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粮食研发中心在哪里

中国粮食研发中心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02-18 08:47:05

1. 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分别有哪些

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
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75.4%。
1、辽宁省
2011年,辽宁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754.7万亩,较上年增加20万亩。其中,玉米3163.2万亩,增加47.2万亩,水稻964.7万亩,增加14.7万亩,玉米、水稻是辽宁省两大主栽高产粮食作物,2011年辽宁省种植面积总计增加61.9万亩,为辽宁省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达到407.1亿斤,实现连续八年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2、河北省
河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9429.17万亩,比2010年增加5.87万亩;平均亩产672.94斤,比上年增加41.34斤,增长6.54%,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总产634.52亿斤,比上年增加39.34亿斤,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
3、山东省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1年,山东省粮食生产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克服了病虫害多发重发和台风、洪涝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省粮食生产继续稳步增长,总产达到885.26亿斤,比2010年增加18.12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九年增产。其中,夏粮总产420.9亿斤,增加8.9亿斤。
4、吉林省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201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达到634.2亿斤,比2010年增加65.7亿斤。
5、内蒙古
2011年,内蒙古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内蒙古粮食生产历史性的8连丰。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477.5亿斤,较上年增产45.9亿斤,增长10.6%;单产达到576斤/亩,增长10.1%,单产增长贡献率达到95.3%。粮食总产较2003年增产205.3亿斤,短短8年时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增200亿斤,相当于8年为国家打造了一个200亿斤商品粮基地。
6、江西省
江西是全国产粮大省和粮源净调出省,近年来年均外调商品粮100亿斤左右。2011年江西省粮食生产获得全面丰收。江西省粮食播种面积5475.1万亩,比2010年增加16.4万亩,增长0.3%;单产374.9公斤/亩,增产16.8公斤/亩,增长4.7%;粮食总产410.6亿斤,增产19.6亿斤,增长5.0%。
7、湖南省
湖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有责任、有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2011年,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600亿斤以上,为全国粮食总产“八连增”作出了新的贡献。
8、四川省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主产省,保持四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四川是粮食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常年粮食消费及转化量约780多亿斤,确保粮食自求平衡既是中央对四川的基本要求,也是四川对全国粮食安全肩负的重大责任。2011年四川省粮食总产达到734亿斤,连续5年增产,时隔12年再创历史新高。
9、河南省
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2011年河南全省粮食总产量1108.5亿斤,比上年增产21.1亿斤,连续8年实现增产,连续6年超过1000亿斤。粮食生产的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不仅有效解决了河南省1亿人的吃饭问题,还每年调出400亿斤以上的食用原粮和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宏观经济又好又快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提供了保障,为河南省农民增收、稳定物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0、湖北省
“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开始,湖北就一直是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湖北粮食总产达到477.7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年丰”,亩产突破386.3公斤,再创历史新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11、江苏省
江苏2011年粮食总产657亿斤,比上年增产10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连增”,八年累计增产163亿斤,粮食总产由全国第五位上升为第四位,粮食单产由全国第五位上升为第二位。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新的发展阶段,粮食的持续增产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亮点之一。
12、安徽省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
2011年安徽粮食产量620亿斤以上,连续4年超过600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安徽省每年有150多亿斤粮食外调,5年累计销往省外粮食超过843亿斤。
13、黑龙江省
黑龙江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2.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到2011年的1114.1亿斤,比2007年增长60.9%,年均增长12.6%。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1年我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8%,这个比重继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上升了0.6个百分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2. 中国三大粮仓在哪

1、江苏:鱼米之乡,天下粮仓

这片地区主要指太湖平原和苏北平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生长季节长;同时又具有悠久耕作历史,劳动力充裕,有精耕细作传统,农田基本建设有一定基础,水利、肥料等生产条件较好,因此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中国“鱼米之乡”之称。

2、松嫩平原

黑土,是上天赋予东北的宝贵馈赠。世界上只有我国东北、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拥有大面积的黑土。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使得黑土成为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3、江汉平原:两湖熟,天下足

奔腾浩荡的长江在中游和她最大的支流汉江汇合,蕴育了4.072万平方公里的江汉平原。无数的小湖泊星罗棋布,港汊纵横交错,河湖息息相通,沟渠密如蛛网。江汉平原在中国种植业的崛起与农业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大量的湿地系统“河流—湖泊—沼泽,沼泽型水稻田—潜育型水稻田”支撑着这一粮食主产区。江汉平原2013年的产量达到2473.3万吨左右,河湖港汊之间,良田美畴,阡陌相连,尽是田园、鱼塘和莲池。

粮仓的分类

(一)根据仓内粮食堆装方式分类

散装仓、包装仓

(二)根据仓房外形分类

房式仓、筒仓、楼房仓

(三)根据仓房建筑条件及设备配置分类

简易仓、一般粮仓、机械化粮仓、装配式粮仓

(四)根据粮仓位置分类

地上仓、地下仓、半地下仓

3. 中国四大粮仓分别叫什么

徐州 广运仓 属于 明代四大漕运粮仓 之一

明代四大漕运粮仓
分别是 淮安的丰济、徐州的广运仓、德州的德州仓、临清的临清仓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定都南京,并派兵北征,攻占大都,改名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升北平为北 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此后东南区的粮食由运河输入京师供官、军食用。由于淮安、徐州、德州、临清水路畅达,故漕粮先集中于这四个地方,然后漕运北 京。淮安、徐州、德州、临清作为明朝征收贡粮设于运河沿途的四个转运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后人誉为“明代四大漕运粮仓”。

1.淮安:得名于南宋,寄托着淮地安定的希望。自邗沟开凿和拓宽后,淮安是运河入淮的重要口岸,历代漕运必经的咽喉要地。明主管漕运总督就专驻在这里。
2.徐州:大运河的重要口岸,从河南向东流的汴水和从东向南流的泗水交汇于此。自前5世纪至16世纪,这里是江淮通向中原的必经之地。明时,经徐州驶往京城北 京的漕船每年1.2万多艘,漕粮达400万担。
3.德州:湖泊众多,有“湖城”之称,明代德州是“水陆四达”的交通要冲,也是大运河上的重要口岸。
4.临清:位于山东运河和南运河汇合处,为“南北交汇咽喉之地”,皇家规定,江苏、安徽等地民运粮220万担集中于临清仓,再由官军接运到北 京。

4.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企业概况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含中央储备油,下同)的经营管理,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中储粮总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66.8亿元。总公司在国家计划、财政中实行单列。总公司实行董事长负责制,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截至2015年底,企业总户数972户,其中:直属库344户。企业职工44289人。总资产11263亿元,营业收入1543亿元,累计购销粮食27192万吨,累计购销油脂571万吨。中央储备粮综合宜存率95.4%。
世纪之交,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到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年轻的中储粮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中储粮总公司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牢记使命,履行职责,坚持走市场化、企业化之路,逐步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骨干力量,执行调控政策的可靠载体和粮食管理的先进生产力代表。
“民以食为天”。要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21%的人口,关系执政基础,考验执政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将“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战略高度筹划国家粮食安全。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组建中储粮总公司、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0]2号)指出:组建中储粮总公司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国家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新队伍,利用国债投资建设新粮库,赋予企业运营新机制。以“新人、新库、新机制”为基础,总公司踏上了建立新管理体制的探索之路。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要求,垂直管理体系边组建、边运行、边完善。先后出台130余项规章制度,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覆盖收购、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各业务领域,财务、资产、信息、人力、内控各管理环节。为改善储存条件、降低管理风险,下大力气进行撤点、集并、计划调整,委托储存库点从上万个大幅压缩至一千多个。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划转上收国债资金建设的粮库,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重要物流节点占位,直属库点布局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改善。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全面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自主研发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涵盖计划、仓储、财务、统计、资产各项业务,可以逐级穿透监控到每笔业务;社会粮油价格监测系统覆盖全国,监测点达到2246个,为国家宏观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信息支持。建立中央储备粮正常轮换机制,质量和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仓储管理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电子粮情监测、低温控温储粮、氮气储粮等一批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中央储备粮宜存率从60%提高到95%以上,实现常储常新。加强全过程食品安全控制,并向绿色、营养、环保更高要求迈进,仓储管理水平达到国际行业领先。从2000年至2013年,总公司资产总额从136.8亿元增加到5328亿元;营业收入从2.1亿元增加到1908亿元,总公司组织体系更趋健全、参与竞争更富活力、服务调控更具实力,逐步发展成国内粮食行业的标杆和领军企业。
中储粮总公司实行两级法人、三级管理制度。总部位于北京,截至2013年底,已在全国设立23个分公司,人员、机构和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另有4家全资或控股二级子公司和1家科研院所。分公司根据总公司的授权委托,负责管理辖区内的中央储备粮和直属库。直属库是第三级管理单位,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其领导人员、财务和国有资产由总公司统一管理。截止2014年10月,中储粮已将23家分公司管辖的753家直属库整合为346家中心库,中心库在区域内实行统一经营管理,被整合库作为分库将被取消法人资格。中储粮总公司除充分利用直属库存储中央储备粮外,还委托一部分地方粮库和社会仓库代储中央储备粮。
中储粮总公司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中央储备粮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储粮总公司在搞好国家粮食储备、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肩负重大职责。总公司工作目标是:坚持从严治企、突出主业、强化基础、转型升级,切实落实国务院对总公司提出的“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的要求,不断巩固“两个确保”的基础;按照市场发展、企业发展规律,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调控能力、市场化运作水平、企业管理运行质量,把中储粮总公司打造成国家储备管理水平一流,设施配套完善,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有力,综合实力持续增长,企业运行稳健、高效、廉洁,集购、销、调、存、加、研于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 企业文化 价值观 忠诚、创新、高效、卓越
忠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客户、忠诚于企业。
创新:推动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高效:追求高效率、高效益,为政府、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卓越:为确立的高标准、高目标而锐意进取。 企业宗旨 “两个确保”: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调得动、用得上做好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始终是中储粮总公司的根本任务。
中央储备粮是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中储粮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并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
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就是做到国家确定的储备粮规模、品种和质量与实物库存帐实相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时轮出品质不宜存和达到储存参考年限的粮食,轮入符合质量标准的新粮,做到常储常新,为社会提供放心粮源。
确保调得动、用得上,就是做到国家动用储备粮的指令下达后,库存储备粮能够高效、迅速地组织出库,能够按照政府宏观调控所要求的时间、地点、数量和品种向市场投放,以实现政府调控的目标。
“三个维护”: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就是严格、准确地执行国家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参与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发挥公司对“三农”的支持作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种粮农民增收,提高和巩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就是执行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积极扩大市场影响力、控制力和保障力,增强企业实力,高质量地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通过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反制市场过度投机,让利生产者和消费者,保证粮食基本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市场粮价不大涨、不大落。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就是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充分发挥垂直体系的布局优势、物流优势和技术装备优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组织保障和运作平台。 经营理念 中储粮总公司坚持以“两个确保”和“三个维护”为企业的根本使命,秉持忠诚、创新、高效、卓越的价值追求,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国家放心、客户满意、员工成长是我们坚持一贯的经营理念。 LoGo 标志的色彩称之为中储粮绿。
标志的整体设计思路源于六边形蜂巢造型。六边形结构牢固和稳定,寓意着中储粮总公司始终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忠实执行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可靠力量。以蜜蜂辛勤的筑巢行为,寓意着中储粮人忠诚团结、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标志的内部形态由麦穗演变而来,符合粮食行业特征。同时,内部造型又像一双精心呵护的手,突出中储粮总公司 “三个维护”(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企业宗旨,以及保障中国粮食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使命。标志中的麦芒向上延伸,寓意着中储粮事业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和中储粮人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奋发有为的思想境界。 名称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中文简称为“中储粮总公司”,英文简称为“SINOGRAIN”。总公司的标志为绿底白字,标志的整体设计思路源于六边形蜂巢造型,以蜜蜂辛勤的筑巢行为寓意总公司的企业职能,突出企业员工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标志的内部由麦穗演变而来,符合粮食行业特征。同时内部造型又像一双精心呵护的手,突出企业的服务属性。标志中的麦芒朝上延伸,突破框架的限制,象征企业积极向上发展的姿态和勇于开拓的经营理念。 厂歌 千年的祈盼藏在心田 那是华夏大地岁岁五谷丰登年
庄严的国徽上麦穗金光闪 映照千家映照万户幸福的笑脸
崇高的职责 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一把金钥匙握在手中间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祖国把储粮任务交给我
两个确保我们牢牢记心间。
永久的祝福藏在心田 那是民富国强九州处处同庆天
为国家储粮责任重如山 我们满怀着赤诚之心来呀来承担
神圣的使命 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一个安康梦如今已实现
天下粮仓满国泰民又安
祖国把储粮的重任交给我
我们中储粮人甘愿做奉献。

5. 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哪里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龙江黑土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占中国耕地总量的九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商品粳稻产区。全省农村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超过80%,农机应用水平居全国前列。

(5)中国粮食研发中心在哪里扩展阅读:

黑龙江省统计局常务副局长刘树胜说,2020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2.14亿亩,比上年增长2.7%,粮食播种面积、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获得丰收,突破千亿斤台阶,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据了解,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中,黑龙江省坚持把粮食高产创建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依托先进的农业科技和大机械的生产优势,不断提高科技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

6. 中国九大粮食基地是哪九个 中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介绍

1、中国九大粮食产地分别是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成都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成为粮食产地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所示:

2、粮食生产条件较好,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较大,余粮较多;

3、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多,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且投资少而见效快的地区;

4、粮食生产集中连片,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基本类似,便于统一规划、建设和布局生产;

5、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粮食生产用地与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生产用地矛盾不大,交通运输方便。

7. 我国5大粮食基地

我国九大粮食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
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194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只有1.132亿吨,1978年达到3.048亿吨,29年间年均递增3.5%。这一时期,中国通过改革土地所有制关系,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解放了生产力,同时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为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亿吨,6年间年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粮食生产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在农村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通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重大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199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666亿吨,11年间年均递增1.2%。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在继续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食物多样化发展较快。猪牛羊肉、水产品、禽蛋、牛奶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4254万吨、2517万吨、1676万吨、562万吨和4211万吨,比1984年分别增长1.8倍、3.1倍、2.9倍、1.6倍和3.3倍。虽然这一时期粮食增长速度减缓,但由于非粮食食物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新中国之所以成功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主要经验是: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放在

8. 黑龙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和最重要的林业基地吗为什么

黑龙江垦区位于世界闻名的黑土带上,是目前我国三大垦区之一。经过60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目前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 黑龙江垦区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土地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00多万亩。下辖9个分局、114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12个市74个县(市、区)。现有总人口165.8万人,从业人员79.7万人。 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下,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投入到垦区的开发建设中。自开发建设之日起,垦区就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己任。经过60年的发展,垦区粮食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25亿公斤提高到2006年的113亿公斤,其中商品粮突破100亿公斤,商品率近90%。 经过60年的发展,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垦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3%,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人均生产粮食34.5吨,高于15个发达国家人均生产粮食25吨的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多个百分点,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农业生产实现了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标准化。 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黑龙江垦区注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继打造了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等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和“九三”等知名品牌,其中“北大荒”“完达山”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60年来,黑龙江垦区在亘古荒原上建起了140多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小城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管理体系。如今,三代北大荒人创造的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已成为全社会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记者孙英威、王春雨)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写在黑龙江垦区建设60年之际 这里曾是千古荒原,为了寻求中国人自己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从1947年至今,有数百万人投入到黑土地的怀抱!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北大荒。历经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开发建设,昔日的北大荒,如今已是良田无际,稻麦飘香,城镇相望的北大仓。 60年来,黑龙江垦区累计生产粮豆3639亿斤,向国家上交商品粮2538亿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被誉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尽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但2006年黑龙江垦区粮豆总产仍达226.4亿斤,同比增长10.4%;商品粮首次突破200亿斤,同比增长10.9%。据了解,目前垦区的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加快了垦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7月下旬,记者来到黑龙江垦区红兴隆分局八五二农场第四管理区二作业站,与正在稻田里忙活的副站长艾宏伟攀谈起来。他所承包的200亩水稻高产攻关田就是眼前的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地号。他告诉记者,从育苗、播种、摆栽到施肥都是按照年初的设计方案实施的。从立在田边的设计方案上,记者看到,他们对水稻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会发生的任何状况都作了预测和解决方案。这种由八五二农场首先提出的“工程化设计,工厂化管理”的田间作业方式,已经在全垦区推开,实现了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农业生产的产供销全过程超前设计,确定目标,制定方案,预算成本,设计产出,锁定利润。 从2004年开始,黑龙江垦区集中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在保护性耕作、节约能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大型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了200个现代农机示范区,实施以大马力农业机械为载体的精准农业。这些现代农业机械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和墒、镇压等六项作业,使垦区的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截止2006年末,垦区已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472.3万千瓦,形成了从田间到场院、从地面到天上的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群。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高于全国50多个百分点,实现了由初级农业机械化向较高水平农业机械化的过渡。 在有全国最大家庭农场之称的八五四农场崔永龙的地号上,几辆大马力收割机正行驶其间,所过之处,是收割的整整齐齐的麦梗。掩饰不住丰收带来的喜悦,崔永龙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几台机器都是他自己购置的,仅那一套美国凯斯2388收割(脱粒)机就二百多万元,而且,驾驶员可以在带有空调全封闭的驾驶室里西装革履地完成所有操作。 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创造了与世界比肩的劳动生产率,黑龙江垦区目前农业劳均生产粮食达35.4吨,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劳均生产粮食28吨的水平。劳均创农业增加值3.2万元,职均收入达到13961元。黑龙江垦区用占全省五分之一的土地,生产出了占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其中商品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占省际间可调配粮食的四分之一。 黑龙江垦区104个农场遍布龙江大地,分属9个农垦分局统辖。如今,这九支“方面军”因地制宜,你产“米”我养“牛”,以特色求生存,以产业谋发展,北大荒牛业、北大荒米业、北大荒薯业等一批龙头产业集团应运而生,黑龙江垦区“一局一品”的产业布局就此形成。 花园式的工厂,现代化的厂区,这是记者走进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惠康食品有限公司时,头脑中闪现出的词汇。办公室主任张树林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公司的产品已由纯粹的大豆加工发展到了大豆的精深加工。” 黑龙江垦区的工业,是伴随着农场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建场初期,垦区工业大多以“小粮油、小修理、小建材、小酿酒、小乳粉”为主体,场场办工业,场场皆“五小”,这些小而散的农产品加工业难以承担起牵动垦区经济转型的重任。2000年开始,黑龙江农垦总局将产业整合重新布局作为突破口,树起了一批设备精良、牵动力强、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九三油脂集团利用大连的原料优势和内外贸优势、天津的京津唐市场优势和广西的港口优势,相继在大连、天津、广西防城港各建一处年加工150万吨大豆的控股公司,一举跻身全国大型企业500强,名列世界同行业第三位;投资1.9亿元的北大荒牛业10万头肉牛屠宰生产线,从2005年4月末动工兴建到当年建成投产,仅用了150天,创造了当年投产,当年认证,当年走出国门的同类企业新速度。北大荒薯业,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就创下了三个“全国之最”,当年还实现出口3000吨;北大荒米业对垦区的米业加工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形成合力,现已拥有国际领先的精米生产线58条,年可加工水稻265万吨,年产精制米170万吨,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稻米加工企业。 据了解,黑龙江垦区企业每年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以上。2000年以来,垦区共开工建设52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总投资61.3亿元,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相继投产,提升了企业的产业层次。如今的北大荒,彻底告别了原字号农产品。目前,黑龙江垦区已拥有大豆异黄酮、维生素E、乳珍、冻干粉针等20多项在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 60年前,当十万转业官兵踏上北大荒这片亘古荒原的时候,马架子和地窨子是这些英雄将士们的立身安家之地。60年后,140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农垦新城星罗棋布,镶嵌在北大荒5.7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走过风雨60年的北大荒人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了城市人的幸福生活。 在八五七农场生活了40多年的第七管理区农场职工曹连龙亲身见证着这个曾经闭塞的小城镇发展成今天这样交通发达、镇容整洁。“十几年前,一到下雨天,土路都变成了泥路,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而现在,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通往连部平整的水泥路面,路两边绿意盎然的松柏,和整齐划一的别墅小区。在八五○农场,当记者徜徉于莲花池边,感受盛夏时节绿树成荫带来的惬意,也同时感受着农场职工住进造型迥异的别墅群的兴奋心情……看在眼里的这一切,让记者不能不感叹60年带给这里的巨大变化。 黑龙江垦区以建设北方园林生态型城镇群为目标,对农垦城镇的规模、布局、功能重新定位,着力建设5个人口在10万人左右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小型城市;50个人口在1万人左右省内一流、高标准的现代化小城镇;500个人口在1000人左右的具有垦区特色的服务于现代农业的管理区,形成以分局中心城镇为核心,以农场重点城镇为骨干,辐射带动管理区的城乡一体化城镇布局。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黑龙江垦区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围绕着环城区域屏障化、主干道路园林化、公共社区花园化、生活园区绿荫化的目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力求建一房绿一地,建一区绿一片,筑一路绿一线。九三农垦城在城区周围形成了百米宽的生态防护林带,宝泉岭农垦城将城区所有街道全部栽上绿化树。据了解,“十五”期间,黑龙江垦区新建、扩建公园56个。新建了较大的九三农垦城40公顷公园、建三江农垦城10公顷公园、红兴隆农垦城22公顷公园等。利用自然条件,建成了八五九、八五六、海林、嫩江等农场和宝泉岭尚志公园等一批水上公园

阅读全文

与中国粮食研发中心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为什么有那么多小孩 浏览:208
怎么画简笔画意大利面 浏览:377
英国动物园叫什么 浏览:538
印尼最大火山是哪里 浏览:322
伊朗用什么样的插座 浏览:80
意大利黑椰子有什么功效 浏览:614
如何评价里皮中国足球 浏览:540
中国支援疫情有哪些国家 浏览:846
中国有哪些公司有硝硫基肥料 浏览:17
印尼两天换多少钱合适 浏览:324
意大利人大舌音怎么发 浏览:509
go意大利语怎么读 浏览:948
看看越南是如何切割木头的 浏览:599
印尼1万卢比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971
越南盾薯片多少钱 浏览:485
苏联支援越南多少人 浏览:737
印尼的什么方便面好吃 浏览:906
越南有多少公务机回国 浏览:385
如何解决越南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 浏览:31
中国驻美国大使说了什么 浏览: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