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降水量最少的是什么地方
中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内的托克逊县,年平均降水量日仅6天,年平均降水量3.9毫米,而1968年仅有0.5毫米。
托克逊县东西绵亘146公里,南北纵跨204公里,行政区面积1.73万平方公里,绿洲面积约716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域中部,是全国唯一的海拔零点城。辖3镇4乡,耕地面积约1.6万公顷(24万亩),人口11万人。属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年均气温13.8℃,年均降水7mm。314、312国道、兰新、南疆铁路贯穿县境,交通十分便利。
⑵ 中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一般认为,我国降水量最小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县,年平均降水量不到4毫米。
⑶ 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是什么地方
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是华北地区
因为这个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浪费严重,降水年变化范围很大,
而西北地区虽然说降水少,但是他人口城市少,用水量小。而西北地区说的是降水稀少不是说水资源短缺
黄河的上游留经西北地区处于我国第1和第2阶梯河流落差大
水量丰富
嘿嘿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吧
⑷ 中国最缺水的地方是哪里
当然是华北平原。要不然也不会花费无数钱进行南水北调了。这些地方人均水资源量排名全国倒数,加上又是重工业发达,急需大量用水,所以很缺水的。这也可以解释北京目前的GDP跟不上上海。
⑸ 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是什么地方
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是华北地区。
我国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8°C-13°C左右。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少于400mm,为半干旱区域。
华北地区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北与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相接。大致以≥10℃积温3200℃(西北段为3000℃)等值线、1月平均气温-10℃(西北段为-8℃)等值线为界。
(5)中国哪个地方最少水扩展阅读;
华北地区既是我国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又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就经济而言,长期以来依靠资源消耗增加产值的企业成为华北地区经济的主导。
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整个华北地区展开。然而,如何统筹、协调华北各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却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华北五省(市、区)中北京和天津两市循环经济建设情况较好。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较快,万元GDP能源消耗量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且自2002年以后,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⑹ 中国最缺水的地方在哪里
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呼和浩特、包头、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等。
中国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并且缺水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西北部分地区缺水十分严重,甚至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本区主要的气候特征。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除秦岭以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500毫米以下,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高寒气候,其中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柴达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于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鲁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几乎终年无雨。
(6)中国哪个地方最少水扩展阅读:
西北地区主要地理特点:
1.西北地区地理分界位于黄土高原一黄河中上游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一阴山以北,国境线以东,国境线一蒙古高原以南。
2.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分别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干旱、高寒气候)。
3.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西北地区东部以黄土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平原为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
4.西北地区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石质戈壁、沙丘内流河、内陆湖、绿洲。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5.大草原与全国畜牧业基地。游牧与定居轮牧。人工草场。圈棚饲养、打草、挤奶、剪羊毛逐步实现机械化;马和骆驼为青海牧区重要交通工具,使用摩托车、汽车的逐渐增多。
6.灌溉农业。“塞外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套平原。甘肃省河西走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山山麓块块绿洲。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绒棉。点状、带状分布的村镇、城市、农田。
7.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稀土、铁、镍、黄金、盐、宝石等储量较大。
8.交通地位重要。连霍高速、京藏高速、包兰铁路、陇海铁路、兰新铁路。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西北地区
⑺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内的托克逊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9毫米。在有的年份,降水天数不足10天,甚至有的年份滴水不见。
⑻ 中国降水最少的省份
中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县。与1968年的0.5毫米相比,年平均降雨量仅为每天6天,每年5.9毫米。年降水量少于10天。在某些年份,甚至看不到水滴。
我国降水量最少和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季风影响是空降水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冬季降水量一般不到全年的10%。
⑼ 中国哪些地区水资源最匮乏
宁夏天津最少
那么具体到全国个省级行政区,各自的水资源总量情况又如何呢?
按照国家水利部先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前三的,依次是西藏、四川、广西,均处于中国的西南方向。
而同期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末三位的,依次是宁夏、天津、北京。不过由于天津和北京均为直辖市,在土地面积上明显少于一般省级行政区较多。所以如果在排除直辖市的前提下,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最少的三个省份,则分别是宁夏、山西、河北,均为北方省份,尤其集中于华北地区。
中国多省份处于“极度缺水”区间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水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亚洲水塔”之称。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418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8条;水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共有816个,湖泊总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西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16.5%,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均居全国第一。
但真正让西藏人均水资源量大幅领先全国的最核心原因,是因为该地的人口稀少。就拿人均水资源量全国第三的广西来说,虽然在水资源总量上,广西几乎是青海的三倍,但是由于同期广西人口却是青海的八倍还多,所以最终的人均水资源体量还是要大幅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换而言之,过大的人口总量才是真正造成中国整体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极度紧缺的根源所在。
按照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即为极度缺水的标准,我们发现在2017年时,天津、北京、上海、宁夏、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江苏等多省市均处于极度缺水的区间。上海、江苏为什么也上榜了,原因有二:一是庞大的人口总量,二是降水量与南方相比较低。
江苏省水资源总量为392.9亿m(其中地表水295.4亿m,地下水114.5亿m,两者有重合部分)。与浙江省作对比,2017年同期,浙江省水资源总量为895.3亿m(其中地表水881.9亿m,地下水204.3亿m,两者有重合部分)。也就是说,虽然江浙两省相邻,但是人口总量比江苏少了2300余万的浙江,水资源总量却是其的2倍还要多。
但即使在国内水资源总量尚且还算丰富的浙江,其2017年人均水资源量也仅有1582.6m,比同期全国均值的2069.0m少了近四分之一。其他省份的情况,可想而知。
过度采用地下水,多地已变成“漏斗区”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国一些地区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
资料显示,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其中最大的一个漏斗面积达8800多平方公里,而这个面积,大约是北京市市区面积的12倍。
早在几年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相比于地表水(河流、冰川、湖泊、沼泽)总量大,采用易,成本低,补充快的特征,地下水(井水、岩水)特征则是总量少,采用难,成本高,补充慢。
据《中国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图》对于全国各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相关分析,进一步划分为六个潜力等级(超采区、基本平衡区、开采潜力较小区、开采潜力中等区、开采潜力较大区、开采潜力大区)。
整体来看: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的许多地区地下水超采;“三北”地区北部的广大地区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小;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江汉平原、巴颜喀拉山区、以及南方的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潜力中等;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的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大或大。
其中,情况最为严峻的河北省,是全国唯一一个使用地下水比值超过地表水的省份,且年度开采使用地下水比例高达63.9%(河南的49.4%距离“爆表”也仅有一线之遥)。
河北省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多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河北部分粮食产区依赖过度抽取地下水支撑粮食生产,全省约80%农田是井灌区,农业用水曾占河北总用水量7成以上。
超采地下水导致严重生态后果,河北省形成了7大“地下水漏斗区”,并引发地下水位下降、河水干涸断流、湿地萎缩、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生态问题,一些天然湖泊、洼淀干涸,湿地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70%以上。
综合来看,中国的地下水过采严峻程度是:国内北方更严峻,特别是华北京津冀最严峻。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常住人口,使得华北及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不堪重负(这还是在有南水北调支持的背景下)。
这也意味着,京津冀城市群“不到国土面积2.35%的土地上,聚集了7.24%的人口,创造了10.36%的经济总量(2018年数据)”光鲜数据背后,对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的透支之深。
⑽ 中国最缺水的地方在哪里
在甘肃定西,降水稀少且变率大,气候干燥,气象灾害频繁。年均气温5.7~7.7℃,无霜期122~160天,年均降雨量350~600毫米,定西市水资源贫乏,人均年占有量600多立方米,每亩耕地平均每年占有量140立方米,北部极缺,水质差,含泥量大,农耕地多,所需水量大。
(10)中国哪个地方最少水扩展阅读
地形地貌
定西市受秦岭、祁连褶皱、六盘山支脉及黄土高原等影响,地貌比较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岭、梁、峰、岘、墩、嘴、顶、尖、坡、坪、台、崖、埂、塄、沟、岔、湾、屲、滩、坑、川、河谷等多类地形交错。定西地处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地交汇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脉纵横,形态各异。
在北部的定西、陇西、通渭、临洮、渭源5县,由于自然地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其间穿插分布有石质、半石质低、中山山带。岭、梁为较大的山脉,山脊高低起伏,坡度时陡时缓。定西河谷川地、台地包括其境内分属黄河、长江两个流域、4个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各级阶地。
气候
定西市地处内陆腹地,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中北部干旱少雨,南部高寒阴湿,其气候类型属南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总的特点是光能较丰富,热量资源不足,雨热同季,降水稀少且变率大,气候干燥,气象灾害频繁。
年均气温5.7~7.7℃,无霜期122~160天,年均降雨量35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而蒸发量高达1400毫米以上。以渭河为界大致分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两种自然类型。前者包括安定区和通渭、陇西、临洮三县和渭源。
北部占全区总面积的60%,为中温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后者包括漳县、岷县两县和渭源南部,占全市总面积的40%,为暖温带半湿润区海拔高气温低。极端最高气温33.0℃~36.1℃,极端最低气温-29.7℃~-22.6℃;年平均日照时数2114小时~2433小时。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定西市水资源贫乏,人均年占有量600多立方米,每亩耕地平均每年占有量140立方米,北部极缺,水质差,含泥量大,农耕地多,所需水量大。南部水资源相对较丰,水质较好,含泥沙量小,农耕地少,所需水量较少,水的供需矛盾不大。
定西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其水平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垂直变化上山区多于河谷。河流按其归宿,分属黄河、长江两个流域,4个水系。黄河流域境内集水面积20106.37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8.9%,共分洮河、渭河、黄河干流3个水系。
长江流域片境内集水面积223.63平方千米,位于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支流湫山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