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开合桥的历史
1882年(清光绪八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聘请英国工程师将南运河西岸督署前的浮桥改建成铁桥,未果。1888年(光绪十四年)又改建成开合桥,称金华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金华桥改建成新式桥。旧桥移至金钟河,改称金钟桥;1925年,又移至南运河三条石,仍名金钟桥。1921年,金华桥新桥迁至北大关,仍名金华桥(也称北大关桥)。
自1887年(光绪十三年)至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又有红桥浮桥改建为单孔拱式铁桥,名大红桥;总督衙门前建成新铁桥,称金钢桥;海河上的东浮桥改建成新开合桥,称金汤桥。
位于老龙头火车站附近的万国桥(今解放桥),系老龙头浮桥改建。1923年,在此重建新式开合桥采用招标方式。当年开工,1927年告竣。
㈡ 中国有哪些着名的桥,其特点是什么
1、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伊始即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2、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3、青岛胶州湾大桥
青岛胶州湾大桥是一座横跨胶州湾的特大跨海大桥,桥梁东起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途经红岛,西至青岛市黄岛区。桥梁全长36.48千米,投资近100亿元人民币,于2011年6月正式运营通车。
㈢ 中国最着名的五大桥
1.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着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2 千古风流一名桥--广济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居闽、粤交通要律,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等同居中国名桥之列,被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开合式桥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万安古渡洛阳桥
漫步在福建惠安的洛阳桥上,仿佛与历史进行一次对话。于是,巨大的石梁不再沉默,中亭与碑亭也平添几分生动,石塔上飞翘的莲花瓣和模糊的佛像浮雕也变得灵性盈盈,连筏形桥墩也活脱起来,用同一种古老的语言,讲述很久很久以前关于桥的故事与传说。
4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景区位于北京西南丰台区境内,景区内卢沟桥、宛平城既是着名的古迹,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1987年这里新建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因跨卢沟河(今永定河)得名,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㈣ 你了解多少中国的桥梁史
那座最特殊的中国桥没有名字,人们叫它“溜索桥”2012年,我在贵州第一次看到这种桥,它架在一百多米的乌蒙大峡谷上方。一条光秃秃的溜索上挂着一个吊篮,吊篮没有安全装置,坐上去以后身体全露在外头。狂风大作时,吊篮连人带框疯狂地左摇右晃,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过桥人也会感到害怕。这条溜索桥,是村里四十多个小孩子上下学的必经之路。
㈤ 我国各种桥介绍以及名字的来历
中国古代十大名桥
内容:
我国历代能工巧匠所建的桥梁不计其数,流传至今,已成为一种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有十大名桥不可不知。
五亭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内,桥基由12条大青石砌成,桥身为拱圈形。由3种不同的圈洞联合,共有15孔,孔孔相通,桥上置有五亭,而且亭之间又以廊相连。
卢沟桥:坐落在北京广安门西南约10KM之处,该桥因跨越在卢沟桥上因而得名卢沟桥。全桥均用白石建成,两边石栏雕柱各140根,石柱头上雕有蹲伏形态各异石狮子485只。
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大渡河上,以9根铁链铺以木板构成,左右两侧各安两根铁链当扶手,铁链粗如碗口,每根长150M左右,重约1T。
广济桥:俗称汀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集交通集市于一体的综合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可开关的活动式石桥,自古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称。
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县的安海镇,建于宋代,当地人俗称“五里桥”。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桥头有五层六角砖砌成的宝塔一座,此桥为古代跨度最大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此长桥”的美称。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交河上,为一座空腹式的单孔圆弧石拱桥,桥面宽10M,两边42块桥栏板上,都有精刻的龙兽浮雕。
十字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15KM的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建于鱼沼之上,又名鱼沼飞梁。全桥由立于沼中的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又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两侧有汉白玉石栏杆。
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县程阳村边的林溪河上,全桥为石墩木面瓦顶结合而成。桥上建有五座宝塔形状的楼亭,可避风雨。整座桥无一铁钉,全用桁槽接,它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十分精致牢固。
玉带桥:此桥位于北京颐和园内,全桥用汉白玉石建成,拱圈为蛋形,两侧雕刻精美的栏板和望柱,通体洁白、线条流畅。远望犹如一条玉带点缀在碧波粼粼的昆明湖上,被游客赞为“海上仙岛”。
五音桥:位于河北省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时能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音乐,包罗我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称此桥为“五音桥”。
漫话中国古桥
中国北宋时期的"飞桥"(也称虹桥)北宋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公园1111-1125年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汴水上的虹桥。这座拱式木桥建于宋·庆历间(1041-1048),以三杆构架与四杆构架相间排列,节点贯穿横梁,互相固结,构成板拱:四杆构架的两端嵌固于由巨石叠砌而的台座中,构成无较拱。其特有的结构形式是高度想象力和构思取得的成果,已闻名于世。
玉带桥 :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西堤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建于清·干隆年间(1736-1795年)。全桥用汉白玉琢成,主拱圈采用蛋形尖拱,配以双向反弯曲线的桥面,宛如驼峰高耸,玉带票扬,俗称驼背桥。这座桥净跨径11.38米,为取得通航净空,拱矢特高,约7.5米,桥下曾通行小火轮船,供清慈禧游园使用,以纤乡、挺拔、轻巧为其特色。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战州下溪坪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全长33米,宽4.5米,离水面高8米。为伸臂式木廊桥,桥墩青石砌筑,上置二层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铺行道桥板,有廊屋12间,明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上下,屋面四翼高翘,造型雅朴,是泰顺县优美的古代木廊平桥。
浙江湖州市南浔宋代古桥通津桥,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俗称大桥
浙江湖州市南浔明代洪济桥,洪济桥明万历时地方志中已有记载,俗称新桥
三条桥位于羊溪、洲岭二乡界溪上,通寿宁。旧瓦有“贞观”年号。现桥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年重建,解放后县文博部门查旧瓦沿有宋“绍兴”年号(约为1137年)。桥长32米,宽3.96米,高9.55米,单跨21.26米,桥屋单檐如弓,为木拱廊桥结构。
薛宅桥:始建于明,长51米,宽5.2米,高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此桥跨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是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造型古朴,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一书。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有5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
安济桥位于赵县南门外约3公里的洨河上,为古代中国南北交通要道上的一座单孔石栱桥,是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至617年)在匠师李春的主持下建造的。赵县古称赵州,古安济桥又称为赵州桥。
苏州宝带桥全长316.08米,桥面宽4.1米。始建于唐元和十四年(819),因苏州刺史王仲舒为建桥捐助玉宝带而得名。后屡经兴废。明正统十一年(1446)重建。1863年,英国侵略军拆毁该桥大孔,造成北端26桥孔均塌毁。日军侵华时期,曾炸毁南端6孔。1956年,按明代形制规模重修了此桥
卢沟桥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联拱石桥。卢沟桥工程浩大,建筑宏伟,结构精良,工艺高超,为我国古桥中的佼佼者。桥全长266.5米,桥面宽绰,桥身全用坚固的花岗石建成,下分11个券孔,中间的券孔高大,两边的券孔较小。10座桥墩建在9米多厚的鹅卵石与黄沙的堆积层上,坚实无比。桥墩平面呈船形,迎水的一面砌成分水尖。每个尖端安装着一根边长约26厘米的锐角朝外的三角铁柱,这是为了保护桥墩,抵御洪水和冰块对桥身的撞击,人们把三角铁柱称为“斩龙剑”。在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以及石与石之间,都用银锭锁连接,以互相拉联固牢。这些建筑结构是科学的杰出创造,堪称绝技。由于桥上石狮多得叫人无法数清楚,因而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1961年,文物工作者采用编号的办法,共清点出石狮485头。1984年。又一次核查,查清桥上的石狮多达489头。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扼控闽粤,向为交通要津,全长518米。因传说当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曾在桥畔的石碑上书“洪水止此”,故此桥又俗称湘子桥。广济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本体的建筑风格,在中国桥梁史上独具匠心。并被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开合式桥梁”,广济桥是中国古代着名桥梁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舟摆渡,时称济州桥。明朝重修,增建六墩,共24墩。桥墩用花岗石块砌成,是中国桥梁建筑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㈥ 中国最早的开合式桥梁建在什么省
广东省潮安县广济桥(又称湘子桥),建于公元1169年到1194年。东段12段,长283米;西段7孔,长137米,中间用18只木船搭成浮桥相连,中段的浮桥,当大船、木排通过时,可以将浮桥的浮桥解开,让船只、木排通过,再将浮船归回原外。这是我国最早的开合式桥梁,也是世界上开合桥梁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