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最大的鱼塘是哪里
中国最大的鱼塘在渤
中国在渤海已经建设亚洲最大的鱼塘,养殖成功,首次收网就获得了大丰收。
中国渤海的“经海001号”智能网箱平台,这个养鱼的平台建设在渤海区域的海上,像个巨大的四边形的浮台,四边都是用网围栏起来的养殖区域,让鱼苗都在自然的海水里生长,同时又能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可以实现年产鱼10万吨。
‘贰’ 四川养鱼最多基地是哪
四川养鱼最多基地是四川绵阳盐亭西部水产现代农业园区。盐亭县西部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以巨龙镇胜利村、梓水村、钟沟村为中心的集中连片核心区标准化精养池塘3000余亩,是四川省最大的淡水鱼集中养殖基地。
梓江鳜鱼是园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总产量2231吨。梓江鳜鱼在盐亭当地俗称“母猪壳”,据说早期渔民在捕捞时发现,鳜鱼挣扎时背鳍、胸鳍全部张开像母猪在保护幼崽一样,故称之为“母猪壳”,后来口口相传,留下了这个俗称。
“母猪壳”肉质肥美、细嫩,富含脂肪及钙、磷、铁和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特别丰富。此外,园区引进推广的水产品优良品种还包括鲈鱼、长丰鲢、黄辣丁、中科3号等,良种覆盖率达95%。
养鱼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 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1990年中国稻田养鱼面积达67多万公顷,平均亩产鱼50千克左右。
‘叁’ 中国三文鱼产地是哪里
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三文鱼淡水养殖基地,全国每3条三文鱼中就有1条来自青海。
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拥有丰富而充足的冷水资源,省内黄河干流龙羊峡至积石峡300公里间多座大中型水电站的水库因水体洁净、水质优良,水温在2摄氏度至22摄氏度,常年不封冻,被国内外公认为网箱养殖三文鱼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据了解,2021年全省沿黄网箱养殖鲑鳟鱼的养殖户(企业)已发展到27家,网箱养殖面积达32.6公顷,以三文鱼、虹鳟鱼、金鳟鱼为代表的高品质、无污染的青海产冷水鱼畅销省外,去年向俄罗斯出口了1600吨三文鱼。
青海省三文鱼养殖发展历史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2007年开始,青海省借鉴并引进挪威成套冷水鱼网箱养殖装备技术和生态环保的养殖装备,从美国、挪威、丹麦引进鱼种,以鲑鳟为主推品种,以深水大网箱养殖为主推技术,推广覆盖到了沿黄水库大水面,启动了陆基渔业示范试点工作。
期间,先后突破了鲑鳟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人工饵料投饲、规模化养殖、鱼病防治等关键技术,获得渔业基础研究和水产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科技成果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全省冷水鱼养殖规模也随之不断壮大,也为清澈的黄河流域增添了更多经济价值和活力。
‘肆’ 被誉为国鱼的金鱼,现在它的大型养殖基地有哪些
中国金鱼大型养殖基地有哪些?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伍’ 全国最大人工养渔塘最多的
说起鱼,并不希奇,但是,你知道中国淡水鱼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吗?在湖州,这里集中了中国1/10的淡水鱼,有“中国鱼都”之誉;说起养鱼,也不希奇,中国哪里都养鱼,但是,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家鱼是由哪里人最早家养的吗?是湖州人;另外,你知道北京的中南海、颐和园、北海的鱼是谁在帮助养的吗?也是湖州人,说起吃鱼,更不希奇,但是,你吃过由500多道菜组成的“百鱼宴”吗?它也出自湖州名厨之手。
于不希奇处见希奇,这就是湖州人的本事。
据考证,中国的淡水养鱼,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了。
在这部历史中,湖州占据了十分重要的篇幅。
有专门研究渔文化的人说,中国养鱼的祖师节有两个,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杨俊成。
他们都不是湖州人,范蠡是河南人,杨俊成是江苏南京人,但他们都在湖州长期生活并养鱼,成就了“祖师爷”的地位。
越灭吴后,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现在的蠡山漾养鱼,后又在南浔范庄掘池塘养鱼,创造了外河拦簖的养鱼法,并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淡水养鱼专着《养鱼经》。
这部《养鱼经》已经失传,但曾被北魏贾思勰录入《齐民要术》之中。
杨俊成是三国时人,据湖州民间传说,就是他最早人工养殖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
据可靠史料,唐代初,湖州已经开始大量养殖四大家鱼。
这些史证与传说统统集中于湖州,绝不会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湖州对中国淡水鱼养殖史的贡献,集中体现在菱湖一镇。
这个南浔区所辖的小镇,养鱼历史已有2000多年,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构成了我国淡水养鱼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桑基鱼塘”,指的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蚕粪和蚕蛹喂鱼,塘泥为桑地农田提供肥料。
这种传统的养鱼法的希奇之处在于,几千年过去了,仍然不过时,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认定,菱湖桑基鱼塘是中国惟一保留完整的生态复合型农业模式,值得发展中国家推广;同时,菱湖还被选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桑基鱼塘教学基地。
据笔者了解,1982年,中国水产养殖总公司拨款2万元组成浙江湖州市菱湖渔业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培训、选派技工支持北方淡水商品鱼养殖;1983年首次派出菱湖养鱼技工532名,分赴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
据反映,菱湖养鱼技工走到哪里,哪里的低产鱼塘就实现高产。
据统计,上世纪末,除西藏、台湾外,菱湖有1万养鱼户在全国各地承包12.32万亩水面养鱼。
此外,还有20人次先后到l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导淡水鱼养殖。
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一份给总统的研究报告中曾说:当前的淡水养殖,“产量中的大部分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的池塘养殖”。
今天的菱湖,拥有10万亩鱼塘,6万亩桑地,是我国惟一的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
近年来,菱湖淡水养殖已走出四大家鱼模式,发展了河蟹、青虾、沼虾、甲鱼、鲈鱼、黄鳝、河鳗等30余种名优特新水产品,其中许多已创出了品牌。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菱湖的养鱼是一个典型例子。
菱湖养鱼的另一个希奇事情是:渔民被国家派进了北京,在中南海等一些重要的水面为中央机关养鱼。
进京的渔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沈菊生。
这位已经77岁的养鱼能手1955年就进了北京,在颐和园、中南海、北海等水面养鱼。
1980年老沈退休后,儿子沈利成接了班,在中南海、紫竹院、龙潭湖等地继续养鱼。
据说,中南海每次拉网捕鱼,都少不了沈利成。
吃鱼之精细,更让人对湖州刮目相看:湖州人吃鱼很“刁”,自古就已分清了淡水鱼美味档次,形成“白鱼为上,鲈其次,鳜再次”的民谚。
就拿鲜活来说,一般人只要鱼是活的就满足了,但湖州人要求高,他们还讲究鱼被捉的时间:被捉时间长了,鱼受到了惊吓,这叫“失魂鱼”,尽管活着,但不新鲜。
因此,湖州人吃鱼,都是将鲜鱼养在河港中,现捞现杀。
南宋奸臣贾似道喜食湖州活鱼,地方官就命渔民发明了“活水船”,确保鱼运到临安后仍新鲜如常。
藉流动的活水运鱼,这是古代湖州人的一大创造。
湖州人不仅讲究新鲜,而且还选季节挑品种,把简单的吃鱼弄得极其复杂。
不过,因为讲究,所以鲜美。
鲜美到什么程度?把许多大文人都迷住了。
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了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朝苏东坡也写过“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看起来好像是写景,其实,字里行间都已露出馋相;在苏东坡的另一首诗里,干脆把斯文全部丢开:“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流”。
湖州的“鱼美食”很多,1979年,他们又制作了“百鱼宴”,用二三十种淡水鱼加上各种虾和大闸蟹,做出了五百多道菜,让人随吃随新。
1993年,“百鱼宴”在全国第三届烹饪技术大赛上获得了团体金奖;1995年,“百鱼宴”又在台湾中华美食展上获得特别金奖,在加拿大中华饮食工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称为中华“烹饪一绝”。
在外人看来极普通的鱼,还被湖州人做成了艺术,做成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