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有没有狮子
我国古书称其为“西域狮”,现称为亚洲狮
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安息国(今伊朗)国王赠献狮子给汉章帝,从此狮子由异国他乡来到中国。
亚洲狮又称印度狮,仅产印度西部,是唯一生活在非洲以外的一种狮子。与非洲狮相比,亚洲狮身躯略小。
自1757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亚洲狮开始遭到了厄运。英国殖民者将猎杀亚洲狮视为一种娱乐。到了1900年,在人类100多年的捕杀之下,亚洲狮已经十分稀少,此时一些动物保护者开始宣布要保护亚洲狮,但仍有人偷偷进行捕杀。 到1908年,亚洲狮只剩下最后13只,为了不让它们彻底走向灭绝,人们把它们全部捕捉进行人工饲养,从此亚洲狮在野外消失了,并被宣布野外灭绝。人们为了能亚洲狮更好的生存和繁殖又把它们放到了印度西部的吉尔森林中并建立了保护区。截止至2008年底,亚洲狮虽繁殖有350多只,但由于全部是13只祖先的后代,已经形成了种族退化,极容易受疾病和基因的影响而导致全部灭绝。
2. 中国有名的铁狮子在哪里
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河北省开始举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其金狮、银狮、铜狮奖杯和以雄狮作图形的节徽,其原意来源和图案范本就取自和选自沧州铁狮子。如今,沧州铁狮子已是声名远播,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作为中国的象征和友谊的使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沧州铁狮子,当地又称作“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关于铁狮子的确实来历,有许多说法,古今不一。据《沧县志》记载,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可是,后来的考据家分辩说,周世宗素不信佛,罚罪之说不足信。流传广泛又比较合乎情理的,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传说。古时沧州一带滨临沧海,海水经常泛滥,海啸为害,民不聊生,当地人为清除这无情的水患,自动集资捐钱,请当时山东有名的铸造师李云铸此狮以镇遏海啸水患,并取名“镇海吼”。狮身外面铸有捐钱者的姓名,一般认为此说比较可信。
铁狮铸造的年代和铸造师,皆铸造于狮身。狮颈右侧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右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按大周(北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一件我国最大的铸铁艺术品,其体态究竟有多高大?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3米,通长6.1米,身躯宽3.17米。其总重量是多少?原来,传说铁狮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29.30吨。铁狮高大的躯体,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仿佛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阔步前进。其威武雄壮的气势,栩栩如生的姿态,与其头部铸有的“狮子王”三个大字,是多么的相匹配呀!难怪历代文人都为之赞叹讴歌。清代文人李云峥作《铁狮赋》,赞美铁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对铁狮的雄姿和气势作了绝妙而生动的描述。
铁狮装束的铸造工艺也堪称奇绝。身披障泥(防尘土的垫子),肩负巨大莲花盆,莲花盆底部直径1米,上口直径2米,通高0.7米,可以拆卸下来。相传这是文殊菩萨佛像的莲座。狮身毛发呈波浪状或作卷曲状,披垂至颈部,胸前及臀部飘有束带,带端分垂于两肩及胯部。此外,狮身内外还有许多铸文,除前述铸造年代和铸造者、捐钱者姓名以外,头顶及颈下还铸有“狮子王”三字,腹腔内还有以秀丽的隶书字体铸造的金刚经文,具有一定的书法、考古价值,可惜现在大都模糊不清,只有少数字依稀可辨认。
铁狮精巧的铸造工艺,确系我国铸造工艺的一大珍品。但是,这件总重3万公斤的铁狮是如何铸造的呢?据研究,这是古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泥范明铸法”,分节叠铸而成的。铁狮腹内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注,共用范544块拼铸而成。凭1000多年前的手工冶铸技术,能铸造出如此庞然大物,足见其制模、冶炼、浇铸工艺是相当高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
1957年春天,当时的一位苏联专家来沧州参观考察,当他看到铁狮子威武凛然的形象和豪迈磅礴的气势时,非常钦佩并赞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工匠的聪明才智。但当他发现由于多年风雨剥蚀,铁狮多处伤残,特别是因下巴损坏残缺影响铁狮造型时,感慨地说:“这样的珍贵文物堪称国宝,如果在我们国家是要受到加意保护的,我要天天去看它一趟,因为它可以引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如何保护这件国宝,当地政府和各级文物部门一直都很重视,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令人十分遗憾和不安的是,近年,铁狮子开始出现开裂现象。目前铁狮子躯干保存完好,但四肢均有程度不同的裂缝,由于风雨剥蚀,全身锈蚀严重。省、市文物部门已向全国征集铁狮子“医疗方案”,国家文物局甚至请来美国、英国、日本的专家,专程到沧州研究保护方案。我们期待着修复早日成功,以使铁狮重振雄姿。
3. 中国有狮子吗
没有野生的狮子。
4. 中国有没有野生狮子呢
在中国的古建筑和民间习俗中,狮子的形象屡见不鲜。但中国是没有狮子的,这怎么回事?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感到疑惑。尽管史前遗迹表明中国大地上曾经有过狮子,但早已在华夏文明发生之前就消失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狮的形象应是舶来品,但是它们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最大的可能是从印度传来。
在印度梵语中,狮子叫僧伽彼,即众僧的意思。狮子作为佛祖释迦牟尼的象征动物,在佛经《涅盘经》和《大智度论》中均有描述,大家都知道唐僧(玄奘)历尽坎坷到西天(印度)取经。其实,在唐僧之前,已有许多人到过印度,印度也有梵僧多名来到中国。通过佛教的传播,把印度的风物、文化、艺术等就传入了中国。狮子产于印度,印度的宗教离不开动物,这样,狮子的形象就融入中国的宗教、文化、民俗等之中。
现在,印度不仅成了亚洲狮的最后栖息地,正是人们惟一能看到的狮、虎、豹这几种大型猫科动物同栖于一地的国家。
亚洲狮在印度本土的宗教中被视为圣物,但英国殖民统治者却一直以猎狮为乐,亚洲狮在本世纪初就已亟亟可危了。1908年仅剩下了13只,此后印度政府将亚洲狮列为保护对象,才使这一物种得以留存至今。现在亚洲狮仅存于印度西北的吉尔自然保护区。在这个面积为1412平方公里的海岸森林中,亚洲狮偏安一隅,1950年虽已达到250只,但前景并不乐观。吉尔保护区位于热带季风带上,旱季缺水且高热,狮子与当地贫苦的印度人一样,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去饮水。而在雨季,村民们又将大量牧畜赶到保护区内,与野生动物争夺有限空间。同时,当地为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几条公路横穿保护区,所以就曾有亚洲狮被疾驶的车辆活活撞死的消息。因为狮子是一种至尊无上的动物,它们对往来的车辆无动于衷,不愿表现出畏缩和避让的举动,而工业社会却是不讲情面的。在吉尔保护区中野生亚洲狮对游客也熟视无睹,人们可以走得离它们很近去观赏、拍照。
亚洲狮又名印度狮,它们与非洲狮相比鬓毛较短、被毛较厚、体毛丰满、尾端簇毛较长。幼狮有斑点,毛色以棕黄为主。在大型猫科动物中,狮是惟一群居的动物,每群8—10只。往往一只雄狮率几只雌性配偶及子女。它们常常选择开阔的草地灌丛捕猎有蹄类动物,捕猎活动多是由雌狮合作进行。它们晨昏出动,捕到猎物后全族分享。
目前,亚洲狮数量30余只。由于惟一的也是最后的庇护所吉尔自然保护区地域狭窄,生态密度过高,一些狮子正逐渐迁出保护区。而狮子的迁徒又常常引起与周边社区的冲突。因为狮子饿了要吃东西,而野生食草动物因畜牧业的发展而极度减少,狮子只好以家畜充饥。看来,如何拯救这种尚未脱险的巨兽,还有赖于人类克制不断高涨的物欲,做出“普渡众生”的理智选择。
5. 中国有狮子吗,在哪分布
中国古代的狮子是汉武帝时期远征西域,从西域国家进口来的,中国没有土生土长的狮子.西域国家那时也没有土生土长的狮子,他们是从印度、波斯、阿拉伯国家弄来的.
狮子原产地: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印度、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爾尔、尼日尔爾利亚、塞内加尔、索马里、南非、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6. 狮子分布在中国哪个地方
狮子是典型的热带草原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草原区,而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所以在我国是没有野生的狮子的。 狮,俗称狮子(古称狻猊), 英文名:Lion,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狮子在世界上是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狮子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公斤,全长可达3.2米。人工饲养的雄狮体重可以达到400公斤以上,2014年巴西曾发生过毛贼盗窃动物园狮子的案例,该狮子体重达到了300公斤。 雌狮的毛发短,体色是茶黄色。不同的是雄狮还有很长很浓密的鬃毛,这些鬃毛一直从颈部延伸到腹部。
7. 中国到底有没有狮子
石狮子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狮子,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但是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但是中国古代没有野生的狮子,那么这些石狮子雕刻艺术起源于何地、何时?又如何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的艺术的一部分的呢?
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不过狮子的形象却早为我们祖先熟知:从宋清两代搜集的周代铜器的精绘印本中,已有狮子的立体形象。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中国很快从印度等地学到了石狮子的雕刻艺术,并且出现陈列墓前的现象。如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子,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子,是东汉时期的遗物。所以狮子在中国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出现的,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到唐代时,石狮子雕刻艺术达到了顶峰。由于采用传神的创作方法,石狮子完全中国化了。中国的雕刻艺术大师将石狮子雕刻得异常壮丽,而且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
明代后,石狮子雕刻艺术不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宫殿、府第、陵寝、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狮子守门;在门楣檐角、石栏杆等建筑上也雕上石狮作为装饰。如闻名中外的卢沟桥,其两边140个柱头上,都雕刻着玲珑活泼的石狮子。姿态多样,神情丰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灵活现。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方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比较有名的狮子包括天安门前的狮子,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外的狮子,北京大学门前的狮子,沧州铁狮和卢沟桥望柱上的四百多只狮子,俗话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后,各有一对点缀性的大石狮子,左雄右雌,雕刻得极为精美。右侧石狮子的腹部有一块伤痕。关于这道伤痕有两个传说:一是说,明代时的将领李国祯被着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追击,躲藏在石狮子的后面,李自成发现了,举剑狠狠刺去,结果使石狮子受到误伤;另一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石狮子被侵略军所破坏。
除了石狮子,狮子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家熟知的狮子舞,即“舞狮”最迟在唐代已风靡各地,至今不衰。
狮子在民间有辟邪的作用,常用来守门。狮子又是兽中之王,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按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利,必为雄狮。蹄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是雌狮。如果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鸟中之王,花中之王,就称“三王之狮”。还有南狮北狮之分,北狮威严雄壮,南狮活泼有趣。
8. 中国境内有野生的狮子吗
没有。狮子曾经在中国有过,但是灭绝了。
9. 狮子生活在中国什么地方
中国没有狮子生活的地方。
狮子原来分布于除了热带雨林地区以外的非洲各地、南亚和中近东地区,现在除了印度的吉尔以外亚洲其它地方的狮子均已经消失。
北非也不再有野生的狮子,狮子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因此现在基本可以算是非洲的特产。
(9)中国哪里有狮子扩展阅读:
狮子通常群居生活,一个狮群约有8到30个成员,平均为17头。其中往往包含连续的几代雌狮,至少一头成年雄狮和一些成长中的狮幼仔。
雌狮构成了狮群的核心,它们极少离开出生地。狮群包含2头成年雄狮,但是肯定只有一头是领头的。成年雄狮往往并不和狮群呆在一起,它们不得不在领地四周常年游走,保卫整个领地。
一般它们能够在狮群中做几个月到几年的头领,这要看它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击败外来雄狮。每一个狮群的领地区域相当明确。
在猎物充足的地方可以小到20平方千米,而在猎物稀疏的地域中它们也许不得不建立大到400-1500平方千米的领地。