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现在有多少人在工作
没工作~就没饭吃啊~
楼主~我也在找工作啊~
⑵ 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5%。
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9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5%。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但总体规模仍较大,并且质量不断提高。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15-59岁人口为8.94亿人,占63.35%。劳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也在提高。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5年,比2010年提高了1.08年。
劳动年龄人口的意义
人口与经济密切相关,对于中国来说人口问题尤为重要。中国近四十年来经济持续增长,其中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核心因素是改革开放使得人口红利转化为生产力。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长,劳动力供给充足,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国长期保持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
经济减速并不是看到这次普查数据才得出的,近几年大家都知道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减少。
⑶ 2022年中国工资劳动者人数
截止到2022年12月11日,77471万人。
根据中国劳务局官方资料显示,2022年全国就业人员总数为77471万人。
劳动者是指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并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的自然人。
⑷ 中国现在的劳动力市场是什么状况
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x0dx0a1、伴随经济增长率回落,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失业率有所上升,所谓隐性失业也在增加。失业率从18%上升至21%;x0dx0a2、劳动力价格小幅上涨,但涨幅受制于经济状况;x0dx0a3、高端技术人才、高等级技术人员匮乏,外贸、出口贸易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匮乏;x0dx0a4、高学历毕业生纷纷涌向沿海大城市寻找工作,但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到80%;x0dx0a5、非正规性就业、流动性就业,以及不定期就业的人数在增加;x0dx0a6、伴随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就业市场化模式、劳资双方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已初步形成。x0dx0a目前中国整体就业的行业结构: 1.传统行业的就业比重下降。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2年的55.6%下降至2002年的44.1%。从1978-2002年,制造业的比重经历了一个大体上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1978-1988年基本呈上升趋势,1988年后基本呈下降趋势。传统行业份额的下降与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一样,是就业结构改善和优化的反映。 x0dx0a 2.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一直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但比例基本维持不变,但今后有望增加。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批发和零售就业的比例为4.14%,比2003年下降了0.58%;2003-2009年住宿和餐饮业就业的比例基本持平,2009年为1.61%。 x0dx0a 金融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的比例稳步上升。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金融业就业的比例为3.57%,比2003年上升了0.55%;房地产业就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1.1%上升至2009年的1.52%;服务业就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1.67%上升至2009年的2.3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就业比重也有所上升,由2003年的4.42%上升至2009年的4.7%。x0dx0ax0dx0a 3.其他行业的就业比重迅速上升。其他行业指的是一些不便于分类的行业,多为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作为一种灵活就业方式,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缓解就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 x0dx0a 中国就业结构的调整 x0dx0a 在中国就业总量增长迅速增长的同时,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都得到了明显优化,但中国就业结构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x0dx0a (一)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在结构调整中创造就业岗位 x0dx0a 随着中国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产业发展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但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调整较慢。 x0dx0a 1.对第一产业调整而言,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非农产业发展、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劳动力、开展农村职业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避免农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 x0dx0a 2.在进行第二产业调整时,要通过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开发新技能,使劳动者适应新的要求。 x0dx0a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便尽可能、尽快地吸收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一直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在同样的资本产出比下能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口,是舒缓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 x0dx0a (二)建立合理的城乡就业结构 x0dx0a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传统种植业以外的农业产业,并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使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进行转移。 x0dx0a 2.彻底打破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和全国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x0dx0a 3.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城市化的有效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与城市化息息相关,只有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为此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坚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化道路。由于中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应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小城市,以吸纳农村富余人口。同时积极发展小城市,尤其要引导发展农村小集镇,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 x0dx0a 4.施行城乡统一、全国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劳动者向工业劳动者的真正转变。x0dx0a5.对于潜在的农村可转移劳动力,政府要出面组织就业技能培训,以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就业; x0dx0a (三)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就业结构平衡。 x0dx0a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差异,中西部地区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造成区域性就业结构失衡。为此应努力实现就业机会在区域间的转移,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高的条件下,更多的应依靠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此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成本相对低廉,可以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整体上形成产业优化升级与就业扩大的统一。 x0dx0a 调整就业区域结构失衡的另一项措施是消除地区垄断,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使得区域之间的产业能动态调整和转移,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以促进就业的区域结构平衡。
⑸ 202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多少亿人
2022年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2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充沛。
⑹ 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多少亿
2020年我国总人口预计达14.2亿人。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17.94下降到113.51,201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75亿人。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明确,202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4.2亿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6‰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2以下。
2020年,出生政策符合率和出生人口信息准确率都将升至90%;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流动人口目标人群计划生育服务覆盖率升至90%。
我国还将加强出生人口监测,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协调制定和完善鼓励按政策生育的经济社会政策。
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在社会保障、集体收益分配、就业创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
注意事项:
劳动力不足困扰国家经济发展: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年轻的就业人口在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而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增加国家经济发展的负担。
家庭赡养负担加重:老龄化会引起家庭规模和结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削弱。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
⑺ 全中国打工者占全国总人口多少比例
目前,全国人口总数量13亿多,不具备打工年龄(16岁以下,65岁以上)的人将近6亿人,有7亿人在工作,排除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人员和现役军人以外,约有5.5亿人员,其中有1.5亿人从事农业劳动,纯打工人员至少4亿人。
有一些中国内地的学者认为,在中国内地,打工是一个界限模糊,定义混乱,而且在一定时期专家和学者又不能准确界定的名词。
有人把其定义为:一个描述社会生产关系的俚语,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在某个固定或不固定的利益主体下,获取一定生活资源的劳动手段。
“打工”一词从香港传入中国内地之后,广东省居民所说的“打工”指的是除自己做老板以外的劳动者,国企职员和公务员都是“打工者”的一员。
改革开放后,随着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农村一些剩余的劳动力就离乡别井,来到南方发展,由此出现了“打工”一说,并让这个词语广泛流传开来。打工者对广东省和中国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在不断地壮大。中国许多城市都活着“打工一族”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