的一切,她都兢兢业业,毫不放松。

黄会林回忆起曾经有一位贫困少年,开学时只带着席子,没有被褥,而且光着脚。黄会林问,“你为什么不穿鞋子?”,这位少年说,“因为我只有一双鞋子。没办法换洗,只有上课时穿。”黄会林立马申请布票和棉花票,发动班上的女学生,在女生宿舍的楼道里为这些家庭困窘的少年们,絮褥子和被子,以保证他们能正常生活和学习,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尽我的可能去对待同学们,同学们用更多的回报来厚爱我,我这一生最幸福的可能是这个事” ,黄会林说。

北师大现代文学教研室教学改革时,试图把传统的“鲁郭茅巴老曹”的作家作品研究,变成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分类的现代文学。教研室中各个老师按照分类来重新教授现代文学,由此契机,黄会林踏上了现代戏剧的创作和研究之路。

在这条路上,她和老伴绍武与无数有戏剧热情的少年们同行,一起把话剧艺术搬上神圣舞台,同时也把话剧教育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身为学者兼高校教师的黄会林,治学从谨,严于律己。那种永远充满着一种燃烧不尽的激情和干劲,让她年过杖朝,依然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常说, 做人要真诚、做事须认真 。这不仅是对弟子的谆谆告诫,也是一种自勉和自励之语。这“二真”箴言,是黄会林为人治学的态度,同时也是她身在教师岗位上,不断创造条件,更好地教书育人的真实写照。

      ·4· 北国剧社,高校剧社第一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黄会林开设了一门《现代戏剧研究》课,有两百多名学生选修。黄会林在教学中,也在老伴的关注和建议中愈发感到,一部戏剧只有被搬上舞台,才会是真正完整的。因此,她开始鼓励大家多写剧本,进行创作。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之下,学生们创作出数十部剧作,其中有《太阳神》、《抹不掉的晨曦》、《清晨下着小雨》、《妒忌》等一系列出众的剧本。最终在六部剧本中挑选了四部,她拉着老伴一起和同学们自导自演,将剧本搬上舞台。

排演的过程,艰难摸索,自不必说,但学生们都全情投入,首演结束后,反响非常热烈。这次成功的戏剧实践,不仅让她意识到,学生的能力和才华是不可估量的、无限大的,还让她意识到一种更新的戏剧教育的可能性。这次实践,让他们有了成立高校剧社的想法。

直接促成北国剧社成立的事件,当属首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1986年首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由中国承办,北师大接了排演莎翁作品的任务,因此需要成立正式的剧社。” 北国剧社的成立大会在1986年1月10日晚上。那一晚上,北风凛冽,但北京戏剧界的权威泰斗和学者专家们纷纷来到会场,曹禺为北国剧社亲自题写了“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的条幅。成立大会是热闹的,但更让人感动的是,这里有一群真正热爱话剧艺术、甘愿为此付出热情与心血的老中青几代人,大家欢聚一堂,充满了一种神圣的欢愉感。

“北国剧社”这个寓意深厚的命名,来自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之有戏剧当自南国始”的南国社的启迪。北国剧社,这个在中国话剧百年历史上被写进戏剧史的当代学生业余演剧社团,也寄予了黄会林对高校话剧社团发展和创造的厚望。黄会林对记者说,剧社的成立,让她深感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需要一种基于对学生兴趣和能力了解基础上的“顶层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一些人生追求实现的可能性,只有他们体会到了,才乐于付出而不觉辛苦与疲累”。

北国剧社至今已成立三十余年,它的存在,让学生体会到的是一种丰富而高价值的艺术生活。中国话剧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熏陶着大学生们在艺术王国里遨游,给他们以审美的享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性情,净化了心灵,体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远意义。这种戏剧教育、情感教育和艺术熏陶的先见之明,是黄会林为中国话剧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九十年代,花甲之年的黄会林仍然带领着师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无到有,建立起北师大的艺术与传媒学院。而后,激情不减的她,更是开疆拓土,建立蜚声业界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等。

结语

如果用关键词概括黄会林教授偃武修文、辛勤耕耘的一生,其间必定有热情、坚韧、投入、燃烧这几个词语。“战友们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昌盛,而我作为幸存者,任何时候都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黄会林用其一生践行着心底对战友和祖国的承诺。

采访:王    娟、康春华

文案:康春华

视频:马赛男

责编:王    娟、陈    霄

Ⅳ 中国文人的风骨哪里去了

在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承载着社会的希冀、享受着社会的尊敬。 中国的文人之所以每每被推置到时代的浪尖、历史的潮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知识和智慧的载体与象征,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风骨。中国文人是最讲求风骨的,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也往往以风骨为准衡。 我认为,中国文人的风骨最主要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家国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权势的蔑视。屈原为国建言,而昏聩无能的君王却听信谗言,他满腔悲愤、自沉汨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而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李白皇宫做诗,竟然要“贵妃磨墨,力士捧靴”,最后“且放山崖间”。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前行,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然而,中国历代文人却一直恪守着他们的操守和风骨。哪怕家国破碎、流落他乡,乃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他们都从来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 刘文典“宁以义死,不苟幸生”,对蒋介石破口大骂;鲁迅铁骨铮铮,从来都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朱自清虽家中无米下锅,却也拒不领取所谓的“救济粮”;闻一多更是拍案而起,最后倒在了敌人的枪下;建国初期马寅初为坚持真理赤膊上阵,并喊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豪言壮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梁漱溟先生。50年代在政协会议上与毛泽东同志唇枪舌战、廷争面折;文革期间,面对全国性的“批林批孔”运动,他则说“我的态度是只批林,不批孔”(据说,当时全国只有他和吴宓两位老先生拒绝批孔。);冯友兰九十寿宴,礼邀参加,他奉之一书,大意曰:北大旧人现惟我二人存矣,应当会晤,只因足下曾谄媚江青,故我不愿来参加寿宴。对权势、对潮流、对旧友,他都未曾放下风骨,实属难能可贵。 然而,试看当下有些所谓的文人,确是何种面貌。见了权贵,忙不迭的点头哈腰,一幅十足的奴才相;为了蝇头小利,(文字、言语上)打得不可开交,丑态百出;为了出名,不惜放弃学术操守,剽窃、造假,无所不干。 我们不禁要问:也许,是该有一场文化界的革命了,是该让那些文人捡起被他们丢弃的风骨了。否则,文人不再是倍受尊崇的群体,而变成被鄙夷、被唾弃的对象了

Ⅳ 教师应该做一个有风骨的人

今天听青岛二中于世章老师的讲座,当他讲到同那些市长局长座谈或合影时,他的有些同事就很拘谨很紧张,放不开。尤其是局长在市长面前战战兢兢,跟孙子一样。而他自己却感觉他们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市长、局长并不比自己高贵,只有自己敢跟他们侃侃而谈,甚至提要求、开玩笑。

突然感觉于老师这个人很有风骨,特别是民国时期的那种文人风骨。这让我响起曾踢蒋介石裆部的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刘文典最终也没有因为殴打领袖而治罪,仅仅是以一般治安事件拘留七天,后来他还受聘到北京大学任教,并没有被组织上封杀。还有在蒋介石面前敢翘二郎腿的傅斯年、胡适等民国时期的文人,他们身上都具备了文人应该有的风骨。看现如今又有几个敢这样做的人。一个个见到领导时表现出的那奴颜婢膝的样子跟哈巴狗有何区别。

所谓“风骨"就是刚正不阿的气概,顽强的风度和气质,实际就是风度和骨气。现代人尤其那些一心想着往上爬的人,他们往往缺少这种东西。因为他们知道领导能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对领导的态度可能决定了能从领导那里得到什么。他们在领导面前的模样十分滑稽可笑,甚至在自己亲爹面前都做不到如此的毕恭毕敬。

做为教师是应该做有风骨之人的,因为"跪着的老师永远教不出站立的学生"。我们绝不能把这种软骨病遗传给学生。要想教出具有独立人格,具有独立精神的学生,我们教师就应该摆脱对那些权贵人物的敬畏之心,在他们面前我们应该高昂我们的头颅,我们应该去敬畏法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有进步的希望。

当然,像于世章老师那样能在领导面前保持文人的风骨,实际源于扎实的专业功底,丰硕的工作成绩,周围人对自己的认可,更源于心中的那份自信。所以,我们要想在领导面前抬起头,拿出自己的风骨,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功底和业务水平,只有做出成绩,才能拿出在领导面前的那份自信。

作为一名教师,知识储备丰厚了,业务水平高了,就能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上来。如果教师自身能保持一份健全独立的人格,进而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作为教师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就足够了,完全没必要在领导面前奴颜婢膝,尊严尽失。

当然,如果你并不甘于做一名好老师,而一心想着当校长当局长就另当别论了,毕竟大环境使然。

Ⅵ 柳州风骨,长吉清才意思是

意思是:柳宗元(柳柳州)那样雄健有力的风格,李贺(李长吉)那样清新不凡的才气。出自冰心的《忆读书》,原句如下: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6)中国教师风骨在哪里扩展阅读:

作者冰心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基于理论的理性说教。

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低龄读者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而冰心奶奶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

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话,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读者终身难忘。

Ⅶ 敬业之心,乐群之行——师之楷模齐大群

我进拔萃认识的第一位教师就是齐大群老师。那是三年前的事,我来学校试讲,他听了我讲的《最后一课》,不想,这《最后一课》掀开了我与他交往的机缘。老人那矍铄洒脱的风貌、热情善意的眼神,至今犹在眼前。

听校长介绍他是四中原语文教研组组长。四中于我,那是有着标杆与榜样的特殊意义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我一向对老教师怀着说不出的、发自内心的敬意。他们好像我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不足,激励自己前进。所以进到拔萃,有幸与他共事,真是激动。同在语文组,从业相同,易同声相求,接触较多,自然不乏请教。

每每组里活动,组长陈万贵老师和他的一唱一和,构成语文组的雅趣。记得一次有新老师加入,陈老师向他们逐一介绍各位老师时说:“齐老师是四中过来的老教师,出了好几本书。”顿了顿,郑重其事又不乏幽默地说:“我和齐老师接触好几年了,深知他的学识和人品,他离‘德高望重’就差那么一点点了。”齐老师正侧耳聆听组长高见,闻此朗声大笑,说:“过奖了。”他的笑声亲和而热情,有极大的感染力。他说话的声音洪亮浑厚,似钧天妙乐,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温暖着我们的耳朵。善工作也会休息的齐老师,有着矫健的步伐,轻捷的行姿,俨然不像近七十的样子。他就是这样步履稳健的走过了五十年的教学光阴,如滚滚烟尘,弹指一挥;又似远山晴岚,庄严美好。

我们仰慕他学问之渊博,又热爱他为人之亲切平易,所以很愿意和他接触。只要有机会,我们总想去听听他的课。记得有一次他讲《记念刘和珍君》,闻听他做课,在拔萃是件盛事,大家都去了,教室里满眼是人,没了空处。课堂上的齐老师是位敬业的导师,他掌握大量的材料:有关事件、人物的背景,张自忠路的渊源……如数家珍、口若悬河,那情景至今仍宛然如在眼前。

听了齐老师的课,你会有种强烈的自我反省的意识:我如他勤奋吗?我如他认真吗?扣问之后,顿时明白,齐老师大量的教学成果源自何处:敬业!怀着敬业之心,他研究不止,笔耕不辍;秉承敬业之德,他流连卷海,埋首案前;力行敬业之旅,他备课缜密,指导耐心。敬业者能成事啊!

只要接触过齐老师就会知道他是个人缘极好的人,但凡他能帮忙的,绝不拒绝。他会为远在河南的李楠老师找寻教学资料,他会为请教了一个词而遍翻典籍,他会为无名新人献上真诚指点。

一次在餐厅遇上齐老师,他谦和地说:“贺老师,我想看看您的教案,学习学习,可以吗?”我说:“好啊,您指点一下我。”“不不,我学习学习。”不日,他还给我,展开看后我备受感动:在我的教案里,他认真做了批注,既有大段建议、鼓励,也有别字修改。想来他是行行字字认真读过了,这份对于后学的鼓励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几天后,他印了几篇他的教学论文给我,说或许对我有帮助,要我斟酌使用。我知道老师希望我也适当做一些教学的积累,希望我把教学中的点滴写出来。他是北京乃至全国的名师,我只是一个毕业没几年的新手,就学识、资历而论,如云泥之隔,他这样热忱对我,真是令我受宠若惊。那时我刚刚接班,杂事多,有心无力。现在想来那真是懒惰的借口,辜负了老师的苦心。

去年九月我开始在四中培训部上课,不曾想在那里遇上齐老师。我真是高兴!之后,我的讲义几乎都是齐老师帮我去培训部取。有时培训部的老师开玩笑:“齐老师这样的大腕给你当助教了!”有一回,他给我带的讲义找不到了,着了很大的急,办公室、宿舍、家里都翻过了。最后他又跑到培训部要了一份,真是让我过意不去。但客套的话和齐老师说就显得见外了。猜想蒙齐老师如此帮助的人不在少数,近的有刘为彪老师、吕东老师……,远的有李楠老师,更或者我所不知道的。

乐群者助人,也得人助!学校为他筹划从教五十周年庆祝活动中,大家竭诚献上热情。一次晚饭时齐老师说请我看看稿子,口气依然是那么谦虚。我本来决定用一周时间看的,结果,晚上一看竟放不下了,除了欣赏他朴素的文字风采,更感动于老师处处留心的敬业精神,就一直看到深夜。第二天认真写了自己稚拙的建议交给他。至于后来出书的校对任务,大家都毫无怨言,认真完成,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敬爱之心。

齐老师从不装腔作势,也不拿捏矫情,有着珍贵的赤子之心。他任何时候都是亲切和蔼的。评课时,但凡看到别人一点长处,他都不吝言辞真诚给予鼓励;发现问题,又以拂柳春风般的舒适方式让人接受。

齐老师也是风趣的,大家愿意和他开开玩笑。继刘为彪老师的博客热后,我们说也给齐老师申请一个博客,我说:“名字就叫‘一大群’,学生一大群,学识一大群,朋友一大群,‘粉丝’一大群……”他听后又发出了特有的爽朗笑声。

勤奋钻研,敬业乐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齐老师用五十年光阴践行教师们的风骨,用五十年光阴滋润学生们的心壤,用五十年光阴温暖同行者的内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陈万贵老师所言“齐老师的精神是我们无形的资产”,这真是毫无过夸。

看了齐老师的讲话稿,读到他最后那段朴实动情的感言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似乎听到老叶辞树的声音——那样悄然,那样平静,又那样无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诗句涌上心头却不知道用哪句好,惟愿老师在退休后的日子里,与师母携手夕阳,享受安详晚年,拥有健康快乐的时光!

阅读全文

与中国教师风骨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电话语言怎么说的 浏览:475
外国人如何用美金买中国的房租 浏览:78
4月份印尼有什么水果 浏览:97
越南邮票有哪些 浏览:401
意大利面你见过吗的英语怎么读 浏览:684
在印尼外岛是指什么 浏览:725
伊朗与圣火令有什么联系 浏览:821
英国签证激活邮件打不开怎么办 浏览:52
印尼新增病例人数有多少人 浏览:473
印尼100元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703
越南为什么送军火 浏览:390
意大利面太硬怎么煮才好吃 浏览:814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浏览:170
到越南工作要哪些手续 浏览:397
老挝和越南哪个地方工资高 浏览:581
印度的文明怎么样 浏览:989
印尼考驾照到国内怎么办 浏览:965
澳洲机场快递到中国多久 浏览:92
意大利有哪些足球俱乐部 浏览:679
美国距离伊朗有多少海里 浏览: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