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爱家乡的水阁楼作文水阁楼作文怎么写
我的家乡在中国道教发祥地——江西鹰潭。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她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今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希望今天在坐的各位朋友去我们家乡观观旅游,那里你们大型的千年悬棺表演,有充满风土人情的小竹排,让你和恋人或家人会在小竹排上随波逐浪。
我的家乡龙岩,地处福建的西部,是着名的革命老区。龙岩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份量充沛,是一个美丽的山水园林城市。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龙岩正成为福建沿海的后花
美丽的莆田,我的家……一首我们自编自传的家乡歌谣,在我的家乡传唱,让游走他乡的游子,心暖如阳。
我的家乡在妈祖故乡——福建莆田。从前叫做兴化湾,那里有美丽的二十四景,更有那在世界各地华人敬仰的,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湄洲岛。那里的人都把妈祖的善良,热于助人的精神,落于实处,传播四才。(
我的家乡是云南省西南方一个边远的小镇——红河县,它是有名的侨乡。我的家乡是山美水秀的地方,那里居住着彝族、哈尼施、瑶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我的家乡盛产的热带水果有芒果、荔枝、香蕉、西瓜……
每个人都有自己可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福建的西北的三明,在我的印象中,家乡是那么的美好,人民是那样的可敬,那里有山,有水,真所谓有“风水”宝地,以前总觉得那里是最温暖的地方,但自从我来到厦门,来到尚沃学习的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这 里的人跟亲人一样的亲切和蔼,一样的热情待人。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山山水水,都盈满了我的情,牵挂着我的心,家乡的亲人,父老乡亲,更让我惦记,更让我时时牵念。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沟里面。那里有清澈的溪水,溪水里曾经有活泼乱跳的小鱼小虾。山上那绿油油的不落叶植物,显得家乡是那么充满春意。充满活力。
家乡有几道小路与外面的世界连接着,尽管蜿蜒曲折,可谓是羊肠小道。在那里,留下过我或轻或重或深或浅的脚印染 ,现在回忆起来,心里总是暖暖的。特别是小路上用于休息的小亭,一直让我牵肠挂肚,温馨无比。
我的家乡,来自一个农村,虽然它并不繁华,也谈不上风景如画,但它在我的脑海里却是最美的一幅画。
家乡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也让我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每当听到人家在谈起家乡时,心里总有那暖暖的感觉和甜美的回忆,家乡总能让我们在无意中留下…
家乡美,家乡好,家乡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最美好的地方,不管是否发达繁荣,还是贫穷落后。我的家在宁德古田,那里不是很富裕,相比同省的其他一些地方而言,生活水平不算高,但是每个家庭都注重教育,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走出贫困,到外面闯荡,增长见识。其实我们那山清水秀,出产水密桃、香菇、银耳,还是着名的银耳之乡……
提起我的家乡,我特别自豪,因为那里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也是中国的首都北京。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更是历代皇帝所在,有很多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也有很多自然景观。故宫、天安门、北海、颐和园这都是名扬中外的游览胜地,特别是长城。有句话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所以,北京每天都会迎来五湖四海的八方宾客。
2002年,北京夺得了第8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全国人民都为这个消息所振奋。北京也开始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修整和建设,在北洋西北部的奥运村。
我的家乡昆明,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四季鲜花绽放,姹紫嫣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煞是美丽,那里空气清新,阳光柔和,是旅游极好去处,凡是去过昆明的人,都会说:“不愧为春城,果然不同凡响。”我爱我的家乡——人间最美的春城!
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土地谁不爱,我的家乡在江西于都。那里山清水秀,冬天有更好的景色就是花飘飘,还有“长征出发点”来尚沃感觉是我……
B. 浙江义乌下西陶挂圈的有没有
没有。
下西陶村是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福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3078200825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782。邮政编码为32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9,车牌号码为浙G。下西陶村与过溪楼村、殿前村、下兆村、溪前村、前店村、森屋村、前上周村、西界村、下沈村、堂阁村、新塘下村、前黄宅村、八脚坎村、白岸头村相邻。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村名单,下西陶村榜上有名。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村,下西陶村榜上有名。下西陶村附近有宗氏家庙、湖塘汉墓、东前王五间头民居、东前王十三间民居、东大鲁村济美堂、水阁楼等旅游景点,有金华火腿、义乌红糖、义乌火腿、义乌丹溪酒、金丝琥珀蜜枣等特产。
义乌,古称乌伤、乌孝。其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部,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义乌为浙江省辖县级市,由金华市代管。全市总面积1103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末义乌市下辖8个街道6个镇。[2]截至2020年11月,义乌市常住人口为1859390人。义乌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2022年2月,义乌被评为浙江省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市。早在新石器时代,义乌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活动。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1949年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
C. 清徐水阁楼有多高
文源楼原系底洞式二层阁楼,始建于1623年(明天启三年),300多年来,历经数次重建。为弘扬古城文化,展示醋都风采,1998年,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倾资2000余万元,在原址重建此楼。新楼以龟形底座托起宝塔式楼阁,外形酷似黄鹤楼,楼高49?88米,建筑面积4338平方米,该楼为砼框架结构,楼顶和出檐部分为木结构,雕梁画栋,溢彩流光,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D. 中国的四大名楼分别位于哪里
分别是“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滕王阁在江西南昌,黄鹤楼在湖北武汉,鹳雀楼在山西运城,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四大名楼历史悠久,但古人修建阁楼可不是用来观赏的,众所周知,古代封建思想严重,所以,他们的作用就是镇妖伏魔,求神拜佛,宣扬政绩等等。但现如今这些名楼已被称为旅游胜地,为后人所观赏。
岳阳楼与君山形成的巴陵胜景,被誉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不去观看一番将是你终身的遗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楼阁之景,写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令人赞叹不已!前面三大名楼都有诗人作诗,鹳雀楼自然也少不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那可是从小背到大的,鹳雀楼也是因为此诗才得以名扬中华。
E. 中国古代四大阁楼是那几个
1、黄鹤楼
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之多。
黄鹤楼最后的一次被毁是清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风大火猛,殃及城楼,很快将这千古名楼化为灰烬,仅存数千斤宝盖铜楼鼎一架。
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现存黄鹤楼为20世纪80年代重建而成。
(5)水阁楼发布在中国的哪里扩展阅读:
与中国古代四大阁楼相关的诗句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朝诗人崔颢《黄鹤楼》
释义: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干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唐朝诗人杜甫《登岳阳楼》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唐朝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节选)
释义: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
4、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宋代诗人张炎《忆旧游·登蓬莱阁》
释义:问蓬莱仙山在何处,眼前风月依旧人事已非,江天空阔客子形单影只。不要说神仙事,神仙并不存在,只有放弃俗世的纷扰,才是真正的神仙。应笑我多少次独醒烂醉,松阴之下把石磴扫个没完。无奈贺知章一样的狂客难以招回,采得芳草无人可赠,我姑且小声吟咏孤单。
转眼许多世事尽成陈迹,感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独自凭靠栏杆。天快亮时大海上升起太阳,山腾如龙,人在梦境,一切尽入秋天幽深的变幻。又听到大江东去滔滔之声,山壑不生白云一片凄暗。我用尽目力远望寒天,惦念茂陵葱葱郁郁的柏林,不知他如今受到怎样的摧残。
F. 枕水阁楼,江南水乡休闲之旅~慢步走 赏精细
布局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规模较大的住宅一般从大门起经过轿厅、客厅、正房到内室或后房,两侧有花厅、书房、卧室及小花园、戏台等。一般大的住宅可有两到三条平行的轴线。
结构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镖,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木隔扇、屏门等自由分隔。
装饰
江南民居都体现出一个与北方民居的明星区别,就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与北方的购丽色彩相比十分淡雅。泥塑、砖雕、木刻、石雕、彩绘,是江南民居建筑中由来已久的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
窗格
江南水乡民居排场一般不如皖南,但更讲究居住的舒适与情调。往往种花养草,建筑构件中多精美的隔扇、窗格、栏杆,以增添光影之趣。
码头
临水房常在房前或屋后建码头,每户备有舟船以交通。主妇每日洗衣、洗菜、淘米等都在这里,来往的小船也可在这里停泊。
戏台
演戏或用于典礼仪式。常设于步行街闹市口,或村口,台前有小广场或较空场地。戏台建筑一般独立高耸而玲珑,一面或三面开敞,屋角大多向四面挑起,有飞扬般轻盈之感。大多雕梁画栋,雕栏雕砖。造型与生活情趣相和谐,是此类建筑的一大特色。
石阶
为洗涮方便,家家户户都在临水的一面建成石阶,作为水河桥,既简单又实用。也有人家搭建了伸向河面的小阁楼,并专门备好吊桶,随时可以取水。
过街楼
过街楼在江南乡镇中常见,使小街窄巷一线单调的天空,陡然变化,又添空间层次。楼上则是人家宅屋或店家,借天空而不碍交通,使楼两边的房屋连成一家。
瓦当
在江南民居的屋面每条瓦垅下端,起到护橼和装饰两重功能的瓦片,就是瓦当。民居瓦当分为两种,一种放置时弧形朝上称为滴水;一种弧形朝下称为檐头。瓦当图纹在明代兴起,造型一致,再配上顶端波形装饰,使得整体造型既美观又不显单调。
G. 中国古代 十二个藏书阁都是
1、北京文渊阁
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它是中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坐北面南,阁制仿自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干隆三十八年(1773年),干隆皇帝下诏征书,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干隆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干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华殿后之皇宫藏书楼建成,干隆皇帝赐名文渊阁,用于专贮第一部精抄本《四库全书》。
在中国古代,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文渊阁琉璃瓦采用黑色寄予着藏书防火之意。灰色的外墙,绿色的廊柱与雕花窗栏肃穆雅致,屋顶彩画绘着河马负书和翰墨卷帙,呈现一股淡然悠长的意境。
文渊阁自干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后,皇帝每年在此举行经筵活动。四十七年(1782年)《四库全书》告成之时,干隆帝在文渊阁设宴赏赐编纂《四库全书》的各级官员和参加人员,盛况空前。
《四库全书》编成后,最初用了六年的时间抄录正本四部,除一部藏文渊阁外,另三部分别藏于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四阁又称“北四阁”。后又抄三部藏于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称“南三阁”。 七部之中或已亡失,或为各图书馆收藏。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辽宁沈阳故宫文溯阁
文溯阁位于沈阳故宫,建筑格局与文渊阁一样脱胎于天一阁,修建于1781年。
文溯阁有“溯涧求本”之意。干隆在《文溯阁记》中说:“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渊、若源、若津、若溯,皆从水以立意”。
袁世凯北京称帝后,文溯阁内的《四库全书》运抵北京,成为窃国大盗袁世凯的礼物,文化典籍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1922年,冷落故宫多日的《四库全书》被清室盯上,欲卖给日本人,在这危急时刻,北京大学教授沈兼士挺身而出,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民族文化良知与爱国心振臂高呼,挽救了国宝的命运。1931年,在张学良等人的呼告下,《四库全书》回到了它的“家中”文溯阁。“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文溯阁落入日本人手中。新中国成立后,文溯阁《四库全书》真正回到人民手中。1966年10月,中苏关系紧张,出于战备考虑,此书从沈阳故宫文溯阁运抵甘肃。现存于甘肃省图书馆。
3、北京圆明园文源阁
1861年11月25日,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奋笔疾书,愤怒地写道:“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这位老人就是雨果,他矛头所指向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恶——火烧圆明园。染红夜空的大火不仅仅是民族之痛,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就在这场浩劫中,一座藏书楼也在烈焰冲天中化为断砖残瓦。
圆明园内的这座藏书楼名为文源阁,始建于1774年秋,次年春天完工,干隆皇帝将《四库全书》第三抄写本藏于此。
据历史记载,文源阁内藏书《四库全书》页首印有“文源阁宝”“古稀天子”之印;页末则印“圆明园宝”和“信天主人”。喜欢浮华与奢侈的干隆自文源阁修好后,多次来圆明园享受生活与读书之乐。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面对“恍如月宫”的万园之园,他们像一群狰狞残暴的野兽,在园内大肆掠夺,四处焚烧,黑色的烟雾遮蔽了北京城的夜空,文源阁与它所珍藏的《四库全书》不能幸免于难,最终化为灰烬。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
如今,那场弥漫凄怆的大火早已经散尽,文源阁只留下一片地基,在郁郁丛草中向每一个经过它身边的人讲述着昨天的故事。
4、河北承德文津阁
文津阁位于热河行宫(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干隆三十九
年(1774年),是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建造的。它不仅是清代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小园林。这里曾藏《四库全书》,以及经、史、子、集分类,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万册,是一份极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弘历(干隆皇帝)在《文津阁记》中写道:“欲从支脉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此句即含有“文津”之意。
文津阁是一个二层楼阁,实际上是三层楼阁,中间有一暗层。暗层全用楠木造壁,能防虫蛀,是藏书之处。此阁在设计上按《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将一层的六楹隔为六个单间,而将顶层的六楹相通为一大间,用“地六”、“天一”来克火。文津阁有围墙环绕,坐北朝南,三面临水,从南往北为门殿、假山、水池、文津阁、碑亭。阁的东北部有水门与山庄水系相通,阁前池水清澈,人在阁前特定位置向池中望去,只见池中有一弯新月,随波晃动,而天空却是艳阳高照。 原来这是造园家在池南的假山上,开出一个半圆形如上弦月的缝隙,利用光线,在水中形成下弦月的倒影,构成“日月同辉”的奇特景观。
文津阁内原藏《古今图书集成》万卷、《御制诗》四集,1785年《四库全书》也曾收藏于此。1915年,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由国民政府内务部运归北京,藏于古物保存所,后拨交新成立的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保存,遂至于今天,成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古今图书集成》早年已被军阀盗卖净尽。
5、江苏镇江文宗阁
文宗阁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1779年修建。阁楼仿“天一阁”,与两侧廊楼和阁前的门楼围成四合院落。藏书楼面临长江,雪涛翻卷,空阔无垠,楼后山崖奇崛,气势威严。干隆皇帝来到文宗阁,诗情蓬勃,写道:“百川于此朝宗海,此地诚应庋此文。”
然而,陶醉于康乾盛世景象的干隆不会想到,他之后的清王朝逐渐走向没落。1842年,英军炮轰镇江,文宗阁藏书受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853年3月31日,太平天国将领罗大纲猛攻镇江,战火硝烟将文宗阁和《四库全书》抄本烧为灰烬。
时隔160多年后,文宗阁于2011年复建完成,昔日风采重现盛世。
6、江苏扬州文汇阁
文汇阁1780年在古城扬州行宫御花园内建成,干隆题写“文汇阁”匾和“东壁流辉”匾,入藏《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
文汇阁与其他藏书阁一样外观看似两层,实则利用两层之间的上下楼板部分暗中设计了一个夹层,从而使内部分为三层。人们不能不赞叹清代建筑设计艺术的高超。一层楼内左右侧安置经部,中层为史部,最上层左置子部,右置集部,秩序井然,利于士子阅读。
1790年,干隆圣旨中说:“俟贮阁全书排架齐集后,谕令该省士子,有愿读中秘书者,许其呈明到阁抄阅,但不得任其私自携归,以致稍有遗失。”在文汇阁存世的70余年里,一位位士子出出进进文汇阁,汲取精华,传承文化。从进步意义上说,文汇阁内的各种书籍就像一粒粒种子,在江南的文化大地开花结果。
1854年,文汇阁与所藏书籍毁于太平军的冲天大火中。
7、浙江杭州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干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七座皇家藏书阁当中修建得最晚的是文澜阁,1782年在杭州西湖孤山圣因寺修建,次年完成。它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布局带有明显的江南园林之巧妙与精思。阁前假山堆叠,小桥流水,一神女峰假山石玉立一汪澄清池中。池边建有碑亭,干隆的题诗刻于石碑正面,碑后刻有《四库全书》上谕。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文澜阁与军营无异,这些士兵没有心思保护这座建筑和所藏之书,大量图书散佚。面对国宝的危殆局面,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挺身而出,在断砖残瓦间,在街巷人家中不惜重金寻觅国宝。对一些损毁的藏书倾力补抄。集多年之力,补到了34796种图书。后浙江图书馆馆长钱恂、继任张宗祥又历时7年补抄,史称“乙卯补抄”和“癸亥补抄”。两次补抄完整后的《四库全书》集中了全国藏书楼的精华所在,是所存于世版本当中最好的一部。现江南三阁惟文澜阁及所藏《四库全书》存世,成为“东南瑰宝”。
8、 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故取名“天一阁”。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其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仅天一阁,就凭借其所藏的30万古籍,卷走了中国现存藏书楼的所有荣光。天一阁在历史上至少有两件事是震古烁今的,一是清干隆时编篡《四库全书》,天一阁进呈了古籍600余册,其中96种被收录至《四库全书》中,并有300多种列入存目。二是天一阁的藏书之所和建筑构式备受干隆推崇,命人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的款式,以此为蓝本,在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了文源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汇阁,文澜阁,文宗阁等七座皇家藏书楼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从此名扬天下。
山东聊城杨以增氏海源阁、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氏皕宋楼,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
9、海源阁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古城中心,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邑人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总计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收藏之富“为海内之甲观”。海渊阁于本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屡遭兵燹匪劫,珍藏流散,楼舍损毁,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1992年10月,聊城市筹集资金200万元,在原址按原来的结构样式重建,并开始对游人正式开放。
10、 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清干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绵延二百多年,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十字:“读书、藏书、刻书、护书、献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藏书除部分遭劫外,绝大部分于建国初由瞿氏后人捐赠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常熟图书馆等。
11、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
清代浙江丁国典慕其远祖宋代丁顗藏书八千卷而名其所建藏书楼为“八千卷楼”。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兵燹。丁国典之孙丁丙沿用楼名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
八千卷楼包括嘉惠堂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嘉惠堂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所收及附入存目之书,后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未收之书,小八千卷楼收藏宋元刊本、明刊精本、旧钞本、校本、稿本等善本书籍。八千卷楼所藏宋元刊本不多,但富有特色:①收藏四库馆修书底本。这些底本上往往钤有翰林院印,有的经过点校钩改,可使后人考见当时修书的规制。②收藏浙江地方文献。③收藏名人稿本、名人校本及钞本。八千卷楼藏书不仅数量多,且版本类型多样。除藏书外,丁丙一生曾刻书200余种,辑书20余种,着书10余种。其所辑主要有《武林掌故丛编》、《武林往哲遗着》(前后编)、《西泠王布衣遗着》、《当归草堂医学丛书》、《当归草堂丛书》等。所着之书主要有《善本书室藏书志》、《礼经集解》、《九思居经说》(稿佚)、《说文篆韵谱集注》(稿佚)、《三塘渔唱》等。咸丰、光绪年间,丁丙曾与其兄丁申共同在战乱中收集散失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并加以钞补,使文澜阁《四库全书》复其本原。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奏请清政府创设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时为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售与日本的第二年,为防止古籍再次外流,端方将八千卷楼藏书收购入藏江南图书馆。八千卷楼藏书目录,主要有丁丙撰《善本书室藏书志》、丁仁编《八千卷楼书目》。
12、浙江吴兴陆氏皕宋楼
中国清末陆心源藏书楼之一。以皕(音bì)宋为楼名,意谓内藏宋刻本有 200种之多。但实际不及此数。陆氏藏书多得自上海郁松年宜稼堂,其中大部分为汪士钟艺芸书舍所收乾嘉时苏州黄丕烈士礼居、周锡瓒水月亭、袁廷梼五砚楼、顾之逵小读书堆等四大家之旧藏,极为珍贵。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皕宋楼和守先阁藏书15万卷,由陆心源之子陆树藩以10万元全部售与日本岩崎氏的静嘉堂文库。
13、江苏苏州顾氏“过云楼”
过云楼是江南着名的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 过云楼以收藏名贵书画着称,享有“江南第一家”之美誉。值得一提的是,过云楼里面还有一个密室,顾家的书是放在密室里面,秘不示人。顾氏保存的善本极为完好,整洁如新,宋本纸张洁白,字大悦目,是艺术珍品。其中,《锦绣万花谷》于南宋淳熙十五年刊刻发行,是目前已知海内外最大部头的宋版书。这部“宋代的网络全书”,将现存网络全书的年代拉到历史上限。
1951年和1959年,过云楼顾氏后人,先后两次将所藏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过云楼历经150余年,集藏的书画珍品,有了它们最终的归宿。然而过云楼几代人密藏、从不轻易示人的善本古籍,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有大约四分之三转归南京图书馆收藏,尚有剩余的170多种图书留存民间,这些图书被嘉德公司征集拍卖。
H. 茅山的关岳殿
关岳殿坐落在陈氏宗祠西侧的水阁楼,水阁楼三面环水,风景独好。登楼观景,可南望西江水岸田野陌阡,西眺奉化江渔帆点点,北观茅山茹峰亭日落余辉。殿西是君子河端口头,从此下船可笃悠悠地驶入城内,又可转运河水道,上京赶考一路春风得意。水阁楼古为驿站,南北月洞门,楼上设关岳殿,塑关公岳飞神像,供游客参拜。楼下设茶缸橙椅,施茶水草鞋,以方便可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