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已向印度提供5000多台呼吸机,这些物资可以给当地提供什么帮助
这些物资虽然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毕竟是我们国家的一份心意,也可以帮他们缓解一下缺少呼吸机的局面。
除了向印度提供2万台制氧机外,中国还提供了2000多万个口罩。自印度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一直关注他们生活的变化。中国知道他们急需呼吸机,已经为他们预定了2万台氧气发生器,陆续送往印度。得知这一消息后,印度对中国表示感谢,称远亲不如近邻。我们驻印度的中国大使馆表示,中国将支持印度抗击疫情,并向印度提供他们需要的一些物资。
德国也愿意出口集装箱和发电设备,帮助印度抗击疫情。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特别声明,表示愿意与印度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并向他们提供保护装置、呼吸机等一系列资源。在这许多国家中,中国抛开过去,表示愿意帮助他们。
B. 我国还在支援印度吗
我国还在支援印度的,我国在人工智能数字化经济方面支援印度的科学技术发展。
C. 中国红十字会向印度提供人道主义支持,向印度捐赠了多少物资
为助力印度开展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国红十字会通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向印度红十字会提供100万美元现金援助。另外,首批援助印度的抗疫物资已运抵当地,在装物资的箱子上,写有“命运与共,战胜疫情”的字样。 首批援助印度的抗疫物资已于5月9日上午运往印度班加罗尔。该批抗疫物资包括100台制氧机、20台无创呼吸机和20台有创呼吸机。
D. 我军缴获印度数百辆军车,周恩来:加满油后全归还!事后发现高明
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瞩目的对印反击战。我军从西藏和新疆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将7个旅的印军尽数歼灭,俘获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击毙62旅旅长辛格准将的重大胜利。同时还缴获各种火炮300多门,飞机5架,包括10辆坦克在内的数百辆军车。
停战后,我国政府做出了一个令世界大为震惊的举动:除了将3000多名战俘全部遣返之外,还将我们在战斗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以及其他军用物资全部归还。更令人称奇的是,周恩来还专门指出:“我们在归还印军战车前不仅要擦洗干净,而且还要加满油,然后再通知印军来领回。”
这种将缴获物资以如此方式全部归还的做法,在中外战争史上还不曾有过。周恩来的这个举措,到底有什么用意呢?难道是所谓的“穷大方”吗?作为一个指挥过千军万马的统帅,周恩来自然不会“穷大方”,他的这种谋划其实非常高明。
作为两个人口大国、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几千年来以来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军事冲突。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亚洲之时,中国和印度都饱受其害。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与印度关系一度非常融洽。
当时的中国正受到西方国家的孤立,而印度也成为新中国对外发声的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是新中国与西方国家相联系的纽带。
1954年,尼赫鲁带着自己的女儿英吉拉·甘地访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给予了热情招待。不仅如此,中央领导还组织北京市民,举行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欢迎盛会。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印两国的关系开始急剧恶化,这是因为中印边界一直有个 历史 遗留问题。1914年春,英国殖民者召开了非法的西姆拉会议。在会议中,英国代表麦克马洪背着中国政府的代表,设计了一条西起中国不丹边境、向东延伸的非法边界线,企图将中印边境约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己有。而这条线,也被称为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这条边界线。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印军开始向麦克马洪线推进,并于1953年基本侵占了该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中印边界中断,印度于1952年开始发动入侵,占领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在中印边境西段,中印两国素来就没有什么争议。但从1954年起,印度开始对我阿克钦赛地区提出领土要求。1955年,印度军队公然越过中国的行政管辖线,侵占了中国的巴里加斯地区。
一开始,中印边界问题只是个单纯的外交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和友好协商的手段解决。在那个时候,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而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则在美国卵翼之下蠢蠢欲动,试图卷土重来。因此我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主要分布在东北以及东南沿海。中印边境,很显然是个次要方向,并非优先解决的事项。
因此我国提出了一个搁置争议的方案:在中印边境东段,印军从占领的地方退回去,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中国军队也不越过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在西段,印军不得越过中国的行政管辖线,从侵占的巴里加斯地区退出去。
在当时的中印边境,中国军队和印度军队的对峙已经非常紧张,擦枪走火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出于对和平的渴求,希望中印两军能脱离接触,以免发生真正的热战。
然而印度人丝毫不理会中国的合理建议,反而变本加厉地向中国全面提出全面的领土要求,他们不仅要求中国承认印军对上述中国领土的占领,反而进一步要求中国将阿克赛钦等地区约3.3万平方公里土地也让给印度。
在提出领土要求的同时,印度从1959年6月至9月,就侵占了我国朗久、兼则马尼、马及墩、班公湖以及乌热地区。不仅如此,印度还对中国边防部队开枪开炮,制造流血事件。我国的善意,不仅没有让印度停止侵略的步伐,反而还愈发嚣张。那么印度迷之自信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印度当时正处于春风得意的时期。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人口众多,因此印度是为数不多的,被美国和苏联同时拉拢和支援的国家。不仅如此,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万隆会议上大出风头,和铁托等人一起,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首脑,在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具有极大的威望。
反观我国,当时的外交环境可以用极其严峻来形容。当时的中国,已经和苏联交恶。因此中国必须应对苏联和美国两大战略方向。若中印开战,美国和苏联毋庸置疑会站在印度一边。
其次,印度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印军作为英军的仆从军,曾参与过两次世界大战。因此战斗经验丰富的印军,号称打遍欧亚非三洲的部队。自建国到中印战争,印军作战还从未输过。
印度人一直声称,一个印度兵可以抵挡十个中国兵。1951年,印度在朝鲜派出观察员,目睹了志愿军痛打美军的神勇表现。于是立即改了口:一个印度兵“只能”对付六个中国兵。
印度陆军部门认为,“不管中国军队做出何种程度的反应,印度军队都有能力将其压下去”。更糟糕的是,较低级别的军官也受到了高层军官这种想法的影响,结果连基层部队都洋洋自得。
最后,从中印边境的地理态势来看,对我国确实不利。我国向中印前线运送补给,必须经过高耸的青藏高原,辎重运输成本极高,人员补充不易。在青藏高原供应一个团,其花费相当于平原地区的一个师。
而印度人则背靠人口稠密、物资丰富的大平原,可以轻松地调兵遣将以及筹集作战物资。因此印度人料定,中国肯定不敢反抗印度,印度军队只管前进就是。而这也是尼赫鲁所谓“前进政策”的由来:“推进到哪,哪里就是印度的领土。”
是可忍,孰不可忍。到了1962年,战略机遇期终于出现了。当年10月15日,美苏之间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两个超级大国将各自的核弹相互瞄准,一场足以毁灭人类文明的核大战一触即发。此时的美苏两国,都无暇将目光投向亚洲。
于是毛泽东决定利用这次战略机遇,对印度来个快如雷霆一般的打击,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厉害。为此,毛泽东召集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贺龙等领导在中南海开会,制定了对印作战的战略计划。
毛泽东认为,印军在向中国境内推进时,一再违背兵家大忌,仅在一线投入大量兵力,纵深兵力却十分空虚,就犹如一个鸡蛋壳,只要敲破了,就犹如无人之境。
与此同时,印军的战斗力实际很差。前敌指挥张国华认为,印军的战斗水平还不如国民党的一般部队,相比于五大主力,就更不如了。同时,印军官兵上下泾渭分明,军官都由养尊处优的上等种姓担任;士兵则皆为低种姓,他们忍饥挨饿、备受折磨,士气很低。
反观我军,则官兵一致、上下一体、将士用命。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我军在作战欲望上,远胜于印军。
与此同时,印度军队十分怕吃苦,不善于长途行军,缺乏高原作战经验综合素质极差。他们推己及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去行军的恶劣地区,中国军队肯定也做不到。因此我军完全可以出其不意,发挥我军所擅长的穿插渗透战术,将敌人分割包围,然后彻底歼灭。
在巨大的军事地图面前,毛泽东指着地图上的印军据点,用手做了一个横扫的姿势,自信满满地说:
就在我军紧锣密鼓,准备对印军进行惩罚的同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外交部门也在进行着奋战。
在外交部第一次研究会议上,周恩来对罗瑞卿、耿飚等人指出:印度不顾国际惯例,对我不宣而战,我们可不能像它那样,而是应该光明磊落,在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前,要想印方递交找回,通知我边防部队即将发起反击,并说明我军被迫自卫反击的理由和目的。
周恩来认为,对印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战,更是一场政治战。这场战争不仅要震慑印度扩张主义者,同时也要向全世界展示我“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风范。我军反击印军,是有正当理由的,是符合国际规矩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授人以柄,在外交层面和国际舆论中陷入被动。
戎马一生的周恩来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外交工作不能和军事行动相抵牾。中印边境反击战是一场雷霆万钧、侵掠如火的速决战,必须讲究一个突然性,因此决不能让印度人提前知道我们的意图。
为此周恩来详细、精确地计算了从印度驻华大使馆向印度外交部、印度外交部向其最高当局和印军领导机关、印军领导机关向边境地区印军分别报告、通报、传达所需要的时间,然后确定了向印度驻华使馆递交照会的具体时刻。让印度收到我国的外交照会的同时,又来不及对中印边境的军事力量进行部署。
在周恩来的命令下,耿飚紧急起草了照会,并报请毛主席审核批准。毛泽东批准照会时,已经是深夜了。当时印度驻华大使不在北京,于是耿飚命令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去把印度代办叫来。
然而印度代办早就回宿舍睡觉去了,睡得很死,任凭人们在宿舍外大声喊叫、按门铃、敲门、往房里打电话,就是唤不醒。无奈之下,礼宾司的同志只好翻过围墙,在屋内将这位代办从床上叫了起来,然后将照会递交傻眼的印方代表手上。虽然印方获知了我方即将发动自卫反击的消息,但已经来不及进行军事应对。
10月20日,中印边境反击战打响了。在克节朗河,我军集结1.4万大军,对驻守在当地的印军第七旅进行了摧枯拉朽式的打击。我军两翼包抄,迂回侧后,穿插切入、分割包围,在一天内的时间里全歼印军第七旅,俘虏其旅长达维尔准将。随后,我军兵分五路,收复了达旺地区。
在东线战场,西藏边防部队也对占领我国领土的入侵者实施反击,拔除了侵略据点。在西线,丁盛指挥边防部队大举反击,拔掉了侵入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地区的印军,拔掉了多个侵略据点。
10月24日,我国政府乘着我军的胜势,向印方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但是不出所料,这些诚恳、合理的建议都遭到了印度政府的断然拒绝。
不仅如此,印军还继续向边境增兵,敌军总数达到30000余人。他们不仅不适可而止,反而胆敢向我军发动主动进攻。驻扎在新疆的丁盛部断然发动反击,他以一部分兵力牵制正面之敌,集中主力向两侧和敌后迂回包围,歼灭了侵入西山口地区的印军大部,然后继续向南进攻,收复了西段所有的领土。
在东段,张国华部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采用分进合击的方式,连续击溃敌62旅、65旅和48旅。
在我军的穿插打击下,一万多印军彻底被打崩。印度逃兵漫山遍野,我军布下天罗地网,奋起直追。在追击中,我军打下了不少如同神话般的战役。
在邦迪拉东南约30公里处的多龙桥。我军27名官兵在这里堵住了将近241名官兵。面对茫茫多的敌人,团作训参谋康德心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
在炮火的支援下,我军四面进击,当场打死了少校以下35名印度兵。敌军见突围无望,只好向我军投降。此战中,我军仅有3名士兵受了轻伤。
第55师163团9连副班长庞国兴在与大部队失联的情况下,和另外三名落单的战士组成四人战斗小组。在敌群之中,庞国兴等四人左突右冲,孤胆深入敌纵深15里,前后打了五仗。他们攻占了敌人的炮兵阵地,击毙敌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缴获火炮、推土机、 汽车 等物资。
战后,部队为庞国兴等人举办了庆功会,也就在这次庆功会上,庞国兴慷慨昂扬地说下了那句着名的豪言壮语:
而这些,不过只是我军英勇战绩的一个缩影。到了20日,印军基本覆灭,许多印军士兵窜入深山老林之中,军车、坦克丢得到处都是。东线部队,已经逼近了中印边界的传统习惯线。
不仅如此,我国政府还将自卫反击所缴获的武器、战车和其他军用物资全部归还了印度。在交还缴获物资前,周恩来还特别指示,必须将缴获的战车擦洗干净、加满油,然后通知印军来领回。
不仅如此,周恩来还做出布置,印军来领装备时,可以不打象征投降的白旗,而是打绿旗。我军进行自卫反击战的目的是把入侵的印军赶出去,进而促使印方坐到谈判桌前和平解决边界问题,而不是要印军向我们投降。让他们打绿旗,一方面表现我国的和平诚意,另一方面我们不将印度当做投降方,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那么我军为何要将武器归还印度,而且还要给他们的战车加满油呢?这是所谓的穷大方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首先,我军之所以归还印度的武器,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的兵器实在太过低劣。我军在历次战斗中,装备一般不如对方。但在中印反击战中,我军的武器却完全碾压了印方。
拿我军使用的步枪来说,我军使用的是火力凶猛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以及由AK-47改制的五六式冲锋枪。而印军的单兵武器呢?则以李恩菲尔德步枪为主,这是一种源自于一战时期的步枪,虽然准头不错,但是射速感人。拉一次枪栓才能打一枪。
当时,我军解放军一个陆军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 7支56式半自动步枪、2支56式冲锋枪、2支56式轻机枪。 在火力上,我军以自动化火力轻松压制印军。因此我军用区区数人,便常常可以压制是自己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敌军。
至于其他装备,也大多是二战时期留下的老武器,对我军的作用十分有限,还不如直接归还,让他们拉走。如果不还这些武器,印度反动派还会花更多钱从国外购买更新式的武器。
事实上,印度真正的先进武器,我军可没有归还。比如我军从印度人那里缴获的米8直升机,我们就拉回国内做研究去了。
其次,周恩来之所以要求将战车擦洗干净、加满油,是为了显示我军的游刃有余。众所周知,在青藏高原进行补给运输,是相当困难的,印度人自然也了解这一点。若我们不归还武器和战车,印度人或许会认为我军的撤退,是因为后勤不济的不得已之举。之后,他们还会集中力量,对我国进行报复。
因此,周恩来此举就是告诉印度人:我军无论是燃料、武器还是粮食储备,都十分充足,你们不要做非分之想。如果还要打,我们依然奉陪。相比于将印度武器拉回去当废铁,将其还回去反而更有威慑力。正所谓对弱者,必须示之以强。
因此我军归还装备看起来是示弱,实际是在示强啊!其目的就是吓阻印度人,给他们一个警醒,让他们明白和中国为敌的下场。
“印度方面虽然按照中国通知正式接收了交还的军用物资,但是他们却感到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分外耻辱,对此他们经常哀叹。因此满怀怨恨,并指责中国的举动是个宣传伎俩。”
但不服气归不服气,耻辱归耻辱,但印军在后来的数十年里,再也没有向中国边境发动大规模的入侵。这一场雷霆之战,打出了数十年的和平。不得不说,老一辈革命家的决策,就是高明。
E. 上万台中国制氧机即将抵达印度,印度人不再嘴硬,中印友好万岁,什么情况
中国驻斯里兰卡使馆的社会账户说,已经有800台制氧机从中国运到印度,本周将运出10,000台,它还指出,中国正在与印度交流以讨论印度的迫切需求,在此消息的评论区域中,许多印度网民留下了消息,对中国表示感谢,并对中印友好万岁发表了评论,关于中国的协助,印度人的态度很微妙,官方一直保持沟通,但印度媒体一直乱七八糟,曾经使一些印度人感到反感,摆出了生活,和死亡不要中国帮忙的手势,既然正儿八经的援助到了,大多数印度人仍然可以正视这个问题。
F. 中国援助印度物资上印着哪8个字为何引发关注和讨论
印度的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纷纷表示给予援助,起初在我国向印度伸出援助之手时,印度有关部门却没有接受我国的好意,可能是因为新冠疫情形势一直严峻,甚至无法控制,医疗资源又极其紧张,因此印度向我国求助。
5月10日,有关部门表示为了帮助印度开展新冠疫情的抗击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向印度红十字会提供100万美元现金的援助,此外,我国提供的首批援助印度的物资也已经到达当地,物资上“命运与共,战胜疫情”的字样,表明我国将生命看的无比的珍贵。
G. 1951年印度大饥荒,我国援助66万吨粮食,邻国却占据我国9万领土
疫情的阴霾遮蔽了晴朗的天空,带来无数黑暗的挣扎。我国作为抗疫大国,对国内防范严格,医疗到位,不给世界添麻烦。对他国,积极援助,遣人捐物,承担责任。正应我国那句古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我国向来是礼仪之邦,情义之邦,以和平包容面对世界各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纵观 历史 ,这可谓是我国常态。
1951年,邻国印度爆发饥荒,饿荒遍野,我国就因为建国之初人家的一句承认,便举国之力, 汇聚66万吨粮食, 这个当时于中国而言的天文数字,快速运达印度, 拯救几百万印度人于水火 。
并非每次善行都会得到善报,“毒蛇”可是个向来冷血的动物,所以,我国的援助之行不仅没有温暖它的心灵,反而喂大了它的欲望。居然恩将仇报,待饥荒度过, 侵犯我国边疆领土达九万平方公里,实在令人唏嘘。
1949年,我国建国,百废待兴,本欲专心修正内部,奈何天不遂人愿,边疆纷争遍地。1950-1952年,我国一方面要国内宣传教育运动,增加新兴 科技 工业实力,进行土改,镇压反革命,开展城市工作,整党建党等,一方面国外要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进行半岛战争,着实焦头烂额。
灾难灾难,不在乎天灾人祸,二战刚歇的情况下,1951年,印度在自然灾害加持下爆发了大饥荒,面对国内饿灾遍地的情况,印度束手无策,把希望寄托在了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身上。
印度本身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就该明白,资本主义向来以利为先,都是战后恢复时刻,没有多少存储,自己尚且自顾不暇,怎会救援他国,尤其是目前看来,无利可图之国。
印度自然没有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援助,本已心灰意冷,没想到,中国这位尚在休整,半斤八两的同行者伸出了援手, 66万吨粮食,运到了印度,解决了这燃眉之急,成功救助几百万人口。
自1975年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我国粮食产量“一夜飞升”,这66万吨粮食自然不在话下。可在1951年,可就完全不同了,我国当时虽仍为农业国,可也是“落后”农业国,农业产量于国内尚且有些自顾不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量更是差了一大截儿。
况且,我国当时在外还有战争,粮食的充足,也是行军必备。可就算这样,中国还是选择救下印度。当然,我国如此做也有自己的考量。
于国际,二战过后,美苏争霸,两方势力不断扩张的情况下,那些曾经被帝国主义侵犯过的国家,有些不愿站队,不愿再受帝国主义摆布,便一起组成了“第三世界”,在这里,所有国家,友好相处,抱团取暖,中国与印度也在其中。于公,友国受难,应当相助。
况且,当时,我国建国之初,西方国家处处刁难,许多拒绝与我国建交,对我国实行封锁的外交政策,这样的情况下,印度仍是承认了我国,是第一个承认我国的非 社会 主义国家。于私,应当相助。
“这世间锦上添花者多如牛毛,雪中送炭者,凤毛麟角。”可就算再怎么珍贵的东西,终究比不上情势所迫,利益所趋,终是有那农夫与蛇,真心喂了狗肺。
大量粮食送达,印度的燃眉之急很快得到缓解,不至于当街饿死,生活也步入正轨。本身这救死扶伤的“义士”行为,应该会让两国关系更进一步,万万没想到,反而适得其反。
有的人会因为自己曾淋过雨,就会为别人撑伞。而有的人,会因为自己淋过雨,会想让所有人都淋一遍。
显然,印度是后者,曾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不但不愤恨殖民掠夺,反而感谢英国带来的残缺进步,他们看来,是英国的掠夺让他们见到了新的文明,所以,掠夺便为合理,实在偏颇。
但他们还是想成为“大英帝国”那样的国家,这样的结果需要两个条件,世界威望和版图面积。从版图上看,印度周围其他小国,要么侵略过了,要么没有侵略的必要,他们便把眼光投向了中国。
一方面,中国建国之初几场战役打出了国家威严,世界是承认了这个国家实力的。另一方面,中国当年的粮食援助,在他们看来是国家软弱可欺,讨好他们的象征。于是,当美苏两国向它伸出橄榄枝时,它便心甘情愿地做了“打手”木偶,任人摆布。
要知道,尼赫鲁曾在上世纪发动过“不结盟运动”,收到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最终印度还是走上了不归之路,还真是讽刺。
1952年开始,印度一点点侵犯我国藏南地区,威胁阿克赛钦,我国本来秉持着和平共处的原则,希望他们好自为之,及时收手。奈何,这种态度,在他们眼里便是怯懦,更点燃了他们猖狂的气焰。
1959年, 印度已经侵占我国9万平方公里土地 ,甚至仗着美苏撑腰,公然自己拟定了一份协议,要求中国签字,同意他们所侵占的土地,让这些地方“合法”。
真是丧心病狂,异想天开,中国是不愿放弃彼此的情义,才暂时忍让,既然,不知好歹,那就接受风雨的洗礼吧,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国直接开打。
“重武轻文,非百姓之福,重文轻武,非社稷之福。”我国向来重文而不拘泥于文,“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我国历来所认可的。
1962年,我国发动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印度以为中国一贯的态度是没有实力的证明,刚开始甚至有些轻敌,待反应过来,早已没有了反击之力。
战争中,中国军人,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打得印度落花流水,也重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事实力,让那些因为印度而虎视眈眈,心里痒痒的西方国家,彻底断掉了侵略中国的幻想。
这场战役,给印度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以至于,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听见中国军人还是会瑟瑟发抖。
印度也终于认识到自己几斤几两,乖乖退回去守好自己的国家领土,安安生生过日子去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若在犯,斩草除根”。这是这次中印冲突中,我国的做法,即有大国的包容又有大国的狠绝。不得不说,这次侵犯,倒也是提醒我们,国家之间交往,虽有情义,终究还是利来利往,发展才是硬道理。
H. 中国援外清单
坦桑尼亚
中坦联合海运公司:总投资300万英镑,拥有15000吨货船2艘。
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
坦中友谊纺织有限公司:总投资2912万美元,年产3300万米布。
坦中联合制药有限公司:总投资205万美元,年产抗菌素10亿片。
中国农垦(集团)坦桑尼亚有限公司:总投资1505.13万美元,剑麻种植,面积13558英亩。
中国(坦桑尼亚)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提供仓储、经贸咨询、商品展示等服务。
中坦合资轻型卡车有限公司:总投资100万美元,年产轻型卡车100辆。
解放汽车坦桑尼亚有限公司:总投资150万美元,共销售汽车3500台。
喀麦隆
喀麦隆拉格都水电站:装机容量7.2万千瓦,年发电3.17亿度。
喀麦隆华隆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西非法郎,年产拖拉机4000台。
喀麦隆中喀大地轮胎复新有限公司:总投资1680万人民币,年复新轮胎1万台。
喀麦隆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提供仓储、经贸咨询、商品展示等服务。
加蓬
中加渔业公司:总投资260万美元,年产鱼品7500吨。
中加弗朗斯维尔制药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年产五千万片药片。
中国(加蓬)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提供仓储、经贸咨询、商品展示等服务。
加蓬艾龙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545万美元,年产实木地板40万平方米,锯材1万立方米。
华嘉木业股份公司:总投资1663万美元,年产锯材3万立方米,采伐原木6万立方米,旋切单板2万立方米。
加蓬东方农业发展公司:总投资100万美元,年产蔬菜500吨,猪3000头,各种食品100吨,玉米、木薯、水稻2000吨。
博茨瓦纳
A.K.K服装制衣有限公司:总投资298万美元,年产牛仔裤及各类针织服装120万件。
毛里塔尼亚
友谊港:年货物吞吐量50万吨。
姆颇利农场:投入流动资金80万美元,年产稻谷2500吨。
加纳
加纳黄金开采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人民币。
可可豆加工厂:年加工可可豆1万吨。
非洲-山东有限公司:总投资360万美元,年捕鱼600吨。
中加渔业有限公司:总投资730万美元,年捕鱼600吨。
厄立特里亚
中厄纸品有限公司
刚果(金)
富华制药有限公司:总投资545万元人民币,日产2000升大输液液体(葡萄糖、盐水、糖盐等)
中刚贸易中心:总投资100万美元。
摩洛哥
摩中渔业公司:总投资3827万美元,年产鱼品6500吨。
三花渔业公司:总投资2030万美元,年产鱼品3900吨。
皇家渔业有限公司:总投资960万美元,年产鱼品900吨。
贝律玛渔业公司:总投资420万美元,年产鱼品900吨。
摩中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20万美元,年产鱼品300吨。
山东渔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015万美元,年产鱼品1600吨。
摩川贸易有限公司:年营业额120万美元。
摩洛哥大能发展有限公司:年营业额230万美元。
马里
马里上卡拉糖联股份有限公司:年产白糖3万吨,酒精180万升,总资产155亿西非法郎。
中国(马里)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提供仓储、经贸咨询、商品展示等服务。
马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5亿西非法郎,年产印花布1100万米,棉线、漂染线480吨。
莫桑比克
中国舒玉集团(莫桑比克)贸易有限公司:陶瓷品商店,总投资10万美元,年营业额18万美元。
赞比亚
中赞合资穆隆古希纺织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597.3万美元,年产印染布900万米。
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美元,年产4.5万吨金属铜。
中赞友谊农场:年产小麦4000吨、大豆1100吨、玉米3000吨。
中垦农场: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年产值90万美元。
南非
亚南金属有限公司: 总投资4000万美元,年产铬铁40万吨。
南非星光灯泡厂:年产灯泡3000万只。
海信南非有限公司:总投资79.5万美元,年产彩电10万台。
厦华电子南非分公司:总投资120万美元,日产彩电500台,彩色显示器350台。
中国南非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466万美元 ,年产5000吨焊条。
司麦脱服装有限公司:总投资98万美元,年产服装96万件。
光大南非公司:总投资100万美元,开发建设3500套城镇住宅。
刚果(布)布昂扎水电站:总装机7.2万千瓦。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狮王服装有限公司:总投资30万美元,月生产1万件牛仔服。
纳米比亚纽申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总投资70万美元,月生产铝锅2万套。
中国大酒店:总投资40万美元。
尼日尔爾尔
华源印染纺织厂:总投资100亿西非法郎,年纺纱1200吨,织布600万米,印染1000万米。
中尼棉业公司:总投资6573万人民币,设计年扎花1万吨。
马达加斯
加华安国际建设贸易有限公司:一、房地产开发:总投资1800万美元,建别墅120幢。二、加工厂:总投资350万美元,年加工木材2160平方米,铝合金7200平方米,瓦楞铁6000平方米。
中马公共工程公司:总资产83亿马法郎,年产值达1000万美元。
G.F 羊绒针织有限公司:固定资产500万美元,年产70万件羊绒衫。
苏丹
黄金开采项目:经初步勘测,可建20吨储量中型金矿。
石油开发项目:6区块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00万吨。
埃及埃中钻井公司:总投资1635万美元。
中埃液化气钢瓶厂:总投资100万美元,年产20万只30升液化气钢瓶。
埃及
海拉尔公司:总投资40万美元,年产凉鞋、拖鞋240万双。
中国(埃及)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提供仓储、经贸咨询、商品展示等服务。
中国(埃及)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钢丝绳厂:总投资60万美元,年产特种钢丝绳5000吨。
毛里求斯
香港上海针织有限公司:总投资30万美元,年产130万件T恤衫。
阿尔及利亚
神州龙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总投资70万美元,年产各种服装5万件。
盖尔玛陶瓷厂维修改造项目:年产普通日用陶瓷3295吨。
索迪科-海尔公司:月组装空调6000台,洗衣机2000台。
乌干达
中国重庆对外建设总公司乌干达工程有限公司家具厂:总投资10万美元,生产各种木(钢)家具,年产值6万美元。
米达林工程有限公司:总资产180万美元,主要从事建筑、建材生产及进出口贸易等业务。
全球纸业(东非)有限公司:年产卫生纸400吨,餐巾纸100吨。
两面针(东非)有限公司:年产牙膏140万只,总投资280万美元。
几内亚
中国(几内亚)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提供仓储、经贸咨询、商品展示等服务。
布隆迪
布琼布拉联合纺织厂:拥有15000纱锭,528台织布机。
赤道几内亚
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项目:总投资4880万元人民币,共采伐原木14万立方米,加工板材1万立方米。
科特迪瓦
中国(科特迪瓦)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提供仓储、经贸咨询、商品展示等服务。
一拖科特迪瓦农机装配厂:年产拖拉机600台,各种农业机械6550台套。
多哥
多哥糖联租赁:1200公顷甘蔗园。
多哥同美制药厂:年产药片5000万片。
卢旺达
卢旺达水泥厂:年产水泥7.5万吨。
津巴布韦
华津水泥厂: 总投资5844万美元,日产水泥700吨。
津巴布韦津纳私人有限公司:协议投资106万美元,设计规模年装配1000台拖拉机。
鸿达编织厂:协议投资162万美元,设计年产50万件针织毛服装。
肯尼亚
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肯尼亚分公司:设计生产能力1000打衬衫/日。
金光(出口加工)有限公司:生产手电筒、电池及灯泡,年产值570万美元
肯尼亚电珠厂:年产电珠2400万只。
中肯制药有限公司:总投资327万美元,年分装药片5亿片。
I. 中国所援助过的国家
1、朝鲜
1960年,中国供应朝鲜10万锭的棉纺设备,并供应其他项目。
1961年,中国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
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
1958年至1963年,这个中国最困难的时段, 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2、蒙古
1956年,中国开始向蒙古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中国无偿援助蒙古1.5亿元人民币。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两笔长期低息贷款,由于蒙古缺乏技术力量,援助项目都采取“交钥匙”方式, 即中国包揽一切, 全部建成后把钥匙交给蒙方就行了。
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发电厂、毛纺织厂、玻璃厂、造纸厂、砖瓦厂、蔬菜农场、养鸡场、医院、疗养院、6座桥梁等21个项目,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3、阿尔巴尼亚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 从1954年起,中国向阿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阿总人口才200万,平均给每人达4000多元(当时中国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农民干一天才8分钱)。
至1978年6月底,中国帮助阿兴建了钢铁、化肥、制碱、制酸、玻璃、铜加工、造纸、塑料、军工等新的工业部门,增建了电力、煤炭、石油、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工业企业和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共计承担了142个项目,其中建成的92个,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设的23个。
为建设这些项目,中国先后派出近6000名专家,并为阿尔巴尼亚培养了几千名技术骨干。 中国援阿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1公顷地400公斤,远远超过我国农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数量;军援项目之繁、数量之大,也远超出阿实际需要。
60年代初,中国把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的项目全部包下来,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有求必应。 1960年底,正值中国最严重的灾荒时期,却还是紧急援助了阿尔巴尼亚5万吨粮食。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急需的东西,甚至包括2100万美元的自由外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以来,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9)中国援助印度多少物资已经到位扩展阅读: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成套项目
成套项目援助是指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等援助资金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
中方负责项目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设备、建筑材料,派遣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和指导施工、安装和试生产。项目竣工后,移交受援国使用。
成套项目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援助方式。从1954年开始,中国利用成套项目援助方式为越南、朝鲜两国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和市政交通等设施,并援建一批基础工业,为两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此后,成套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援助支出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目前,成套项目援助占对外援助财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一般物资
一般物资援助是指中国在援助资金项下,向受援国提供所需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性产品或单项设备,并承担必要的配套技术服务。
中国对外援助最早是从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在国内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支持广大亚非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发展民族经济,向上述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资。
除单项提供援外物资外,中国还配合成套项目建设提供各种配套设备和物资。中国始终将国内生产的质量最好的产品作为援助物资,提供的物资涉及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用品、食品、药品等众多领域。
这些物资满足了受援国生产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设备如民用飞机、机车、集装箱检测设备等,还促进了受援国装备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是指由中国派遣专家,对已建成成套项目后续生产、运营或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就地培训受援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生产而进行试种、试养、试制,传授中国农业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某一项专业考察、勘探、规划、研究、咨询等。
技术合作是中国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术合作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和管理,农业种植养殖,编织、刺绣等手工业生产,文化教育,体育训练,医疗卫生,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地质普查勘探、经济规划等。
技术合作期限一般为1年至2年,必要时应对方要求,可以延长。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指中国通过多双边渠道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政府官员研修、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人员交流项目。
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接收了大量来自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埃及等国的实习生来华学习,涉及农林、水利、轻工、纺织、交通、卫生等20多个行业。
自1981年起,中国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了多个领域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举办官员研修班,培训的部门、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各类培训班4000多期,培训人员12万人次,包括实习生、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官员。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外交、农业、医疗卫生和环保等20多个领域。
目前,每年在华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约1万名左右。此外,中国还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为受援国就地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员。
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是指中国向受援国派出医务人员团队,并无偿提供部分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受援国进行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
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截至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个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一般工作在受援国缺医少药的落后地区,条件十分艰苦。援外医疗队员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并采用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援外医疗队员还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力为受援国人民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医疗队,共1324名医疗队员,分别在57个发展中国家的130个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指中国在有关国家和地区遭受各种严重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灾难的情况下,主动或应受灾国要求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现汇或派出救援人员,以减轻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帮助受灾国应对灾害造成的困难局面。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对外紧急救援行动,并在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使救援行动更加快速有效,中国政府于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开展了对外援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共计7亿多元人民币。
近5年来,中国政府累计开展紧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东南亚国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紧急技术援助;就几内亚比绍蝗灾和霍乱,厄瓜多爾尔尔登革热,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马达加斯加飓风,缅甸、古巴热带风暴,巴基斯坦洪灾等提供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
向朝鲜、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布隆迪、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援外志愿者
援外志愿者是指中国选派志愿人员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发展领域为当地民众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派出的志愿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志愿者。
2002年5月,中国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
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泰国、埃塞俄比亚、老挝、缅甸、塞舌尔、利比里亚、圭亚那等19个发展中国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涉及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推广、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领域。
其中,向埃塞俄比亚、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实现连续派遣。2003年,中国开始对外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个国家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共计7590人次。
债务减免
债务减免是指中国免除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华到期政府债务。对于受援国对华政府债务,中国政府从不施加还款压力。
在受援国偿还到期无息贷款遇到困难时,中国政府一向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通过双边协商延长还款期限。为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国家的债务负担。
中国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2005年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和201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
先后6次宣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个国家签署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380笔,金额达255.8亿元人民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