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年薪最高的十个人
您好,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年薪最高的十个人分别是:
1.马云: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他的年薪高达25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最高薪资的企业家。
2.王健林:王健林是万达集团的创始人,他的年薪达到2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二高薪资的企业家。
3.李彦宏:李彦宏是网络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年薪达到15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三高薪资的企业家。
4.刘强东:刘强东是京东集团的创始人,他的年薪达到1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四高薪资的企业家。
5.张近东:张近东是腾讯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年薪达到8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五高薪资的企业家。
6.马化腾:马化腾是腾讯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年薪达到7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六高薪资的企业家。
7.马明哲:马明哲是网易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年薪达到6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七高薪资的企业家。
8.张朝阳:张朝阳是搜狐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年薪达到5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八高薪资的企业家。
9.陈一丹:陈一丹是网易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年薪达到4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九高薪资的企业家。
10.刘强:刘强是搜狐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年薪达到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十高薪资的企业家。
以上就是中国年薪最高的十个人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您。
⑵ 李嘉诚是中国首富,188亿,又说他要拿三百亿做慈善,很予盾188亿指他全部财产吗,首富是怎么统计的
2006年中国首富李嘉诚资产188亿美元(约1500亿港元,2006年一美元=8块人民币)人民币,他要拿其中三分之一做慈善(400多亿人民币)。
评榜依据:对于具有上市财产的个人,《福布斯》大多依据近期股价计算其个人财富。未上市的私人持有财富则按照账面价值估算,或通过结合对类似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润或账面价值的主要比率进行估算。
188亿美元指他全部财产吗?福布斯排的是全部财产,具体人家有多少很可能是这的两三倍,据说李嘉诚一月收入大概30亿港元如果存进银行光利息6000万。
2008年1月李嘉诚资产320亿美元
2008年11月李嘉诚资产265亿美元。
2009年162亿美元,全球排16名(当然经融危机损失千亿人民币)。
⑶ “华人首富”李嘉诚究竟有多少资产
华人首富李嘉诚那么资产可以说是上百亿,非常的有钱,自己的公司可以说是一个接着一个,那么非常的有那种成就感,让人觉得很佩服。
⑷ 中国的首富是谁有多少钱
李嘉诚,汉族,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所获荣誉: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1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95年-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被评选为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9年亚洲首富等。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00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
2011年中国大陆首富是网络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以94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中国内地首富。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首富是李嘉诚,以260亿美元的净资产成为港台地区首富。
据3月10日《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11年全球富豪排行榜:
中国大陆富豪中,李彦宏以94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95,梁稳根以80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114,宗庆后以59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169。
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富豪中,李嘉诚以260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11,李兆基以190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28,郭台铭以58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179。
⑸ 只重逐利的李嘉诚:携巨款回国投资,爱国人设崩塌后还能否赚钱-
文 |明煜
编辑 |明煜论点
2013年前后,香港富商李嘉诚在内地大肆抛售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共回笼资金超 2500 亿元,给国内经济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动荡。
钱一进腰包他便转身投资 海外市场 ,斥资 4000 亿 买下了 “半个”英国 ,还曾两次被英国女王封赏爵位。
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不顾的李嘉诚,在国外的投资也并非一帆风顺,多个项目都出现亏损状况,许多人都为他感到不值,毕竟他曾经是 中国人心中的“超人” 。
曾几何时, 李嘉诚在国人心目中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不仅仅是惊叹于他的商业天赋和投资眼光,更是敬佩他的爱国情怀。
他注重教育,1981年他斥巨资创办汕头大学 ,直至2013年,他持续为其输入资金约 45 亿 港元,与国家携手共同建造了一所广东省重点大学。
他还多次出席汕头大学组织的活动,给莘莘学子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不光自己创办大学, 他还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捐款 1000 万美元 ,用于新建图书馆,给学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除了注重教育以外,他还多次出资建设公共设施 ,在香港有许多家敬老院、儿童医院和残疾人基金会等等,都能看到李嘉诚援助的身影。
他还赞助过许多提高国家地位的大型活动, 1989年,他就曾捐赠 1000 万,用于支持北京举办亚运会。
以前李嘉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 特别能挣钱,也舍得为国家和百姓花钱,是“爱国商人”的典范。
作为商人李嘉诚无疑是成功的,他有商场敏锐的觉察能力,对于商人的本质追逐利益也是发挥到了极致。
相信我们中国人对“ 公摊面积 ”这个词都很熟悉,它的定义就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摊部分的建筑面积。
简而言之就是:整栋楼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等等,只要是能计算在内的公共设施全都要平摊在业主身上。
因为有了“公摊面积”,我们买的房子房产证上写的是100平,实际面积才70平左右,更难接受的是你还要按100平来交物业费、供暖费等等。
这个 神一般的概念 就是 李嘉诚提出的 ,起源于香港,适用于我国各个地区,而其他国家却没有此项规定,他对此作出解释说: 这样可以拉低平均房价,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操控,李嘉诚的手段还不止于此。
上世纪60年代,李嘉诚的塑胶花产业兴盛,但他却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将投资眼光放得更长远,意识到 香港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口也越来越多,房地产行业日后必然火爆 。
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李嘉诚开始投入大量资金 囤地 ,正赶上当时房地产行业处于低谷,他用极低的价格购买了许多有发展前景的地皮。
此后几十年的发展前景也正如他所料,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香港的房价更是让普通老百姓觉得高不可攀,动辄几十万一平的住宅让人望而却步。
许多人觉得房价高是因为人多地少,市场上供不应求,所以才导致房价飞涨。事实上, 人多不可否认,但地皮不一定少。
房地产大鳄手中都握有许多尚未开发的地皮,他们用“ 饥饿营销 ”来抬高房价,获取更多的利润, 李嘉诚就是玩“饥饿营销”的高手 。
从上世纪 80年代 开始,李嘉诚将他在香港玩得炉火纯青的套路带到了内地,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着国内有潜力的城市,寻找最佳的出手时机。
截止到90年代末,李嘉诚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几十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囤地,总面积超过 1000 万平方米 。
在当时那个年代,李嘉诚在内地买地皮可谓是“ 白菜价 ”,而且他拿到后也不着急开发,只选择一些获利周期短的项目进行施工, 20年的时间里开发完成的地皮只占总面积的 1/3 。
从2012年开始,商业嗅觉敏锐的李嘉诚,开始大量抛售在内地的产业,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他疯狂套现 2500 亿,此举无疑给国内的投资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波动。
不光套现手段令人不齿,有些钱挣得也着实“ 昧良心 ”,李嘉诚早年在成都大量囤地,却迟迟不肯开发,一处楼盘建设了16年, 在房价达到巅峰时才开始抛售 ,单单一块地皮就挣了 38 亿 ,他的这一举动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李嘉诚在国内实现大批资金套现后,转身就将钱投到了海外市场,豪掷 4000 亿 用于英国投资, 当时还有媒体调侃说:李嘉诚买下了“半个”英国。
虽然买下“半个”英国的说法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了他此次的投资力度之大。
李嘉诚在英国涉足的商业领域很多,包括 港口、地产、水利、电信、铁路等等暴利行业 ,其中超 40% 的电信市场份额更是让他成为了行业龙头。
他的这种行为也让国内许多富商纷纷效仿 ,其中不乏 潘石屹、柳传志 之流,给国内的经济市场带来了接连不断的“ 余震 ”。
对于此等行为,李嘉诚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哪怕面对国内外多重指责,他坦然回应说: “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 我只是一个商人 ,哪里有回报,我就去哪投资,哪里有风险,我就在哪清仓。 ”
此言一出,李嘉诚在国人心中地位崇高的形象瞬间崩塌。
对于李嘉诚自毁形象的迷之操作让人不能理解,有的人说他骨子里就是个商人,商人逐利所言非虚,也有人推测说与他 早年的经历 脱不开干系。
1928年7月 ,李嘉诚出身在 广东潮州 ,原本他的家庭称得上是书香门第,父亲 李云经 是当地受人尊重的教师,后来还升任至学校校长。
李云经的本心是让儿子好好念书,长大后成为一名学者,奈何赶上了 兵荒马乱 的年代,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后,许多地方都遭受了炮火的侵袭,他们的家乡也没能幸免。
1939年6月 ,为了躲避战乱,李嘉诚跟随家人前往 香港 ,投奔他久未蒙面的舅舅 庄静庵 ,为了学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李嘉诚在舅舅的钟表行里当起了学徒工。
尚未成年的李嘉诚年龄虽小,但心智却很成熟,天资也比较聪慧,许多东西在老师傅的指点下他一学就会,为人也勤勉,店里扫地、烧水的杂活他都会抢着做。
就这样过了几年,李嘉诚认为自己应该出门锻炼一下,便应聘了一家五金厂的销售职位,后来又转职到塑料花厂, 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升任了总经理 。
年仅 20岁 就当上了一个工厂的总经理,李嘉诚也算得上是年少有为,但他的野心仍没有止步于此, 他想为自己挣钱,而不是给别人打工 。
在经营了两年塑料花厂后,他把这个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全部吃透了,果断辞职出去单干,他拿出了这几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积蓄,再加上舅舅的资助,创办了 长江塑胶厂 。
纵然是李嘉诚天资过人,但创业初期的路总是坎坷的,厂子刚开起来就出现了质量事故,面临着事关存亡的危机局面。
面对难关,在母亲的谆谆教导和表妹 庄月明 的鼓励下,李嘉诚有条不紊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之中 将濒临倒闭的工厂拉了回来 。
1955年 ,李嘉诚在杂志上了解到了意大利生产的一种 塑胶花 ,此产品在欧洲市场风靡一时,他从中嗅到了商机,便立即前往发源地学习工艺。
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李嘉诚的创业思路更加开阔, 他不拘泥于自己所做的行业,而是不断地搜寻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1958年 ,李嘉诚用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发现房地产业有利可图,便将大批资金用于囤地建楼,位于 港岛北角 的一座工业大厦拔地而起。
此后的几年里,他又在 新界、元朗 等地区加大投资,名下的产业也飞速扩展,一位刚刚 而立之年的年轻商人 逐渐在香港崭露头角。
1963年 ,李嘉诚的表妹 庄月明 从日本留学回国,两人的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举办婚礼结为夫妻, 他的舅舅庄静庵也成了自己的岳父,可谓是亲上加亲 。
1967年 ,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香港出现了经济低迷的颓势,房价、地价也随之跌落,许多商人纷纷抛售手中的产业, 李嘉诚却反其道而行之,筹备大量资金低价收地,这也为他后来的暴富埋下了伏笔。
上世纪70年代末,李嘉诚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收购了老牌英资商行“ 和记黄埔 ”,成为了第一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一时间名声大噪,外界还赋予他“ 李超人 ”的绰号,旗下产业也随之水涨船高。
此后的20年里, 李嘉诚开启了一边赚钱一边买买买的经营模式 ,只要是他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都会尝试着去涉足,凭借着多年的经商经验和雄厚的财力,他的投资大多都会赚的盆满钵满。
1999年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税后盈利达到了惊人的 1850 亿 港元,他的身价也随之暴涨,根据 福布斯 的综合评价排名,李嘉诚在千禧年之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华人首富 。
不同于现如今的首富轮流做,李嘉诚在华人首富的位置上一坐就是 15年 ,在此期间,他成为了无数创业者和成功商人仰慕的对象,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李嘉诚认为自己的成功取决于自己对未来市场的把握,还有就是每时每刻不敢放松的危机意识,想要成功就要学会未雨绸缪。
2012年前后,他嗅到内地市场存在投资风险,便开始大量抛售在各大城市的产业和地皮,哪怕是一些常年带来巨额利润的产业也被忍痛割舍掉,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套现2500亿。
作为一名逐利的商人, 他将家族的资金投入到了自己比较看好的英国市场 ,陆陆续续收购了英国许多产业,港口、地产、水利、电信、铁路等都有涉足。
人算不如天算, 哪怕精明如李嘉诚,近几年在英国的投资也并不顺心 ,先是英国高举脱欧旗帜,对自身经济有一定影响。再是疫情席卷全球,英国自身的防疫工作也有所欠缺,许多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李嘉诚的产业自然也是遭受波及。
也许是体会过了国外投资的坎坷,相比之下,李嘉诚觉得还是 国内市场比较稳定 ,最近两年又开始出现了吃 回头草 的迹象。
2019年年底,李嘉诚斥资 7.16亿 在香港买地,随后又用 40亿 的高价拍下 成都晶融汇 ,同时收购的还有 上海三林印象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